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型压缩机企业的战略定位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6-25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小型压缩机企业的现状,结合企业内部的优势和劣势,探索和企业环境相协调的竞争模式。
1 研究背景
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家用空调消费市场,作为完整的制冷空调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产品——空调压缩机,其市场在这几十年里也得到了蓬勃的和长足的进步。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能否生存和发展,能否取得竞争优势,探索与经济环境相协调的竞争模式势在必行。
2 现状分析
2.1 行业现状
(1)空调压缩机的利润窘况在持续。虽然经过了2005年和2006年的艰难运作后压缩机行业走出了低迷行情,但利润并没有同步增长,从2004年到2007年,整个行业的净利润逐年下降,2004年是21.5%,2005年是18.1%,2007年下降到了9%。
(2)压缩机产能过剩。目前压缩机行业产能过剩,到2007年压缩机的产能达到了8600万台,但市场需求量只有6900万台。2008年压缩机行业计划产量在8000万台左右,而全行业的产能已经达到1亿台。
(3)空调行业自供格局稳定,专业厂商受挤压。目前,空调企业自配套压缩机越来越明显,空调企业也在紧锣密鼓地开始延伸到压缩机产品上来。
(4)上游原材料涨价。原材料的价格问题自2005年年底以来就一直是制造业比较关注的敏感问题。整个2007年,原材料价格都处于高位震荡的格局。钢的价格普遍上涨,铜价仍处于较高水平,同时高油价现象全球存在,另外,煤炭价格持续上涨,电力平均价格小幅上扬。
2.2 小型压缩机企业现状
通过对以上行业背景的分析,我们分析看出,经济环境、行业背景、行业竞争均对在压缩机市场占有极少份额的小型压缩机企业有着巨大的影响,在现有的环境下小型压缩机企业普遍存在很多困境,主要表现在:
(1)规模小,产量少。小型压缩机企业普遍是压缩机行业当中的二线品牌,相对一线品牌基本不具有影响力。
(2)利润低下,议价能力减弱。在空调行业普遍利润逐年降低的境况下,在行业中所占比例为0.5%~3%的小型压缩机企业要取得一定的市场份额,只能采取低价策略,企业的实际利润低于市场平均利润,生存环境越发窘迫。
(3)技术落后,研发能力不高。小型压缩机企业的生产技术普遍处在劣势的地位。而企业的研发能力也不高,通常只是对已有的生产技术进行细枝末节的改进和完善,再研发新技术的能力较差。
3 战略定位分析
3.1 小型压缩机企业内部优势和劣势
识别企业的优势和劣势应该从企业的内部环境来分析。
3.1.1 优势
(1)产品主要定位在二线和三线市场,面对的市场对压缩机的技术相对一线空调企业的要求而言比较低,小型压缩机企业已有的技术和设备足以满足客户的需要。
(2)人工成本与厂房租赁费用较低。小型压缩机企业一般位于经济二线城市,经济规模和消费水平比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有较大的差距,工人平均工资水平低,土地相对便宜。
(3)与主要客户具有稳定的合作关系。小型压缩机企业普遍与其主要的客户具有稳定的合作关系。这样就可以在空调需求不出现大幅下滑或者空调市场格局发生大的变化,空调行业重新洗牌的情况下,小型压缩机企业都能有稳定的销量,并在此基础上可以发展新的客户。
3.1.2 劣势
(1)技术相对落后。小型压缩机企业的技术先天存在噪声大,稳定性相对较差的特点。和其竞争对手比起来,其在技术上处于劣势。
(2)销售能力不强。由于其技术和规模上的限制,导致小型压缩机企业在一线市场上的销售能力很差。
(3)原材料成本占有比例高,总成本压力大。原材料的占有比例一般达到总成本的近70%,为总成本的控制造成巨大的压力。
(4)设备相对落后。小型压缩机的设备相比于其他的竞争对手,设备精度不高,功能较低,比较落后。
(5)公司规模有限,难以形成规模。
3.1.3 成本领先战略分析
通过前面分析对小压缩机企业采用成本领先战略,有以下的优势:
(1)现存的小型压缩机企业在过去几年的生产中,注重质量成本控制,以对材料费、人工费的控制为重点,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质量成本控制体系。
(2)人工成本和场地租赁费普遍相对较低。小型压缩机企业基本上都位于经济二线城市,经济规模和消费水平比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有较大的差距。工人平均工资水平低,土地相对便宜是小型压缩机企业相对其他位于发达城市之间的压缩机企业的竞争优势;在同其他竞争对手的角逐中,具有开展价格竞争的良好条件,土地成本的低廉,劳动力的低廉使小型企业在这方面的成本占有优势,借以提高市场占有率。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力成本节约,是产生竞争性生产率的常规方法。
(3)对于小规模的需求范围内改良的品种,船小好掉头,固定成本比较低。
:
[1] 韩敏.空调压缩机与整机市场共起落.电器,2006(10).
[2] 索晓芳.空调旋转压缩机[J].经济行情,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