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6-25
关键词:长三角地区 金融危机 区域经济发展
0 引言
长三角地区自古就是我国富庶之地,改革开放后,该地区成为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该地方经济迅速发展,居民收入大幅增长,现在已经成为我国发达地区。但是最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使该地区各多项经济发展受到重挫。在新形势下,如何克服经济危机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改进自身存在的问题,使该地区继续快速稳定地发展呢?本文拟就此问题进行探析。
1 当前,长三角地区面临的问题
1.1 经济发展速度大幅下降 长三角地区是面向欧美市场的外向型经济,金融危机导致美国和全球经济衰退,致使很多长三角地区销售无门,经营无法维持。如在中小出口企业比较集中的浙江,就有大批的小企业因为海外需求减少以及人民币升值的组合影响而陷入困境。与此同时,长三角经济也大幅下滑,浙江省统计局2008年发布的《前三季度浙江经济运行情况》显示,该省规模以上增加值增幅从一季度的13.5%回落到三季度的11.6%,利润增幅从18%大幅回落到4.8%。上海市统计局同期发布的《2008年1-9月长江三角洲城市主要经济指标汇总表》更是显示,1至9月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方面,宁波、南京以及上海均出现了大幅度倒退,同比下降分别为31%、44%和7.8%。此外,2008年长三角地区多项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为近年来所罕见。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了1.5%,出口增速回落了8.9%,到位注册外资增幅回落了5.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速回落了15.4%,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增幅回落了2.1%,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增幅回落了4.5%。可见金融危机对长三角经济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
1.2 资金紧张 美国金融体系危机必然会使资金的供应变得紧张,跨国投资银行和跨国公司已经在全球收缩投资以应对美国国内的资金需求,这就可能使一部分资金从外流。目前来看,长三角三省市在2008年下半年新吸引的外资投资项目数量已经大大减少,但是由于长三角外向型的经济对外资的依赖程度比较高,在很多方面,比如出口、技术提升、产业结构的调整都无法脱离外商投资在其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外资的减少,将使得我们长三角面临的产业结构的提升变得更加困难。
1.3 区域内合作机制不完善 长三角分属三个省级行政区划的事实,客观上造成了地区间的各自为政,对内开放程度远落后于对外开放程度。市场准入方面,地区间壁垒重重,统一的市场体系被行政区划割裂。同时,各地制定相关经济发展规划时缺少协调,竞争大于合作。如上海虹桥机场的国际航班全部转移到浦东国际机场,造成当年苏州专门兴建的对接虹桥机场的高速公路报废,使苏州、吴江、昆山的IT业遭受重创。再如从南京到上海沿江,已建和在建的万吨级泊位达到百个以上,港口能力过剩,将带来货源是否充分的问题。同时,上海为建设航运中心在大小洋山投资300亿元修建大型港口,这使长江两岸的江苏诸港缺少了整合力量,使宁波北仑港成为一个补给港。再如浙江发展先进制造业、杭州湾建跨海大桥、江苏规划沿江开发等举措也是以确保自身利益为前提,对周边地区的负面影响估计不多。该地区的产业结构趋同问题十分严重,产业结构趋同必然导致恶性竞争,降低了国家的整体经济效益。如在长三角几个核心城市中,它们的核心产业均是电信、汽车、材料、生物医药工程等,趋同率达70%以上。而在高新技术领域,长三角地区集成电路产业的同构性达35%,纳米材料达48%,软件产业达74%。
1.4 区域内企业实力不强 长三角地区的企业,或者源于乡镇企业和个体手工作坊,或者由外资兴建,对于前者,一方面,经营者缺乏化企业经营理念,往往局限于传统经营模式,满足于眼前利益,缺乏将企业做大,作强的动力和能力,所以这类企业在经营环节中,充当加工生产的脚色,而对于品牌、技术这些企业核心能力不太重视。对于外资企业,因为经营年限限制,一般没有长期经营的计划,他们的目的只是要利用廉价的劳动力和各种优惠政策赚钱,至于企业将来怎样,并不再考虑范围内。在正常年份,这些企业依靠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发展势头很好,可是一旦在如现在这种经济萧条阶段,一方面,目标市场萎缩,一方面,受到贸易保护主义的干扰,企业很快陷入困境。
2 面对世界金融危机,长三角地区应采取的对策
2.1 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地区协调政策 按照中央的部署,加快长三角基础设施建设和一体化的步伐,把本地区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干线贯穿工程和三省市网扩大工程当作重要的共同项目予以落实,在保持投资增长速度的同时使基础设施投资发挥更大的效益。
2.2 减轻出口企业负担,加大出口支持力度 虽然退税率和其他财税政策是由中央调控而地方政府只需落实执行,但在为中小出口企业提供服务,如出口保险、信贷担保、信息服务等方面还是有不少可以改进和提高的方面。对一些地方性规费也可以适当地减轻企业负担而给予减免,让企业获得比较好的应对外部需求减少的内部环境。 2.3 积极促进化建设 近年来,长三角民间投资已成为固定资产投资中增长最快的投资主体。民营在浙江已成了当地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之一。仅2003年上半年,全省非国有投资比上年增长30.1%,增幅提高10%,在全社会投资所占比重达67.9%。可见,民营企业为当地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唯有发展民营经济,才能使长三角焕发民族经济光芒。如永康是全国的“五金城”、“领带之乡”在嵊州、海宁的皮革、吴江的丝织和电缆等。但是与国外发达国家企业相比,这些企业大都规模小、生产技术条件简陋,所以应该通过兼并重组,建立大型、技术设备先进、拥有自己品牌及实力雄厚的现代企业,以在国际竞争中更具有主动性,避免以后再次成为世界经济波动的牺牲品。
2.4 全面推动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长三角地垮江浙沪两省一市,濒临东海,屹立于长江入海口。沿海北上到山东半岛、环渤海城市群;沿海南下到珠三角经济核心圈及港澳台经济发达地区;东向可直接取道美国,近则稍偏可取向韩日;沿江而上,则可背靠整个华中乃至整个内陆。自改革开放后,开放了沿海口岸,尤其在1990年浦东开发以后,外商云集沪上,转而辐射苏州、无锡、南京、杭州、宁波等长三角腹地。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给长江三角洲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战略空间。上海作为长江流域的出海口,随着西部地区进一步对外开放,其龙头作用将进一步显现;西部地区投资环境的改善,将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梯度转移;西部地区丰富的能源和矿产的开发,也将改善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供应;浙江由于不沿长江,又不是沿江铁路、高速公路的经由之地,受益程度将低于上海、江苏,我省作为长江三角洲能源基地的作用可能会有所下降,但宁波、舟山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沿江各港口经宁波、舟山的中转可能会有较大增加。
总的来说,长江三角洲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不仅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更具有极强的辐射力,该地区应当摈弃行政区划的差异,避免恶意竞争,加强合作,整合该地区的资源,发挥龙头的作用,带领我国经济快速、稳步的发展。
:
[1]新望.苏南模式的终结[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392-393.
[2]高海浩,李丹,孙杰山.长三角:下一个淘金地[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153-155.1-2.31,72-74.
[3]周蜀泰.全球化的文化创意产业与长三角地区的实践分寸[J].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2006-2007,2007-09-27.13:27.
[4]王苏洁,卞显红.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联系度测度和评价探究[J].商业经济文荟.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