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效力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刘晓敏 时间:2010-06-25
  【关键词】集聚;区域; 区域金融; 集聚经济

  【论文摘要】金融产业集聚已经成为经济社会中的新现象,并为区域经济提供强劲的支力。金融集聚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笔者阐述了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提出了借助金融中心的作用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观点 
   
  
  1 引言 
   
  在经济金融全球化、市场化及信息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金融机构的空间集聚现象日益凸显,金融产业集聚成为现代金融产业组织的基本形式。 
  金融产业集聚的“累积经济性”。金融产业集聚通过金融资源与地域条件协调、配置、组合的时空动态变化,金融产业成长、发展,进而在一定地域空间生成金融地域密集系统的变化必然带来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形成金融产业集中——金融产业集聚——区域经济发展的逻辑链。 
  金融产业集聚的空间性。金融产业集聚的动因、运动以及运动结果继承和印证“金融地理”学家的思维路径,即沿着“空间差异”、“空间过程”和“空间相互作用”的模式运行。 
  金融产业集聚的层次性。从国家经济体系的空间结构来看,由于经济资源分布、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分工在地域上具有明显的非均衡性,使经济运行和发展呈现出较强的区域性特点。金融系统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然会呈现出特别明显的区域性,这在客观上导致了金融产业集群集聚的层次性。 
  金融产业集聚的递进性。金融作为一种稀缺资源,是由多层次要素复合而成的综合体。通过经济地域运动,金融产业集聚由低层次向高水平方向发展,具有递进性,体现了“金融”与“地域运动”的耦合。 
   
  2 金融产业集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效应分析 
   
  2.1 集聚效应 
  集中交易能大大提高交易效率金融产业聚集效益主要体现在跨地区支付效率的提高和金融资源跨地区配置效率的提高。提供近距离交流与沟通的便利。 
  2.2 信息外溢效应 
  由于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和具有不同竞争实力的金融机构在同一地理位置上的密集设置,会带来知识、技术等要素的外溢,使金融产业集聚具有典型的信息外溢和知识学习效应。 地理位置的接近有利于掌握更加丰富的金融信息,金融中介(信息提供商)的参与,使得银行与借贷经营的家之间信息交流充分,从而提高了整个价值链的利润。而金融机构可根据群内企业的需求,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更好地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同时也拓展了金融机构的盈利空间。 
  2.3 外部规模经济效应 
  节约周转资金余额,提供融资和投资便利。 竞争性日益增加的证券市场为资金短缺者提供越来越大规模的、便宜的证券发行机会,同时为资金盈余者提供更多的流动性投资对象。规模经济不仅存在于货币的交易媒介和价值贮藏功能之中,就贷款、贴现和债券而言,规模经济还存在于延期支付标准功能之中。提高市场流动性,降低融资成本和投资风险。通常金融市场的规模越大,证券的流动性越高,这会吸引其他地区的贷款人和借款人把他们的总需求和总供给转移到这个市场中来,而不仅仅是他们的净超额需求和供给。借款人可以支付较低的利率或得到更多的贷款。金融机构的合作得以开展,其辅助性产业得以发展与共享。   3 集聚对核心区的增长效应——“循环因果链”分析 
   
   在空间学中,有不少模型是研究产业集中、资本流动的经济效应。其中,Baldwin、Martin和Otta-viano(2001)提出的LS模型中,把资本的溢出效应引入模型,假设资本存量产生的溢出效应影响了新资本的形成成本,且这种影响的大小在不同的空间是有差别的,分析了溢出效应对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影响以及对内生经济增长率的影响。 
  空间经济学家有关产业集聚经济效应的研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由缪尔达尔1957年提出的“积累循环因果关系”理论。该理论强调“积累过程”在地区增长中的作用,认为“集聚”是通过提供一个巨大的本地市场吸引新的行业,新行业了,进一步扩大本地市场,又可以再吸引新的行业,如此循环下去。如果从再大一些的空间范围来看,由于新的配置和以上的循环积累过程,将增强该地区的增长动量,使它成为一个增长中心,这个中心的增长动量将会对其他地区产生扩散效应。 
   
  4 金融资源扩散对周边地区的涓流效应 
   
  当金融集聚的“市场拥挤效应”愈加明显后,金融资源可能从集中在核心区发展为向周边地区扩散,金融资源流入对周边地区的经济效应可归结为3点。 
  4.1 技术进步效应 
  金融资源流入有利于加速技术进步,提高边际资本生产率。伴随着金融资源向边缘区的扩散,会有信息和创新技术的扩散,由于整个区域内的系统性特征会大大加快技术信息区域内的流动速度,新的技术会很快传播到边缘区的,有力地推动了创新知识的扩散,直接推动了边缘区的技术进步,为提高产品性能提供了技术保证。 
  4.2 资本积累效应 
  当集聚区的金融资源向边缘区扩散时,金融机构数量会有所增加,这意味着金融交易具有更广阔的地域分布,有利于储蓄主体获得更为全面、充分和真实的金融交易信息,节约交易成本,进而动员各种类型主体积极参加储蓄 
  4.3 储蓄投资转化效应 
  随着金融资源从集聚区向边缘区的流动,边缘区各层次的金融资源数量和质量都有了增加或提升。在这些地区,金融中介可以通过专业技术收集信息,节约了个人搜寻信息的成本,有助于关于投资机会的信息获取。 
   
  : 
  [1] 陈才,刘曙光.面向21世纪的我国区域经济地科理论体系建设[J].地理,1998(05). 
  [2] 连建辉,孙焕民,钟惠波.金融企业集群:经济性质、效率边界与竞争优势[J].金融究,2005(11). 
  [3] 黄解宇,杨再斌.金融集聚论[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4] 滕春强.金融企业集群:一种新的集聚现象的兴起[J].上海金融,2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