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非一致性的探讨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6-25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就业弹性 技术进步
一、经济高速增长与低就业的矛盾现象
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是宏观经济政策的四大目标,而其中的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两大主要目标。按照西方传统经济理论,就一国或地区的长期总量生产函数而言,在技术进步、资本积累和劳动力增加等因素的长期作用下,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一般呈现正相关的良性互动关系。但是在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进行分析时,却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非一致性的不和谐现象:一方面,我国经济是持续、快速增长;另一方面,虽然经济高速增长,但就业的增长率却呈现出下滑趋势。如1986—1990年,全国GDP年均增长约7.87%,同期就业人数平均增长2.4%;而1996—2000年,全国GDP年均增长约8.26%,同期就业人数平均增长率为1.15%;2000—2002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分别为595、681和77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为3.1%、3.6%和4.0%,而同期我国GDP的增长速度分别达到8%、7.3%和8%;在最近几年,2003—2007年GDP年增长率均在10%左右,而就业增长率年均在0.8%左右,每年新增就业岗位在800—900万人左右,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仅能带动80万个就业岗位(齐艳玲,2008)。这反映出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与低就业的并存现象。原因何在?本文尝试通过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就业增长与就业弹性之间的分析,以期回答经济增长能否创造出足够多的就业机会,经济增长和就业之间的关系呈现什么样的态势等问题。
(一)我国经济高速增长
在1978年至2005年期间,我国的GDP年均增长率为9.64%,并在全球经济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经济的“黄金增长”时期已经维持了28年。即使在20世纪末的亚洲风暴和本世纪初的全球经济衰退中,我国经济仍然维持了增长势头,一时间被誉为“一枝独秀”。2005年我国仍然维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GDP增长速度达10.2%。而且2006年1—3季度GDP增长了10.7%,其原因是㈩口及投资都取得了较大的升幅,我国2006年、2007年的经济增长率分别达到10.7%、11.9%。改革开放以来,我岡经济为何持续高速增长?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是由于投资的持续快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连续数年增长20%以上。这种旺盛的投资需求表现为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政府财政投资的增加和私人投资的增加。二是通过技术转移与创新,引导资源从低附加值的产业向高附加值的产业转移,最终实现劳动生产率提高和经济结构的转型。三是采取发展等政策,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改善了经济增长的质量。四是对外开放格局的有利形势也是支持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二)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关于经济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经济学家奥肯以美国的经济数据进行研究发现,当经济增长率高于2.25%时,经济增长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失业率就会下降0.5个百分点;当经济增长率低于2.25%时,经济增长率每减少1个百分点,失业率就会上升0.5个百分点。这说明失业率与GDP增长率之间呈反向变化,经济的高增长率伴随着低失业率,低增长率伴随着高失业率。这一经验性揭示了经济增长和失业率之间的内在关系。在分析经济增长率与就业增长率两者之间的关系时,常用的一种指标是就业弹性,它是就业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间的比值,是反映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关系的重要指标;当它为负值时,则与经济增长相伴的是就业下降。从理论上来说,当实际就业量能够灵敏地反映劳动力需求变化的时候,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两者基本上同步变化,就业弹性系数的变化比较平缓。
表1列出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率和全社会就业增长率以及就业弹性系数值。从表中可以看到,的经济增长率一直保持比较高的水平,变化的幅度比较大,就业的增长率波动也较大,总体上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同时,就业弹性系数的波动性也较大,呈现前期高后期低、整体走低的特点。
根据表1的数据进行具体分析可以看出,在这20多年中,就业弹性值出现过两次峰值,且出现的年份正好是经济增长的低谷年,经济增长明显减慢,但就业增长率并没有相应的减少。在经济增长率较高的年份,就业弹性值比较小。分时段来看,在1992年以前就业增长率变化不大,经济增长变化与就业增长变化两者不同方向。就业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变化并不能做出灵敏的、相应的反映,基本上不受经济增长的影响,但就业弹性的大小主要受经济增长率的影响。1991年前后情况有所变化,就业增长率明显下降,1991年、1992年就业增长率分别为2.0%和1.8%,GDP增长率分别为9.2%和14.2%,宏观经济的明显转好并没有在就业增长率上得到体现,相反其增速持续下滑,明显地下了一个台阶。此后经济增长虽然逐年降低,但由于实现了宏观经济的“软着陆”,降低幅度并不是很明显,就业增长率仍然维持低速,两者作用的结果使得就业弹性系数变化平缓,而从1992年以来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变化具有了一定的同向性。这与前一时期有了明显的不同,标志着两者之间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意味着决定两者变化的因素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共同影响因素的作用力加大了。
为了进一步探讨就业增长率、就业弹性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我们分别采用回归分析方法,根据上述数据,建立了就业弹性EL、就业增长率JY与经济增长率GDP之间的回归方程:
模型1:JY=1.547436+0.055794GDP
(2.377) (0.8513147)
R2=0.29 SE=0.962166 DW=0.411227
F=0.7247
模型2:EL=0.526187-0.029554GDP
(5.7956) (-3.23)
R20.3033 S.E=0.13422 F=10.4495
DW=0.676
从模型1中可以看出,GDP的系数为正值,这说明在1978—2005年,GDP增长率与就业弹性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但其系数值很小,而且T检验未能通过。模型2中GDP的系数为负,GDP增长率与就业弹性之间呈负相关关系,能通过T检验,说明GDP增长率对就业弹性有显著的负影响,根据实证分析的回归结果,发现我国在1978—2005年期间的就业弹性为-0.029554,即国民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创造的就业机会反而下降了0.029554百分点。
二、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非一致性的原因分析
西方传统经济理论认为,经济的增长会促进就业增加,二者呈现正相关的关系,但以上分析表明,我国经济出现了“高增长、低就业、高失业”的并存现象,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明显背离了传统经济理论,表现为我国经济增长率与就业弹性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这表明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没有有效地促进就业增长,就业弹性在低水平上不断下降。那么,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为何会呈现㈩这样的特点及趋势呢?我们认为任何单一因素是不足以构成对这种现象的解释的,而应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将对其中最为主要的因素进行分析。 (一)资本推动型增长模式是我国增长的主要模式,但投资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应在快速下降
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以劳动密集型的轻为主导产业,资本有机构成较低,有利于扩大就业,其中乡镇的迅速成为吸收过剩劳动力的主渠道。20世纪90年代,为了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水平,我国经济增长方式逐步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但粗放型增长的特点还很明显,使得经济高速增长和就业增长缓慢并存现象出现。原因是资本驱动增长模式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模式,通过扩大投资来推动经济的增长,对资本高投入依赖性很强。随着企业的资本深化在不断加速,造成企业生产经营中资本对劳动力吸纳率的降低,虽然每年资本投资率相当高,但并没有相应地导致企业劳动力需求的高增长;由于投资领域主要向资本密集型产业集中,投资的构成主要是基础产业、基础设施行业,特别是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输邮电通讯投资等行业,以及投资回报率高而劳动需求小的行业,如能源、保险等,这些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发展,随着技术进步和资本含量的提高,资本有机构成也不断提高,会相应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此外,我国存在不合理的投资结构,因为各地地方政府政绩考核的主要指标是GDP,政府要使GDP增长必然要加大投资力度,第二产业的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行业是政府比较偏好的投资行业。但地方政府和国企的投资软约束,使其必然热衷投资于资本密集型产业;最近几年来,我国的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调,例如2001-200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平均增长达22.2%,但按现价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3.3%的速度,投资率从2001年的36.5%提高到2006年的42.7%,增加了6.2个百分点,但消费率却从2001年的61.4%下降到2006年的50%,降低了11.4个百分点,其中居民消费率下降到最低点,仅为36.4%。这说明由于资本投入的持续高增长,导致生产能力扩大和供给能力增加。而资本形成率的提高和最终消费率的下降,使得最终消费能力相对于生产能力不断萎缩,不利于扩大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
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与就业关系中,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高就业弹性阶段,在这期间我国是劳动密集型的经济特点,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就业弹性系数出现了急剧下降,表明劳动要素投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呈下降趋势。如表2所示,1980—2005年,资本投入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60%,但劳动投入对GDP的贡献率仅为5.1%。
(二)技术进步加深了对劳动的替代,导致技术进步对就业的拉动效应受到限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吸收利用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目前我国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的贡献份额达到35,7%左右。技术进步通过创新与扩散机制,不断提高要素生产率和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总量的扩张,对我国20多年来的经济快速增长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国提出了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明显加大,使经济增长对劳动力的需求进一步减少。
技术进步的结果导致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弹性下降并存,原因在于技术进步加剧了企业广泛用资本对劳动的替代。例如由于技术变革使得资本从非技能工人流向技能工人,使得资本投入与劳动投入之间的比率差距在拉大,引起社会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现象;从对服务行业的要素投入分析发现,目前我国服务业的技术进步并不是劳动增强型的,而是略微资本增强型的,这说明服务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在下降;从我国转型期投资、人力资本、技术等因素的变化对就业的影响来看,技术进步引起就业弹性的整体下降;从我国的资本深化和技术选择路径的角度来分析,我国的经济增长走了一条有悖于工业化一般发展的道路,劳动力是我国最充裕的生产要素,但劳动力却不是使用比例最高的要素。由于技术路径的选择没有充分利用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而是不断偏向资本替代劳动的路径,使得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导致技术进步对就业的“拉动”效应受到限制,并最终使得技术进步对就业的“挤出”效应大于“拉动”效应,1978—2005年技术进步使就业人数少增加8244.84万人(曹建云,2008)。经济增长因素中科技进步作用的贡献率日益提高,导致就业弹性系数的下降,也说明由于经济发展过程中技术的进步,会造成就业弹性急剧下降。
(三)在就业体制方面,市场体制逐渐替代原有计划体制使得隐性失业显性化
20世纪80年代,由于制度与体制环境的影响,在国家计划体制并没有完全被打破的情况下,公有制经济面对的市场竞争并不激烈,政府实行计划安置型就业,居民就业严重依靠政府,国家实行“统包统配”的就业政策,并形成就业、福利、保障的“三位一体”模式,企业承担着安置劳动力就业的社会责任,实际劳动投入量往往小于名义就业人数,原有的计划安置型就业制度使得国有企业和农村公社组织内部人浮于事,隐性失业大量存在。
20世纪90年代以后,非公经济在改革政策的鼓励下异军突起,成为推动劳动力市场建立和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要力量。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国有企业面临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处境愈加艰难,有的中小企业走上了关、停,并、转的道路,大规模企业富余人员被剥离出来,原来的隐性失业逐渐显性,使其就业的绝对额逐年下降。随着我国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军队体制改革的深化,机构的精简,富余人员的分流,都使劳动力就业供给不断增加;同时,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的“软着陆”、产业结构的缓慢调整、经济环境全球化的加强,造成对劳动需求的进一步下降,劳动力供需的变化使得就业增速很难得到提高。
(四)其他影响因素也会导致就业弹性的变化
我国劳动力市场被人为分割,导致人力资源无法完全自由流动,成为实现人力资源有效配置的重要制约因素,也成为解决就业问题的体制性障碍。首先,我国劳动力市场多重分割的存在,造成对城市劳动者的特殊保护制度(如同:工不同酬),农村劳动者无法享受平等竞争的权利,严重阻碍了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剧了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其次,我国要素价格的扭曲也会造成经济增长的低就业现象。一方面,由于政府的各项歧视性政策,稀缺的资本要素总是能以较低的价格投向对社会就业贡献小的经济部门(如所有制不同,贷款难易不同),容易造成大量的资本要素没有得到有效率地配置,不利于扩大就业;另一方面,由于企业的工资成本逐步提高,促使企业倾向使用资本替代劳动力,出现了机器排挤劳动力,造成扩大就业的闲难。第三,在我国许多行业中普遍存在过度劳动的现象,从业人员的过度劳动会使就业机会被挤占,从而造成一些具有就业能力的人员的失业,同时过度劳动并不影响存在过度劳动行业的资本盈利与经济增长。资本的盈利与经济的增长所应该带来的就业增长均被过度劳动抵消,甚至在某些个别行业或领域还出现就业负增长的情况(王艾青,2006)。
三、实现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与扩大就业相和谐的对策建议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发现,面对我国就业弹性系数快速下降并处在过低水平上的情况,现阶段我国要实现经济增长拉动就业增长的作用,以下对策建议尤显必要。
(一)促进第三产业和中小企业发展。提升就业弹性
研究表明,在第一、二、三产业中,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最高,我国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最主要的就业岗位增长点将是第三产业,由于第三产业的许多行业(如服务业、休闲、物业管理、物流配送等)往往具有见效快、就业门槛低,且投资少、容易创造就业岗位等特点,因此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对于缓解就业压力十分重要。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时,有必要在税收减免政策、财政补贴、金融信贷政策等方面优先考虑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等行业;要改革和完善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消费者的消费水平;为第三产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提供制度保障。
要健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服务体系,例如加快制定关于中小企业的单项,依法维护它们的正当权益;逐步减少直至消除经济中的垄断行为,适当放宽中小企业的经营范围。为中小企业提供科技、信息咨询服务,帮助它们正确决策,消除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障碍;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投入和信贷支持,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政府各部门要加强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引导和管理。
(二)协调好科技进步与扩大就业问题之间的关系
我国的资源禀赋是劳动,在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时,要更加注重发展新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现阶段较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在实现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中,处理好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一方面,发挥技术进步在发现和使用新能源和材料、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物质消耗水平、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的功能,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强化技术进步开辟新的就业机会的功能;另一方面,大力发展那些能够带来较多就业机会的产业,如计算机、、通讯及相关产业。
(三)实施城乡统筹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尽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由于造成我国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的一项基本制度是户籍管理制度,因此我们需要改革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实行城乡一体化的居民登记和管理制度;要通过统筹城乡就业,积极变革传统的二元就业制度,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让所有劳动力都能够自主地选择职业和工作地点,在城乡间、区域间和行业间合理流动。实现劳动力的自由公平竞争;完善覆盖我国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缩小城乡劳动力在享受就业、医疗、子女、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差异,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体系。
(四)加强法制建设,硬化法治环境,切实解决我国劳动者过度劳动问题,保障劳动者权益
虽然我国政府在1995年1月1日颁布了《劳动法》,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劳动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还相当弱,法律法规的执行效果并不十分有效,劳动者权益受到损害的违法违规事件时有发生,例如在企业中最为盛行的是存在强迫职工加班加点、超强度劳动的现象,致使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形同虚设,社会法治软化,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并没有真正得到保护。因此,要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力度,完善劳动合同管理制度和最低工资制度,规范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秩序,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和违法必究,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