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与中国工程承包企业的发展方向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周密 时间:2010-06-25

  2009年底的哥本哈根会议之后,有关低碳的理念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抛开发达国家提出这个理论的动机,低碳型经济增长确乎符合全球经济可持续的目标,也给工程承包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一、低碳经济的相关概念
  
  低碳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有两个重要背景:一是以煤炭、石油、天然气为代表的高碳能源储量有限且开采日益困难;二是全球变暖日趋严重导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一)京都议定书和哥本哈根宣言
  199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日本东京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减排,这份议定书具有约束力。截至2009年2月,共有183个国家通过了该条约,条约于2005年2月开始生效,但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排放量25%以上的美国并未批准该条约。
  2009年12月,为应对越来越严重的气候问题,85个国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脑、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出席并商讨了《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会议经过近两周的讨论,各方达成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哥本哈根协议》,对发达国家第二期承诺乃至远期目标均未达成协议,发达国家也没有就气候问题援助资金的来源和分配做出明确的约定。
  (二)碳关税的提出与发展
  碳关税最早由法国前总统希拉克提出,原本是欧盟应对其他未遵守《京都议定书》的国家课征进口税,否则在欧盟碳排放交易机制运行后,欧盟国家所生产的商品将遭受不公平竞争。承担强制减排义务的国家均为发达国家。但2009年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却提出对其他未实施温室气体强制减排措施的国家征收“碳关税”,而同年6月的《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更是明确授予政府此类所谓关税的征收权。迄今为止,“碳关税”尚未有实施的案例,一旦进入实施阶段,将会对全球贸易产生巨大的扭曲作用,不利于各方的利益。
  (三)碳交易市场的出现和作用
  《京都议定书》规定,为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以国际公法为依据,对温室气体减排量进行交易。在六种被要求减排的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数量最大。因此,一般把温室气体排放权的交易统称为“碳交易”,其交易市场称为“碳交易市场”。目前,全球主要的碳交易所有欧盟、英国、芝加哥和澳大利亚四个。碳交易实质上是温室气体的排放权在各国间的一次重新分配,客观上有利于促进全球温室气体的减排。
  (四)低碳经济的理念与要求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和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和石油等高碳含量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改变能源结构、提高能源使用率、促进新能源的推广和应用。
  
  二、国际工程承包巨头的转型
  
  行业领先的国际工程承包商早就发现低碳经济带来的巨大机遇,通过提升自身技术、开拓新兴市场,实现了业务结构的调整与新领域的拓展,从而抢占新兴市场、获得更高收益。
  (一)德国豪赫蒂夫公司(Hochtief)
  作为全球最大的工程施工企业,豪赫蒂夫拥有强大的施工能力,在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加强部门协作与研发投入,不断从理念和技术上寻求提高,尽量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1 致力于提供可持续的产品和服务。
  豪赫蒂夫的目标是成为全球可持续建筑和建筑相关服务的市场领袖,并服务于建筑物的整个“生命周期”。在住宅楼建造中,豪赫蒂夫在全球范围推行“绿色”理念。在满足“绿色建筑”的有关标准、提高建筑物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建筑能耗、采用环保和可再生材料等新工艺的同时,力争为居住者提供舒适的内部环境。
  2 与客户一起努力减少碳排放。
  2008年7月,豪赫蒂夫与其他八十多个跨国公司共同与“八国集团”签署了“总经理气候策略建议”(CEO Climate Policy Rec—ommendafions),承诺将共同努力减少对气候的影响。一方面,豪赫蒂夫通过减少公司车辆、鼓励员工乘坐公共、改造并提高公司建筑节能水平等措施减少自身对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推动水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项目建设,并发展能源管理等新兴领域。2008年,豪赫蒂夫为客户减少了约8.65万吨二氧化碳排放。
  3 加强对各类自然资源的保护。
  工程施工对自然环境影响巨大,既直接改变土地等资源的状态,同时又产生大量废弃物,在城市内施工对外界的影响更大。豪赫蒂夫一直致力于保护自然资源,并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豪赫蒂夫60%以上的施工单位通过了ISO 14001国际认证,对项目施工环境影响仔细评估并积极应对,尽量减少对土地的占用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在“再造、再用和再循环”(Reduce,Reuse,Recycle)的原则指导下,部分绿色建筑施工的废弃物再利用率达到95%。而作为全球最大的采矿工程承包商之一,豪赫蒂夫施工的项目年开采矿石超过1亿吨,通过卫星控制爆破、精确物流和采掘等方式,尽量把工程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
  (二)美国柏克德工程公司(Bechtel)
  美国柏克德公司积极把握机遇、抢占市场,加快了对碳处理和新能源领域的投入,在2009年度《工程新闻记录》杂志全球最大225家国际工程承包商排名中列第五位。
  1 创新技术,开拓以建筑材料吸收温室气体新领域。
  危机为柏克德的发展打开了一个新的领域。2009年12月,柏克德和CALERA缔结战略联盟。柏克德将把CALERA公司的碳捕捉技术应用于其工程中,以抵抗全球变暖。使用此技术可以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捕捉成为碳酸钙或碳酸镁。凭借这个合作项目,柏克德在低碳经济和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的过程中具备了更强的实力,基于该项技术的应用性研发可以得到吸收温室气体的特种水泥等产品。柏克德的这项合作既有利于获得更高的超额利润,又会受到工程发包方的肯定,进而提升其产业国际竞争力。
  2 顺应潮流,积极提高新能源领域工程承包能力。
  2008年,国际油价一度上升至每桶140美元。尽管金融危机以来能源价格有所回落,但长期来看现有的化石能源难以满足全球的能源需求。柏克德在新能源领域投入更大精力。2009年12月,柏克德在加利福尼亚承接了一项440兆瓦的太阳能发电项目。新能源领域的投入不仅增添

了一些业务领域,也顺应了全球经济的发展大趋势,有利于企业在下一步国际竞争中拔得头筹。
  
  三、中国工程承包企业在低碳经济中的发展机遇
  
  在低碳经济中,政府、社会、企业都有通过各种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压力,但同时也为中国工程承包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一)各国减排舆论和现实压力增大
  尽管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与会各方并未就减排的途径与各方责权利达成一致意见,各国政府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上所面临的压力却并未因此减少。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如海平面上升、气候灾害频发、物种灭绝加快,以及生态系统逐渐偏离平衡状态。为了保护地球这一共同的家园,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各国政府都将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变现有的生产、生活模式,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尽量阻止全球气温的持续升高。这些措施和计划为工程承包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例如,据调查全球建筑物的能耗占所有能耗的40-50%,节能空间广阔,更新、改造的需求巨大。
  (二)资金支持和技术合作机会增加
  发达国家在哥本哈根协议中承诺,最晚从2020年开始每年提供1000亿美元的援助,并努力推动技术转移。一些非政府组织、基金会也会针对特定的项目提供支持。例如,世界自然某金会(WWF)就支持中国保定实施可替代能源项目,以减少碳排放。这些来自政府和社会的资金支持,有助于企业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三)国内减排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中国自主承诺在2020年实现温室气体排放减少40-50%的目标。国家将采取多种措施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包括产业发展规划、建筑物节能标准、减排技术研发支持资金等。这些政策措施必将推动国内减排市场发展,通过市场机制提高中国工程承包企业的环保意识和施工能力。特别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刺激政策尚不能退出,而单纯扩张型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对低碳经济相关产业的倾斜很可能成为中国经济刺激的重点。
  (四)环境保护相关领域快速扩展
  随着环境保护理念的发展,新的领域不断涌现。美国斥资8400万美元拆除加州卡梅尔河上的San Clemente大坝,保护生态多样性,还原河流自身对环境的复原能力。危险废弃物处理需求的增加,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对地下和地表水系、土壤环境、动物生存环境的保护日益紧迫,而能够在相关领域中提供专业服务的工程承包企业数量较少,行业发展空间巨大。

  四、制约工程承包的主要因素
  
  自身技术和实力水平不足,外部市场制约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工程承包企业进入“低碳”相关市场的机会。
  (一)技术水平不足仍是最主要制约因素
  中国工程承包企业的施工能力很强,在传统的隧道、路桥、堤坝、建筑物等方面都具有全球领先的施工效率和质量水平。然而,低碳经济下的许多新领域都对技术、管理和设备有较高的要求。工程承包企业自身技术水平的不足与国内相关配套产业的落后严重减少了中国企业分享“低碳经济”这块大蛋糕的机会。
  (二)标准门槛较高限制企业平等对话权
  发达国家对于绿色建筑、新能源等领域的研究和探索已经拥有多年经验,也制定了诸多标准,如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制订的LEED标准、欧盟环保标准等,中国企业的工程施工尚较为粗放,拥有国际标准的企业数量不多。的工程施工项目中,承包商更多参与前期设计,与业主的沟通更为普遍。缺少对相关标准的理解或不具有特定行业施工的资质,就无法参与这些市场、行业的国际竞争,反过来也不利于企业提升自身在产业价值链上的位置。
  (三)GPA未开放限制中国企业进入市场
  中国正在就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政府采购协议》(GPA)与有关各方沟通。GPA成员以美国、欧盟等发达经济体为主,其政府采购市场规模巨大。未加入GPA,中国企业就无法进入这些成员方的政府采购市场,也无法直接承揽低碳经济下这些国家政府的政府工程项目。
  
  五、建议
  
  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中国工程承包企业面临新的机遇,应苦练内功,努力获得更大发展。
  (一)注重市场跟踪,努力把握机遇
  低碳经济中有不少热点,中国企业应放眼全球,拓展关注的领域,从传统的基础设施项目跟踪向更多领域拓展。例如,对现有建筑物的环保改造市场、危险废弃物处理、新能源发电等领域,以及矿山开采中的环境保护和废弃矿山处理等传统领域的新需求都值得关注。把握这些新的需求,会带领企业进入新的业务空间。
  (二)加强研发投入,积极寻求合作
  技术在新领域竞争中的作用尤其重要。中国工程承包企业从事的行业大多利润率不高且财务风险、汇率风险较大,资金积累比较薄弱。尽管如此,在低碳经济下,还是应该尽量增加技术研发的投入。关注国家政策,用好各项创新支持措施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辅助力量。同时,危机下,中国工程承包企业可以加强与国外相关产业企业的合作,这不仅是工程承包行业,也可以涉及科研机构或拥有专业技术的企业,以快速增强企业竞争力。
  (三)兼收并蓄人才,提高管理能力
  工程承包企业应制订完整、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对人才的培养要从自身需求出发,可以采取专向培养方式。对外工程承包企业也应该积极推行本地化战略,用好、用活东道国当地的人力资源。但必须注意的是,从事跨国经营的企业必然面临多文化冲突的问题,中国企业尤其需要加强资源整合能力和跨文化管理能力。
  (四)学习标准规则。获得国际认证
  作为行业的后来者,中国工程承包企业要进入发达国家市场,就需要首先了解市场规则、熟悉相关领域的标准规范。在熟悉市场规则的基础上,尽早获得在相关领域从业的资质认证。这不仅有利于企业与业主间迅速沟通和对话,而且有助于提升企业在项目竞标中的竞争力。
  (五)保护知识产权,实现做大做强
  在海外市场上,企业往往忽视对自身知识产权的保护。中国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必须努力改变“廉价”和“低端”的形象。而大多数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经营理念,也拥有不少发明创造或各类诀窍。在拓展国外市场的过程中,努力保护自身的知识产权不受侵犯是保持自身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大,中国工程承包企业要努力提升自身品牌的国际知名度,根据实际情况既可以形成多行业的业务布局,也可以在某个专业领域确立行业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