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国对外经济合作回顾及展望
一、2009年业务回顾
(一)对外直接投资
过去一年来,在全球危机的特殊背景下,对外直接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业务经历了严峻的考验,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
2009年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22个国家和地区的2283家境外进行了直接投资,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平稳发展,累计达433亿美元,同比增长6.5%。其中,并购类投资累计175亿美元,占同期投资总额的40.4%,获取国外先进技术、营销和能源资源成为并购投资的新重点,地方企业对外投资日益活跃,增速明显。截至2009年底我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已超过2200亿美元。
(二)对外承包工程
1 业务指标逆势而上,保持较快增长。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各国普遍受到冲击,全球承包工程市场出现萎缩,资金到位率降低、合同谈判困难以及项目搁置或延期等现象增多。在一些国家,外汇管制、出入境限制等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抬头,企业在海外开展业务的难度加大。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在2008年高增长的基础上,2009年各项指标继续保持两位数增幅。2009年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777亿美元,同比增长37.3%,新签合同额1262亿美元,同比增长20.7%,延续了近十年来迅猛发展的势头。与“九五计划”末的2000年相比,完成营业额增长了8.27倍,年增长率为28%;新签合同额增长了9.77倍,年增长率为30%。
在外资、外贸业务均出现下滑的情况下,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取得这样的经营业绩难能可贵,这与政府的积极促进和企业的自身努力是分不开的。一方面,政府加大了对企业开拓海外业务的支持力度。2008年9月《对外承包工程管理条例》出台以后,业务管理规范化进程加速推进,国家加大了政策性资金的投放,扩大双优贷款和援外工程资金规模,实施专门的工作方案为承包工程和大型设备出口类项目提供信贷支持,简化审批、提供便利,积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中国资金”有力地推动了2009年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的增长。另一方面,面对危机带来的诸多不利因素,企业积极转变旧有业务模式,注重提高设计水平、工程服务能力、项目投融资实力,加强资金管理和风险管控,注重企业品牌建设和社会责任建设,尝试企业间合作新方式,通过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争取更多的发展机会。
2 项目大型化的趋势更为明显。2009年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的新签合同中,合同金额在5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有440个,比上年同期增加了93个,合计金额1017亿美元,占新签合同总额的81%。其中,上亿美元的项目240个,较上年同期增加了45个,它们主要集中在铁路、公路、电站、房屋建筑以及石油化工领域。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承接的第纳科一阿纳科铁路项目和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承接的Hormuz炼厂EPC项目合同额均超过70亿美元。山东电力基本建设总公司签约的印度WCPL6x 600 MW燃煤电站,以及上海振华港口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海上采油钻井平台项目的合同额均突破20亿美元。
3 传统的亚非市场继续巩固,新市场开拓闪现亮点。从完成营业额的情况来看,亚洲和非洲地区分别占51.2%和36.2%,两大洲营业额占营业总额的比例由2008年的86%上升到87.4%,其中,在阿尔及利亚和印度两国完成营业额均近60亿美元。此外,拉丁美洲市场完成营业额36.4亿美元,同比增长21.3%,占营业总额的4.7%;欧洲市场占4.1%;大洋洲、北美洲市场分别占2.6%和1.2%。
从新签合同额来看,伊朗和委内瑞拉分别以115亿美元和96亿美元的业绩位居前两位,成为引人注目的新兴市场。其后依次是印度、沙特阿拉伯、利比亚、越南、苏丹、阿尔及利亚、尼日利亚和安哥拉。排名前十位的国家的累计合同额为604.1亿美元,占新签合同总额的47.9%。共有36个国家新签合同额超过10亿美元,较2008年增加了10个;完成营业额超过10亿美元的国家21个,比上年增加8个。
从新签合同额的行业分布来看,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主要集中在房屋建筑业,达248.6亿美元,占19.7%;运输业为298.2亿美元,占23.6%;电力达231.9亿美元,占18.4%;石油化工业为172亿美元,占13.6%;通讯业为92.6亿美元,占7.3%;制造及加工业为91.3亿美元,占7.2%;供排水业为32.3亿美元,占2.6%;矿山建设为14.7亿美元,占1.2%;其他行业为80.4亿美元,占6.4%。
4 专业领域多点开花,交通运输、房屋建筑和电力行业占据较大份额。从2009年新签合同额分布来看,中国对外承包工程的专业领域分布更趋均衡,交通运输业取代房屋建筑业位列第一,占据23.6%的份额,房屋建筑业和电力工业以19.7%和18.4%的份额分居二、三位,前三位的业绩差距较2008年进一步缩小。此外,与上年相比,石油化工业所占份额由11%上升到13.6%,电子通讯业则出现了近7个百分点的下滑。
5 项目由传统的施工承包向更高端的业务模式发展。随着企业业务能力的不断提升和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在不断提高施工承包水平的基础上,开拓高端业务领域。2009年,企业承揽的EPC(设计—采购—施工)项目显著增多,合同额较大的项目,尤其是上亿美元的大项目几乎都是EPC总承包形式。一些有实力的企业还积极尝试BOT、PPP等带有投资性质的业务模式,探索产业升级的路径。
6 对外承包工程企业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央企依然是业务的主力军。“中国军团”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继续提升。2009年,又有50家中国承包商人选美国《工程新闻纪录》杂志(ENR)的全球最大225家国际工程承包公司排名。上榜企业数虽与上年相同,但营业总额同比增长了约57.1%,达到356.3亿美元,占225强营业总额的9.15%,列国家排名第四位。从中国商务部的统计来看,中央大企业签署的合同额几乎占合同总额的一半,排名在前三位的依次是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和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值得一提的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提高业务能力的同时,开始注重环保、公益和相关方利益的保护,自觉地将社会责任纳入企业经营战略,积极促进东道国经济长远发展,谋求互利双赢,体现了国际大企业应有的风范。
(三)对外劳务合作
由于危机下劳动力市场需求大幅萎缩,再加上劳务进入壁垒普遍提高,的对外劳务合作业务受到了比较大的冲击,外派人数与新签合同额双双下降。全年完成营业额89.1亿美元,同比增长10.6%;新签合同额74.7亿美元,同比下降1.2%;全年派出各类劳务人员39.5万人,同比下降7.5%。12月末在外各类劳务人员77.8万人,较上年同期增加3.8万人。截至2009年底,中国对外劳务合作累计完成营业额648亿美元;合同额674亿美元;累计派出各类劳务人员502万人。几个主要市场的业务均出现萎缩迹象,日本研修生2009年上半年派遣人数同比下降了27%(据日方统计),韩国市场除渔工合作外基本限于停滞,新加坡市场也出现了较大程度的下滑。而伴随中国对外承包工程的迅猛,工程项下劳务派出大幅增加。2009年,中国工程项下劳务派出超过21万人次,比例达到54%,较上年增加7个百分点。
二、2010年业务发展预测
(一)对外承包工程
过去的一年中,各国出台的宏观货币和财政政策及巨额刺激计划成效显著,世界经济复苏曙光初现。但2010年对全球经济来说依然充满挑战,财政刺激力度减弱、资产价格出现泡沫的风险以及贸易保护主义可能继续蔓延等诸多因素依旧给经济复苏造成压力。总体而言,未来一年可能是在调整中复苏的一年,复苏将经历缓慢曲折的过程,近期内不大可能出现快速增长。
对于中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来说,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国内政策环境的改善,很多有利因素对2010年的业务增长形成支撑。首先,中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的整体分工格局没有改变,面对发达国家的竞争对手,中国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面对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中国公司具有一定的技术和经验优势。其次,中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的主要市场是在亚洲和非洲,这两个市场受金融危机直接冲击较小。而且由于当地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基础设施市场需求较大。第三,中国政府继续坚定实施“走出去”政策,企业的政策、支持和金融环境越来越好。最后,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积极尝试对外投资。不过,仍然有一些不利因素会对业务发展产生影响。例如,项目签约与生效有一定的时间差,其中的不确定因素较多。而金融危机的传导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2010年的发展依然会有变化。此外,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较大,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抬头,从而进一步增加了不确定性。这次经济危机同时也暴露了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自身的一些问题。
总体来看,2010年中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的增长态势不会改变,预计增长的幅度仍可达到两位数。市场分布仍然会集中在亚非地区,不乏一些新兴市场的出现。专业领域方面,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项目将会继续增加。中国企业将继续保持积极审慎的态度,把握国际市场回暖的机遇,保市场、保份额,同时在转变发展方式上下功夫,抓住世界产业大重组、大洗牌的时机,积极探索实践转变增长方式,坚持开拓市场和获取资源相结合,推进行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二)对外劳务合作
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逐渐回暖,今年中国对外劳务合作业务可能会有所好转,从去年末的数据统计看,已经出现了一些积极的信号。自去年11月以来,对外劳务合作的营业额和新签合同额出现了快速回升,分别同比增长25%和98%,下滑的势头得到了遏制。但是,多个市场的萎缩使企业经营相对困难的局面一时难以得到改善,就业复苏通常滞后经济复苏四五年,加上全球年新增劳动人口0.45亿,全球就业形势严峻的局面将持续六至八年。此外,受人民币升值、外币贬值、全球经济不确定因素增加等因素影响,对外劳务合作行业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然而,不利形势下,对外劳务合作仍然面临转型发展的机会。从长远来看,劳动力国际间流动的基本趋势并没有改变,发达国家受人口增长缓慢和老龄化等因素的影响,对引进劳务人员仍将保持一定的需求。中国可以借此机会推动对外劳务合作向高端市场发展,提高中国外派劳务人员的竞争力。此外,以《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条例》及其配套政策为代表的对外劳务合作行业机制体制改革,将为对外劳务合作行业创造更加规范的市场环境,引导对外劳务合作事业向专业、规范、创新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