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研究
作者:林秀梅 徐光瑞 李瑾文
[摘要]在构建高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依据2003年和2007年统计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我国30个省份的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研究表明:影响我国地区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有规模产出、政策环境、技术创新能力以及技术支持环境四个方面,且产出水平对竞争力的影响程度最大,技术创新能力对竞争力的影响有所上升;高技术产业地区不平衡,集团特征明显,影响各个集团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因素也不平衡。
[关键词]竞争力;高技术产业;因子分析
一、引言
竞争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从古典学家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开始,竞争的思想就一直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随着赫克歇尔—俄林理论对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补充,以及克鲁格曼的规模经济理论对国际竞争的诠释,竞争力的研究逐渐走进了主流经济学家研究的视野。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最终将产业层面的竞争力研究摆在了经济学家的面前,在国际竞争中获取国家竞争优势的思想也使得政府在制定政策时有了明确的方向。产业作为联系国家和的纽带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企业是产业竞争的实体,同时,企业规模经济的获得要依靠产业的健康发展,而国家竞争力的提高则以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作为保障。因此,许多国家都将产业竞争力的提高作为政府制定政策的方向和目标,以推动本国在国际上形成具有优势的产业,从而带动其经济发展,增强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高技术产业作为当今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在各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明显,发展高技术和高技术产业是当代化过程的必要一环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而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对于带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各产业发展,从而获取国家竞争优势作用重大。因此,研究高技术产业竞争力,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于高技术产业竞争力,国内外的很多学者都做了研究,美国竞争力委员会会长Daniel F.Burton、Maria Papadakis、Benoit Godint、Derek Braddom和Keith Hartley分别从政策的制定、评价指标的选择和分析框架的建立等方面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而穆荣平、王建刚和于英川、秦臻和秦永和结合我国高技术产业,分别从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竞争力指标的因果关系等方面对竞争力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他们的研究有的只讲理论,有的评价指标难以获得,有的缺乏区域比较。
本文在了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较合理并可获得的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方法,从众多指标中提炼出四个主因子,并利用因子得分对各省份高技术产业的竞争力进行分类和比较研究,分析竞争力差异及产生的原因,据此提出相应的提升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二、指标选取、数据来源及分析方法
1 高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是竞争力的两大理论基础。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不同之处在于,比较优势涉及的是不同产业之间的关系,而竞争优势体现的是同一产业的关系。比较优势理论论证了不同国家或地区间产业分工的合理性,竞争优势理论则证实了不同国家或地区间产业替代的必然性。本文根据竞争力理论和高技术产业的特点,从显性竞争力和隐性竞争力两个方面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显性竞争力是竞争主体在一定竞争环境下所具有的竞争优势,体现的是一种外在的现实竞争力,如产业的投入水平、产出水平等;隐性竞争力是竞争主体将其具有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一种能力,体现的是一种内在的潜在竞争力,如产业的发展环境、创新能力等。本文选取了体现这两方面的15项指标,建立了高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在指标的选取过程中,既考虑了指标的科学性、可比性、多目标性,也考虑了指标的可获得性。高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2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依据指标体系,我们从《统计年鉴》(2004、2008)、《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08》、国家统计局以及国家科技部网站,获得中国内地除西藏外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3年和2007年的数据(数据略),并经过加工整理。
本文采用的是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因子分析方法。因子分析是从相关的多指标中提取少数公共因子,用公共因子来充分反映原始变量的信息,并通过因子旋转以及载荷矩阵确定因子的意义,以达到指标降维、凝练信息的目的。同时利用因子得分,可以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类和比较分析,这恰是我们解决问题所需要的。
三、实证分析
1 高技术产业竞争力因子分析。由于15个刻画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指标计量单位不同,我们对原始数据矩阵进行标准化(无量纲化)处理。求出其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根据累计贡献率大于85%及因子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提取了4个公共因子。为了便于对各因子做出合理解释,对初始因子进行方差最大正交旋转,分别求得2003年和2007年的正交因子载荷矩阵(见附表1,2)。根据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可以看出,2003年和2007年第一主因子在高技术产业产值、高技术产品出口额等8项代表产出的指标上具有最大权重,因此将其命名为规模产出因子。第二主因子在高技术产业R&D人员投入强度、R&D经费投入强度及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中政府资金三项指标上占有最大比重,这三项指标代表了当地政府对于发展高技术产业的重视程度,因此将其命名为政策环境因子。这两个因子的贡献率都在70%以上,说明这两个因素是决定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而第三和第四主因子,根据因子载荷可分别命名为技术支持因子(国家开发区企业数的多少对当地高技术产业之间的技术支持产生一定影响,全员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也与产业技术水平支撑力度有关)和技术创新因子(新产品销售率以及新产品出口销售率两项指标代表了地区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实力)。只是2003年技术支持因子排在第三,而2007年技术创新因子排在第三,体现了技术创新在高技术产业竞争力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
2 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综合分析。根据因子得分F1,并利用各因子贡献率ai对其加权(如公式1)。
F=a1 F1+a1F1+a3 F3+a4F4 (1)
各省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综合得分(结果略)。将得分大于1的分为一组,视其为高技术产业发达省份;得分0~1的分为一组,视其为高技术产业发展中等省份;得分小于0的分为一组,视其为高技术产业发展相对后进的省份。分组结果见表2。再计算每组各因子得分平均值,见表3与表4。
由表2中可以看出,从2003年到2007年,我国各省市的高技术产业发展状况所处层次变化不大,仅有两个省份发生了变化,一个是江苏省由第二集团进入第一集团,成为高技术产业发达省份,另一个就是黑龙江省由第二集团下降到第三集团,成为高技术产业落后省份,其他省份没有变化。由表3和表4可以看出,三大集团在2003年和2007年各因子平均得分的排名均没有变化,特点完全相同。第一集团只有广东和江苏,这两个省的产出能力最强,正是凭借巨大的产出能力,使广东和江苏位于高技术产业竞争力榜首,但是它们的技术支持环境排在最后一位,说明这种竞争力可能缺乏后劲,要维持竞争力必须在技术支持环境上努力;第二集团除产出水平排在第二位外,其他三大因子得分排名均位于三大集团首位,说明处于第二集团的省份具有良好的发展高技术产业的政策环境、技术支持环境以及技术创新能力,高技术产业竞争潜力大,发展前景乐观;第三集团的省份除技术支持环境位于三大集团中间水平外,其余因子得分均位于末位,表现出竞争力差距,而且,这个集团包含众多省份,说明我国大多数省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水平不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通过分析,我们得到如下结论:
1 规模产出水平是决定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最主要因素。规模产出水平、政策支持环境、技术支持环境和技术创新能力是影响我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四大因素在2003年和2007年分别解释了竞争力的88.371%和87.583%。其中规模产出水平是最主要的因素,2003年产出水平对竞争力的影响程度为59.78%,2007年为61.37%。决定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在目前还不是影响我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最主要因素,但其对竞争力的影响程度在增大,且贡献率的提升效果明显,从2003年的8.46%提升到2007年的12.32%。这说明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竞争力整体还处在以数量取胜的初级阶段,还没有进入靠技术创新驱动的高级阶段,但是技术创新已出现良好势头,未来前景乐观。
2 高技术产业集团特征明显。在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现实态势中,集团特征显著,且呈现出明显的“强少弱多”的局面。从2003年到2007年,各省份的高技术产业发展所处集团几乎没有变化,仅有两个省份发生变化,一个是江苏省从第二集团进入第一集团,另一个则是黑龙江省由第二集团跌至第三集团。表明各个省份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相对稳定,而且具有十分明显的区域集团特征,中东部地区优势明显,特别是广东省、江苏省、北京市和上海市一直是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领头羊,其他大多数省份均处于中等或落后水平。
3 高技术产业发展不平衡。我国高技术产业除地区发展不平衡外,各个集团的不同省份影响因素也极不平衡,并非“一强俱强,一弱俱弱”。例如,广东省2003年和2007年规模产出均排在第一位,但技术创新却由2003年的第13位降至2007年的第21位,而吉林、内蒙古、新疆和海南等省份在技术创新能力方面都有明显提高。这说明虽然我国大部分省份处于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中等或是落后集团,但是各个集团均具有自身明显的特点。总体竞争力和影响因素的不平衡,既可以反映差距,也可以发现潜力。
根据上述结论,笔者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1 注重创新,提高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核心是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而规模产出只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的竞争力表征。目前,我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表现在产出水平上,说明我们的创新能力还不够,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模式还需要升级。因此,我们一定要注重创新能力的提高,这就需要各地政府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不仅要提高技术创新能力,还要提高组织创新、制度创新和市场创新能力。对于高技术产业发展较好的省份,应该率先实现高技术产业发展模式的升级;对于中等和落后的省份,要逐渐进入到技术创新驱动高技术产业竞争实力的高级阶段。
2 依据集团特征,扬长避短,取长补短,特色发展。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不同集团具有各自的特点,因此,处于不同集团的省份应利用其自身优势,有特色地发展当地高技术产业。对于最具竞争力的广东省来说,应该在全国范围内较快实现高技术产业的结构转型,更多地依靠技术研发和创新来提升其竞争力。北京和天津应利用其良好的技术支持环境,充分发挥高质量人力资源优势和北京独有的政策支持环境,率先完成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产业结构升级,使得环渤海地区进一步成为重要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基地。以上海、江苏和浙江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应充分利用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条件,在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的同时,吸引优秀的人才和具有实力的,加速高技术企业群落的形成,实现规模效益,同时注重高技术服务业的发展。陕西和四川是我国西部地区发展高技术产业的领头军,且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具有非常好的发展高技术产业的政策环境和技术支持环境。但从2003年到2007年,两省的产出水平明显下滑,技术创新能力也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因此,两省应充分利用其良好的发展环境,并充分发挥西安和成都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地区优势产业,建设一流的特色产业园区,成为继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外的另一个重要增长极。辽宁、山东和福建等省份应分别融入环渤海和珠三角等区域发展集团,利用地区人才和环境优势,做好北京、上海以及广东省的广州和深圳等中心城市的产业转移和承接,从而实现中心城市的产业结构转型和优化以及本地产业的升级。对于处于第三集团的省份来说,政府要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加大资金和设备投入力度的同时,多制定有利于吸引人才的政策,发展地区优势产业,利用好其“后发优势”,在关键领域做大做强,加快高技术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使高技术产业对其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逐渐增强。
3 产业协调发展,共同提高。我们必须意识到,高技术产业虽有其自身特色,但它同样具有一般产业发展的特点,因此,各地在发展高技术产业的同时,要充分认识到产业之间极强的关联性,切不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高技术产业需要其他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才能得以健康成长,特别是传统产业、基础产业对高技术产业的支持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应该在加速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同时,特别注重高技术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从而更快地实现各产业的协调发展;只有相关产业发展了,高技术产业才能快速发展。
总之,在世界经济快速发展且动荡不定的今天,注重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及竞争力的提高,无论对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地区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一定要把握好时机,争取在这场经济危机中,抢得先机,扩大市场,提高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
[1]金碚.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J].经济研究,1996,(11)
[2]金碚.高技术在中国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国经济,2003,(12).
[3]Jr.Danid F.Burton.High-tech Competitiveness[J].Foreign PoHcy,1993,92:117—118,120—132.
[4]Maria Papadakis.The Delicate Task of Linking Industrial R&D to NationgA Competitiveness[J].Technovation,1995,5(9):569-583.
[5]BenoitGodln.TheObsessionforCompetitiveness andnsImpact 0n Statistics:the Construction of gh-technologyIndica-tors[J].Research Policy,2004,33(8):1217—1229.
[6]Derek Braddom and Kcith Hartley.The Competitiveness 0fthe UK Aerospace Industry[J].AppHed Economics,2007,3(6):715-726.
[7]穆荣平.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初步研究[J].科研管理,2000,(1).
[8]穆荣平.中国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研究[J].中国科技,2000,(3).
[9]王建刚,于英川.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4,(1).
[10]秦臻,秦永和.中国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以航空航天器制造业为例[J].中国软,2007,(4).
(11]林秀梅,宋晓杰,郝华,方毅.我国地区工业竞争力比较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07,(9).
[12]林秀梅.多元统计方法[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