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高新技术企业“十五”期间发展回眸
[摘 要] “十五”期间,随着体制改革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江西省科技工作紧紧围绕科技创新与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目标,以大开放为主战略,积极引进国内外科技资源,全力实施国家重大高新技术项目,推进了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一个“园区当龙头、基地创特色、争开发、项目求突破、中介强服务”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使江西高新技术产业获得了飞速发展,成为全省经济发展中的一支重要生力军,对全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利用数据分析法,从主要经济指标、从业人员的学历结构、专业技术职称、R&D人员以及专利技术和科技项目情况等方面阐述江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并对存在的不足作一分析。
[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业;主要经济指标;学历;专业技术职称;R&D人员
一、江西省高新技术企业“十五”发展综述
“十五”期间,江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捷报频传。全省高新技术企业产品销售收入提前一年实现翻番目标,全省承担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6项、国家“863”项目21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122项,其中承担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首次进入资助经费超千万元行列,通过项目的实施,取得一批重大高新技术成果和运用:有机硅、半导体照明、稀土、铜等有色金属材料及光机电项目的科研开发取得重大进展;南昌大学承担的“弧焊机器人”项目采用空间频域焊缝偏差识别技术的新方法取得重大突破,居世界领先地位;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硅衬底蓝光二级管材料及器件”,一举突破了国外专利“门槛”的限制,对我国发光材料与器件领域的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产业价值;德兴异VC钠有限公司运用自主创新技术,产品成本从每吨6万元降到1.1万元,一举占据国内80%的市场份额;南昌大学第二附属承担的结肠镜综合诊断仪等项目取得了新的成果,这些重大的突破和进展,成为提升全省创新能力的新亮点。
与此同时,江西省实施大开放主攻战略,积极融入“9+2”泛珠三角科技创新合作框架,加强省际、省校、省院以及境外国外科技合作与交流。“十五”期间,江西省与院、中国工程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和中央直属17家大专院所等共签约项目百余项,与俄罗斯等50多个国家、地区或国际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纳米材料等高新技术领域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涌现了清华泰豪、联创光电等一批知名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是近几年采取的新举措之一,目前,全省有国家级、省级高新区和各类高新技术产业特色基地13个,南昌大学科技园通过国家大学科技园验收,江西省生产力促进中心晋升国家级,南昌市被认定为国家首批4个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化示范基地之一,九江星火化工工业园被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有机硅材料产业化基地,萍乡、鹰潭市被认定为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高新技术发展一个个零的突破,为全省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量。
2005年全省400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达299.86亿元,“十五”的头4年,高新技术企业总产值年增长22.55%,产业化指标均在全国排名17位左右;南昌高新区发展迅猛,2005年区内高新技术企业273家,占全省总数的68.25%,主要经济指标与出口创汇均提前一年实现“十五”计划目标,高新技术创新能力在全省居领先地位;景德镇国家陶瓷科技城和赣州等地区省级高新区发展步伐加快,吉安、新余等地区也正在积极创办高新区,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相继建设并取得新进展,整个高新技术园区发展势头良好。全省已建立南昌国家级高新区及赣州、景德镇和星火化工3个省级高新区,5个大学科技园和软件园以及13个民营科技园,形成了“四区多园”的基本格局。“十五”期间,南昌高新区累计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新产品400项,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火炬计划等各类高新技术项目305项,荣获国家和省市科技进步奖90项,技术创新能力居全省领先地位。
同时,江西省致力于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了各类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目前拥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35家,为科技成果转化,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南昌高新区创业中心、江西留学人员创业园、金庐软件园、南昌大学科技园、江西清华大学科技园、北京大学科技园、浙江大学科技园、江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心、江西省高新技术创业中心9大科技孵化器在孵企业499家,在孵以及急需产业化的高新技术成果与项目有700多项。此外,高新技术投融资体系建设、政策体系建设等均取得新进展,已设立3家风险投资机构和高新技术引导资金、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出台了8个政策文件,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全省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成效显著。江西省一举成为国家首批制造业信息化示范省,南昌、九江成为国家级示范市,洪都、江铃、昌河等集团成为国家级示范企业。“十五”期间,全省175家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取得研究成果1466项,申请专利220项,取得专利66项,推广关键技术新增价值99亿元,每年增加销售收入44亿元,辐射、带动和帮助了987家企业应用制造业信息化技术。
截止2005年,全省400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技工贸总收入336亿元,比2004年增长17%,比2000年增长155%,其中产品销售收入逾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由2000年的32家增加到2005年的64家。尤其是全省9大科技孵化器,在孵高新技术企业499家,在孵高新技术成果与项目700多项,成为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发展创新的源泉,初步形成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机电一体化等4个特色领域的产业群体,显示了江西省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与壮大。
二、“十五”江西省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概况
“十五”统计数据表明江西省高新技术企业的各项经济指标均有快速稳定的增长, 高新技术企业的出口创汇能力有了明显的增强,出口创汇总额到2005年末增至近6.22亿元,是2001年1.18亿元的5.29倍。
截至到2005年末,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增至400家,是2001年186家的2.15倍,工业总产值增至近446.58亿元,是2001年的3.48倍,工业增加值增至116.82亿元,是2001年的3.35倍,总收入增至近427.25亿元,是2001年的3.19倍,实际上缴税费总额增至40.59亿元,是2001年的5.09倍,净利润增至23.44亿元,是2001年的近2.60倍。
截至2005年末,江西省高新技术企业收入10亿元以上的企业增至11家,是2001年1家的1100倍,出口创汇总额2.13亿美元,占该年江西省高新技术企业出口创汇总额的34.31%。这11家企业工业总产值达到182.18亿元,总收入近205.25亿元,净利润11.41亿元,实际上缴税费总额28.78亿元,工业增加值23.86亿元,分别为2001年的22.75倍,16.68倍,26.40倍,63.33倍,27.68倍。占该年江西省高新技术企业相应经济指标总数的百分比分别为40.80%、48.04%、48.69%、70.90%、54.66%。
“十五”期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数、科技人员和人才引进数量均稳步增长。截至到2005年末企业数、从业人数分别增加到400家、123864人,各为2001年的2.15倍、近1.76倍,较上年度分别增长了近21.58%、近15.88%;科技活动人员达19566人,是2001年的2.24倍,较上年度增长了6.55%,其中留学归国人员、大学以上人员、高中级职称人员、R&D人员数量较2001年分别增长了411.11%、36.28%、91.79%、近391.77%,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活动能力进一步加强(详见表2)。
四、“十五”江西省高新技术企业专利保护意识不断加强
在“十五”计划的五年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的专利申请数、发明专利数、拥有发明专利数的总量分别为1541项、716项、479项,其中2005年的上述指标值占总数比例分别是近46.27%、近58.66%、34.86%,比2001年分别增长了近560.19%、1900%、近255.32%。
五、江西省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项目有待进一步扩大
到2005年末,全省科技项目数达498项,其中R&D项目数444项,是2001年的近2.98倍,科技项目数、R&D项目数分别占“十五”科技项目总数4370项、R&D项目总数1559项的近11.40%、近28.48%;但科技项目数比2001年减少了26.87%、而比上一年度竟减少了57.90%,;参加科技项目人员到2005年末达到12983人,其中具有高中级职称的人员数是5127人,分别为2001年的近2.08倍、1.99倍。数据表明江西省科技项目在“十一五”有待进一步扩大。
:
[1]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部.火炬计划统计报表(一)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企业统计报表[M].北京:统计出版社,2003.
[2]江西省科学技术厅.江西省高新技术企业统计报表[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