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缺钙” 将长期困扰中国经济发展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6-25
然而不幸的是,这种症状已经提前显现了。
——今年3月以来,国际市场油价却一再刷新纪录,3月18日已达到56.72美元,再次刷新近二十多年的最高纪录。
——目前石油生产国产能已至极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罗德里戈·拉托19日指出目前原油价格高企的状况很可能再持续至少两年时间。
——2月底,国际铁矿石价格在日本操纵之下,狂涨71.5%。中国钢铁企业在交涉失败之后被迫接受了铁矿石巨幅涨价的现实。
——印度将抑制铁矿石对中国的出口。印度政府近期通过税收手段抑制铁矿石出口,不少印度主流媒体认为这主要是控制对中国等主要买家的出口量。
——2003年我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2004年我国原油进口超过1.1亿吨,预计2005年进口原油总量将超过2004年的水平。受资源约束,国内原油产量增长有限,需求缺口将靠进口弥补。
——2004年中国生铁产量2.5亿吨,共消耗了4.6亿吨的铁矿石,其中进口2.7亿吨,国产2.5亿吨,进口依赖度已经超过了50%。
——近期相关报道不断:“油价居高不下 石化行业受油价波动之累难题待解”、“全国各地油价不太正常 社会加油站面临关门停业”、“白色家电行业 遭遇成本困局”、“成本上升挤压利润空间 国内汽车厂商剜肉硬撑”,“铁矿石涨价将吞噬汽车行业利润”……可见打击面之广。
毫无疑问,国际原油、铁矿石价格的巨幅上涨必将抬高国内各种油品和钢铁的价格,对国内的石化、汽车、家电、建筑、机械、集装箱、造船等行业造成严重打击,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势头可能会受到遏制,从而降低人们的生活水平。
国际原油、铁矿石巨幅涨价的原因分析
首先是需求旺盛。2004年全球经济增长率达到了5%,是30年来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年份,而据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预测,今年全球经济仍将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增长率可望达到4.25%。因此全球对原油和钢材的需求旺盛,尽管油价高涨,全球用油大户北美地区的消费量一直没有减少,而中国和印度等国家经济快速增长,能源和钢铁消费也肯定会大幅增加,此外世界正处在转型期,石油和钢铁需求量肯定不会减少。
其次,供给能力有限或者资源被垄断。全球原油需求快速增长,而石油生产国产能已至极限。国际能源机构3月11日将2005年全球原油日均需求量调高到8430万桶,这个数字与当前全球原油实际产能基本一致,表明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已基本没有缓冲余地。而美国控制之下的伊拉克由于局势动荡,原油产量估计近期难有大的起色。由于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闲置开采能力所剩无几,新的生产能力形成缓慢,在这种情况下,石油市场极易受到各种非基本面因素的冲击,分析专家认为今年油价变化可能更加动荡。而对铁矿石来说,出口市场则主要被巴西、澳大利亚和印度等国的厂商垄断,卖方在价格确定过程中占据了支配地位。
此外,投机因素发生了重大的影响。就石油来说,有分析师认为,欧佩克之所以增产难以遏制油价上涨,很大可能是供求关系已很难完全决定油价涨跌,投机因素的国际原油价格的走势产生了重大影响。有数据显示,自去年以来,大量的对冲基金涌入油市,籍炒高油价以获利。目前看来,至少已经有50家美国对冲基金“染指”石油期货交易,所持头寸已接近交易总量的15%。这些投机活动使得原油价格过分敏感,对一些偶发事件出现“超调”。而对铁矿石来说,人为操纵的迹象更明显。据一项最新的民意调查显示,认为日本钢铁企业“阴谋”操作铁矿石价格,给中国钢铁业制造价格陷阱的占到了近7成。这样的指责和情绪并非空穴来风,新日铁与巴西的铁矿实行联营,在全球最大的铁矿石供应商巴西淡水河谷公司中占有40%的股份。由于新日铁在巴西的铁矿中有股份,涨价部分能够作为利润补充回来。
最后,从战略层次考虑,原油和铁矿石涨价也反映了美国日本对中国的战略遏制。从日本插足搅黄了中俄的“安大线”输油管线到美国公司暗中发力使中国石油公司在中亚石油投标和收购俄罗斯尤科斯石油公司子公司中败北,从美国占领伊拉克准备攻击伊朗到日本操纵铁矿石巨幅涨价,从美日加强战略部署到日本制造东海油田和钓鱼岛争端到支持台独势力,都可以看出美日对中国的战略遏制态势。美国、日本不愿看到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初步用原油、铁矿石涨价来卡卡中国的脖子,从而可以打乱或者迟滞中国的发展步伐。从美日的战略部署来看,对中国的包围圈只剩下北方的缺口,美国已经占领了伊拉克,在中亚的和平演变和军事部署也取得了重大进展,一旦美国再拿下伊朗,那么中国的原油进口很大程度上要看美国脸色行事;从铁矿石来看,日本钢铁企业已经在澳大利亚和巴西拥有重大股份,对定价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而印度也乐于趁火打劫,所以在原油和铁矿石的价格上,中国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动的接受者,而在供应方面,则是取决于中美、中日关系的基本稳定,一旦因为问题中美关系、或中日关系恶化,进口途径可能随时会中断,所以中国经济所面临的“贫血缺钙”问题不是一个临时的现象。
应对“缺油缺铁”的中国攻略
由于中国整体上正处于现代化的初期,重化工业亟需进一步发展,加上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对原油和铁矿石将会有巨大而持续的需求。保证重要的基础资源的供应将是一个重大的战略性任务。从目前的供求态势看,除非国内资源勘探有突破性进展,否则将长期严重依赖进口,而依赖于国际市场,不仅具有巨大的市场风险,而且具有很大的非市场风险。这要求我们进行慎重的、前瞻性的思考,寻求可以防范和化解资源危机和困境的办法。
其实化解这类资源制约的方法看似不少,但如果考虑到时效性、可行性和成本之后,好方法并不多。但是多讨论比不讨论、多谋划比不谋划、多行动比不行动要好得多。保证原油和铁矿石等重要资源的供应不外乎增强自身的供给能力和增强进口的能力。而增强自身的供给能力主要是加强矿产勘探增加产量和发展相应的替代资源,而增强进口能力一方面需要国家支持我国重点企业走出去进行股权投资和扩张,力争能影响这些资源的定价权,另一方面要加强军事实力和威慑能力,保证运输航线的畅通。下面就这些方面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首先要加强国内的资源勘探和开发。战略性基础资源的供应首先要立足于国内,一方面是因为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于我不利,意识形态的差异仍然使许多国家使中国为另类,加上中国的迅速崛起和美国的全球霸权存在诸多潜在冲突,尤其是台湾很可能成为一个导火索,中国要防范关键资源严重依赖外界的情况下被完全切断的可能,努力保持一定的自给率。从另一方面看,中国陆地和海洋辽阔,加大资源勘探力度,是有可能在能源和矿产的储藏量和开发量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即使在和平时期可以过多地依赖进口,但国内的前期性和预备性工作还是要做好。中国全国多山,很多地方不便,也许有巨型的矿山还养在深闺人未识,而我国的海洋石油开发也是处于起步阶段,海洋石油开发的潜力巨大。
其次,要加大替代性资源研究开发力度。就能源来说,我国石油产量和储量相对较少,但我国煤炭储量丰富。在石油价格暴涨或者供应不足的情况下,国家应该加大对煤炭的经济环保开采、高效清洁利用方面投资,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尤其要重视煤炭的液化技术,如果煤炭能够经济地、大批量地转化为液态的燃料,或者能进一步转化成为油和气,那么我国的能源保障系数将会极大地提高。此外,要加强核能、水能、太阳能等新形式能源的研究和开发,是能源结构多元化。对钢铁等资源来说,随着新材料工业的进步,一些复合材料也会在很多场合取代钢铁的使用。
第三,国家要大力扶持我国的大型石油和钢铁公司“走出去”,支持其向上游产业投资和拓展。从日本这次操纵铁矿石大幅度涨价可以看出,钢铁企业控股或参与上游产业,即铁矿山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增强自身的抗风险的能力,同时还可以用来打击竞争对手。放眼世界,美日欧的一些石油巨头和钢铁巨头,如埃克森、BP、新日铁等公司,无不在其上游产业进行巨大的投资,以控制上游资源。中国的公司作为后来者,必将遇到激烈的竞争,需要国家在融资和政策方面给予帮助,以便我国的公司在世界能源和矿产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这一方面可以保证我国稳定地取得一定数量的石油或其他矿产,同时可以对该种资源的价格确定发挥影响,增强谈判的能力。印度钢铁巨头米塔尔钢铁公司通过国外并购成为世界最大钢铁公司为我国的相关企业树立了榜样,其实我国这几年“走出去”的企业也是以资源获取为主要动机的,并且取得了可观的业绩。
第四,在石油钢铁价格高涨的情况下,节约也应适当地强调。如鼓励开发和使用节油型汽车和其他耗油设备。对钢铁要提倡回收利用,鼓励使用相关替代性产品等。面对铁矿石涨价,国家也将出台相关钢铁产业政策,促使中国钢铁业的发展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政策出台后将以准入条件和税收来引导钢铁产业投资,让那些产能小、耗能大的钢铁企业通过市场机制自行退出。因为我国钢铁产业迅猛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原料紧张、资源透支、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对中国钢铁产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新的钢铁产业政策出台将改变中国钢铁产业格局,使中国钢铁产业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最后,需要强调两点,第一要加强我国军事实力、特别是海空军的力量;第二,国家支持我国石油、钢铁企业走出去,应以我国周边市场为重点经营对象。国家的发展和森林中的树木生长一样,总是在不断地争夺着各种资源,只是树木争夺的是水、阳光、空间等,国家争夺的是各种能源、矿产和土地等。建设强大的军队主要是为了保障我们国家的利益,如保障能源、矿产运输线路的安全畅通,不至于让敌对势力卡脖子;同时也是为了保障我国的资源不受其他国家侵犯,如保护我国的海洋资源,保障我国海洋资源的正常开发利用等。之所以要以我国周边国家为主要对象也是基于我国的军事力量不够强大而考虑的,我国在全球石油博弈中应以俄罗斯、中亚、东南亚以及海湾地区的市场为重点,和这些国家保持良好关系,通过石油管道运输石油可以提高安全系数。如果我国企业“走出去”开拓石油走到了非洲几内亚湾、走到南美委内瑞拉,那么在战争状态下是很容易被切断运输线的,远水解不了近渴。
总之,鉴于我国对石油、钢铁需求巨大,而供应却面临着诸多制约和不确定因素,“贫血缺钙”将会长期困扰我国发展,需要我国政府和企业以高超的智慧去进行经营和布局。
:
1. “国际油价大幅飚升的背后”,《证券时报》,引用网址: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50322/114569470t.shtml。
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高油价至少再持续两年”,新华网,引用网址: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50322/080069279t.shtml。
3. “铁矿石涨价的真实意图 日本钢企首次回应阴谋论”,《观察报》,作者:勾新雨 徐正辉,引用网址:http://finance.sina.com.cn/g/20050319/14191443918.shtml。
4. “石油生产国产能已至极限 油价变化可能更加动荡”,人民网-华南新闻,作者:薛彦平 刘桂山,引用网址:http://finance.sina.com.cn/j/20050322/07261448542.shtml。
5. “印度抑制铁矿石对等出口”,《证券时报》,引用网址: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50321/180969154t.shtml。
6. “铁矿石涨价催生新政 中国钢铁产业去粗取精”,《中国经营报》,作者:向远洪,引用网址:http://finance.sina.com.cn/review/observe/20050320/12031444329.shtml。
7. “成本上升挤压利润空间 国内汽车厂商剜肉硬撑”,东方网-文汇报,引用网址:http://auto.sina.com.cn/news/2005-03-22/0758105668.shtml。
8. “白色家电行业 遭遇成本困局”,《上海证券报》,引用网址: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50321/180669132t.shtml。
9. “油价居高不下 石化行业受油价波动之累难题待解”,新华网,作者:常志鹏,引用网址:http://finance.sina.com.cn/review/observe/20050322/1810145113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