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色营销的现状、障碍及其对策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王善明 时间:2010-06-25

 内容提要:绿色营销在起步较晚,虽得到一定,但面临着全社会性绿色消费需求尚未形成、绝大多数绿色营销理念仍未确立、生产管理方式滞后、营销组合策略不相适应以及政府措施不力等障碍。我们必须采取相应对策,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使绿色营销逐步成为本世纪中国市场营销的主流。

  关键词:绿色营销;现状;障碍;对策

  绿色营销,是指企业以环境保护观念作为其经营,以绿色文化为其价值观念,以消除或减少对地球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中心,以满足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为出发点,创造和发掘市场机会,并采取适宜的营销手段获取盈利和谋求发展的一种新型营销观念与营销策略。绿色营销的焦点是如何使企业市场营销活动更加顾及环境的保护。国外企业的实践表明,绿色营销顺应了人们的绿色需求,保护了地球的生态资源,增强了企业的环保意识,为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

  一、 中国绿色营销的现状

  中国的绿色工程始于绿色食品开发。1984年,广州市最早开始进行无公害蔬菜的生产试验并建立了专门的生产基地。1989年,农业部组织专家研究,正式提出了绿色食品概念。1992年11月,我国代表参加了在香港举行的国际市场营销研讨会,充分接触到国际性的绿色营销理论。同月,国务院批准成立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制定了《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开始实施绿色食品标志制度。1993年5月,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加入了“有机农业运动国际联盟”。1994年,农业部又提出了发展绿色食品的三项基本原则。并正式决定由太阳、植物叶片、蓓蕾构成绿色食品标志。从此,绿色食品标志开始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绿色食品逐步成为我国各大城市的最畅销食品。现在全国绿色食品的生产基地已达28个,有近300家企业进行着630余种绿色食品的开发和生产。

除绿色食品外,我国绿色产品的研制与开发也已扩展到其他领域。1990年研制成功了高容量胶体电池;1994年研制成功绿色农药苦参烟碱乳剂,获得日内瓦博览会金奖,已开始成批生产;1995年科龙电器公司的全无氟节能冰箱技术通过国家科委鉴定;1995年8月,上海建立了以无污染的液化气代替汽油的绿色车队;1996年8月,海尔集团通过ISO14000国际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成为我国第一家全部产品整体通过绿色产品论证的企业;现在可回收再生的卫生纸、对人体无害的真丝产品等也已获得国家环境认证。

以绿色产品开发为中心,我国企业也全面展开了绿色营销。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些城市,数十家绿色商店相继建立,并程度不同地承担着绿色产品的批发、零售、储存、运输等项功能,有的还负责绿色产品生产的物资供应、技术培训等服务项目。1997年我国第一部《绿色营销》专著的问世,标志着我国绿色营销理论的形成。

  营销学界认为,绿色营销在中国的实施是合乎潮流的顺理成章之举,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途径,必将成为本世纪营销的主流。但必须看到,绿色浪潮在给我们带来机遇的时候,也给我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对外贸易上,许多国家利用ISO14000环境管理标准来拒绝或限制进口,使我国一些出口产品遭受威胁。据不完全统计,若不及时采取措施,我国数百个品种、50多亿美元的出口产品将因保护臭氧层的有关国际公约而被禁止生产和销售;40多亿美元的出口产品将因主要贸易对象国实施环境标志而面临市场准入问题;由于农药残留量超标,我国部分粮油食品出口受阻;纺织品出口也因染料问题面临退出欧盟市场的危险。因此,对实施绿色营销,我们必须要有紧迫感。
  
  二、中国绿色营销面临的障碍

  中国现有的市场由于竞争不充分,市场主体过分注重近期和微观利益,加之法制不健全、制度不完善,使我国的绿色营销客观上面临着不少障碍:

 ?一是没有形成全社会性的绿色消费需求。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环境形势非常严峻。但由于我国国民的整体素质还不太高,加之媒体宣传、引导滞后,了解并接受了绿色营销的至今仅是少数消费者,绝大多数消费者还不懂得绿色营销的意义,没有形成内在的绿色消费需求,甚至还不知道绿色消费、绿色产品和绿色营销的概念。

  二是绝大多数企业仍未确立绿色营销理念。营销理念是企业进行营销活动的指导思想,营销理念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营销的成败。目前,绝大多数企业的生产经营仍是在一味追求近期和微观效益的理念下进行的,对眼前利益考虑得多,对环境保护和社会长远利益考虑得很少;不少企业对消费者绿色需求导致的消费需求的变化、绿色问题引起企业竞争能力的差异、环境问题所开拓的新的市场机会等缺乏应有认识;有的企业尽管意识到绿色营销可以开辟新的市场,但由于需要花费较大的成本、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而不敢冒然行事;另一些企业由于长期亏损,连生存都成了问题,更顾不上花较高的代价推行绿色营销。

  三是企业的生产管理方式滞后。绿色营销的前提是要生产出绿色产品,解决消费环节污染的根本方法需要通过改善生产环节来实现。早在70年代,国际社会就提出了清洁生产的概念,并在西方国家得到了普遍推广。清洁生产的实质是追求物耗和能耗的最小。我国企业由于生产方式滞后,投入高、产出低,不仅浪费能源,同时还产生大量的“三废”。如果继续沿用这种旧的生产管理方式,必然对环境造成更大的污染,所生产的非绿色产品也将逐渐失去市场。

  四是企业的营销组合策略不相适应。绿色营销对我国企业的营销组合策略提出了挑战,首先绿色产品必将取代非绿色产品逐步成为市场营销活动的中心,而我们的企业却普遍缺乏开发过硬的绿色产品的紧迫感,现有绿色产品的绿色含量也有待提高;其次,产品的包装至今仍是一味追求坚固、精美、豪华,很少考虑所用材料的环保性;再次,企业缺少绿色和绿色审计制度,用于环境保护方面的费用没有地计入成本而制定出绿色产品价格;再其次,在销售渠道的选择上,仍是沿用传统的方式,还没有从产品的绿色特征出发来考虑怎样简化分销环节,如何防止绿色产品在分销过程中的二次污染;最后,促销方式陈旧,特别是一些先行生产绿色产品的企业,还没有负担起绿色信息的传播者、宣传者的责任,缺乏引导绿色消费,开辟绿色市场的时代创意。  

  五是政府没有制定足够多的措施来支持绿色营销的发展。绿色营销作为一种全新的营销思想,对协调企业、消费者、社会利益具有重要作用,但它需要政府的支持。我国政府尽管也制定了一些有利于环保的法规以及促进绿色运动开展的措施,但是与一些发达国家的政府相比,还是远远不够的。

  三、 我国实施绿色营销的对策
  
  第一、必须加大宣传引导的力度,尽快培育全社会的绿色意识。
  必须注重绿色教育。从我国目前人们的绿色意识淡薄,相当多的人对环境问题缺乏认识的实际出发,政府必须承担起对全民进行绿色教育的责任,针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方式进行教育培训,以提高全民的环境知识水平,增强全社会的绿色意识。目前,北京市有些中小学已开展了一些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活动,这是绿色教育的一个良好开端。建议尽快成立具有权威性的与“国际绿十字会”接轨的绿色组织,专门承担对绿色知识的教育培训与宣传推广工作。

  大力进行绿色宣传。绿色消费是绿色营销的前提,要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和宣传方式,积极传播环境保护和绿色消费知识,积极引导广大消费者将眼界由自身扩展到生态环境及整个社会范围,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要突出宣传风格上的绿色格调,多展示安详的田园风光,美丽的自然景观,绿色的生活风情和纯净的心理感觉,激发全社会性的绿色消费欲望。客观地讲,由于绿色营销是从考虑消费者利益的角度出发的,只要宣传得力,消费者应该是易于接受的。

  努力营造绿色时尚。绿色消费是近年来随着环保运动而兴起的一种理性的高层次的消费,最先的绿色消费者往往是一些倡导绿色运动、文化水准较高、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一定能力的“时尚族”,他们敏感、爱思考,接受新生事物快,社会影响力大。所以,要注意充分发挥他们的领先、示范作用,要告诫人们使用绿色产品,支持绿色营销,本身就是对社会、对自然、对他人、对未来的奉献。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明确绿色消费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是一种高尚的社会时尚。这样才能培育出全社会的绿色意识,才能真正形成有效的绿色需求。

  第二、转变企业的生产经营观念,培育绿色企业文化。
  传统观念认为人类所需的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导致不少企业只注重短期经济效益而不顾环境效益,认为对环境搞投资是无为地增加生产经营成本,加重企业负担,得不偿失。事实并非如此。实施绿色营销的企业,环境投资应作为成本计入绿色产品价值,从而可以获得比经营同类型非绿色产品更高的利润。对企业来说,事先防治污染与事后处理污染的代价相比是微不足道的,更何况有些产品在生产、使用过程中对当前及未来人类生存环境的污染是难以用金钱来衡量的。因此,必须从根本上转变企业的生产经营观念,要充分认识增加环保投入,不是企业多余的负担,而是企业节能降耗、拓展国际市场、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前瞻性投资。必须确立全新的绿色营销观念,寓环保意识于生产经营决策之中,努力谋求企业利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尤其是外贸企业,必须认识到绿色营销已经不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战术选择,而是在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谋求一席之地的必备条件。

  树立绿色营销观念,就要注重培育绿色企业文化。绿色企业文化是指在企业文化中融入了环保理念,以绿色意识贯穿于企业活动的各方面、全过程的企业文化。培育绿色企业文化,就必须注重对企业员工的绿色教育与培训,努力使全体员工认识到环保事业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崇高事业,以环保为己任,把环保与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融为一体,在满足消费者绿色需求的基础上谋求企业的盈利。

  第三、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强化绿色质量管理。
  我国不能再走西方国家先开发资源发展经济,后治理和保护环境的老路,一定要兼顾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致力于企业与环境和谐发展。绿色产品寄托着人们消除环境污染之害、回归大自然的美好愿望,标志着企业在环保方面的行动和获得的成果。开发绿色产品不仅有利于人类的持续发展,而且可以直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是企业在国际竞争中攻守皆宜的利器。

  绿色产品是清洁生产的产物。所谓清洁生产,从狭义上讲,是指不包含任何化学添加剂的纯天然食品或天然植物制成品的生产。从广义上说,是指生产、使用及处理过程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对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小,有利于资源再生和回收利用的产品生产。要生产绿色产品就必须采用清洁生产方式。这不仅需要观念的突破,更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改造,并且切实付诸实施。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运用清洁生产方式,大力开发节约能源、节约资源、无公害、可再生的绿色产品。尽管我国科技水平相对落后,但企业必须注意增加绿色科技投入,尽量采用易于回收的低污染材料,不用或少用有毒有害材料;尽量采用先进技术改进工艺与设备,努力减少生产中的各种危险及以废弃物;尽可能节约原材料与能源的消耗,加强对产品的废物处理,减少排污量。

  推行企业清洁生产,必须实行全面绿色质量管理。具体可以概括为“五R”原则:一是研究(Research),即重视对本企业的环境对策的研究。二是减消(Reduse),即搞好“三废”治理,减少或消除有害废弃物的排放。三是循环(Recycle),即对废旧产品进行回收处理,循环利用。四是再开发(Rediscover),即变普通商品为绿色商品。五是保护(Reserve),即加强对员工和公众的环保宣教,积极参加社区的环境整治,树立绿色企业的良好形象。此外,还必须建立绿色和绿色审计制度,从而精确地出资源和环境的消耗影响所付出的成本,并对企业现行的运作做出整体评估,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决策寻求依据。

  第四、树立绿色营销组合观念,实施企业的营销组合策略创新
  企业必须在确立绿色营销观念的基础上,在产品、包装、价格、分销、促销和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上始终贯彻绿色原则,并科学地予以组合运用。

  一要抓好绿色产品的开发。绿色产品的开发是绿色营销的支撑点,面对大量的商机,企业要从市场需求出发,及时开发绿色产品。生产绿色产品要使用无公害、易分解的新能源、新资源;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节能降耗;要力求资源的回收再生,提高资源利用率;还要考虑产品的使用安全与使用后的废弃物无环境污染。

  二要采用绿色包装。绿色包装是绿色营销的引擎,要把以促销为主的包装观念转变为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的包装观念。包装应该采用组合型、复用型等节料包装物,应选用纸质等易分解、无毒无味材料,应增加对消费者使用和处理包装物的宣传及处理方法说明。

  三要合理制定绿色价格。绿色价格是指附加了开发绿色产品的知识、劳动和物质投入而高于传统产品价格的价格。绿色价格的制定要树立“环境有偿使用”的新观念,要合理考虑人们求新、求异、崇尚自然的心理因素。在国际市场上,绿色商品的定价要以有利于增强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和提高商品的绿色形象度为基本指导思想,主要实行新产品定价策略。在国内市场上,绿色产品的价格定位则必须面向大众消费者,与同类产品的比价要力求保持基本平衡。可灵活采用目标价格策略、心理定价策略和满意定价策略。

  四要选好绿色分销渠道。绿色渠道的通畅是成功实施绿色营销的关键。选择绿色渠道,要注意选择在消费者心中具有良好绿色信誉的中间商,以便维护绿色产品的形象;要以回归自然的装饰为标志来设立绿色产品专营机构或专柜,便于消费者识别和购买;要合理设置供应配送中心和简化供应配送系统及环节;要建立全面覆盖的销售,不断提高绿色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还要在选择经销商时注意该经销商所经营的非绿色商品与绿色商品的相互补充性和非排斥、非竞争性,谋求中间商对绿色产品的虔心推销。

  五要开展绿色促销。促销是企业与消费者的沟通,有着诱导需求、创造需求的功能。绿色促销的核心是通过充分的信息传递,在谋求绿色产品与消费者绿色需求的协调中来树立企业和企业产品的绿色形象,实现绿色产品市场份额的不断拓展。

  六要完善绿色销售服务。绿色销售服务是贯穿于绿色营销全过程的服务,是绿色商品市场交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绿色营销中,要坚决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要充分考虑废弃物的回收和处理的方便;要努力减少污染和二次污染。

  总之,企业要灵活运用绿色营销组合,使绿色产品与绿色包装、绿色价格、绿色通道、绿色促销和绿色销售服务相互配合,融为一体。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绿色需求与日俱增、绿色营销永保青春。

  第五、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确保绿色营销的健康发展。
  为了促进企业营销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推进企业有效地实施绿色营销,政府必须强化宏观调控职能。一是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绿色法规。对有关自然资源保护、环境污染防治和环保行政等方面现有的30多部法规,要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参照国际惯例,适时进行修订;对立法体系上还存在着的相当数量的空白要尽快予以填补和完善;对环境执法要加强监督检查。二是要真正把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实行资源核算制度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三是要建立绿色产业及绿色产品的行政管理机构,对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实行统一归口管理,建议把环保目标责任制与经济目标责任制合为一体,以绿色国民生产总值来考核各级领导的业绩。四是要完善绿色奖励政策,切实落实“三废”综合利用企业和环保产业的优惠政策,绿色企业可享有减免税、优惠贷款、加速折旧、发行绿色债券等权利,对因治理污染而影响经济效益的企业政府应适当给予绿色补贴。最后,还要加强对发放“绿色标志”和实施绿色营销的管理,严厉打击绿色产品的假冒行为,保证绿色产品和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