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关联交易、内部交易与内幕交易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6-25
论文摘要:分析了内部化理论,以及在此基础上以控股集团为背景对内部交易、关联交易与内幕交易三个术语进行了新的界定与比较。指出内部交易与关联交易的合理性与内幕交易的违法性。
一、关联交易、内部交易与内幕交易的理论分析
(一)交易成本理论
面对的是不完全的市场,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经营的目的。当中间产品市场不完全时,企业创建内部市场的动力就会产生。根据科斯定理,当企业市场交易的成本大于企业内部的协调费用时,企业会实现交易的内部化。如果企业市场内部化的界限超越国界就产生了跨国企业集团。威廉姆森将科斯的理论深化,指出企业组织结构的革新(包括创立一个内部市场)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企业内部控制的损失。单一性的中间产品如果通过外部市场来满足进而连接企业的经营活动,会产生时间的滞后性和额外的交易成本,为了避免这些损失,企业会建立内部市场来替代外部市场。在这个替代的过程中,企业会考虑行业特点、地区因素、国家因素以及公司因素等四类因素。企业的内部化决策是有条件的,要求企业的内部化收益(包括避免交易的时滞损失、讨价还价的不确定性、以及通过转让定价把政府干预降到最低限度和利用歧视价格的能力和收益等)要大于企业内部化的成本(管理和协调的额外费用等)。
(二)委托代理理论
以人假设为前提条件,委托人和代理人双方都存在着风险:代理人的风险是他努力工作,但只能获得一定的报酬,这种报酬可能与他努力工作带来的收益不成比例,所以他热衷于追求额外消费;委托人风险是他支付了高额的薪水,但不能保证受托人努力工作,或受托人工作能力有限,使企业的价值蒙受损失。因此,监督激励机制不可避免,代理成本必然存在,同时,受托人对待风险的态度也对企业的委托一代理关系产生影响。在激励机制、监督成本与管理层的工作积极性之间就应存在相应的协调,否则,三者之间任何一方的变化都会影响到盈余操纵的程度。
由于委托一代理关系的存在,会产生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信息不对称会导致金融市场失灵。由于存款人和银行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银行难以把握存款人的流动性偏好及对紧急情况下的大量提取款项的行为做出准确预测和反应。对于分散的存款人而言,搜集和识别金融信息的成本很高;同样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客户很难掌握银行财务状况和经营管理水平,他们不能把高流动性银行同低流动性银行区别开来,只能以不完全的信息对银行的风险做出判断。如果集团内一家银行出现挤兑风波,会使公众对其他有良好清偿力的金融机构的信誉也产生怀疑,而造成社会性恐慌挤兑,从而危害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特别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知情较多的当事人一方还会出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使得契约双方特别是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沟通存在困难,因此,就为企业关联交易提供了空间和可能。
二、关联交易、内部交易与内幕交易的比较
关联交易是指在关联方之间转移资源或义务的事项,其主要形式包括关联方之问的购买和销售商品及提供或接受劳务、代理、担保和抵押、许可协议等。防范企业通过关联交易转移成本、操纵利润是各国监管当局的普遍做法。
判断关联方的基本标准各国规定有所不同,我国规定为:在企业财务和经营决策中,如果一方有能力直接或问接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其为关联方;如果两方或多方同受一方控制,也视为关联方。关联方关系主要指:(1)直接或间接地控制其他企业或受其他企业控制,以及同受某一企业控制的两个或多个企业;(2)合营企业;(3)联营企业;(4)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或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5)受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或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直接控制的其他企业。判断关联关系的重要标志是是否存在控制和重大影响,其实质是关联方能否决定或影响企业的财务或经营决策并从中获利。
关联交易具有双重性,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作用,一方面,关联交易将市场交易转变为公司的内部交易,减少交易过程中的不确定性,节省交易费用,此外,还可通过关联交易,提高公司的综合市场竞争力,实现利润最大化;另一方面,关联方可以对另一方实施控制或重大影响,使关联交易违背公开、公平与公正的市场原则,发生不当的内部交易,损害公司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因此关联交易既为各国所认可,同时又受到各国法律的严格限制。
关联交易已经成为实施资本运作、资产运作与财务重组的重要载体与操作形式之一。从现实运作情况看,的确产生了一些较好的效果,但也暴露出一些隐患,有待进一步消除。金融关联交易的风险集中表现为:掩盖不良资产的真实水平与利润的真实性,制造资产泡沫与陷阱,以不公平价格交易,损害小股东与债权人利益,转嫁和隐藏、积累危机,以至于引发金融集团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企业集团的内部交易是指企业集团内各实体之间的有形资产交易、无形资产交易、资金与劳务提供等各种交易活动。企业集团的内部交易具有如下特征:内部交易发生在企业集团的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和子公司相互之间的内部交易;交易内容多样,包括有形资产交易、无形资产交易、资金与劳务提供等各种交易活动;交易既可以有偿,也可以无偿;内部交易既可能是合法交易,也可能是不当交易甚至违法交易。
金融控股公司的内部交易是指集团成员之间发生的资产和负债。这些资产和负债可以是确定的,如贷款和投资;也可能是或有的,如集团内部的担保和转移定价。根据1999年12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IS)、证券委员会国际组织(IOSC)和保险监管国际协会(IAIS)联合发布的《集团内部交易和风险控制原则》多元化金融集团的内部交易表现为以下形式。交叉持股;集团内部一个公司代表另一个子公司进行交易;在多元化金融集团内部短期流动性的集中化管理;向集团内部其他子公司提供或者从其他子公司获得担保、贷款或承诺;管理和其他服务安排,如养老金安排或后台服务;子公司之问资产的买卖;通过再保险的风险传递引起与第三方有关的风险在集团不同子公司之间进行传递的交易。
内部交易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内部交易可以为集团带来范围经济,降低经营成本,增加利润,改进风险管理的效率,更有效地管理资本和债务;另一方面,内部交易可能导致风险传递,使得经营中发生的困难更加复杂化。随着集团组织结构的复杂化,内部交易可能变得规模庞大,不仅监管当局难以了解其风险,就连集团总部也可能难以掌握。
内幕交易是指企业集团以非正常交易、虚构内部交易甚至虚设子公司与其展开交易等违法手段以达到获得非法利益、逃避债务和税收管理及外汇管制等非法目的的交易活动。内幕交易的主要特征就是违法的内部交易或关联交易。在金融控股公司内部极易发生内幕交易,出现损害投资者和消费者利益的现象,并给金融控股公司在集团层面的管理和金融监管带来很大困难。
内部交易、关联交易和内幕交易这三个概念内涵相互交叉,甚至有的存在从属关系。内部交易属于关联交易的内涵,严格说,关联交易可能是内部交易,也可能不是内部交易;内幕交易即可以是关联交易,可以是内部交易和非关联交易。纯粹从经济学意义讲,严格区分内部交易、关联交易和内幕交易这三个概念意义并不大,但是,从法律角度来看,违法的内部交易与关联交易可统称为内幕交易,即内幕交易的重要特征在于其法律规定,内幕交易往往属于违法行为。
金融控股公司产生的主要原因与存在的主要意义就在于集团内部存在关联交易或内部交易,从而可以实现协同效应。但是,内幕交易与内部交易或关联交易如影相随,很难界定。金融控股公司拥有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信托公司和投资基金等不同的子公司,由于各种金融业务部门的相关利益主体存在结构性差异,因此上述利益关系的调整必然会导致一定的利益冲突,如有的金融控股公司内的银行可以获得集团内大量内幕信息,通过证券代理人或基金经理人进行交易,这对其他证券投资者或基金投资者是非常不公平的。金融控股集团的各子公司之间进行内部交易,使得集团内各子公司的经营状况相互影响,这就增大了金融控股公司利益冲突和风险集中的风险。规制集团各子公司之间的内部交易几乎已经成为金融监管部门最大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