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两个“最牛”县域经济发展比较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储东涛 史林 时间:2010-06-25
[摘要]在当今,江苏省的江阴市和昆山市是两个“最牛”强县,它们多次并列为全国百强县之首,在2009年的测评中,江阴再次排在昆山之前而吸引人们的眼球。但是,这两个县的路径和发展模式是不同的,对它们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探索县域发展之路。
[关键词]江阴昆山发展路径发展模式县域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30年来,江苏县域经济的发展成就辉煌,光彩照人!在2009年第九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和科学发展”百强县测评中,江苏以27席进入百强县而一举超过浙江、山东,7席进入十强县而再拔头筹,再次聚焦全国人民的目光。江苏在全国十强县(实际上13个)中不仅占据大半壁江山(54%),而且4个县级市江阴、昆山、张家港、常熟再次勇夺全国冠军,实在是令人称羡!其中江阴和昆山最值得研究。
        一、两个“最牛”强县经济发展的总体比较
        1978年,江阴是一个贫困的农业县,全县GDP只有4.33亿元;昆山更是一个农业弱县,全县GDP只有2.4亿元,在当时的苏州地区排名倒数第一,被人称为“小弟弟”。到2008年,江阴GDP达到1530亿元,名列全省第一;昆山GDP达到1500.26亿元,仅次于江阴。
        江阴的面积只占全国的1/10000,人口占全国的1/1000,但财政收入占全国的1/250,GDP占全国的1/200,上市公司占全国的1/100,500强占全国的1/50。江阴在由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等民间机构测评的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序中,已经连续6年位居全国第一,实现了六连冠,为江阴和江苏赢得了荣誉;昆山面积比江阴小123平方公里,却聚集了占全国1.73%的外资,贡献了占全国2.39%的进出口总额,成为IT产业的重要生产基地。昆山连续3年由国家统计局评为全国百强县、十强县之首,2006年又获首批“国家生态市”称号,在科技部和中科院组织的“城市创新能力评价”中,位居全国县级市第一名。2008年,昆山有8项指标居江苏全省第一名。
        二、两个“最牛”强县经济发展的路径不同
        1、江阴、昆山经济发展的起点不同
        在看到两市经济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时,我们首先要指出,两市所走的道路是不同的。江阴和昆山虽同属苏南地区,“苏南模式”以发展乡镇企业而闻名于世,但是,两市在发展乡镇企业上却差异很大:江阴是苏南乡镇企业的发源地之一,其乡镇企业在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萌芽,60年代起步,70年代崛起。改革开放后,江阴农民积蓄多年的办企业的能量得到充分释放,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竞相成长。在乡镇企业的基础上,经过90年代后期的调整和大规模改制,造就了江阴今天强大的民营企业;相比之下,昆山在发展乡镇企业方面则显得基础薄弱、发展缓慢。上世纪80年代以前,昆山一直受“办会影响农业发展”的传统观念的困扰,后来在苏南发展乡镇企业浪潮的推动下,昆山才深感“无工不富”的切肤之痛,大力发展横向经济联合。此后,昆山又逐渐放慢了发展乡镇企业的步伐,转而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2、昆山在“引进来”方面领先于江阴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昆山抓住改革开放的重大机遇,利用紧邻上海的优势,以上海国有企业向外拓展、“大三线军转民”为契机,主动引进上海和“大三线”的人才、技术,在全国率先自费开发开放,闯出了一条以发展开放型经济为主要特色的县域经济崛起之路。当时没有政策、没有资金、没有项目,昆山就学习南方经济特区,比照国家优惠政策批租土地,从而换取启动资金,主动招商引资。进入90年代,昆山又抢抓上海浦东开发开放和开发区获国家批准的大好机遇,加大了对外开放的力度,迎来了招商引资的第一轮高潮。1997年,东南亚危机爆发之后,昆山“主攻台资”,借鉴新竹工业园区模式,建立出口加工区,率先封关运作。目前,在昆山市域内,已经聚集起930多家IT企业,台湾十大笔记本电脑厂商有6家先后进驻了昆山。昆山在巩固台资的同时,还不断加大引进欧美日韩的投资比重。2008年,昆山生产的笔记本电脑超过4000万台,占到全球总产量的40%。全市工业总产值达5000.50亿元,其中外商及港澳台商工业完成总产值4485.96亿元。进出口总额613.50亿美元,其中出口额386.64亿美元,分别占江苏全省的15.6%和16.2%。30年来,昆山累计批准外资项目已达5600多个,注册外资已超过230亿美元。
        3、江阴在“走出去”方面快于昆山一拍
        当昆山从“招商引资”到“招商选资”但重点还在“引进来”的时候,江阴已经尝试着“走出去”。近年来,随着的迅速发展,江阴、昆山两市都面临着土地资源紧缺、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发展瓶颈,昆山的做法是以集中力量引进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项目来实现产业升级,江阴一方面积极地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升级,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服务外包,并对传统制造业进行转移。从2007年开始,由红豆集团牵头的4家在柬埔寨成功地创办了“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大胆地“走出去”。江阴从1986年开始利用外资,实现零的突破,到目前为止,累计实际利用外资60多亿美元,累计批准外资企业2600多家,2008年完成进出口总额135.49亿美元。
        4、昆山民营经济数量多而江阴规模大、实力强
        30年来,昆山坚持外向带动战略,但相对而言,民营经济成了一条“短腿”。昆山人逐渐意识到这一点,2000年召开“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千人动员大会,提出民营经济是富民经济,要以浙江和周边的张家港、吴江、常熟、太仓等地为榜样,集中力量把民营经济搞上去,把“短腿”拉长。到2007年,昆山企业达1531家,其中外商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199家,内资企业332家。全市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689.96亿元,其中外商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3480.25亿元,占94.32%,内资企业实现209.71亿元,占5.68%;同样以2007年为例,江阴拥有工业企业1158家,外商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内资企业分别达245家和913家。全市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247.66亿元,外商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内资企业的比重分别为21.55%和78.45%。外资经济的特点是利用我们的资源、能源特别是土地、劳动力,加工他们的出口产品,所赚利润全部汇回母国(地区),最后留给我们的是少量税收、工人工资和大量污染,民营经济才是老板经济、富民经济。
        目前,昆山私营企业已突破2万家,数量居全省县域第一位,注册资本突破500亿元,在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中贡献额达30%。江阴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集体经济已是“四分天下有其三”,经过改制后,到2008年,江阴拥有私营企业近8000家,对全市经济的贡献度达58.6%。昆山民营企业虽然在数量上占优势,但在实力上落后于江阴。现在的江阴,有12家企业进入民营企业500强,22家上市,年销售收入3000万元以上的大中型企业156家,其中超百亿元的企业就有10家。
        三、两个“最牛”强县经济发展的模式不同
        1、江阴——内外源结合型发展模式
        我们认为,江阴是内外源结合型发展模式——民族经济实力强大、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本土企业日益壮大。江阴借助外力,内外结合,共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其主要经验是:(1)坚持以内生动力发展大企业集团,保持民族经济的强大竞争力。江阴目前的大企业集团有十几个,成为全国行业“老大”聚堆的地方,个个生龙活虎,赫赫有名。(2)本地骨干企业进行跨地区、跨行业拓展,实现低成本扩张。通过改造重组和上市融资,借助外力加速资本裂变式增值,在资本市场上形成了“江阴板块”,目前已经拥有22只股票,今后还会逐步增多。一个县级市拥有这么多的股票,这在全国独一无二。(3)不断扩大对外开放,通过吸引外资和技术自主创新,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变“江阴制造”为“江阴创造”。目前,江阴拥有的国家级企业集团在全国县市中名列第一,拥有毛纺、特钢、光缆、新材料等全国最大的生产基地,市场占有率占全国第一的“单打冠军”20多个。
        2、昆山——外资外贸带动型模式
        昆山是率先发展的一面旗帜,也是发展、和谐发展的一个典型。她更加注重发挥外资的带动作用和外贸的“溢出效应”,大力实施外向带动、民营赶超和服务业跨越发展战略,形成了以外促内、以内引外、内外并举,外资民资融合发展。其经验有以下几点:(1)最大的亮点也是最大的特点,就是自费开发、利用外资带动艰苦创业,开拓创新,进位创优,以抢抓机遇、敢为人先的精神,依靠土地招商和引进项目,走出了一条以国际化推动化和城市化发展的道路。(2)目前依托众多外资,引导和促进民资与外资配套协作,使全市民营企业进入跨国公司的生产协作体系。与此同时,大力实施服务业跨越计划,集中力量开发建设花桥国际商务城,重点加大生产性服务业的招商力度,促进服务业业态调整和功能提升。花桥国际商务城目前已经十分壮观,正式运作。(3)不断创新科学发展理念,比如,“富民是第一导向,百姓认可是根本标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经济是形,文化是神”、“发展是政绩、稳定也是生产力”,等等。
        3、外贸依存度差距很大因而受冲击程度不同
        昆山和江阴作为外向型程度不同的两个县级市,在本轮国际危机下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2008年,昆山经济的外贸依存度高达284.1%,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由于欧美市场消费需求急剧萎缩,昆山出口受到严峻挑战,自2008年11月至2009年5月,单月出口呈持续下降态势,平均降幅达6.4%;江阴外贸依存度仅为61.5%,所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要小得多。从2009年1月至5月,江阴单月出口持续下降,经济增长从2009年1月份开始回落,但到4月份明显回升。2009年上半年,江阴全市完成GDP达790亿元,同比增长10.4%。财政收入129.17亿元,增长10.2%,其中一般预算收入52.98亿元,增长8.0%。固定资产投资260亿元,增长33.2%。由于江阴经济主要是一种内源性经济,依靠自己的资金、人才和劳动力,通过资本运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特别是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使江阴拥有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因而也就更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四、创新经济发展方式,走内外源经济紧密结合之路
        由上可见,无论是“江阴现象”还是“昆山之路”,都是成功的典型,它们的成功是不应受到质疑的,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江阴、昆山两市都要进一步创新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江阴需要在坚持发展内源性经济的同时,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拓展海外核心市场,开发国内广阔市场;昆山则需要在提高对外开放质量的同时,大力发展内源性经济,坚持立足国内需求,瞄准国际高端市场。一个以内源性经济为主导、外源性经济为辅助且共同发展、比翼齐飞的县域经济发展方式,才是比较完美的发展方式。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持把以人为本作为最高准则,以科学理念统领发展全局,以准确定位引领发展方向,以载体建设拓展发展空间,以产业集群支撑发展基础,以集聚吸纳增强发展后劲,以现代服务业提升发展质量,在科学发展道路上扎扎实实地推进县域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