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区域经济研究之发展与问题述评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秦朝钧 王军 时间:2010-06-25
  [关键词] 县域 述评

  [论文摘要] 县域经济是行政建制经济,是区域经济的组成部分。至今,县域经济研究已经过了三个阶段,研究的内容涵盖了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各个环节和方面,县域经济研究虽取得了不小成绩,但对县域经济的研究仍还处于探讨阶段。 
   
   
  一、县域经济研究的发展阶段 
  县域经济作为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更有行政建制经济特色。以往县(市)作为行政建单位,虽也提出发展县(市)经济,但明确提出发展县域经济却是近几年事情。根据县域经济研究的进展,县域经济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一是萌芽时期(1978年~1985年)。十届三中全会确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后,我国经济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以往被忽视的县域经济的也跨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这一时期,县域经济研究却还处于萌芽时期,各方面特别是理论工作者对此关注得比较少,主要是各级实际工作者为了本县市经济发展的需要,而提出的一些对策建议等,还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 
  二是成长时期(1986年~1991年)。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经济建设力度的加大,胡福明教授于1986年撰写出版了《县域经济学》,这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我国最早出版的县域经济方面研究的专著。它的出版标志着我国县域经济的研究正式确立。县域经济作为区域经济的一个分支正式发展起来。《中国县域经济学》发表,标志着中国县域经济研究进入了一个新时期。由于当时我国还在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作为基层的县域单位的经济发展并没有引起太多的重视,因此,关于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也不多。在这一时期的著作中对区域经济研究的比较多,而对专门研究县域经济的则相对较少。既是有相关方面的文章也主要是工作计划、工作要点等之类的文章,缺少理论深度。主要研究成果就是1990年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的由孙学文等著的《中国县经济学》,这本书比较全面地研究了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些问题,反映了当时我国县域经济研究的情况。 
  三是快速发展时期(1992年~)。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的发表,到下半年中共十四大召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正式确立。经济发展实现了由计划到市场的突破,县域经济的发展也迎来新的时代。伴随着快速发展的发展县域经济,县域经济研究也步入一黄金时期,县域经济研究在全国得到了重视。先是一些实际工作者结合工作实际写出了一些研究县域经济的文章。一些理论工作也参与到了这一新的研究领域,发表了一批文章、出版了一批专著。1993年中国经济出版社又出版了由王长远主编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一书。1996年上海社会院出版社出版了谢自奋、凌耀初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这是继胡福明的《中国县域经济学》后的又一全面研究县域经济发展的专著。1997年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的高级经济师王占国的研究专著《边境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研究》由黑龙江出版社出版,是这一时期县域经济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这是全国第一部研究边境县域经济发展的学术著作。”1999年科学出版社出版了由王铮等著的《走向县域可持续发展》;2001年人民出版社分别出版了朱舜的《县域经济学通论》和王怀岳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实论》等两本专著;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熊跃平著的《县域经济发展理论、模式与战略》。据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搜索,从1994年到2002年之间就发表文章2000多篇。各期刊、报纸、网站也纷纷开辟“县域经济”专栏,经济日报还办一个县域经济专刊,并办了一个县域经济网。经用“百度”搜索工具检索,网上共县域经济类网站10多个。宁夏、河北、湖北等一些省区还召开了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研讨会。可以说我国县域经济的研究进入了一个繁荣时代。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做的报告中谈到全面繁荣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时,第一次非常明确地提到了要“壮大县域经济”。此前,尽管在党和政府的文件报告中,也曾多次使用县(市)经济这一提法,但明确使用县域经济这个概念这还是首次。这是党和政府对理论界、实践界的多年研究的成果的认可,这必将促进县域经济研究进入一个新阶段。 
  二、县域研究中的成绩与问题 
  通过对有关县域经济研究方面、专著的研究,我们发现,前一段时期我国县域经济研究取得了不小成绩,主要表现在:一是研究得比较全面,所发文章和专著几乎涉及了县域经济的各个方面。二是研究队伍比较庞大。由于县域经济是我国经济的基层单元,对这一经济领域的研究既有县乡一级的实际工作者,又有专门的理论工作者,有领导干部,有经济学家,有工人、农民、学生等,研究队伍很是庞大。三是研究进展比较迅速。从1986年胡福明发表第一本专著到现在,仅有10多年的时间,大规模的研究也只从近几年才开始,但发展很快,出版了一批专著,发表了不少有理论深度的研究文章。 
  我国县域经济研究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低水平重复。虽然从总体上来看,发表的文章比较多,但大都是一些工作计划、工作之类的文章,造成一些措施、对策相似也在所难免。由此带来大量文章的低水平重复;二是理论性不强。文章缺乏理论深度,只是停留在表面,浮光掠影,没有深入。2000年以前的文章这种情况表现得特别明显;三是定性的研究比较多,定量的研究比较少。县域经济的研究在我国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处于发展阶段。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在更多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的参与下,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县域经济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三、县域经济研究的发展方向 
  胡锦涛总书记2007年6月25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了“四个坚定不移”的重要论断,即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落实发展,社会和谐;坚定不移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这一重要论述,是总书记站在和时代的高度,从我国经济、、文化和社会的改革与发展实践出发提出的重大理论创新,是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主题的展开和深化细化具体化,对保持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发展的大局至关重要。这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我国县域经济研究要按照中央的指示精神,不断地拓宽县域经济的研究的“面”和“点”。比如,由于县级区域经济增长的方式尚未实现根本性的转变,县域经济投入产出的效率还不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还不强,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生态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这些矛盾和问题,有些是在中国发展的现阶段难以避免的,有些则是由于发展观的偏差所导致的或者所加剧的。因此,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迫切要求我们县域经济工作者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把县域经济经济发展建立在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上,建立在人口数量控制和质量提高的基础上,建立在资源节约的基础上,建立在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建立在生态改善的基础上,促进县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全面提高。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社会和谐,也是适应新阶段的新任务、新环境和新条件提出来的。县域经济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胜利实现了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县域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是,县域经济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地、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进入新世纪后,我们党和国家面临的新任务,是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就要求从过去那种侧重于解决县域经济温饱问题、偏重于沿海地区发展、偏重于经济建设的发展观,转变到更全面、更高层次、更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发展观上来;必须以和谐社会理念,回答在社会变革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和协调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特别是解决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之间的利益均衡问题。 
   
  : 
  [1]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胡福明:中国县域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年 
  [3]孙学文等:中国县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0 
  [4]王长远:县域经济战略[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 
  [5]谢自奋等: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社会院出版社,1996 
  [6]王占国:边境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