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之路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刘建峰 时间:2010-06-25
  关键词:剩余劳动力  制约因素  转移途径
  论文摘要:加快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效的转移是我国农业和农村、农民收入不断增加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实现和谐社会的需要。但由于户籍制度、劳动力市场制度、农民自身文化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为此,应采取积极措施,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提高转移质量,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我国农村劳动力剩余的状况越来越突出。据统计,2004年底,我国农村总人口达75705万人,占全国人口的58.24%,其中农村有2亿左右的剩余劳动力,而且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滞留在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问题无法解决,就会形成农村经济整体上低效运行的客观状况。及时有效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既是经济发展理论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我国当前最现实、最辣手和最迫切的重大课题。加快我国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新时期按照发展观要求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举措,对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意义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扩大了人类的生存空间,缓解了农民对土地的压力
  从化国家走过的历程来看,一般是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在资金、人才等物质要素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同时,大量农业人口向非农业转移,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移,从而减轻了农村人口对耕地的压力,使得耕地有可能由分散到相对集中,为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条件。1978年到1995年,全国耕地面积净减少441.9万公顷。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日益严重,以致众多的农业人口被束缚在早已超“饱和”的土地上,极大地阻碍了农村地区和农业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充分发挥城市吸纳人口的作用,通过人口的转移,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出来,以减轻人口的压力,缓解农村就业的矛盾,也消除隔绝城乡的鸿沟。这是国外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从我国东南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实践来看也是如此。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控制人口增长和提高农民素质的途径
  据有关资料表明:只要人口增加1%;经济速度会被抵消1%,而物质生活资料要增加4%,才能使原有人口的生活水平不至下降。如果城乡长期分割,将难以有效地控制农村人口的增长。如果我们不能有效控制人口的增长,那么一旦经济增长进入低速期,就有可能陷入“马尔萨斯陷阱”,导致国民经济的低水平均衡,人均收入增长缓慢,国民经济的增长也因此受到限制。通过合理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来改变农民的身份和生育的成本一收益结构,由于在城市生育与培养孩子所需成本高、投资大,城市妇女的生育欲望受到抑制,农民进城后,考虑到生育与孩子所需成本与投资,会主动推迟婚龄,接受计划生育政策,从而更好地抑制农村人口增长的势头。另外,农村人口进城后,其后代会接受城市良好的,有利于整体国民素质的提高,进而有利于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对于抑制农村人VI的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但促进了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调整了农村就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农民工为我国城市建设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一方面将带动城镇公共设施的建设,另一方面带动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从而促进城镇化发展。2004年我国城镇化率上升到41.8%,基本上平均年增长l%。目前,全国约2.1亿农民进城务工,不仅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也为二、三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全国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中,农民工占57.6%,农民工在加工制造业占68%,建筑业中80%;全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中,农民工占52%。2004年,第一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仅为15.2%,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分别为52.%和31.9%。
  (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发展了农村“劳务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为城镇经济发展增强了实力,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同时带动了农民的第二次创业,培育了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现今农民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据统计,2040年,农民工人均收人为398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3.6%,比上年增加52元,对当年农民增收的贡献率为16.6%。同时,进城务工也开阔了眼界,经受磨练,增长见识,更新观念,树立市场经济意识,提高了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就业机会也就增加了。如安徽省蒙城县的2.1万个乡镇中,由返乡的外出农民创办的达1.2万个,占总数的57%。与此同时,其社会地位也逐渐得到改变,如2003年1月浙江省义乌市人大代表选举,有12名来自河北、江西的务工经商人员当选。所以,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输出,大幅度地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成为一部分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真正实现了“流出一人,脱贫一户,致富一家”。
  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
  (一)现行的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
  现行的户籍制度,主要包括户籍登记管理制度、户口迁移政策及管理体制,以及与户籍相关的粮食购销、住房、劳动用工、人事、教育和社会保障等项制度,这些制度使农民与市民在身份、地位、就业、教育、培训、福利、劳保等方面仍存在着明显的不平等,而这些不平等限制了农村人口进城就业和定居生活,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有序转移,不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同时,现行的土地制度也影响和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现实中由于土地流转制度不完善,缺乏对转让或放弃土地承包使用权者进行合理经济补偿的成熟规定,导致从事第二、三产业或兼业问题与农业小规模经营势必长期存在,农村土地制度的表现形式是集体所有基础上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基本上是按人头平均分配,并且人均耕地面积较少,这使得农村劳动力既不能完全脱离土地转移到其他行业,也不能充分就业,获得较高得收入。
  (二)农民自身文化素质是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构建因素
  文化素质不高是我国农村劳动力结构的重要特征。在不同年龄的从业人员中,青、壮年农民受教育程度高一些,但平均达不到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农村人口受教育年限的缩短直接导致了就业年龄提前,从而增加了劳动供给,加剧了劳动力过剩。另外,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和劳动技能低下,不能满足城市发展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加之缺乏教育培训,许多农民工不仅缺乏保护自己的知识和在城市中生活的相关常识,只能在城市从事最脏、最累等较为低级的劳动,从而很难进入一些较高层次的产业。据国务院研究室编写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一书调查显示,农民工工作的显著特征是劳动时间长,强度大,危险性高。每天工作8小时以内的仅占13.70%,8~9小时之问的达到40.30%。9—10小时的占23.48%,10小时以上的占22.50%。可见文化素质低已愈来愈成为决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的重要制约因素。   (三)劳动力市场制度不健全将制约着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效率和效果
  在劳动力市场上,农民工发现和获取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信息是弱势的,劳动力市场上出现“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的供需脱节、信息不灵现象。来自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主要是依靠传统的血缘、地缘人际关系,通过“资深”农民工介绍,一轮带一轮地以滚动方式进城。据调查显示:通过熟人或亲戚介绍的占60.37%;通过中介机构介绍的占14.20%;自己应聘的占12.10%。这种“乡土性劳动力市场”提供的就业信息很小,而且缺乏连续性、稳定性。加之农民工的基本权益也得不到保障,劳动力市场信息不灵不准造就了农民工就业信息的取得是高成本的,导致许多地方出现“民工盲流”现象。这些都制约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效率和效果。
  (四)乡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不断减弱
  20世纪80年代我国乡镇企业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要渠道。截至1998年我国乡镇企业共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25亿人,为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自1998年后我国乡镇企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收出现逐年下降趋势。目前已几乎停滞,依靠乡镇企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已难以为继。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国乡镇企业1997年新增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400万人,1999年新增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200余万人,2000年新增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00万人,2001年新增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为零。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乡镇企业缺乏企业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随着国企改革的推进,乡镇企业原有的灵活机动的市场优势逐步丧失,而其本身固有的缺陷,如生产管理粗放、产品档次低等问题也逐步暴露出来,从而直接导致乡镇企业的竞争力大大下降,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也不断下降。
  三、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市场化、社会化、信息化的资源配置机制,提高网络的专业化服务
  一方面要在城市建立农民工劳务超市。农民工之所以愿意自发到劳务超市找工作,其重要原因是廉价、简易、直接的职业介绍服务更适合于农民工。另一方面要在城市构建劳动力供需信息公共网络。用人单位只需在一家职业介绍机构发布信息,就可在全省范围内招工。农民工只要到一家职业介绍机构求职,就能了解到全省的招聘信息。并要严厉打击发布虚假信息骗取农民工钱财的非法中介组织,这样就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二)关爱农民工的心理健康,大力发展住宅产业,改善进城农民居住条件
  应为农民工提供健康娱乐活动场所,为夫妻分居农民工提供配偶探亲便利条件,形成尊重农民工的社会氛围等等,减轻其心理压力;要重视农民工的文化权利,建议国家通过强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将社会保障、子女上学、文化权利三大核心问题纳入国家立法轨道,过渡期内可考虑先出台一些条例或地方性的法规。目前,农民市民化卡在了住的问题上,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也卡在了住的问题上,大力发展住宅产业,降低商品房价格,可以减少农民进城安居成本。发展住宅产业,顺应了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还将带动50多个行业的发展,其创造的就业岗位是相当可观的。政府要鼓励城市基础建设和居民住宅建设,大量建设政府廉租房,以劳动寿命40年为住宅回收期、定月房租,使城市广大工薪阶层和进城农民都能租住得起,吸引农民进城、建城、打工、定居。
  (三)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开拓吸收容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新渠道
  21世纪,生态产业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产业。生态产业大发展,不仅对于环境保护和人类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同寻常的重要意义,更重要的是生态产业本身能够创造价值和财富,为我国持续增长和发展作出贡献。根据产业周期理论,产业一般要经历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但生态产业并不完全与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相符,原因在于生态产业的成长期较长,目前生态产业的产业增长向成长期的过渡期间,这就意味着在生态产业的成长期内,生态产业生态产业的增长率和产业利润率将一直保持上升的势头。这种情况也就意味着在生态产业对自身最重要的投入要素——劳动力的需求增加。生态产业的快速发展,将会成为吸收容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新渠道。为了加快生态产业的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着力发展生态产业,提高其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二是着力发展生态林业和经济林,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区和土地气候条件适宜的地区,要加快发展生态林和经济林。
  (四)加快乡镇企业发展,增大就地转移农村劳动力的载体
  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累计吸纳了约1亿左右的农村劳动力就业,年均吸收近600万人,是转移农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但1998年以来,乡镇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明显下降。目前,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本身提出了在农村中创造更多的非农产业就业机会的要求,乡镇企业应当而且可能有更大的发展。乡镇企业对农业的支持不仅表现在它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还表现在它对农业的“反哺”上。乡镇企业与农业有着天然的联系。首先是资金支持。其次是增加农民收入。再次是减轻农民负担,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治本的作用。乡镇企业的发展还带动了农村产业的结构性变化,提高了农村化水平。乡镇企业立足农村,服务农业,充分利用农村资源,以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五)积极开拓国外劳动力市场,努力拓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国际空间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与人口问题一样,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将继续存在。为最大限度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必须让的劳动力资源与外国的资本资源、土地资源相结合实现就业,是拓宽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空问的重要途径。近几年来,我国每年向海外输出20~30万人已是一个很好的国际劳动力转移的有益尝试。根据对国际劳务市场总体情况来看,国际市场依旧有条件吸纳新的劳动力,无论是老龄化趋势的增强,还是区域一体化的发展,为我国扩大劳动力输出提供了新的机遇。在未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输出的总原则应该是:在遵守我国及输入国家或地区有关法规的前提下,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的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着眼于全球去解决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具体实践中,要注意把重体力型的劳务输出与服务型、智力型结合起来;把官方组织的劳务输出同民问的自由劳务输出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