民间审计在环境审计中的定位分析
[关键词]环境审计;角色分析;主要实施者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的快速增长,的生产对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日益凸现的环境问题对经济的制约备受政府的关注。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说:“绿色发展是最迫切的选择”,“谁提前采取绿色战略,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格局中占据主动”[1].而绿色革命也将被贯彻到各级政府管理业绩的评价指标体系里,“绿色GDP”核算指标在全国特定区域已经试点推行,作为衡量地方政绩的一项评价指标。为监督国家环境政策的执行、环保资金的投入与效益以及资源的合理利用,使经济的发展建立在可持续的基础上,开展环境审计已势在必行。环境审计是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解决环境问题最好的办法之一。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开展的环境审计项目已达一千多个,这些项目在帮助企业制订环保制度和加强自身的内部环境管理方面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作为组织环境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审计的理论研究与实务发展的需求相比,明显滞后。虽然环境审计在研究领域里并不是一个新概念,但在我国理论界,真正受关注时间很短,对环境审计在许多方面存在着争议,如环境审计的概念,环境审计的类型划分,特别是环境审计的主体定位。在新的审计环境下,有必要对这个领域的模糊概念加以重新思考。
二、环境审计的概念
我国理论界对环境审计的定义研究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主要源于对环境审计职能的不同理解:“环境管理责任论”认为环境审计是对履行环境责任的评价,是传统审计理论在环境审计中的运用:“管理工具论”认为环境审计是部门或单位实施环境管理的一个环节,是一种工具,强调其系统内部的作用,并不特别强调其独立性;而“监督鉴证评价论”认为:“环境审计是由审计组织依法对被审计单位在经济活动中产生的环境问题以及与治理环境的经济活动有关的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独立进行审查,评价环境经济责任,揭示违法行为,促进加强环境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经济监督、经济管理、经济评价活动。”[2]这一观点明确了环境审计与保护环境的关系,界定了环境审计的范围,指出环境审计包括国家审计机关的审计监督、内部审计机构的评价监督以及社会审计的鉴证监督活动,体现了环境审计所特有的环境经济责任,强调其具有其他审计所具有的独立性和客观公正性。因此,我们认为“监督鉴证评价论”的观点既适合我国环境审计的现状,又满足了环境审计发展的要求。这一概念反映了环境审计监督、评价、鉴证的有机整体。
三、审计组织在环境审计中的角色分析
依据“监督鉴证评价论”的概念体系,不同的审计主体,存在着不同的审计目的,也使环境审计的内容和范围经历了从“合规性审计”到“合规性审计”、“绩效审计”并存再到“合规性审计”、“绩效审计”和“财务审计”并存的过程。
审计主体是审计活动的执行者,即审计人。他与被审计人、审计授权人一起构成审计工作中的三方审计关系,审计人在此关系中的独立性是审计灵魂的体现。依据传统审计理论,我国现存审计主体包括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民间审计,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而环境审计是在市场经济运行条件下展开的,市场的一个基本规则就是竞争,有竞争就必然有主次。那么在环境审计体系中,谁扮演着主导作用,一直在学术界存在争议。
(一)传统的审计观点
在我国,环境保护是国家战略的一部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国有经济为主体仍是我国的基本国情,重大环保项目是国家计划的一部分,国家审计机关开展审计工作是《宪法》赋予的权限,具有权威性。因此建立以国家审计为主体的环境审计体系是时代的要求,国家发展的需要。政府负有保护社会公众环境利益的公共受托环境责任,在环境管理中,今后较长时期内环境审计的客体大多仍属于国家审计的对象,我国环保资金中很大一部分仍是国有资金,国家审计机关在环境审计中仍起主导作用,环境审计仍以政府审计为主导。
(二)内部环境审计发展的必然性
随着环境保护法规的日渐完善,企业意识到如果不消灭污染,污染就会消灭企业。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自发地制订一些审计计划,以便检查可能触犯环境的管理缺失,及时消除环境法律风险。在市场上,为了迎合消费者日益增强的环保意识,取得竞争优势,企业也会自觉地顺应社会环保潮流,开展内部环境审计;另外,内部环境审计的开展还来源于资本市场给企业的压力:投资者的趋向严重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受环保运动的影响,投资者的环保意识逐渐加强,越来越不愿意将有限的资金投向“污染型”的企业。出于自身投资安全考虑,投资者会更偏爱“环保型”企业。不管是被迫还是自愿,内部环境审计成为环境审计的有机组成部分已成必然。
(三)民间审计组织开展环境审计是一种发展趋势
1.民间审计组织参与环境审计的现状
由于环境问题的公共性及政府审计机关的权威性,目前政府环境审计在我国各种环境审计中占有主导地位,绝大多数的环境审计项目是由政府审计机关来执行的,独立环境审计理论处于探讨阶段,独立环境审计的推动力空缺。
2.民间审计组织在环境审计中的作用
环境审计是协调环境、经济和社会三者效益相统一的纽带。要使环境、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关键是加强环境管理,而环境管理责任是由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具体承担的,其责任履行情况如何,需要由独立于环境管理者之外的第三者加以监督、鉴证和评价。民间审计组织以其超脱地位和特有的功能实施环境审计,对环境管理所发挥的重要促进和保障作用是其他机构无法替代的。
(1)环境审计是通过第三者对环境管理和环境监督的监督而形成的独立审计。环境审计的出现,再次说明任何活动或与经济密切相关的社会活动,只有当事者的管理和监督是不够的,必须有独立的第三者的再监督参与才能完善。这充分说明了民间审计在环境审计管理体系中可扮演重要角色。
(2)环境保护经费的征集是政府行使职权的结果,环境保护经费是否管理得当,是否用到实处,效益如何,各地政府对于环保法规是否正确执行,都必须由环境审计组织来进行监督、鉴定和评价;政府审计机构是政府行政机构的一个派出机关,有时在执行审计时只相当于政府的内审机构,无法保证身份的独立,因而也就难以确保审计的客观、公正。另一方面,从审计的权威性看,虽然政府审计依据政府权力体现其至高无上的权威性,但环境审计是保证受托环境责任得以充分有效履行的特殊控制机制,由民间审计组织独立地进行检查和评价受托环境责任的履行情况和结果,既可以减少信息的不对称,促使受托人尽职尽责,又可以大大提高受托人出具的环境审计报告的可信度,增强信息的有用性。
(3)民间审计开展环境审计是满足社会的需要
现阶段,环境问题已成为生产经营管理的潜在风险,人们在生产和交易时,必然会考虑到环境风险的存在,他们需要对环境风险进行评估,或合理规避。但的现状是中小或机构自己没有这方面的专门人员,大型企业或机构可能有这方面的专家,但这些专家受雇于自己,不具有独立性的地位,他们的评估意见尤其在交易时不具有法律效率,而国家环保机关、审计机关没有这方面的职能,因此,社会迫切需要这方面的中介服务,环境审计中介服务就应运而生了。在西方发达国家,公司等中介机构地承担起这一职能,他们为此配备环保方面的专门人才,制订相应的环境审计规范,不仅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需求,而且促进了中介机构、中介市场的自我完善和。
四、民间审计应成为未来环境审计的主要实施者
随着环境信息对各利益相关者的经济决策的影响越来越大,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规范的审计市场体系的逐渐形成,民间环境审计必将会成为环境审计的主要实施者。
(一)利益相关者需要经过民间审计鉴证的环境信息
为了提高企业披露环境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需要由独立的审计人员进行审计,这是民间环境审计产生的外部动力。从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本质特征和职业道德来看,由于这一中介组织的“第三者”身份,在业务处理时能够比较独立、客观、公正地从事环境审计服务活动,使确认的环境信息有较高的诚信度,比较容易为信息使用者青睐和接受。
(二)企业有要求民间审计的潜在需求
企业为了从资本市场上筹集所需的资金,会尽力披露一些投资者关心的有利的环境信息,为了提高信息的可信度,就需要聘请民间独立审计机构进行独立审计,这是独立环境审计产生的内部动因[3].独立审计的重要职能是鉴证企业公开信息的可靠性,增强信息的有用性,随着社会公众对环境信息的重视,必定会不断增强独立环境审计发展的推动力。
(三)发挥民间环境审计的作用可提高市场效率
生态环境问题本质经济特征的外部性,导致了与其相关的环境审计问题的复杂性,要真正发挥环境审计的功效,环境问题利益主体相互均衡,就必须设计一种产权关系明晰的制度安排,符合市场经济规则[4].社会公众对企业承担的环境责任的要求主要通过资本市场和商品市场来体现,不管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层层承担着采取措施保护环境以及及时向社会公众披露自己履行环保责任效果的环境责任。民间审计的参与,可以强化社会监督,避免公有经济中政府多重角色进入市场导致的低效率,真正体现审计的独立性,增强会计信息的可信度、有用性。就我国目前环境审计的现状,虽然存在巨大的环境审计需求,但民间自发产生的因素不成熟。我国环境审计是“自上而下”开展实施的,由于政府审计力量有限,完全由政府开展的环境审计不可能取得明显绩效,大范围的环境审计还要靠影响环境的最主要的力量——广大企业单位的内部审计来完成[5].政府通过环境立法来规范企业影响环境的经济行为,使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强化环境成本的分析和控制,自发开展环境审计。随着企业环境意识日益加强,管理能力上的限制日益明显,鉴于民间审计的受托特性,民间审计将是环境审计中最后启动的力量,也是未来环境审计的主要实施者。
(四)环境审计人员配置需要民间审计组织的参与
环境审计工作内容的复杂性决定了从事环境审计人员配置必须是多学科专业人才的协调和合作,远非传统审计人员可以胜任的。民间审计组织的组织形式多是合伙制,合伙人之间的连带关系使会计师事务所内部相互监督,因为注册会计师必须承担因审计责任而给委托人带来的损失,这种机制能相对降低审计风险;再者,民间审计组织既不隶属于政府机关,也不参与企业的管理,而是独立于政府和企业之外的第三方,人员配置可以根据承办业务内容的需要而择优组合。政府审计机关作为国家的一个行政机构,不可能随时根据新业务内容而增设大量的审计人员。企业的内部审计也要受制于企业自身规模和环境成本的控制而不可能无限量地增加审计人员。而民间审计组织无论从专业能力、人员供给、市场适应能力方面都有其明显的优势。环境审计是重要的环境管理手段,现有企业环境审计技术方法已不能满足化环境管理的要求,企业要完善环境管理体系,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利益和环保责任的关系,与独立第三方审计主体相配合,积极为环境审计工作提供支持[6],实现双赢的目标。所以,真正严格意义上的环境审计要靠民间审计来实现。
(五)民间审计在确保受托环境责任的全面有效履行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环境责任的存在,在相关的主体中形成了委托人与受托人的关系。委托人和受托人的利益不可能完全一致,受托人有可能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从事有利于自己的事情;而委托人也可能出于某种目的而隐瞒真实信息,结果使受托环境责任得不到全面有效履行。由第三方专家独立地检查和评价受托环境责任的履行情况和结果,既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促使受托人尽职尽责履行受托责任,又可以大大提高受托人出具的环境审计报告的可信度,增强信息的有用性[7].由此可见,民间审计凭借其独立第三方的身份,在确保受托环境责任的全面有效履行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
[1]潘岳。绿色发展是中国企业最迫切的选择[J].中国新闻周刊,2005(23):34.
[2]包强。论环境审计概念结构[J].审计与经济研究,1999(4):14-16.
[3]李雪,王恩山。环境审计的动因及现状分析[J].财会月刊,2005(4):34-35.
[4]刘学敏。循环经济挑战现代经济学[N].光明日报,2004-03-11.
[5]朱选功。基于循环经济的审计体制创新[J].统计与决策,2005 (4):68-69.
[6]韩竟一,吕永龙,贺桂珍等。基于环境管理体系的企业环境审计初探[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5(7):26-30.
[7]王恩山,王宣人。略探受托环境责任[J].财会月刊理论,2005 (10):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