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子政务在地税系统中的应用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6-25
论文摘要:本文以河北省地税系统为例,介绍当前地税系统电子政务建设的基本情况,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对策。
所谓电子政务,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和空间及部门之间的分隔限制,向社会提供优质和全方位的、规范而透明的、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电子政务作为电子信息技术与管理的有机结合,已经成为当代信息化的最重要领域之一。因此,建立一个全新有效的电子政务系统就成为当前地税部门提升整体化管理水平的一个关键途径。
一、地税系统电子政务建设运行现状
以河北省为例,地税系统的信息化系统建设从1994年国地税分家以来就开始着手实施。到21世纪初,尤其是近几年来,围绕着国家税务总局的“金税工程”三期建设,已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以市区、县为基本单位的全省一体化的信息化管理网络系统。
根据新版征管业务规程的规定,2003年起在全省范围内统一开展运行了大型数据库税收征管信息系统软件,实现了征管业务的机处理,全省纳税人的管理、多种税、费款的征收、各种涉税业务的办理均通过这套软件来实现、完成。同时,还有多种软件如“重点税源TARS系统”、“纳税人信息采集软件”、“稽查软件”等在税收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税务稽查、税源监控和纳税服务。随着12366纳税服务热线的开通,更是提供了税务咨询、政策解答、案件举报、廉政监督、信息查询等多项方便纳税人的服务。2006年开始,在全省范围内推广了以互联网和内部网络为基础的纳税人网上报税系统,纳税人可以通过网络实现足不出户,轻松缴税。
从系统内部电子政务运行方面来看,2000年以来,河北省地税系统已陆续实现了公文处理的网上运行,使得远程公文和信息传递变得方便、快捷。开通了内部办公网,各市区、县局都开通了自己的网站,人事软件、监察管理软件、税收法规库、人事管理、财务与固定资产管理等内部软件广泛应用,从而实现税务机关内部管理的自动化,有效地节约了成本,切实提高了办公效率,同时也加强了上级对下级的有效监控,提高了决策的性和可行性。
二、当前地税系统电子政务建设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税收管理及信息系统应用理念滞后。尽管《征管法》明确将纳税服务法定化,将其定性为税务机关的法定职责,但在地税系统电子政务建设的过程中,并没有得到较好地体现。真正阻碍其的不是技术而是理念。首先,决策层重视不够。往往只注重硬件的采购和网络的构建,而忽略了软件的开发和应用,以及主管信息、技术的人员之间缺乏有效的配合;其次,管理层某种程度上的消极对待。在传统政务中,由于部门的权利较大,而信息技术的使用使得行政过程的规范化和透明性进一步提高,因此利益的驱使使其抵制系统的使用;再次,执行层对信息化管理的片面认识,把电子政务当作一项纯粹技术性工作来对待,忽视了其在行政管理上的重要意义。
地税系统电子政务建设长期以来是以内部网络为主,重点放在了满足税务管理的内部应用上,对纳税服务系统的外部建设相对滞后,目前除了网上申报软件、纳税人信息采集软件以外,其他软件系统基本不与纳税人交互联系。虽然各市、区、县局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但大部分都是内部网站,只有市局才有自己的基于互联网的网站。而网站内容也大多局限于宣传政策法规、发布税务公告、通知等单项信息,且没有专业信息人员在网络上对反馈信息及时解答。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信息化运行的效率,不利于为纳税人服务,制约了税收公共服务职能的实现。
(二)信息孤岛及信息安全问题亟待解决。税收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地税系统不仅迫切需要同财政、国税、银行、工商、海关、社会保障、审计等相关部门进行数据共享与交换。同时,在全国各省市地税系统之间信息也急需互通互联。但由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缺乏在各地区、各行业、各部门间建立统一的标准和制度,其各自的电子政务建设也都各自为政,资源不能及时互通与共享,因而形成一座座“信息孤岛”。当前,仅就地区而言,以河北省为例,地税系统的信息网络化也仅仅达到了在本省内部的互通互联,而部门间的信息共享与往来只仅限于和银行实现了税银联网,税款的入库、上缴实现了电子化、无纸化。但这也只是初级的数据共享,离实质的资源共享还存在很大差距,不利于电子税务的发展。
目前,地税系统的信息资源已经实现“省级集中”,信息安全迫在眉睫。而影响税务信息安全的因素相当广泛,来自系统内部的威胁主要包括管理疏漏、管理人员滥用职权、执行人员操作不当等;在发票管理、税款征收、税收罚没等环节容易发生违规操作等现象。就外部网络而言,主要威胁有病毒感染、黑客入侵等。另外,由于网络建设不规范,技术维护不及时,法治不健全等也导致很多地区地税电子政务运行系统存在漏洞,很容易受到攻击,致使系统瘫痪而不能正常工作。
(三)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缺乏复合型人才。首先是决策层面领导干部的素质问题。还有相当一部分领导干部尚未从传统的管理模式思维中解脱出来,满足于原有的思维方式和管理模式,应用电子化信息管理新时期税务系统及税收工作的理念滞后。因此,对本系统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视度不足,给予的支持度不够,使得地税系统在电子政务建设和应用上远远落后于其他行业、部门乃至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其次是系统内部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税务干部整体业务素质较强,但科技素质普遍偏低。自1994年国地税分家以来,地税系统独立已经15年了,许多地区新鲜血液补充不足,缺乏具备新技术新本领、适应新时期税务工作需要的新生力量,队伍老龄化较为严重。因而实际工作中大多数人也只能达到简单的上机操作水平,不利于更好地进行税收工作;再次是电子政务建设是一项人才高度密集的工程,不仅需要专业的网络管理、数据库管理、软件开发应用等人才,更需要具有综合素质的,既懂计算机技术、又懂税收业务的复合型人才。但是,目前由于全系统思想上还不够重视电子政务建设,所以存在着重业务、轻技术的普遍现象,懂业务的人多,懂技术的人少,技术业务都精通的复合型人才就更少了,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税收的电子化进程。
三、当前地税系统电子政务建设发展对策
(一)改变传统税收管理观念,树立信息化思维,确立新时期电子税务的理念。真正阻碍地税系统电子政务发展的不是技术而是理念。税务机关往往以管理者、执法者自居,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税收、轻服务、重执法、轻管理的管理理念。再加上有些决策者对发展电子税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众多纳税人对网络也知之甚少,对地税部门推出的网络服务普遍反应冷淡。因此,要发展税收电子政务,首先要解决征纳双方理念的问题。一方面我们不应局限于现阶段的服务模式,而要开展更高技术含量的新模式。不但从决策层、管理层开始要树立运用信息化建设新地税、利用新技术服务纳税人的管理理念,执行层、基层税收管理人员也应意识到在纳税服务中新技术的重要性,努力提高自我水平,为纳税人提供高素质的服务。同时,要从税务机关单方面“孤军执法”向依托全社会各个相关部门协同治税转变;另一方面也要向纳税人大力宣传电子化税收的优势,推广网络化在税收上的应用,提高全系统乃至全社会对税收电子政务的认识。 (二)树立的信息资源整合理念,建立完善的政务安全体系。税收信息化建设,首先要确立科学的信息资源整合理念,它不是简单的整合,而是通过积极协调,多地域合作、多部门联动,将各类信息资源合理地配置起来为税收管理服务,解决“信息孤岛”问题。“信息孤岛”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各相关部门、系统之间数据结构、运行平台、工具不统一,从而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信息不能充分共享。因此,通过建立一个集中的税务系统平台,对集中后的信息进行梳理整合,更好的服务决策支持,从而解决数据孤岛问题。比如,整合现有的电话报税、网上报税等电子申报方式,提供一个统一的后台信息管理系统,减少信息转换时的失误,以减轻申报大厅的工作压力。再比如,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同国税、银行、财政、国库、工商等相关部门机构实现联网,高效进行信息共享,既节省了纳税户的人力、财力和时间,又有利于减轻政府机构登记、查询等方面的工作压力,真正实现了电子政务。鉴于此,我们迫切需要依托机,建立一个包括征管业务、行政管理、外部信息、决策支持四大子系统的协调高效、信息共享、保障有力的税收管理电子化信息系统。不仅在系统内部可以覆盖所有税种、所有工作环节、高度集中处理信息,还可以与系统外部任一相关部门联网,实现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
地税电子政务系统安全体系是整个地税电子政务系统安全、高效运行的根本保证。因此,安全体系应切合实际需求,充分保证物理安全、网络安全、数据信息安全和应用系统安全,同时通过制度建设和培训,使得安全体系有效实施。首先,物理安全方面是指计算机网络设备等媒体免遭地震、水灾、火灾等环境事故,人为操作失误以及各种计算机犯罪行为导致的破坏。网络安全方面,则主要包括通过设置防火墙、防范病毒感染、防止黑客入侵等,就网络安全进行严格监控和规范管理以保护系统信息资源。数据信息安全,一般是指在数据信息的采集、整理、传输等过程中,避免数据错误的出现。应用系统安全,就是要从内部进行防御,防止人员从内部对系统进行修改和破坏,主要包括用户身份认证、访问记录、安全应用等。其次,我们还要建立信息安全技术保障体系,培养和设置专业的网络维护人才,保证信息系统在安全威胁环境中,能够预防风险,在遭到攻击时,能够尽快恢复。
(三)重视人员素质培训,培养复合型人才。地税系统电子政务建设的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新时期税收管理的信息化手段对税务干部的知识和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大部分税务干部的综合素质与电子化税收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税务干部的素质教育与培训还停留在较低层面上,无论是决策层还是管理层更多的还是注重干部业务知识的掌握和提高,对信息化手段的利用不够重视,并且尚未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因此,要打破传统的管理和用人模式,按照信息化的要求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从思想上强化全体税收干部的税收工作信息化意识,树立新时期电子化税收工作模式的理念。加强干部综合素质培训,特别是信息技术培训,提高其计算机操作和应用水平,如OA办公自动化应用、网络平台应用等操作技能。同时,建立公平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把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的考核纳入干部综合素质考核范围之内。根据税务人员的专业等级和工作实绩,择优上岗,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实现税收工作的化。
另外,为保证税收在电子政务环境中更好地运行,地税部门不仅要保留网络维护、数据库管理等技术型人才,更需要既懂业务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在加强对现有技术人员培训,提高其信息技术水平的同时,做到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与税收业务相结合的适应新时期地税电子政务建设运用的复合型税务人才。
当前,电子信息化手段的广泛应用,使得地税系统的管理和运行模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电子政务登上了税收管理的舞台。然而,同发达国家的税收系统相比,我国地税系统的信息化程度还很低,如税务信息孤岛和信息安全等问题尚未解决。同时,系统内外对电子化手段尚不够重视。而税收的电子政务趋势是区域性和全球化的,随着国内地区之间、国际之间的税收合作越来越多,税收合作的基础必定是税收信息化程度的完善与发展。因此,当务之急是继续大力推进地税系统的电子政务建设。
:
[1]王芳,郭英.电子政务内容管理及其应用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8.1.
[2]田永利.国税系统电子政务建设问题及对策[J].科技信息,20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