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6-25
由于高校扩招和受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高峰与全社会就业高峰重叠,需要就业的人数急剧增长。
一是我国高校经过连续几年的扩招,造成了高校毕业生高存量、高膨胀的局面,仅2009年就有610万大学毕业生参加就业,比2008年多出了52万。
二是受到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效益下滑,企业破产或者停产而产生的失业劳动者多达800万,将要与我们的应届毕业大学生争夺就业岗位。
三是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所产生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人员大大增加,也将与我们的大学生争夺就业机会。
四是高中、技校、中专这些院校毕业后选择不再继续深造而选择参加就业的这部分新增的劳动者,他们也都将会与应届毕业大学生争夺工作机会。
受我国总量的制约,就业岗位增长是缓慢的,经济增长提供给大学生的就业岗位也是有限的。庞大的就业群体将要与我们的应届毕业大学生争夺有限的就业岗位,造成很多大学生不能及时就业。可见,大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开始凸现出来,就业现状不乐观。
二、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一)大学毕业生的供需失衡
由于我国高校扩招,出现了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而就业岗位增长缓慢的现象,致使劳动力市场供需关系严重失衡,造成了一部分学生的就业困难。
(二)学校与市场需求脱节
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培养模式市场定位不准确,高校在加速扩招的同时,未能及时将专业设置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紧密联系起来,导致了高校专业设置与劳动力市场严重脱离,影响大学生就业。
(三)高校培养的学生质量不过硬
目前有的学校追逐热门专业,但师资、教材没有能力应付,毕业生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同时大学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差,难以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
(四)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误区
一是大学毕业生就业注重薪酬、待遇和发达地区,大学毕业生选择过度集中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经济发达、工资水平较高的地区,造成发达地区的就业压力显著增加而西部城市求贤若渴。同时,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心理更加严重影响择业与就业。二是社会和家人的观念。希望在政府,高等院校、事业单位及国企等所谓“吃皇粮”的部门工作。但这些部门吸纳的劳动力毕竟有限,如果大家都把目标索定在这些范围较小的行业,必然加大毕业生的竞争压力和就业难度。
(五)社会壁垒,用人单位盲目设置的各种条件带来的就业难
很多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动辄要求求职者二至三年的工作经验,许多应届毕业生往往因缺少实际工作经验而难以落实工作;另外有些用人单位不注重实际,盲目追求高学历;还有一些单位限制户籍、档案等一些因素,不使大学生与许多好的工作机会失之交臂。
(六)部分高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对毕业生的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
有些学校就业指导往往毕业前才进行,对毕业生的指导缺乏针对性,没有给予毕业生足够的专业技能的训练。
(七)就业政策不完善造成就业难
国家虽然为鼓励和吸引人才到中西部和欠发达的地区或者支援农村教育,实行很多优惠政策,但是资金投入相对较少,对这些毕业生支援国家服务期满后还缺乏相关的引导;同时国家还没有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具体保护政策,对就业中的性别歧视还没有相关有效措施,某些地区还存在户口、档案限制,这势必会影响人才的自由流动,影响就业。
(八)各高校对自主创业重视不够
各高校没有引导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措施,也影响大学生就业。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一)制定政策法规,完善就业市场体系
国家应制定相关的政策,鼓励大学生投身基层、到西部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实现就业,消除就业歧视,深化人事、户籍等相关就业制度的配套改革,打破由于户籍制度造成的市场分割问题,规范就业市场。
(二)改进和调整我国高等的专业结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
使其更加符合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把市场需求和培养规格紧密结合起来,使大学生顺利就业。
(三)加强就业工作的理论研究 ,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
高校就业指导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于推动整个大学生就业工作起着关键作用。这就要求对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专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积极吸收具有心、社会学、教育学、信息学等专长的老师充实到就业指导队伍中来。将毕业生就业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确保学生充分就业。
(四)全面提高综合素质,转变就业观念,掌握就业主动权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增强自身的实力和适应力,掌握过硬的本领,才能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才能树立新时期的就业观。树立起“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职业选择策略,从现实出发选择自己的求职道路。
(五)降低期望值,使大学生走出开价虚高的误区
通过切合实际的指导,让大学生能够对自身能力水平及就业市场状况进行正确的认识和评估,形成较为理性的择业行为,缩小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将每月工资收入定位在合理区间。
(六)深入各行各业为毕业生挖信息、找岗位
主动出击,多方争取外援,广泛挖掘搜集信息,积极与用人单位取得联系,为大学生组织各种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
(七)积极鼓励并支持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
有很多大学生有着强烈的创业冲动和渴望,我们无论从学校还是从国家角度都应加以引导和扶持。自主创业是今后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新趋势、新动向,如果大学生自主创业这项工作抓好了,会大大减轻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压力。
(八)政府应建立高校毕业生失业保障和培训机制
毕业生是宝贵的人力资源,毕业生失业是一种巨大的人才浪费。从政府的角度应制定相关的规范,将未就业的大学生和失业的大学生纳入到社会失业人员的范畴,并给予相应的救济。这样既可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又体现了国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政策。同时,针对毕业生未能及时就业的实际,有针对性的组织各种培训班,加强就业指导,提高失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我相信通过大学生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包括政府政策疏导、学校教育培养结构调整、用人单位社会责任的树立,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一定能够妥善解决,高校毕业生一定能实现充分就业。大学生也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社会主义化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上一篇:城市节约型经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