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镇的失业率究竟是多少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佚名 时间:2010-06-25
「内容提要」对于目前城镇失业率到底是多少,各界有各种不同的意见。作者认为,应当按照过去20多年中国城镇人口劳动参与率这个较为稳定的系数来推算,比较和客观,城镇人口劳动参与率应在55%水平上。按此推算,城镇失业人口加600万长期在家没有工作的职工,中国2002年的城镇劳动力失业率为12.44%,为3437万人。实际城镇人口劳动参与率曲线呈下滑趋势。中国如果按真实城镇失业率,2003年城镇需要就业和再就业的压力是4490万人,而不是劳动与社会保障部计算的2400万。中国未来18年中,就业和再就业压力最大的时期将是2003-2010年,2011-2015年次之,2015年以后就业和再就业压力将趋缓。期间,劳动力供给的最大来源为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其次较难的是国有和集体结构调整需要再就业的劳动力,城镇本身新增劳动力就业的压力并不大;最保守估计,需要创造2.7亿多个就业机会,每年需要有1500万个工作岗位供城镇新增、农村向城镇转移和城镇下岗劳动力就业和再就业。

  「关键词」城镇失业率/城镇人口劳动参与率/就业和再就业

  中国的城镇失业率,从目前公布和一些研究机构的调查看,有高中低三个数据:较低的城镇失业率数据由国家统计局公布,2002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比上年末增加0.4个百分点;2003年6月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注:国家统计局:《2002年国民社会统计公报》、《2003年上半年劳动就业统计发布》。)其次一个数据是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目前中国的城镇实际失业率大约为8.3%。较高的失业率数据是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在福州、上海、沈阳、西安和武汉五城市所作的调查,1996年9月以来,五城市16—60岁人口的失业率一直在8%以上,并持续升高,从2002年2月开始,失业率超过了14%。(注:蔡昉:“论就业在社会经济发展政策中的优先地位”,《中国人口科学》2003年第3期。)

  而就目前和未来的劳动力供给压力,政府劳动部门、一些研究机构和有关专家,也各有所词。有的研究结果比较乐观,有的认为就业问题非常严峻。那么,中国目前的城镇失业率究竟是多少?劳动力供给压力多到底有多大,都来自于一些什么方面?未来中国面临的劳动力供给趋势如何,需要怎样应付?就国家官方的统计机构来看,由于受一些因素的制约,不能统计真实的城镇失业率,也不可能公布真实的失业数据;而一些点的调查,容易受样板数量有限的影响,不易准确地反映全部情况。大面积的调查研究,则受到经费、成本和体制的制约,不可能实现。而且,未来城镇劳动力供给到底是多少,也没有一种科学的办法来确定和预测。本文采取一种新的方法,即用适度城镇人口劳动参与率与实际城镇人口劳动参与率的比较,为分析经济生活中的实际城镇劳动力失业率提供一种可行的经济学办法,并分析中国过去和目前城镇劳动力较为真实的失业率。还结合不同速率的城市化方案,考虑国有和集体企业职工陆续下岗趋势,分析未来中国城镇的劳动力供给和就业压力。

  一、2002年中国真实的城镇失业率为12.44%

  城镇人口劳动参与率,则是指城镇从业人员占城镇总人口的比率。由于总人口中老年、少年、青壮年等结构是一个多少年变化不太大的比率,家庭需要生活,就需要收入,也就需要就业,按适当的抚养比和适龄劳动人口比率,除去自愿失业在家的,城镇人口劳动参与率,一般是一个较为稳定的常数性的系数。即R ‘=L/P;R ’:城镇人口劳动参与率常数;L :城镇从业劳动力;P :城镇总人口。

  我们假定按照一个社会的年龄结构、就业年限、风俗习惯等等,有一个稳定的城镇人口劳动参与率常数。这个数据可以用长期的数据,加上未来年龄结构的变动,以及其他一些因素的变动情况,加以。笔者用1980—2002年的数据,以式R “=∑L/∑P 计算,平均城镇人口劳动参与率为53%,估计失业情况和充分就业原则,将中国城镇人口劳动参与率常数R ‘确定为55%(参见图1)。

  由于中国是一个从农村和农业向城市和进行结构转型的发展中国家,分析它的城镇失业,不得不考虑城市化水平的逐年提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1980—2002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从19.4%上升到39.09%;城镇人口规模从19140万人增加到50212万人,22年中城镇人口增加了31072万人。从农村向城镇转移的这部分人,一是城市规模扩大,占用农民的土地,使农村人口转变成城镇人口;二是农村人口通过上学、参军等途径,毕业和复员后在城镇就业,成为城镇人口;三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长期在城镇中就业,成为城镇人口。而且,农村人口转向城镇的这部分人口中,由于农村多生子女,加上农村青年多向城镇转移,按照城镇人口的年龄结构,劳动参与率不应当下降,而应当提高,并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数值上。因此,中国的城镇人口劳动参与率更应该在55%的水平上。

  按照城镇人口劳动参与率推算城镇失业率,是一个较为科学的方法。主要是因为:(1)它计算的是大数,不局限于某几个点的调查;(2)城镇人口劳动参与率一般是一个稳定的常量;(3)按照城镇人口劳动参与率推算的城镇失业情况,不包含作者的感情和主观推断色彩。实际的城镇人口劳动参与率在这个常数的水平线上下摆动,当经济形势高涨和投资大多投向劳动密集行业、中小企业和第三产业时,从农村中向城镇转移出来的劳动力较少时,实际城镇人口劳动参与率在常数线以上,甚至发生“过度”就业;当经济形势低落,或者投资大量地投资于资本密集型行业、资本有机构成较高的大企业,或者不增加就业的社会公益性资本时,并且从农村向城镇转移的劳动力很多,则实际的城镇人口劳动参与率就在常数线以下,这个差距越大,城镇劳动力失业规模越大。因此,可以避开统计的城镇失业率,来推算城镇真实失业率。有公式U=(R ‘-R)*P/L’;U :城镇真实失业率;R :实际城镇人口从业率;L ‘:城镇劳动力总供给。我们来看按照城镇人口劳动参与率55%推算的城镇失业人口规模变动情况。

  下图中,横轴实际是城镇人口劳动参与率55%时的适度就业规模水平;低于此水平线的,即处于失业状态。实际的城镇人口劳动参与率线与55%水平线向下差距越大,城镇劳动力失业规模就越大。

  在1980—2002年间,中国城镇人口劳动参与率最高的年份是1990年,为56.44%,最低是2002年,为49.35%。我们可以看出,80年代初时,我们通过各种办法安置了回城知识青年,农村向城镇的人口转移控制得比较严格,并且由于在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改革,农村进城较少。城镇人口的劳动参与率较高,失业率较低。后来,联产承包改革的作用力释放完毕,80年代中后期农民进城加剧,但是,由于中央又开始对农产品价格进行调整,加上90年代前期农业连年丰收,农民进城的势头又有减弱,城镇人口劳动参与率上升,城镇失业率又下降。但是,到90年代中期,由于国有和集体企业职工下岗,农业收益下降,农民进城市增加,城镇化加速,城镇人口劳动参与率开始下降,城镇失业率上升,到了2002年,局面趋于严峻。

  我们在表1中可以看出,国家统计局统计公布的城镇失业率,是登记失业率,没有“登记”的,都没有统计在内。2002年城镇登记失业率按55%劳动参与率推算的城镇失业率相差6.42个百分点。而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调查的2002年城镇失业率为14%,也有一些偏高。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分析,1990年,按55%的城镇劳动参与率,是城镇人口就业形势最好的一年。城镇人口劳动参与率从1994年开始下越55%参与率水平,1997年开始加速下滑,致使城镇失业人口越来越多。2002年推算城镇失业率达到10.27%,城镇劳动力失业规模达2836.6万人,而且城镇人口劳动参与率还呈现出一个将持续下降的趋势。

  在实际的经济生活中,可能一些国有和集体企业的职工下岗了,但是没有买断身份和解除合同,仍然被统计在城镇从业劳动力栏中。2002年在国有和集体企业中的职工总计还有6000多万人,如果保守地按照10%的类似情况计算,有600万人左右。如果将这600万人从从业人员中扣除,加到城镇失业人口中去,则2002年中国城镇失业劳动力为3437万人,真实的城镇失业率为12.44%。

 二、未来18年需要提供2.7亿多个就业和再就业岗位

  由于和农业社会向城市和社会的结构转型,中国未来的劳动力供给与就业压力,主要来自于农村人口城市化的压力,其次来自于城镇新年增劳动力的增加,再是源于国有和集体下岗需要再就业的职工,最后是目前积累的3440万城镇失业劳动力,需要多年的逐步消化。关于目前的劳动力供给压力,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发布,2002年全国城镇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下岗职工共600万人,登记失业人员近800万人,三项合计,全国城镇需要安排就业的劳动力总量达2400万人,就业形势严峻。(注:林红梅等:《今年我国2400万城镇劳动力需安置》,新华网2003年8月15日。)但是,我认为,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估计的目前累计的城镇失业人员数据过小。从数据分析来看,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加城镇新增劳动力最保守估计,大约1000万人;当年城镇下岗需要再就业的650万人左右,城镇上年结转的实际失业人员2840万人,实际当年城镇需要就业和再就业的压力在4490万人。

  注:按照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的速率,未来城镇化水平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城镇劳动力总供给,以人口仿真模型模拟,并按照城镇人口的55%劳动参与率;下岗需要再就业按照国有和集体企业中每年递减50万人消化设想;失业率按照正常增长的情况下,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计算。

  未来18年城镇劳动力供给的特点是。首先,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压力最大。按照城市化水平每年提高1.2%的速度,18年里农村将向城镇转移劳动力2.16亿人,每年平均转移劳动力1200万人;按照城市化1%的速率,将转移1.6亿人,每年平均向城镇转移900万人;如果按0.8%的速率,则共计转移1.2亿人,每年平均转移660万人。如果农业内部经济增长有限,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农民外出动机较强,城市化水平每年可能提高1.2%个百分点。但是,就城镇就业压力来看,1%的城市化速率可能适中一些。0.8%的城市化速率虽然对减轻城镇就业压力有利,但是,对增加农民收入和充分利用闲置农业剩余劳动力资源不利。因此,城镇化速度能控制在1%的速率上为好。

  其次,城镇再就业压力也较大。虽然1993—2002年间,国有和集体企业中就业的职工人数减少了6600万人,但是,目前在国有和集体企业中就业的职工还有6000多万人。按照未来国有经济资本有机构成计算,考虑国有经济的战略性重组,加上集体企业的萎缩,估计国有和集体经济中,可能只需要500万人工作,最多只需要1000万人就足够了。因此,未来18年中,还需要消化下岗再就业压力,在5000万人左右。可能头8年下岗的压力要大一些,后10年压力就会减小。虽然再就业的数量较比城镇本身新增的劳动力要略微少一些,但是,下岗职工由于知识、技能、观念等因素,再就业难度要比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大得多。如果企业改革时,能顺利转制,将国有企业的一些辅助部门分离,变成中小企业,独立运作,将下岗转为转岗,则再就业的压力就会小一些。

  再次,城镇本身由于多年实行计划生育,大部分家庭一家只有一个子女,加上减员,本身新增劳动力5500万左右。如果仅仅是城镇新增就业劳动力,没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没有公有经济结构调整,中国的就业压力非常小。因此,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公有经济下岗再就业,是中国未来18年城镇就业的两大特点,也是两大难点。总之,最保守估计,今后18年,每年平均需要创造1500万个工作机会供上述三个方面的劳动力就业和再就业,共计需要创造近2.7亿个工作岗位。

  从中国未来城镇失业率的变动来看,最严重的时期是2002—2006年,其后通过容纳劳动力就业较多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第三产业、中小企业、加工工业,逐步消化积累失业人员和下岗再就业劳动力,到2015年为止,消化完毕。2015年以后,城镇人口失业率将保持在4%的水平上,进入较为充分就业的时期。因此,在2002—2015年期间,从战略上讲,应当从偏重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发展,转向重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从重视规模经济,大型企业的发展,转向劳动就业,注重中小企业的发展;从建设大广场、大马路等社会资本投资多,转向投资容纳劳动力就业多的加工工业发展;从重视物质产业的发展,到重视提高城市化水平,发展第三产业,解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如果经济发展战略上不以就业和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为目标,而一味追求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大企业发展,社会基础和公益资本投入,则中国的城镇人口劳动参与率很难提高,城镇失业总是将日趋严峻,最后影响经济和社会形势的稳定。

「」

  [1]国家统计局:《统计摘要》,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年版。

  [2]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2年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公报》。

  [3]周天勇、张弥:《运行和增长中的中小作用机理》,《经济研究》2002年第4期。

  [4]何清涟:《人口:中国的悬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5]夏积智等:《中国的就业与失业》,中国劳动出版社1991年版。

  [6]田雪原:《大国之难—当代中国的人口问题》,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年版。

  [7]胡鞍钢:《人口与》,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8]刘铮:《中国人口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9]葛剑雄:《人口与中国的化》,学术出版社199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