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研究的理性思考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文绪 时间:2010-06-30

  摘要:对目前国内有关技术创新体系研究的状况进行一个梳理,并对体系、系统、机制、等概念进行了比较。通过比较,理清它们之间的相同与不同之处,以便于在实际运用时能够清晰地加以区分。同时,对目前国内有关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要素结构研究进行一个梳理和比较,并对健全和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要素结构提出了将目标要素、激励要素作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子系统的观点。对目标要素的内部构成、地位作用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系统;机制;目标要素
 

  
  一、关于“体系”、“系统”、“机制”、“网络”的研究
  
  随着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深入,国内学者关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理论研究也在不断跟进。从现在所能了解和掌握的资料上看,他们对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研究的角度不同,所以,所使用的概念以及提法也不尽同。这些提法,并没有优劣之分和对错之分,只是视角不同,并通过所使用的概念反映出来。
  目前,在国内研究企业技术创新相关领域的学者中,刘永谋、钟荣丙、夏学英[1]、凌云、王立军[2]等使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概念;叶金国[3]、庄卫民、龚仰军[4]、赵玉林[5]、高百宁、王凤科、郭新宝[6]等使用“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概念;吴永忠[7]等使用“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的概念;有的学者将“机制”和“体系”放在一起并用。
  由于在概念的使用上存在一些不尽相同的地方,在这里有必要对这几个概念做一个比较细致和清晰的梳理。先来看关于“体系”、“机制”、“系统”、“网络”的定义:体系是指若干有关事物或者某些意识互相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整体;系统是指同类事物按照一定的关系所组成的整体;机制是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者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网络是指由若干相互交错的分支所组成的系统。
  通过这四个概念的定义,可以看到它们有相同之处,也就是说它们有相互包含的地方,但也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一个内部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不同之处在于:在“体系”的定义中“若干有关事物”与“系统”的定义中“同类事物”是有着明显的区别的。“若干有关事物”比“同类事物”涉及的领域和联系的方面要宽。在“体系”的定义中“若干有关事物”与“机制”的定义中“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也有明显的区别。“若干有关事物”的整体比“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覆盖面要大,更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在“体系”的定义中,“若干有关事物”与“网络”的定义中“若干相互交错的分支”同样也有着明显的区别,“若干有关事物”比“相互交错的分支”,更强调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
  同时,在“体系”、“系统”、“机制”和“网络”这四个定义中,“体系”定义中的“某些意识”是“系统”、“机制”和“网络”的定义中所不具备的。正是“体系”里的“某些意识”因素的作用,暗含了技术创新主体的主观愿望与技术创新客体之间的对立与统一,也就是说,“某些意识”反映了人的动机。
  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出版的《论技术》中指出:“切实形成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不仅可以使企业获得持续的动力,而且可以为全社会的技术进步带来巨大的推动。企业要加强技术开发力度和加大资金投入,大型企业都要建立技术开发中心,做到生产一代、储备一代、开发一代”[8]。从21世纪初,党和国家就非常重视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工作,并突出强调了它的重要作用。胡锦涛同志在 2006年1月9日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9]。这一要求更加明确和具体。看来,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是当前需要解决的一个急迫的问题。
  作为企业来说,技术创新活动切实需要一个健全和完善的体系来保证,特别是需要人的积极性、创造性,需要企业家的意识、精神作用的影响和引领。由此看来,使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概念就能够将人的因素、企业家作用包含进来。这样就需要认清“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概念的内涵,避免在理解和认识上的混淆。在概念上的梳理有助于对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整体性的认识,也能够更清醒地把握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复杂性。
  
  二、关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企业技术创新系统”、“企业技术创新运行机制”的研究
  
  关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系统、机制的研究,国内已有一些成果。但所使用的概念并不统一,因此,所提出的定义也是不尽相同的。刘永谋等是从体系的角度来定义的,他认为:“技术创新体系是在企业运作下,与技术创新活动的创新资源配置和各类管理活动相关的各种机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推动技术创新活动顺利实现的组织系统和关系网络,以及保证系统有效运行的制度和机制”。叶金国是从系统的角度来定义的:“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是通过技术创新,企业能够向市场输送为客户按需求满足的产品,使对应的产品经营系统不断改进和完善,就形成新的高效的生产经营系统,并对宏观系统的经济增长产生促进作用”。叶明是从机制的角度来定义的:“所谓技术创新运行机制,指的是技术创新系统中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协同关系以及这个系统在实现其整体功能目标过程中运行的规则和程序”[10]。
  上述三个定义有相同或相近的内涵,又有不同的外延。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的。如果在定义中能够把人的作用,特别是“企业家意识和作用”纳入进来的话似乎就更完整了。“企业家意识和作用”是世界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创新理论中所专门强调的。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也是企业中的人。技术创新实际上是人的创新,这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最显著的特征。
  关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之一是体系不够健全和完善,体系还没有完全形成。按照系统的原则看,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体系内缺少必需的要素,使要素之间无法发生相互作用,整个体系尚处于失去有机联系的状态。二是由于体系内各要素之间处于无差异、功能弱的状态,缺少技术创新等涨落因素的诱因,从而无法使体系实现有序演化。
  
  三、关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构成要素的研究
  
  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大多是从体系功能上的需要角度探讨的,也有从职能角度探讨的。不论从哪个角度研究都有助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关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构成要素问题,刘永谋的看法是:“企业创新体系包括组织系统、规则系统、资源配置系统和决策系统等四个基本要素”。凌云的看法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应由新技术的投入系统、市场体系的适应系统、研究与开发系统、研究开发的支撑系统、政府宏观管理的政策法规系统、企业的技术创新意识决策系统等六个基本构成要素”。叶金国的看法是:“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应主要包含研究与发展、生产制造和营销及创新决策等四个系统”。高百宁的看法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不仅与研究与发展部门、生产制造部门与营销部门的协同合作、有效整合,而且要求企业建立完善的企业创新内部支撑系统(包括企业经营和企业家精神;研究与发展体系;培训与人力资源;资源供应和管理;完善的创新管理工具;创新文化;创新制度)”。赵玉林的看法是:“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是由创新主体系统、创新对象系统、创新支持系统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系统”。付家骥等虽然没有直接谈及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但提出了技术创新的支持系统和激励系统。他认为:“技术创新的支持系统包括技术创新的制度条件、企业家的素质要求、符合国情的创新战略、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等。激励系统包括产权激励、市场激励、企业激励和政府激励等”[11]。
 上述对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构成要素的研究,切入的角度是有一些区别的,所以在体系的结构的构建上也不完全相同。大体上是三种视角:一种是按照功能来选择的;一种是按照职能来选择的;再一种是把两者结合起来选择的。
  从系统的观点来看,从功能上选择要素的构成,有利于体系整体作用的发挥。作为一个体系的结构构成,要素本身的功能和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相互作用,决定着体系的进化和整体功能作用的发挥。按照职能来选择体系的要素,容易形成要素之间无差异的,没有规则的联系状态,不利于体系远离平衡,形成新的稳定的动态结构,进而向更高一级演进。采取两者结合的方法可能符合企业的现实情况,是一种渐进式的做法。
  从实践看,选择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要素构成不能太宏观,这样不易操作。同时,也不能让一些必需的要素缺位,造成要素之间无法发生联系和产生相互作用。一般情况下,作为一个体系,它的完整性是非常重要的,关系到体系的整体运行效率和效果。
  

  四、关于技术创新体系与各要素之间关系的研究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与各要素之间关系研究,基本上有大体一致的看法。刘永谋认为:“技术创新的组织系统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硬件结构,是技术创新得以进行和成功的基础。技术创新的规则系统是技术创新活动得以进行和实施的规则支撑,是整个技术创新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的要素。技术创新的资源配置系统是技术创新体系的血脉。技术创新的决策系统是技术创新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凌云认为:“新技术的接入系统是技术创新的前提,市场体系的适应系统是衍生技术创新的驱动器,研究与开发系统是技术创新体系的主动力,研究开发的支撑系统是研究所、开发部的保障条件,政府宏观管理的政策法规系统是企业实施技术创新的纵向条件,企业对技术创新意识决策系统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基础”。
  上述论述的各要素与体系的关系是比较深入和准确的。由于所选择的要素不完全相同,所以就所选择的范围进行了研究。回到体系的要素构成上来说,对于一个完整的体系要求,要素的健全无疑是重要的。从目前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存在着对体系建设认识上的不足,导致体系无法有效运行,进而影响了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因此,要切实形成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就必须加入关键的要素,使体系形成健全和完善的结构。
  
  五、关于健全和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要素的探讨
  
  从目前情况看,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上还存在一些问题。虽然体系的框架构建起来了,但是由于部门自成体系,固守各自的职能,造成技术创新的力量分散,方向模糊。体系内部的系统不够健全,缺少必要的系统是其中问题之一。因此,切实需要构建一个适应创新、系统健全的体系结构。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从健全和完善体系的角度,仅就目标要素作一个探讨。
  从系统的观点看,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中,客观存在着由技术创新各项目标、技术创新各项支持目标、市场各项目标构成的一个“目标群”,它们分散于体系内部或各部门。由于分散,它们之间并没有发生有机的联系,或者说并没有被有机地整合在一起。这种分散状态,在横向上看,几乎所有的技术创新支持各项目标、市场各项都分散于各部门,或者分散于体系内部的各系统。从纵向上看,企业技术创新目标分散于技术研发中心、技术创新小组和研发人员。导致的结果是,技术创新目标处于被孤立、分割的状态。而且在技术创新目标的选择和确定上,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有的企业单纯地为创新而创新,盲目地追赶潮流,把技术创新看成是一场运动。有的企业被动地依赖于政府推动,让搞什么就搞什么,没有自身的创新方向。也有的企业追求“新”,越“新”越好,而忽视了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要求。技术创新目标并没有和市场目标结合起来。
  现在需要我们关注的是,有必要把这个“目标群”作为体系的一个要素来认识,并通过对这个“目标群”的有机整合,形成以技术创新各项目标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支持各项目标、市场各项目标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横向、纵向的多目标形成互动的目标要素。
  从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上看,如果体系内缺少必需的要素,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就会减弱。体系的整体功能作用就会受到限制。而目标要素加入体系,同其他要素相互作用,激励技术创新,整个体系必然会通过要素结构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引发体系本身发生变化,并逐渐远离原来的状态,使体系产生整体性行为。
  目标是组织的首要特征。目标要素在体系内应居于关键地位,发挥牵动和引领的作用。目前,把目标要素作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一个要素来探讨,有助于认识目标要素作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一个要素的必要性。它是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所需要的要素,是支持、促进体系协调运行,使体系产生整体行为的必要条件和要素;有助于认识目标要素是体系中各系统有机连接的“结合点”。它是体系中实现跨越系统边界,跨越部门边界,实现有效沟通、合作、整合的一个既有效、又实用的“链条”。同时,它又决定着体系的方向和强度,体现和反映着体系的价值;有助于认识目标要素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目标要素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关系、与体系中各要素的关系,从而明确目标要素对于体系的重要性;有助于认识和把握目标要素具有为技术创新实践和整个体系提供认识价值和评价依据的现实意义。具体说,对于企业有效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来讲,目标要素一旦加入体系运行,使体系内部就有了一个“纲”,它可以牵动所有的部门和所有的人员,不仅能够形成完全统一的、协调一致的创新行为,又由于目标的刚性作用所形成的压力和激励,加速技术创新目标的实现。目标要素通过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全面覆盖,可以解决体系“散”的问题;目标要素通过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步步紧逼,可以解决体系“软”的问题。目标要素通过阶段性评价,可以解决体系“虚”的问题。总之,目标要素作为体系的一个“纲”,可以起到一“纲”举,万“目”张的作用。因此,目标要素对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来讲是不可或缺的,它使企业技术创新体系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所以,一般情况下,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应该由组织系统、目标系统、激励系统、规则系统、资源配置系统和创新决策系统等六个要素构成。
  
  :
  [1] 刘永谋,钟荣丙,夏学英.自立创新与建设创新型国家导论[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6.
  [2] 凌云,王立军.技术创新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出版社,2004.
  [3] 叶金国.技术创新系统组织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
  [4] 庄卫民,龚仰军.产业技术创新[M].北京:东方出版中心,2005.
  [5] 赵玉林.创新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6] 高百宁,王凤科,郭新宝.技术经济学方法技术与应用[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7] 吴永忠.企业创新的形成与演化[J].辩证法研究,2005,(9).
  [8] 江泽民.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9] 胡锦涛.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N].黑龙江日报,
  2006-01-10.
  [10] 叶明.科学经济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1] 付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