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场诚信建设的理性思考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6-25
论文摘要:从计划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从本质上讲是经济主体间信用、契约关系的重建。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契约人的机会主义行为等因素,造成市场诚信的缺失,破坏了市场的健康运行。为此,我们必须做出一种有效的制度安排,限制主体的失信行为,以促进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健康。
诚信是诚实信用的合称,它要求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不弄虚作假,讲真话、实话,言行一致,“言必行 ,行必果”。它的基本含义可以从个人、社会、经济和等层面来理解 :一是从个人层面来看,诚信要求人们注重内心的道德修养,它是一个人道德的基础,是每个人立德修身之本,也是人之为人的最重要品德:二是从社会层面来看,诚信不仅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且是社会有序有效的重要标志,是社会的基本道德要求和交往准则 ;三是从经济层面来看 ,诚信是有序的市场经济最基本的道德规范要求,是市场成熟的标志,本质上体现为一种符合经济的交易方式,是经济活动得 以延续和 良性循环的有效途径;四是从政治层面来看,诚信是民主社会、法治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实现政治文明的前提条件。综上所述,作为人们交往行为重要指导性规范的诚信,是平等、公正、以人为本的诚信。
1市场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1.1制度的不完善是市场诚信缺失的根本原因
制度是秩序形成的重要基础和约束的主要途径,从本质上讲就是参与交易的各方为了在交易中建立秩序和减少不确定性而构造和磨合出来的“交易契约”。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随着经济主体契约关系的调整,诚信建设制度安排也必然随之变迁和创新。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社会秩序的维持主要是依靠政府的调节和控制,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确立,旧的约束机制逐渐失灵,新的约束机制尚未完全形成,于是就有人钻制度不健全的空子牟取暴利,使不诚信的风气蔓延。同时由于道德缺乏强制力,有了道德约束,并不是所有的行为主体都能够自觉诚实守信,还必须建立完备的信用体系来规范人们的行为,用制度的力量保障人们做到诚实守信,促进市场经济有序发展。
1.2市场经济的趋利性是诚信缺失的重要原因
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存在着一个二律背反的“悖论”:一方面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伦理法则,经营的各方应在诫信的基础上平等交易;另一方面,经营的各方都力图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利润 ,具有很强的趋利性。当诚信的保障机制未能建立时,受经济利益所驱使,经济生活中必然会出现大量违反经济运行伦理、运行规则的经营行为,从而消蚀诚实守信、公平互利的经济伦理法则,妨碍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行。
1_3法制不健全是造成市场诚信缺失的关键原因
从法制的角度来看,对失信者打击不力是造成市场诚信缺失的关键原因。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现象的存在,客观上助长了不诚信的风气蔓延。加上我国全国性的社会信用 体系制度与信用管理相关的专门体系尚未建立,仅仅散见于《合同法》、《担保法》、《消 费者权益保护法》等这些法律的一些原则性 规定。而在美国,针对造假这种行为 ,制定了 非常严厉的惩罚措施 ,可以最高处罚 500万 美金,还要追究刑事责任。而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造假的赔偿只有两倍,两者比较起来 ,处罚力度差距甚大。而法制不健全也使得政府监管能力不足、舆论监督不到位,一些 政府 出于地方保护的需要,直接以行政手段 干预正常的市场行为,扰乱了市场秩序,助长 了的失信行为发生。为此 ,必须加快信用制度立法,建立有效的失信约束和惩罚机制,明确法律责任,堵住目前法律防范信用缺失 的漏洞。
2市场诚信建设的对策思考
2.1明晰产权,健全诚信机制
产权作为一种社会工具,其重要性就在于它能帮助一个人形成与他人交易时的合理预期。在产权制度上,如何保证人们在行使竞 争权利的同时,能担当起与权利相适应的资产责任,是建设诚信道德所必需的制度条件,健全的产权制度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它必然使社会主体为保护自己的有形资产而加强对委托代理过程的监督,提高对诚信行为激励和对失信行为打击的积极性。目前,一些企业不愿意维持信誉和积累信誉,其主要原因是企业的委托人和代理人都未真正拥有企业剩余控制权,导致企业行为短期化。因此,一是要进一步深化企业产权改革,使信誉成为维护企业产权利益的保证,使企业从战略上重视市场信用建设;二是建立企业家声 誉激励约束机制。企业家为谋求将来在完全 竞争的经理市场,获得更高的预期收益,就必须遵循“以诚治商,以信治商”的原则,以建立其良好的声誉形象;三是实行企业信用登记及分类管理,通过准确、完整和动态的信用档案和信用查询系统,对企业的信用情况进行跟踪监督,从而制约企业的失信行为。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市场诚信。
2.2建立健全信用信息的征集、披露制度 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信息不完全、不对称、不透明,或者说信息失灵,就会给假冒伪劣、欺诈等行为以可乘之机 ,这就要求我们必 须建立起有效的信息传输手段,扩大社会相关的信用信息的披露范围和频度,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覆盖全社会的信用信息查询系 统,通过互联网、新闻媒体等在全国范围内形成有效的信用信息沟通传播渠道。因此,提高失信成本是建立市场诚信的必经之路,而无疑是提高失信成本的最佳选择。
2_3诚信建设要与市场经济相适应,建立良好的信用体系
在市场经济中,建立市场经济诚信体系应当重视社会、经济、生活中政府的诚信形象 ,各级机关 、职能部 门要 “言必信 ,行 必 果”,在市场经济诚信体系建设中做诚信的示 范者。同时,良好的信用体系是社会秩序正常运行的重要基础,规范有序的经济、政治、社 会活动,需要建立一个能够充分调动社会资 源和规范机构或个人行为的信用体系,使信 用体系的建立和管理有规可循、有法可依。具体地说 ,信用体系的建立应从经济领域、政治 领域和社会生活领域等方面人手:在经济领 域,建立全面的“企业法人数据库”,收录各类 企业从设立到注销的全部基础数据,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与工商、税务、质检、、海关、保险、环保、公安等部门有关的信 息,通过机联网,实现信用信息资源共享,逐步形成覆盖全国的企业信用采集、披露、评价和监督机制;在政治领域,全面建立领导负责制和岗位责任制,并在各级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制定的责任制中增加有关诚信 的条款,要求各级政府机关及公务人员严格 把关,杜绝“假大空”等诚信缺失的行为;在社 会生活领域,建立“个人信用档案”,将个人在与、金融、税务、工商等部门打交道和社会交往中的信用情况用形式记录在案,作为将来可资查询的数据化信用资料。
2_4树立诚信理念,增强防范意识
诚信是个人在处理与他人和社会的各种关系时,所应遵循的一种立身处世的根本原则。诚信不仅仅是一个人为人处事的方法和态度,而且更应该是人的全部道德素质所借以体现的重要方面。所以,诚信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有针对性、非常有现实意义的培养诚信品质的道德教育,而是一种更为全面的道德教育。要把诚信教育同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教育结合起来,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诚信理念,使人们明确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前提和基本准则,是成熟的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1]严清华,刘穷志.略论的路径依赖.经济学家,2001(2).
[2]德姆塞茨.关于产权的理论[M]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96-l13.
[3]杨小华.规范诚信与德性诚信的结合:诚信的合理建构[J].《东方》2006(3).
下一篇:石油化工生产企业买方联盟方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