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南昌昌南老工业区产业发展与布局问题的探讨
[摘 要] 本文运用产业与空间布局理论,对南昌市城南老基地——青云谱区的工业发展与分布现状、产业发展优势进行了剖析,提出坚持实施“工业强区、三产兴区、名区、大区”战略,描绘了未来昌南地区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的宏伟规划,并就实现这一目标阐明了具体路径,即优化工业布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做大做优商贸、物流、旅游业,加快服务业发展;深入实施大开放主战略,进一步提高产业发展层次。
[关键词] 南昌昌南地区;老工业区;优化产业;合理布局
昌南地区是指南昌市青云谱区,该区现有面积47.27平方公里,人口30万人。青云谱区是南昌市老工业区,拥有洪都航空公司、江铃汽车集团、江联重工集团等20多家大中型,南昌市工业50强,本区占了1/5。依托本区大中型工业企业优势,发展与之配套产业,逐步形成了以汽车、飞机制造和摩托配件、机械加工、食品、针织服装、饲料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为了进一步构筑工业发展平台,调整工业空间分布,增强工业经济实力,2001年启动了2.2平方公里的南昌昌南工业园建设,至今共有60家企业入园,大部分建成投产,2005年完成工业产值近10亿元。青云谱区2005年工业产值达160亿元,每平方公里的工业产值超过3亿元,为全省、全市县区之最。
近些年来,本区充分发挥老工业基地的机械制造优势,加快了企业并购重组,并引进了日本五十铃、美国福特、欧洲“空中客车”等世界500强企业;同时,充分利用南昌“南大门”的区位优势加大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引进了北京华联、麦德龙、沃尔玛、好又多等中外知名连锁零售业;餐饮业也朝着创品牌、上规模的方向发展,商业网点成倍增长;扩建、新建了装潢建材大市场、建材大市场、水果批发市场等14个各类专业市场,特别是正在建设发展中的华东工业博览城、南昌深圳物流中心等大型物流、会展中心将大大提升昌南地区的综合竞争力。
这些年城市建设也创出业绩,先后完成京山路贯通和建设路、何坊西路、三店西路、广州路、江铃西路等建设;配合市重点工程改造了洪都南大道、井冈山大道、尧施路景观街,衔接南昌生米大桥的昌南大道等建设,以及象湖景区的规划建设,并实施一系列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城南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城南建成区面积由2000年的13平方公里扩大到23平方公里,特别是南昌市将投资40多亿元启动占地5平方公里的新昌南城的建设,2010年后城南地区建成区覆盖率将占全区面积70%。
进入新时期,面对百舸争流、不进则退的区县之间的竞争态势,青云谱区要提炼发展新优势,继续坚持“工业强区、三产兴区、旅游名区、经济大区”的发展战略,进一步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和融合,形成长效发展的支撑和推动力量;进一步提升南昌“南大门”的区位文化、水域、绿色等资源品位,加快城区全覆盖,打造南昌副中心区域发展的新空间。为此,近中期青云谱及外围昌南地区(含昌东工业园、小兰工业园等)产业发展与工业布局任务是:
一、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优化工业布局,全面提升工业发展水平
江西正处于工业化加快发展、以原材料工业为中心向以加工、组装工业为中心的“高加工度化”的过程转变中,昌南地区工业的强大对促进全区经济发展、带动南昌经济崛起壮大以及加快江西工业化进程均具十分重大意义。昌南地区要坚定不移地继续实施“工业强区”战略,遵循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充分利用和信息化带动的原则,大量吸引外来资本,鼓励企业投入,加快工业集聚,扩大工业规模,提升工业层次,合理工业布局,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区情具有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一)发挥比较优势,做大做强支柱工业。充分发挥大中型企业的基础、技术和南大门区位的优势,依靠技术创新,在产业链条延伸、产品拓展上壮大五大支柱工业。(1)汽车航空及精密制造业:着力提高轻型汽车制造水平和竞争力,建成年产15万辆、远期30万辆的轿车生产基地;积极开发专用飞机、支线飞机,以及参与合作生产A320系列“空中客车”飞机;大力发展汽车及其车辆关键零部件、精密机器制造。(2)锅炉容器和成套机电设备制造业:提高锅炉容器制造技术水平,重点开发循环式锅炉、高炉煤气锅炉、化工容器设备;引进高端技术开发环保设备;发展技术含量高的纺织机械、印刷机械、造纸机械以及电动车、电动自行车等。(3)食品工业:重点发展肉类制品、蛋制品、啤酒、液体乳及乳制品、绿色食品、保健食品。(4)针织服装业:提高竞争能力,扩大出口。(5)饲料工业。
(二)加强工业集聚,合理空间布局,建设形成三大工业经济板块。配合旧城改造,加快“退二进三”和“退城进郊”,通过调整井冈山大道以东洪都集团工业区和井冈山大道以西江铃集团、江联重工集团和南昌亚洲啤酒厂为主工业区的生产用地、生活居住和配套的生活服务用地的范围,对区内其他中小工业企业的用地予以置换,或迁入工业园区,进一步突出这两个工业区主业的发展内涵,推动老工业基地改造,促进老工业基地产业升级。以提高工业聚集度为重点,推进土地集约经营和产业链式延伸、企业集群式组合为目的的工业布局,加快昌南工业园的开发建设,建成以成套机电设备制造、机械零部件加工、食品加工为主的产业配套程度较高的成长型工业经济板块。
(三)推进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培育壮大成长型龙头企业。鼓励本区龙头骨干企业通过收购、兼并、控股、联合等多种方式做大做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到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力争1家销售收入超200亿元,2家超100亿元,2家超50亿元,2家超10亿元,3家超1亿元,8家超5000万元。
(四)加快技术升级,提升产业层次。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在大中型企业推进系统集成化、生产自动化、经营管理化、营销活动化和机辅助设计。加快运用先进实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延伸产业链,推进深加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五)不断完善大中小企业相结合的产业配套体系,提高产业关联度。围绕支柱产业建设,推进国有企业改制转产配套,引导民营经济自主创业配套和外来企业联动转移配套,发展“专、优、特、精”的“小巨人”企业,促进大中小企业间在整机与零部件核心产品与辅助产品、生产与科研、生产与流通等方面建立起相互配套的分工协作机制。
(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按照“减量化、再使用、可循环”的原则,推进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实现由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线性过程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转变。加强对重型机械、化工、食品、纺织等行业的节能降耗技术的推广应用和资源循环,以较低的能耗物耗实现更高的产出水平。
二、做大做优商贸、物流、旅游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现代服务业水平决定现代城市的发展水平,坚定不移地实施“三产兴区、旅游名区”战略,加快改造和提升传统服务业,积极发展新业态,努力形成机制灵活、功能完善、开放度高、辐射力强的现代服务体系。
(一)做大商贸物流业,形成南昌商业副中心区。按照“城内大商场、城中特色街、城郊大市场、城外大物流”的商贸业发展思路,坚持以人为本,把现代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作为搞好服务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中期商贸发展目标:建立昌南商业中心(即南昌商业副中心区),形成区域商业中心、社区商业中心和社区商业三个层次的商业网点布局;重点培育若干条专业特色街,整合区内各类商品市场;建立城南物流集散中心(即昌南现代物流园区)。
近期,在全区社区初步完成社区服务业的建设和改造,形成以社区商业中心和社区商业为基本构成的能满足居民日常生活消费需求的社区服务。重点建设洪都、新丰和象湖三个社区商业中心。
目前,区内有8条层次较低的专业特色街,经营范围为服装、鞋类、汽车、电动车、汽车配件、摩托车配件、卫生保健等。专业特色街是按消费需要,由经营商逐步进入,按市场化运作逐步形成的,而随着消费者的变化,随之兴衰,经营商也会优胜劣汰。政府的责任是“引导、规范、配套”。近期应重点培育形成洪都南大道景观风光商业街、以特色餐饮为主的餐饮特色街、以娱乐美容为主的休闲特色街、以古玩字画交易为主的文化特色街。
区内现有各类商品市场14个,近期要建设完善好南昌农产品批发中心、南昌建材市场、华东国际博览城、江南建材市场等。为进一步规范管理,整合区内各类专业市场,使之健康有序发展,为直接服务昌东地区、昌南地区的六大工业园区,为提高南昌市区域中心城市服务功能,强化全省、东南沿海省市对本区的辐射作用,为吸引众多中外客商来赣投资,全方位促进南昌市开放的发展,最大程度利用发挥“南大门”区位优势,中远期在衔接生米大桥的中环通道(昌南大道)和外环高速公路之间的青云谱火车货运站附近将规划建设对周边有强大辐射力的物流集散中心,以发展大宗货物和集装箱物流的大型物流园区。积极发展大型配送系统、连销经营、特殊经营、多式联运、大型超市等商贸形式,促进商品营销和流通的化。
(二)加快建设名区。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先导和带动作用,形成新机制,开拓大市场,把旅游业培育成本区新兴产业。开发建设一批融山水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为一体,适应国内外不同游客需要,充分展示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活动和专题旅游,丰富旅游的文化内涵。近期建设梅湖风景区、八大山人真迹陈列馆、梅汝抗日战争纪念馆等,打造成充满地方特色的风景人文旅游景区、景点,并以此推动两条旅游线路的组织实施,即(1)文化景观旅游线路:抚河公园——象湖公园——铁柱万寿宫——八大山人纪念馆——朱姑桥梅村——徐家坊孺子故里;(2)工业科技观摩旅游线路:洪都飞机制造——江铃汽车自动生产线——南昌印钞厂——信息技术职业学院气象观测。
(三)做优房地产业。积极抓住消费结构升级和建设城市副中心区以及南昌城区加快拓展的有利时机,分层次推进房地产业发展。围绕改善城市居民居住条件,重点建设分布合理、连片开发的普通商品住宅,扩大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规模;围绕打造城市副中心区和“旅游休闲花园城区”,合理发展风格多样、功能完美的中高档商品房。
(四)规范发展中介服务业。大力引进和发展设计、、、咨询、评估等中介服务,并以国际中介服务先进理念、手段和技术提升本区中介服务业的总体水平。突出重点,着力培育和扶持设计、会计、法律等行业,引导其向综合化、大型化、国际化发展,将服务领域逐渐向省内外、国内外延伸,积极鼓励一般性中介服务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
(五)加快发展会展业。依托良好的区域优势和产业基础,充分利用华东国际工业博览城等良好的会展基础设施,整合现有会展市场和资源,积极培育会展企业,努力打造品牌龙头展会,进一步发挥“南博会”等大型展会在本区会展业中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在华东国防工业博览城建设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的永久性场馆,逐步扩大全国性、国际性会展的比重,使会展业成为本区产业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六)积极培植楼宇经济。在继续扶持、完善、巩固洪城路高层楼宇经济的基础上,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政企互动的原则,通过合理定位,借助各方面力量,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作用,形成一批高档次的商务楼,规划新建一批商务楼宇。对已经建成或形成的商务楼,设法吸引那些已经或准备入驻的知名企业总部、分部机构,努力建设形成南昌“总部经济”。要把发展“楼宇经济”同构成不同区域性商务区、特色商业街有机结合,努力营造“楼宇经济”中的商业氛围,逐步提高“楼宇经济”在本区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
三、深入实施大开放主战略,进一步提高产业发展水平
发展开放型经济是实现昌南地区快速发展的根本之策。紧紧抓住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机遇,积极参与国内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产业分工,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持久的动力。
(一)加快与长珠闽“两洲一区”对接和互动。充分利用昌南地区工业企业多、工业园区相对集中、产业配套能力较强的比较优势,主动接受沿海和境外支柱产业的扩散并搞好配套,逐步实现机制互融、政策互接、人才互动和基础设施互连,不断提高承接产业转移的层次。
(二)继续广泛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招商引资活动。切实把握重点,注重实效,扩大规模,把招商引资触角伸向驻区企业单位的改制和裂变扩张,伸向环保、基础设施、科技、、文化、卫生等各个领域,开创利用外资新局面。提高招商门槛,提升招商质量,注重引进技术含量高、能较大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项目,加强对重点国家和重点地区的世界500强、国内200强企业的招商引资,着重搞好引进台资工作,实现以产业链招商,定向招商,以商招商。
(三)坚持对内对外并举,外资、外贸、外经并举,培植出口优势产业和产品,加大对外贸易的力度。积极鼓励本地企业扩大对外出口,努力帮助企业打开国际通道,发展和培植本地对外贸易企业,引进和嫁接国内外贸易集团,努力争取更多的生产企业获得进出口经营权。
:
[1]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人民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产业布局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3]周绍森,等.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方略[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
[4]王志国.发展是永恒的主题——江西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探索[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
[5]尹继东,等.欠发达地区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以江西省为例[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