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价值链视角的浙江“块状经济”的转型路径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叶美芳 时间:2010-06-25
摘要:浙江区域“块状”的主要模式是以中小为主体、特色产业为支柱、结构为支撑的产业集群发展。中小企业是浙江经济发展的生命力所在,但目前国内外经济环境严峻,浙江经济发展形势更为严峻。如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浙江“块状经济”转型,成为浙江省政府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块状经济 价值链 转型路径
        0 引言
        所谓“块状经济”,是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的产物,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以当地产业和专业性市场为依托而形成的具有十分明显优势的特色产业,并带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种区域经济的组织。目前块状经济已成为浙江经济的一大特色和优势,在浙江省的经济格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但是,浙江“块状经济”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仍然停留在集群发展的初级阶段。并在国际分工中,多被“锁定”为全球价值链的低端,难以实现功能升级。在危机的影响下,企业生产成本随之加大,浙江“块状经济”不仅在原有价值链上的价值增加进一步降低外,而且部分还出现了衰退现象。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加快,产业集群内分工不断朝纵向发展,构成上下游关系,出现了在产业内共同创造不同价值的企业,这使得把价值链嵌入产业集群的学说的世界各国和学者的重视。
        1 基于价值链视角的“块状经济”转型路径理献
        首先提出价值链概念的是波特(1985),他在试图找出企业竞争优势时,发现 “企业价值链不仅包括了生产、营销、物流、服务等方面的基本环节,而且还包括了采购、设计、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等方面的辅助环节”。同年,Kogut在研究跨国公司增值链时,将产业内相关企业的价值链条首尾相连,形成企业创造价值与上游供应商和下游渠道相联结的价值系统。Gereffi(1994)在研究发展家产业集群与价值链关系中,提出 “全球商品链的概念(Global Commodi—ty Chains—GCCs)”,认为“任何一个经济组织都必须和外部保持紧密的联系,并在由产品的设计、生产和营销等环节方面组成的价值链中开展竞争与合作”。他还认为“全球空间上出现的离散部分格局是由价值链的片段化所引起的,并呈现出高度的地理特征(Gereffi,1999)”。
        进一步把价值链与地方产业集群的升级联系起来的研究者Schmitz(2000)认为“面对对全球竞争和实现产业升级的有效途径是通过本地的合作”,并进一步提出以企业为中心将升级分成四种途径:一是工艺流程升级(process upgrading),是通过对生产体系进行重组或采用新技术的方式来提高投入的产出率,并以此来提升价值链中某环节的生产加工流程的效率,从而使自己的生产比竞争对手更有竞争力;二是产品升级(product upgrading),通过开发新产品或改进现有产品的某些功能,来提高自身产品的档次或款式,以更高质量、更低格满足市场需求,达到超越竞争对手的目的;三是产业功能升级(functional upgrading),是指企业以重组价值链环节的方式来获取竞争优势,通常表现为在价值链中扮演新的角色,如企业从上游的制造环节设计向下游的营销环节转变;四是链条升级(inter-sectoral upgrading),它又可称为价值链条的跨越(humphrey.schmitz,2002),指产业集群向另一产业链条转换的升级方式,并为与原有产品有着本质差别的最终产品而服务。
        2 基于价值链视角的浙江“块状经济”转型路径选择分析
        “全球价值链的核心环节,将决定着整条价值链的运行”,Gereffi(1999),并把商品链划分为生产者驱动和采购商驱动。国内集群研究者张辉(2006)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介于这两者之间的价值链动力模式。并进一步指出,生产者驱动价值链上的产业集群应着力做强生产环节,提升其产业集群的生产工艺和加工制造能力,如浙江“块状经济”中的医药化工、机械及信息行业。而对于采购商驱动型价值链上的产业集群则应加强提升其品牌、市场营销以及渠道环节方面的能力,达到增加集群附加值的效果,如浙江“块状经济”中的纺织服装、低压电器、家具用品制造及五金模具。可知,不管在哪种力量驱动下,他们都应该努力向附加值高的价值环节升级。       从2007年浙江省政府报告数据可知,浙江“块状”大部分属于劳动密集型的采购商驱动价值链,如绍兴印染、海宁皮革、诸暨袜业、低压电器以及永康五金等。按照前面阐述提升价值链升级来看,这类产业应该遵循从工艺流程向产品升级,再到功能升级这一升级过程。然而,产业的功能升级是最难逾越,也是最重要的过程。所以,本文提出,对浙江“块状经济”转型路径应重点放在品牌的建立与维护及市场营销体系形成上,其主要的路径为以下几点:
        第一、壮大龙头,加强既竞争又合作的企业联系,构筑市场势力。市场势力是指一种具有操纵市场和能独立进行定价以获取高于正常利润的能力(卡尔顿,1998)。然而,众所周知,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生产上很难具有较高的规模经济,导致了难以依靠生产或产业资本构筑市场势力。这就使那些具有雄厚实力的采购商和跨国公司,凭借其强大的市场营销体系,控制产业链中的上游企业。此外,在浙江“块状经济”内,存在着大量同质化的小企业,他们为抢订单,彼此竞争相压低价格,导致了他们失去与采购商讨价还价的能力。所以,为取得价值链高附加值及提升产业竞争的优势,浙江“块状经济”必须壮大龙头企业的带领作用,对其产业内部进行优化资源配置,在专业市场上构筑起集群的市场势力。如浙江正泰集团的“品牌俱乐部”,就是在龙头企业的作用其下,构筑了低压电器市场的市场势力。
        第二、培育自主创新与集群式创新有机结合的互动创新体系。到目前为止,以采购商驱动价值链为主要形式的浙江“块状经济”依靠廉价劳动力和低成本嵌入全球价值链低端,但是,这种形式是很难获得外部知识溢出。其重要原因有两点:一是浙江大部分企业都是处于贴牌生产(OEM),这种生产导致企业缺乏进入会产出高端价值的研发设计和市场营销的价值链环节的动力,并放弃了“企业家”身份,成为跨国公司的加工工厂;二是在浙江“块状经济”产业内存在的大量中低档的同质化产品,使得采购商在选择供应商时关注的是供应商给出的产品价格而非品牌。在这种状况下,要做好浙江“块状经济”转型升级,必须注意自身产品差异化,扩张价值链长度和加深价值链厚度,并建立品牌,强化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协同创新,如绍兴轻纺城、宁波服装及永康五金。
        3 结语
        经过长达30年的快速,浙江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中等偏上的发达水平;但这30年以来,浙江的传统产业并没有随着经济发展而逐渐转型。面对当今国际形势,以“块状经济”为主要特色与支撑的浙江经济难以在未来生存与发展。如何改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产业及推进“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转型,对保持和发展浙江经济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Gereffi.G.and Korzeniewicz,M.“Commodity Chains and Global Capitalism”[R].Working Paper.Westport.Praeger.1994.
[2]Schmitz.H.“SmallshoemakersandFordistgiants.TaleofasuPercluster”[J].World Development.1995.23(1).9-28.
[3]Schmitz,H.,“Small shoemakers and Fordist giants. Tale of a supercluster”[J].World Developent.1995.23(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