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信息不对称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危害与对策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蒋桂芳 时间:2010-06-25
[摘 要] 在我国中,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日益突出,并且严重影响了和谐社会建设和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因此我们要采取经济的、的、行政的、舆论的、技术等有效措施,大力消除市场信息不对称现象,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关键词] 市场信息不对称 和谐社会 危害 对策
  
  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是世界上所有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经济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日益完善,市场信息的不对称问题日益突出,它普遍存在于我国的各类市场中,干扰着我国经济生活的秩序,危害着人民的利益,影响着社会的安定,加大了社会的成本,严重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实现,因此我们应采取积极应对措施,促进市场信息的对称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我国市场信息不对称与和谐社会目标的冲突
  信息不对称概念最早由美国的阿可勒夫于1970年提出,指信息在相互对应的经济个体之间呈现不均匀、不对称的分布状态,即有些人对关于某些事情的信息比另外一些人掌握得多一些。相对完全对称的信息,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前提条件。信息不对称理论“揭示了信息经济学的核心”。并认为市场失灵和市场缺陷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基本形式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买卖双方由于信息差别而产生的信息不对称,具体表现为:买方具有完全信息,而卖方处于零信息;买卖双方都只有不完全信息,其中一方比另一方拥有更多信息;卖方具有相对完全信息而买方处于零信息状态。2.买方与买方之间的信息差别而产生的信息不对称。3.卖方与卖方之间的信息差别而产生的信息不对称。其中第一类最为常见。
  根据信息不对称发生的时间进行划分,发生在交易双方签约之前的称为事前信息不对称,发生在交易双方签约之后的称为事后信息不对称。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在当前我国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市场信息不对称现象越来越突显,它在各类市场中普遍存在,如汽车市场、房地产市场、保险市场、市场、劳动力市场、股票市场等所有的消费资料市场、生产资料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和服务业市场。间签订的合同能够得到完全履行的不到50%。汪丁丁《财经与社会》中谈到:“经济界的当务之急,便是恢复这个‘信’字;靠人心,靠创新,靠对话和谈判,靠形成制度。否则无望,财经无望,社会无望……金融的基础是信誉,金融危机当然是信誉危机;信誉危机其实是社会用以评价和传递信誉的制度发生了危机。”因此,在我国市场信息不对称是客观存在的。
  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与我们的和谐社会目标是相背离的:
  1.市场信息不对称影响了和谐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卖方信息多,买方信息少,导致社会失去了公平正义;买方与买方间信息不称,卖方与卖方间的信息不对称造成不公平竞争。
  2.市场信息不对称致使和谐社会发展失去了活力。一方面,信息不对称严重地扰乱了经济秩序,降低了市场效率,影响了合法经营厂家的利益,导致生产萎缩,同时也降低了消费者购买商品的欲望和满意程度,阻碍了社会的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社会交易成本的增加,有可能使原本可能发生的交易不能维系下去,社会发展也就因此失去应有的动力和活力。
  3.市场信息不对称导致和谐社会缺乏诚信友爱的人际关系。假冒伪劣商品盛行、为了自己的利益故意隐瞒真实信息,歪曲真实信息、虚假信息造成的信息不对称败坏了社会的诚信风尚,降低了人们对社会的信任感,与和谐社会的诚信体系相矛盾,加大了构建和谐社会的诚信成本。
  4.市场信息不对称造成和谐社会不再安定有序。伴随着整个社会的道德滑坡,社会上违法犯罪现象就会日益增多,人人自危,安全感丧失,社会处于动荡和不安定之中。
  二、对策
  由于市场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各种风险和问题,严重影响了我们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降低或消除市场信息不对称现象极为迫切和重要,为此我们认为应该着手于:
  1.加强立法,健全法制。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各类市场主体只有在合法的范围内为社会和他人提供质优价廉的商品和服务,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因此,必须建立和健全相关法规体系,改善市场经济秩序,惩戒各种投机行为。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事后信息不对称及其道德风险的程度。要保障社会经济体系的正常运行,还要建立一套让诚实劳动、合法经营者得到利益而各种机会主义行为付出高昂代价的制约机制,提高制假者的风险成本,切实保障消费者的根本利益,使社会经济体制真正纳入到法制轨道上来。
  2.利用,完善信息披露制度。要求市场主体按有关法律规定的内容、范围、时间等在网上披露信息。信息披露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有效方法,逐步建立起公平的社会公用信息网络,及时更新披露信息,保证信息的充分性、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增加市场透明度。也可以利用信息网络,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抵制各种市场机会主义行为,对各种不讲诚信的、欺诈的、违规的行为能够及时地披露和暴光,使造假者无处可逃,没有在市场中存活的机会。同时,加强信息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虚假信息和广告。有效地消除市场中的虚假信息和广告。
  3.大力发展信用经济。诚信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灵魂。市场关系最本质的东西,是等价交换原则。交换双方都以信用作为守约条件,就会构成相互信任的经济关系。马克思曾指出市场经济“谁都不用暴力占有他人的财产。就是说实质上是以契约为媒介,通过互相转让而互相占有。”即市场经济社会是一个契约社会,人与人的交往建立在共同信守契约的基础上。倘若一方不遵守诚信原则,交换就不能继续下去,就会影响和破坏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因此,要大力发展信用经济。在完备的社会信用制度下,个人和的不良交易行为均被记录在案,有关权力机关可以视此对交易人进行惩罚。这样可以大大减少信息不对称性,有效增强对不诚信行为的预防。
  4.强化政府校正信息不对称机制。政府在不破坏市场配制资源作用发挥的前提下,可以创设多种机制对信息不对称予以校正。如:“生产”信息机制。政府利用其“生产”机制,可以将私人信息转化为公共信息,从而使市场信息分布趋向对称,克服逆向选择问题。第二,是产品责任机制。政府强制生产者承担由产品引起的一些损害责任。第三,信息披露的微观责任机制。这是政府强制交易者在交易前必须承担责任,它可以使居于信息劣势的交易者明了自己选择的性质和结果。对于居于信息垄断地位的交易者要强制其公开信息。并且强制信息垄断地位的交易者承担欺诈、误述、滥用信息、泄露等责任。第四,市场准入机制。政府在管理活动中在许多方面设置一定的标准,如从事某一特殊职务的才能要求、发行证券的资格、生产者必备的生产与检测手段等。只有达到这些标准,获得政府的许可,交易者才能进入市场进行交易。
  5.加强社会舆论道德的引导。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以及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需要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诚信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反对一切损人利己、金钱至上、欺诈勒索思想和行为。有了良好的道德素质,人们就会自觉地遵纪守法,就会自觉避免利用市场信息不对称来损人利己。
  6.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谐社会,也就是有着和谐社会关系的社会,而社会关系正是人的本质,以人为本是和谐社会的主线。所以和谐社会我们可以把它转译成人与人关系的和谐,这就要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以实现每个社会成员在人格、权利、机会和利益等方面的相互平等。在经济交往中就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高扬人的价值,人的目的性。“以人为本”中的“人”是“人类”、“每个人”,“以人为本”就是以每个人平等的价值、自由、利益、权利、全面发展等为根本,为社会经济活动的最终目标,反对见物不见人。引导个人和企业的逐利行为变为利他利于社会的行为。
  
  :
  [1]彭星闾 李 明:《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后果、成因与对策分析》[J].《理论月刊》,1997年,第1期
  [3]李忠鹏:《试论市场信息不对称及政府的教正》[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1997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