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访华与当前的中美关系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6-25
奥巴马执政以来的中美关系
自2009年1月美国新科总统奥巴马执政以来,中美关系保持了稳定,并取得了许多积极的进展。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中美关系的起点比较高。在布什执政期间,美国的对外政策乏善可陈,单边主义、先发制人和伊拉克战争使美国的实力和形象受到沉重打击。有些美国人甚至把布什的外交政策称作是美国的灾难。然而,布什政府的对华政策却是其中为数不多的亮点。尤其是“9•11事件”发生之后,中美关系保持了连续7年的稳定发展。在这其中,中美之间没有出现一次重大危机,两国在打击恐怖主义、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方面展开了有效合作,两国的关系的机制化程度获得很大提升,这包括两国最高领导人经常性见面,各种电话热线陆续建立,各种磋商机制日益丰富。据美国驻华使馆统计,截至2008年12月,两国间磋商机制已达63个,其中最著名的是中美战略对话和中美经济战略对话。两国在最重要也最敏感的问题上达成了有限但重要的共识。另外,在2009年的美国大选中,对华政策没有成为热门焦点,两党候选人对华态度总体积极,都对布什政府奉行的对华政策表示肯定。所有这些使新总统执政一开始两国关系发展就有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其次,中美关系在美国的政党轮替中实现了平稳过渡。这在冷战结束后还是第一次。按照外交部的说法,中美关系在2009年开局良好,保持了积极的发展势头。回顾1993年和2001年,在克林顿和小布什上台之初,中美关系都出现过严重波折。比如,克林顿在上台之后就把人权与最惠国待遇挂钩,当时还发生了 “银河号”事件;在小布什上台之初,发生了海南撞机事件,小布什在接受电视媒体采访时公然声称要协助台湾自卫,并宣布大规模对台售武。虽然奥巴马上台之初,两国间也出现过各种摩擦,如财长盖特纳在提名听证时,指责中国操纵汇率,2009年3月在南海发生了“无暇号”事件,但上述问题在两国的共同努力下都未演化成为危机。
2009年2月,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首访东亚,其中国之行获得重大成功。希拉里强调,美国将继续致力于与中国发展积极的合作关系,这不仅对亚洲地区的和平繁荣至关重要,对全世界都十分重要。希拉里称,在过去20多年中,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美中经济关系也更为密切。“我们相信美中两国可从对方的成功中受益,同时有助于对方的发展”。 希拉里还引用中国“同舟共济”的成语:“在同一艘船上的人必须以和平方式才能共同过河,这则中国成语在今天将继续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
2009年4月1日,在伦敦G20峰会期间,胡锦涛主席与奥巴马举行了其就任美国总统后的首次会谈。两国元首一致同意建立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进一步深化广泛领域的互利合作,加强能源、环境以及气候变化领域的政策对话和务实合作,恢复和扩大防扩散和其他安全问题磋商,扩大两国立法机构、地方、学术、青年等社会各界的交往,恢复人权对话,推动两军关系继续改善和发展。
关于应对国际危机,两国元首认为,中美两国采取的财政刺激措施已起到促进全球经济稳定的作用,同意增加国际金融机构资源,以帮助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应对资金短缺。在这次会谈中,胡锦涛邀请奥巴马于2009年下半年访华,奥巴马愉快接受了邀请。
9月21—25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美国总统奥巴马再次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他们马不停蹄地出席了四大峰会,从在纽约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第64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以及安理会核不扩散与核裁军峰会,到在匹兹堡举行的20国集团领导人第三次金融峰会。中美首脑分别在核不扩散、气候变化和全球经济问题上提出了负责任的主张,双方表示将共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致力于在2010年成功完成多哈回合谈判。
第三,两国关系的机制化程度有了进一步提升。在奥巴马执政不到10月的时间里,两位国家元首先后在伦敦和纽约举行正式会晤、5次共同出席国际会议、4次通电话。而此次奥巴马在上任后头一年就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也是中美交流史上的第一次。与此同时,两国政府重要的内阁成员也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悉数见面。
除此之外,中美关系的机制化还在两个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一是战略对话和战略经济对话的整合。在胡主席与奥巴马的伦敦会晤期间,双方同意将布什政府时期建立中美战略对话和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整合为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这种对话的规模和层级在美国与其盟国的关系中也属罕见。2009年7月27日至28日,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华盛顿举行。奥巴马在开幕辞中说:“美国和中国的关系将塑造21世纪,这将使美中关系同世界上任何国家之间的双边关系一样重要……这一事实必将巩固双方的伙伴关系。”本次对话的主题为“凝聚信心恢复经济增长,加强中美经济合作”。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特别代表、国务委员戴秉国和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特别代表、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共同主持战略对话,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与美国财政部长蒂莫西•盖特纳共同主持经济对话。
另一个突出的方面是对话和磋商机制延伸到了两国关系中一些突出的薄弱环节。与迅速发展的两国政府间关系相比,两国立法机构之间的交流要相对落后,因此美国国会成为中美关系中的最大不确定因素。5月24日至31日,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率美国国会众议院代表团访华。佩洛西希望推动中美两国在能源、环境以及气候变化等领域的政策对话和务实合作,共同努力,为后代创造一个美好的环境。
9月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访问美国,这是20年来中国全国人大委员长首次访美。在为期一周的访美行程中,吴邦国委员长分别同美国总统奥巴马、副总统兼参议长拜登、众议长佩洛西、国务卿希拉里和代理临时参议长井上健、众议院美中工作小组负责人、参议院多数党少数党领袖等美国政要举行会见或会谈。对于20年来首次访问美国的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美方以打破惯例的高规格予以接待。佩洛西在美国国会图书馆为吴邦国委员长一行举行了盛大宴会。这是佩洛西首次以美国众议长的身份在国会宴请外国客人,同时也是美国国会图书馆自落成以来首次被用来举办宴会。
人们通常用木桶理论的短板来形容两国脆弱又滞后的军事关系。美国新政府上台后,加大了在这方面的努力。2009年3月,美国助理国防部长帮办谢伟森访问中国,就恢复由于2008年美国宣布对台军售而中断的两国军事交流进行了磋商。6月,中美国防部举行第十次防务磋商。9月,奥巴马发布行政命令,将对华出口“导弹和航天技术及其产品”的核准权从白宫移交到商务部。10月,中美举行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专门会议。最近,中国中央军委副主席徐才厚访问美国并与美国防部长盖茨达成了关于军事交流的七项共识。 在此次奥巴马总统访华期间,双方高度评价中美战略与对话机制的重要作用,认为对话为两国增进理解、扩大共识、减少分歧、寻求对共同问题的解决办法提供了独特的平台。双方认为2009年7月在华盛顿举行的首轮对话成果丰硕,同意切实履行双方在首轮对话中所作承诺并将于2010年夏天在北京举行第二轮对话。双方同意继续利用高层领导人的直接联系渠道就重大敏感问题保持及时沟通,将两国外长年度互访机制化,并鼓励两国其他部门高级官员经常互访。
第四,两国关系的内涵不断丰富。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和中美关系重要性的增加,两国关系出现了新的重大议题,这包括,如何应付全球危机、气候变化、开发新能源、阿富汗及巴基斯坦局势等等。尤其是应对金融危机、气候变化、新能源合作成为奥巴马执政以来两国关系最热门的话题。两国在上述议题上的对话和磋商为中美关系开辟了新的领域,拓宽了合作的基础。同时,上述议题均为奥巴马上台后面临的最紧要的对外政策议题,这些议题成为中美关系的议题表明,奥巴马政府较上届政府更加重视中美关系,更加看重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为此,美国的政界、学界、战略界出现了许多描述中美关系的新名词和提法,如“G2”、“中美国”、“中美共治”、“积极、合作、全面”、“美国和中国的关系将塑造21世纪”等等。
制约两国的因素
奥巴马新政府上台以来中美关系的发展和此次访华取得的积极成果表明,中美关系螺旋式上升的大势是发展的逻辑,奥巴马政府对华政策必须沿着这样的轨迹或逻辑向前发展,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制约两国关系发展的一些结构性因素依然存在,在目前形势下,两国关系存在的挑战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 如何管理两国之间的期望值。 2009年已经过去的日子里,金融风暴、气候变暖、核武扩散、甲流肆虐、塔利班卷土重来,全让奥巴马政府赶上了。只有中美关系波澜不惊,才能继续保持平稳的过渡,这不能不令美国政府认真思考与中国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希望中国发挥作用。而中国更关心的问题是强调尊重各国根据自己的国情选择发展道路,期望美国在、涉疆、涉藏等问题上尊重中国的核心国家利益。因此双方对于对方的期望还存在一定落差和错位。为此,一位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指出,30多年来的中美关系史不断重复着这样的:一方想与对方合作,但是,另一方不愿意;或者,一方想合作,但对方误解了。主要原因就是,一方总是比另一方面期待得要多,这最终对两国关系造成伤害。
其次,战略互信问题。随着中国的快速崛起和国防化的飞速发展,美方的疑虑也在随之增加。例如,美方认为,解放军已具备了突破第一岛链的能力,这将给美国及其东亚的盟国造成压力。另外,最近一段时间,两国舰艇对峙和摩擦频繁。在这一背景下, 2009年9月24日,美国副国务卿詹姆斯•斯坦伯格以“本届美国政府关于美中关系的设想”为题在新美国安全中心发表主题演讲,首度提出“战略再保证”的概念。他说:“我们已经准备好欢迎中国作为一个繁荣和成功的大国的到来,中国也必须向世界其他国家再保证它的发展和不断壮大的全球角色不会以其他国家的安全和幸福为代价。”其核心含义就是美方认识到,两国在诸如外层空间、核裁军、核安全、海上对峙、专属经济区的地位等问题上认知差距很大,如不加以解决可能会出大问题。
第三, 贸易摩擦。在金融危机和美国失业率不断攀升的背景下,美国国内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抬头。 2009年以来,美国对中国产品共发起10起反倾销和反补贴合并调查,两起反倾销调查,1起特保调查,涉及轮带、禽肉、轮胎、铜版纸、油井管等多种输美产品,立案频率之高,在世界贸易史上都是罕见的。如果听任这种局面继续发展下去,将会全球经济复苏的前景和中美关系的发展带来消极影响。
第四, 地区影响力的竞争。近期以来美国和东亚地区都有这样的议论, 在布什执政期间, 美国忽视亚洲,而中国却趁机在该地区扩大了影响。奥巴马执政后, 美国对此进行的了反思, 打算运用“巧实力”重返亚洲。这次奥巴马访问东亚,许多美国战略家和媒体将这次重访称为“重返亚洲之旅”。事实上, 自奥巴马执政以来,美国已经采取了许多措施试图恢复美国的影响力并与中国展开竞争。2月希拉里首访东亚的行程中包含了印度尼西亚。7月22日,希拉里在泰国普吉岛出席东盟地区(ARF)部长会议上签署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9月,美国调整了对缅甸的政策,从过去的孤立转向有条件接触。而在此次奥巴马东亚之行中,奥巴马称自己是美国的首位“太平洋总统”。再联想到前不久新加坡资政李光耀在美国发表的有关希望美国“平衡”中国的言论,美国试图限制中国快速上升影响力各项行动已经展开。
面对这些挑战和问题,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呢?中美建交以来,两国摩擦时有发生,经历过不少波折。胡锦涛在与奥巴马会面时对这些问题并不讳言。他说:“中美两国国情不同,双方存在一些分歧是正常的,关键是要尊重和照顾双方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或许《那就是朋友相处之道》①。
下一篇:中非友好关系越走越亲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