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贷危机的历史演化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孙健 刘铮 时间:2010-06-25
  摘要:本文从次贷危机产生的效果引入,揭示次贷危机的产生过程,从监管、消费观念、贷币体系三方面探讨了引发危机的深层原因,进而阐述了危机对美国实体的影响且预测了趋势,最后针对应对举措和现行状况,提出危机对我国的启示。文章多采用的角度和辩证的方法,意在说明危机发生的客观性和必然性。
  关键词:次贷危机 历史原因 实体经济
  
  一、前言
  
  2007年2月13日,美国最大次级房贷公司Countrywide Financial Corp减少放贷,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New Country Financial发出2006年第四季度盈利预警,汇丰控股为在美次级房贷业务增加18亿美元坏账拨备。自此,次贷危机开始浮出水面,随后全面铺开,危机从信贷市场扩展到整个金融领域,并向实体经济蔓延。危机由美国开始,进而波及全球,使世界经济面临衰退的风险。因卷入次贷问题倒闭的不断增加,遭受损失的公司不计其数,美国各类金融机构几乎无一幸免。美国三大
  股指自07年出现转折以来一路下挫,并带动全球股市进入下行通道。2007年9月,美联储调低联邦基金利率,进入降息周期,同时向市场注资挽救低迷的经济状况,世界各地的央行也纷纷采取降息注资的措施。然而,美国失业率还是急剧攀升,企业裁员减薪的现象比比皆是,危机的规模远超亚洲金融危机和互联网泡沫。实体经济中,房地产及与其相关的上下游产业遭受重创。美元持续贬值,原油价格因需求降低跌破50美元,通胀的压力减小,全球投资热潮退去,泡沫破裂,多国经济步入衰退。危机影响极其深远,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评价这次危机“百年一遇”。
  
  二、次贷危机的产生原因
  
  1、次贷危机产生过程
  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推出资产证券化产品,意在回流资金和改善资产负债管理,产品包括RMBS(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CMBS(商业房地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ABS(资产支持证券)、CDO(债务抵押证券),其规模迅速扩张,当前已远超其他固定收益债券。2000年后,美国为了应对互联网泡沫破裂,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和造就了宽松的监管环境,为经济复苏提供了条件。美国房地产业得到发展,从2002年起,美国房价以每年10%以上的幅度上涨,美国经济随之恢复,经济反弹有力。抵押贷款发放机构在对优质贷款者开发接近饱和之际,又将目光投向了次级贷款者。由于次级贷款者信用较差,无疑为危机埋下了隐患。借助金融衍生品的创造,以次贷为基础的产品被推入市场。在全球流动性过剩的大环境下,次贷各级产品成为投资者如保险公司、互助基金、商业银行、信托公司、养老基金、对冲基金等热衷的产品。面对市场的非理性上涨,美联储自2004年先后17次加息,美国信贷市场收缩。房价在从紧的货币政策下显现拐点开始下跌,次贷出现违约,评级机构调低相应次贷衍生产品评级,资金链断裂,产生连锁反应,次贷危机全面爆发。
  2、次贷危机的深层原因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从信贷危机开始,逐渐成为金融危机,又向经济危机演变,探究其深层次的原因,危机的根源绝非次级贷款产品如此简单。次贷危机只是作为导火索,成为经济危机第一个牺牲品。然而即使没有次级贷款的出现,笔者认为由于美国自身的一些因素,危机也会通过其它方式得以呈现。归纳原因,下面文章以历史的观点,从三方面挖掘危机发生的历史客观原因和必然性。
  (1)金融监管的冗杂和缺失。美国民众崇尚自由,作为逃亡于英国来到美洲大陆的清教徒的后裔,这种信念深植在他们的血液之中。1776年的《独立宣言》使13个殖民地为自由而战并成立联邦政府。同年《国富论》的出版使英国借助自由竞争这只看不见的手率先步入化国家,也让自由竞争的观念埋入美国民众的意识。追求自由、平等,崇尚公平竞争的天性,使美国人对权利的集中和私人经济力量的集中极度恐惧,这一思想贯穿于美国政治、经济发展和变革之中。政治上实行三权制衡制度,各州仍保有相当广泛的自主权,有自己的宪法、和政府机构。在经济上,早期追求自由自主的经济模式。20世纪30年代以前有过美国第一、第二银行作为监管的尝试,都以失败告终。1863年的《国民通货法》和1864年的《国民银行法》标志联邦政府全面介入金融领域,联邦银行制度与州银行制形成,二元监管及会员银行的概念出现。1913年的《1913年联邦储备法》使美国联邦储备体系建立,标明美国金融监管体系的确立。1929年大萧条,美国首先启用了“看得见的手”一政府调控经济,两只手的结合使美国摆脱了危机并走向了快速增长时期。当时《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和诸多法律的出台,为美国设立了如联邦存款保险机构(FDIC)、联邦交易委员会(SEC)等众多现在仍在运行的监管机构,也推出了分业经营的模式。《1999年金融服务化法》的出台又将混业经营的模式推回了历史舞台。自此,沿用至今的美国金融监管模式形成。
  由于历史的原因,美国采用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两线,多家金融监督管理机构的“双线多头”金融监管模式。在监管过程中,联邦政府机构管理在联邦注册的“国民银行”,州政府只能管理在州注册的商业银行。其中,国民银行是美联储的会员,而州银行具有选择是否成为会员的权利。作为美联储的会员银行,必须为其储户在FDIC(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中投保,而非会员不受约束。“多头”的监督管理机构会形成交叉管理,例如OTS(货币监理处)对国民银行负有主要监管责任,而美联储则主要负责管理作为其会员的州银行,以及管理控股公司。FDIC和州银行监管机构共同监管在FDIC投了保但不是联储会员的州银行,州银行监管机构负责监管其余无FDIC保险的州银行(邓翔,李雪娇,2008)。如此错综复杂的金融监管体系,能够防止权利过于集中,并根据金融机构各自的特性配以相应的监管。但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监管职能上交叉重叠,金融法规无法统一,监管约束往往出现矛盾,都容易使金融机构无所适从。如此的监管模式也会降低效率,使政策效果失真。而复杂的监管模式并没有完全覆盖金融发展的各个领域,例如次贷危机中的金融衍生品和对冲基金却被放任自由,不平衡的监管方式必然存在缺失。
  从总体看,一边是事无巨细,一边却无人问津,监管没有全面覆盖,而被覆盖的领域,监管机构地位平衡,不能做到有效的沟通与协调。相比之下,欧洲各国的统一监管模式更能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历史似乎总在重演,美国的金融体系从自由到1929年大萧条后的监管,到20世纪70年代的放松管制,而现在又要再次进入加强监管时期,不仅是加强,更要改革。2007年6月,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提出了金融监管改革的设想,由于次贷危机的爆发,更为具体的方案于2008年3月21日得以公布——《美国金融监管改革蓝图》(以下简称《蓝图》),这是自1929年大萧条以来最大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蓝图》从当期监管结构的历史沿革,短期建议,中期建议和最优监管结构几个方面阐述了对美国监管体系的最终设想。《蓝图》内容主要是简化机构,强化监管部门间协作和政府主导,最终形成审慎金融监管,市场稳定监管,商业行为监管为主体的三大金融监管部门,实行更为统一的模式。自大萧条以后,三权制衡式的政治体制由于政府调控的加强,已形成向政府倾斜的新三权制衡。在次贷危机后,政府经济调控权利的继续偏移,必然引领更为深远的美国金融体系改革。
  (2)美国民众的消费信贷观念。美国民众对于贷款购房的热情,不全是因为金融业对于房贷的突然创新,而多来自于对未来生活的理想化,也可称之为“追求美国梦”的强烈期盼并伴随美国信贷文化逐渐成长起来的。通俗讲,消费信贷即先买后付账的方式,早已在美国民众的思想观念中根深蒂固。如果不论及19世纪中叶小额贷款发放与个人财务公司的兴起,较为正规的消费信贷市场应以1910年摩利斯计划银行的建立为起点,它是最早提供消费信贷的银行。1916年,美国《星期六晚报》的一则广告首先将“零售分期贷款”这一创新性的概念在汽车销售中提了出来。到了1924年,几乎3/4的汽车是通过这种方式购买的。如果沿时间维度审视消费信贷的增长,用数字证明,会发现速度是惊人的。1982年65亿美元,1929年77亿美元(接下来的大萧条可以预见消费信贷的停滞)。二战往往被作为美国历史上消费信贷的转折点,1945年美国消费信贷为56.6亿美元。20世纪40年代末与50年代间,美国人口迁移推动消费信贷发展,1949年达到155亿美元,1955年453.48亿美元。50年代新思潮使消费信贷继续攀升,1965年1,032.07亿美元。战后1946年至1963年出现的“婴儿潮”,在成年后又刺激了市场,1980年3,856.59亿美元,1 981年3,937.01亿美元,1983年4,717.84亿美元,1986年近8,000亿美元。自1980年,消费信贷以每年近7%的速度增长,到2000年已达到15315亿美元,美国汽车销售有9/10通过贷款实现。2002年为19,329亿美元。2004年,消费在GDP中的比重已上升到70%,消费信贷的作用举足轻重。直到今日。美国GDP的2/3仍来自于消费的贡献。美国民众依靠消费信贷改变生活的方式由来已久,次贷危机或许会提醒人们消费方式的缺陷,却难以扭转近百年形成的观念,因此由信贷所引发的危机是具有历史客观性和必然性的。但消费信贷的方式是值得肯定的,不应由危机的产生而抹杀其在交易上的进步和营销上的贡献,与之相适应的信贷模式却有待改进。
  美国消费贡献不仅体现在GDP,也体现在新兴市场国家的经常项目顺差上,进而掩盖了这些国家早已出现的产能过剩问题。产能过剩是指实际产出量小于生产能力达到一定程度时而形成生产能力的过剩,也是指供给和需求不平衡的总量上的概念(周劲,2007)。新兴市场国家处于经济发展的快速增长时期,多以生产初级产品,加工贸易为主,制造业发达,相对于美国的高附加值,高科技产品不存在产品相似性上的冲突,而美国对于这些国家外贸上的依赖也多属于结构性的,外汇等因素的影响较小。美国的消费信贷帮助美国人购买大量来自这些国家的初级产品,而通过国债回流的美元部分进入了衍生市场,部分又投资购买了来自新兴经济体的化工及建筑原材料,这又刺激了新兴经济体国内生产的放大,产能更多的提供给了出口创汇。由于劳动力成本增长相对于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出现了滞后,以及出于外贸保护的考虑,国家间汇率并没有反映产品的真实价值,美国始终在享受已低于实际价值的价格,而资金供应量却在增加。供需关系没有通过价格变化得到有效调节,当衍生品市场出现问题,美国民众意识到债台高筑时,购买来自于新兴经济体产品的资金便无以为继,过剩的产能失去了流向积压下来,资金得不到周转,企业将面临破产。   (3)国际货币体系自身缺陷。自次贷危机发生以来,美国受到了冲击,看似是因危机引起衰退的因果关系,但如果将时间向前追溯,真相却是截然相反,由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自身的缺陷,次贷危机其实是货币问题的又一次集中体现,是以美元霸权地位为原因的后果之一。
  美元霸权地位的建立经历了相当长的过程。美国从独立战争后100多年的,至20世纪初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也是世界最大的债务国。自此以后,美国经历了由债务国到债权国再到债务国的转变,同时经历了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一顺一逆到一逆一顺的变化。探究这些经过的产生,是因为美元国际货币地位以及货币体系的改弦更张。一战过后,借助地理位置的优越,国家经济得到了快速增长,美国成为了世界主要债权国。二战后,美国已经是世界最大的债权国,通过贷款战后重建和境外投资不断向世界输出资本,同时借助在布雷顿森林确立的“双挂钩”的货币体系,使美元的信用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已等同于黄金,并最终确立了美元霸权的地位。在“金本位制”的存在下,还是保证了国际间汇率的稳定和国际贸易的发展。这一时期,美国资本项目的逆差形成对国内商品的购买力,保证了经常项目的顺差,当时的美国,俨然是世界的制造工厂。然而“特里芬两难”的存在,预示着体系中存在不能自行调和的矛盾。从上世纪50年代,随着世界经济复苏,各国开始用外汇储备兑换黄金,美国黄金储备急剧下降,出于对美元汇率的担忧,加之越南战争中巨额的开支,体系到了1971年已无力为继,尼克松总统于8月宣布实行美元与黄金比价的自由浮动,“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美元本位制”产生,美国人用一个新问题取代了老问题。
  美元虽然与黄金脱钩,却依然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世界许多国家都采用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外汇储备也多以美元资产为主,此时的不同只是由“金本位”转变为以美国国家信用作保,美元真正失去了限制其发行的约束条件。自70年代起,美国开始发展高科技产业,借助资本和创新的力量支撑着世界一超的地位。1982年以后,美国向世界提供美元的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在国内,低附加值的制造业外移,多数消费品以进口为主,经常项目开始出现逆差,美国借助经常项目逆差不断向世界提供流动性,而又通过发行国债和其他债券的形式使美元回流,形成资本项目的顺差。政府通过消费和转移支付将货币再度投放流通领域,进而继续着持续扩大的货币循环。然而在整个循环过程中,作为美国个体,却并没有实体产品的产生,从美元到债券再到美元,似乎在做着以“纸”换“纸”的游戏,美国逐渐从债权国转变成债务国(张云,刘骏民,2009)。国内民众消费和投资的热情高涨,使消费品和金融产品的需求增加,为消费信贷和金融创新提供了激增的条件,市场的膨胀引致了美元供给的过度膨胀,美元滥发成为了一种习惯,但发行美元是一种债务,欠债是要还的;在国外,产油国和贸易顺差国出于汇率波动可能造成损失的考虑,开始利用外汇储备成立主权财富基金,成为继对;中基金后又一规模庞大的投资主体。截至2007年底,近4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了主权财富基金,总额约3,3万亿美元,相当全球对冲基金总额的2倍(李俊江,范硕,2008)。基金从最初成立以投资保值为目的转变为追求投资回报最大化的目标,构成了不安定因素,加之对冲基金的投机行为,全世界流动性较强的逐利性资本规模,如不予管制足以构成对国家经济体系的毁灭性打击。如此的内忧外患,皆源于“美元本位制”的缺陷,80年代的储贷危机和21世纪初的互联网泡沫都产生于美元过度供给引发的投资热潮和资产泡沫,次贷危机成为了美元危机的又一案例。危机后20国峰会上增加了关于建立新的货币体系的讨论,人们开始意识到货币问题才是危机的根源。
  
  三、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和发展趋势
  
  1、对美国实体经济的影响
  美国产业结构的转型首先出现在19世纪70年代,南北战争前,美国全国人口80%以上在,农业在国民收入中仍占30.8%,制造业仅占12.1%。到1884年,美国的工业生产比重已超过农业,占到51.95%,完成了产业革命,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过度。1890年,美国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二战后,第二产业上升为主导产业。20世纪70年代,高新技术引领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进入21世纪,美国近80%劳动力就业于第三产业,第一产业不到2.5%,GDP近80%由第三产业贡献,20%来自于第二产业,第一产业只有1%左右(景跃军,王晓峰,2006)。美国产业结构演变至今,已形成了以第三产业为主导,以汽车、信息技术、军工、生物制药为支柱产业的产业结构,而金融业是推动其余产业的重要一环,次贷危机的影响也是从金融领域开始的。美国第一产业中,玉米、大豆的产量世界第一,尽管次贷危机愈演愈烈,但民以食为天,危机再严重,也要解决吃饭问题,因此危机对农业的影响不会太严重。随着热钱炒作大宗商品的热情褪去,粮食价格下跌,加之美国对粮价的补贴,危机并不对农业有所损害,反而抑制了粮食期货的投机,缓解了粮食危机。第二第三产业受创明显,犹如石头落入水面,击中的只是一点,却能向四面八方泛起波澜。除与次级贷款紧密相关的建筑业外,还有许多产业会被危机逐渐波及:
  (1)汽车制造业。美国汽车制造业的发达,不仅是亨利-福特先生发明流水线作业对于产业技术的贡献,更多的来自金融业的辅助作用。从美国民众消费信贷一节可以得知美国人通过贷款买车由来已久,时至今日,几乎所有购车过程都是用这种方式达成,被称为“汽车金融”。20世纪初,由于商业银行不愿向消费者贷款购买奢侈品一汽车,汽车销售冷淡,制造商也缺乏资金扩大生产。1919年美国通用汽车设立通用汽车票据承兑公司解决了问题,那是最早的汽车金融服务机构,通过向消费者提供贷款购买汽车。美国汽车业和金融业紧紧连在了一起。随后,银行、信贷联盟、信托公司也加入了从事汽车金融的行业,他们提供分期付款、融资租赁、信托租赁等方式连接制造商和消费者,推动了美国汽车业成为支柱产业。但汽车金融的过快发展同样产生了类似于次级贷款的衍生效应,过度放贷将贷款者的资质下调,经资产证券化形成ABS进入金融衍生市场,通过杠杆交易不断扩大规模,出现问题只是早晚的事。同时美国汽车业由于成本过高、管理方式落后的原因,单车销售利润已远不如欧洲、日本的汽车业,只能靠高销售量支撑。次贷危机爆发后,公司融资渠道被堵,消费者购车意愿降低,使资金的供给和汽车的需求下降。同时,汽车贷款违约率上升,汽车金融服务公司坏账积累,美国汽车业陷入萧条。通用、福特、克莱斯勒迫于月销量不断下滑,产生季度巨亏,宣布进行大范围裁员,并向国会提出救援申请,三大公司存在倒闭的可能,而整个汽车产业链多达400万人,一旦清盘将为美失业率贡献4个百分点。美国汽车业将面临重组改革,成为危机后实体经济中倒下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
  (2)钢铁业。美国钢铁业的辉煌起于19世纪初,成立于1864年的卡内基钢铁公司,通过建立大型钢铁联合获得优势,形成美国钢铁公司,垄断美国60%以上的钢铁产量,是世界最大钢铁生产厂,但如今的美国钢铁业已大不如前。国际上,由于钢铁业属于传统行业,美国劳动力成本偏高,国内需求较稳定,因此与新兴国家相比缺乏竞争。国内,钢铁业非生产性负担过重,美国钢铁业在职雇员为15万人左右,却要负担起退休和医疗费用的退休人员多达60万,大型钢铁企业无力与成立不久的小企业竞争,仅过去4年,有28家美国钢铁企业申请破产,失业人数高达7万。2007年国际游资炒作推高了钢铁价格,危机爆发后,资金撤离,世界钢价迅速下挫,由于建筑、汽车等行业的萎缩,作为上游产业的美国钢铁业在价格、产量需求的双重打击下,形式更加严峻。据MEPS统计,钢铁价格在未来几个月内将继续下滑,美国钢铁需求下降到钢厂目前产能的65%水平,业务几乎停止,同时承受着大量的高库存成本,并以非常低的价格尽快抛售产品。美国钢铁业如无突破性技术革新,只有接受政府的救援。  (3)航运和造船业。危机下全球放缓,世界贸易量和需求量出现下滑,同时打击了消费者和投资者的信心,给航运业极大的冲击。反映国际航运业景气状况的BDI指数(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自5月份的高点11,793点持续下降,目前徘徊于800点附近,跌幅超过90%。据法国海运调研机构AXS-AlphaliRer预测,全球闲置集装箱运力已达15万teu。航运业放缓直接影响相关的造船业,根据英国Clarkson研究公司统计,07年1至9月全球新接船舶订单1.43亿载重吨,同比下降25%,9月的新接单更是降至696万载重吨,同比下降幅度超过60%。新单减少,在建船舶撤单却在增加,由于预期、融资渠道等问题,船东撤单现象已十分普遍。无论是世界第一造船重公司还是小型合伙制企业都具有同样问题,浙江台州的民间造船热也逐渐降温,面临重新洗牌。
  (4)零售业。美国个人消费一直支撑着美国零售业的,是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危机发生后,美国失业率上升,多数公司开始裁员减薪,美国民众工作的不安定、国家经济的不景气以及个人信贷收缩,影响了美国人的消费热情。除生活必须品外,人们会节省开支以备不时之需。美国商务部11月26日数据显示,美国10月份个人消费开支下降1%,是2001年9月以来的最大降幅。美国4家百货上市公司,08财年同店增长均显著下滑,其中3家为负。美国5家超市上市公司,由于整体规模扩大和竞争的加剧,同店增长一直处于下滑,受危机冲击影响更甚,但超市公司的经营模式具有很好的抗周期性,其中Walmart自1971年以来同店增长始终为正,与GDP增长无显著关系。消费零售公司随着经营环境恶化,公司的分化加剧,CircuitCity 11月11日申请了破产保护。
  实体经济是国家的基础,即使虚拟经济发展如何迅速或者庞大,都不应该脱离实体经济所能承受的界限。业作为服务业,是致力于为其他产业融资、分散风险,促进产业升级,优化资源配置。它的的作用犹如人体的心脏,作为国家经济的中心产业,担负起为各产业供血,关系着国家的经济命脉。金融业是心脏,却不是大脑,更不应割裂实体经济,独立成型。然而,从美国经济的发展来看,自摩根时代,美国金融业的战略方针直接引导了相应产业的发展,它已俨然成为美国经济的领航者,一手带动经济,一手扶持。在金融衍生品出现后,金融业借助其特殊的运转方式,似乎可以脱离实体,造就自身的永动机,但终究是违背了。次贷危机的产生是虚拟与实体经济脱节的必然结果,危机会使无以支撑的过多的虚拟资产湮灭,并释放过剩的产能,直至经济恢复到一个均衡的低点甚至偏紧的状态。危机的过程和调整方向是相似的,只是时间长短不同。至于次贷危机,还需要时间。
  2、危机的发展趋势
  次贷危机起始于次级贷款的违约所产生的连锁反应,但因为经济环境恶化,抵押贷款市场很可能受到经济衰退的反馈,引发新一轮的连锁反应,违约和提前偿付的风险上升。首先,由于失业率上升,许多优质贷款者转变成新的次级贷款者而无力偿付,随着房价下跌,房屋价值等于或小于抵押贷款余额时,借款者会因为负的收益或LTV比率高于要求的80%,无法进行再融资而产生违约现象。其次,在美联储的降息周期中,现行市场抵押利率低于合同利率,人们会通过贷新还旧的方式进行提前偿付,减少因现行市场抵押利率下降形成的机会成本(孙奉军,2001)。违约和提前偿还都会影响证券化产品资产池的现金流供给,进而影响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定价,对经济产生新一轮冲击。根据相关资料显示,美国借款者对一些再融资的机会的反应有2~4个月的时滞,而经济恶化引起的居民生活状况下降和消费方式转变也需要一定的传导时间,美联储货币政策时滞后的效应是否会与之相吻合,或许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危机对于世界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直接影响。作为投资者的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对冲基金等有来自于全球不同的国家,对于直接参与次贷相关债券和金融衍生品所造成的巨额损失,使银行等金融主体坏账累积而被迫破产,信贷的急剧收缩阻碍了其他产业的正常运行,各国纷纷采取注入流动性和政策配合的措施,欧洲和日本以注资规模和频率判断,影响最为严重。(2)间接影响。经济不景气削弱了民众的消费和预期,特别是欧美地区,而以欧美为主要出口对象的新兴经济体和东亚国家(美国占日本出口的20.6%,韩国13%,中国21%),由于出口的减少,致使国内制造业受困,动摇了出口导向型增长的根基。欧美在步入衰退的同时,全球各国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经济下滑。IMF不断调低预期,预计2009年的全球经济增长率为2 2%。(3)机遇。危机在带来危害的同时也有机遇。在美国汽车业前景黯淡的情况下,欧洲和日本可借助成本和管理的优势迅速拓展市场,主导美洲地区的汽车销售,重新安排世界汽车业的格局。出口导向型国家迫于世界经济形势,进行产业结构升级,淘汰缺少竞争力和缺乏创新的低端产业,寻求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在美国经济衰退下,美元贬值会使其地位有所撼动,欧元在各国外汇储备中的比例上升,带动欧洲经济复苏。依照危机过后的时间来看,新兴经济体会成为近期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欧洲借助优势产业和政府措施会在中期重新活跃全球贸易市场,由于美国在诸多领域的优势地位,且现在采用的经济制度依然适应其当下劳动力发展的需要,内部矛盾尚属缓和,长期后美国经济复苏,第一经济强国的地位不会因次贷危机改变。  四、危机对的启示
  
  1、积极的救市举措会减弱波动
  在面对危机上,美国政府作出积极的救市举措,大胆注资和采用积极的货币、财政政策。尽管股市没有出现明显的拐点,大型的还在倒闭,实体经济逐渐受到波及,但从以往危机发生后的情况来看,救市比不救市对于经济衰退程度和复苏时间是明显不同的。1929年大萧条时政府的不作为和后来罗斯福新政出台为此做了很好的注解。因此我国政府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选择积极的货币和财政政策,以工代赈,以投资保增长,也是自宋代解决旱灾的古人智慧的传承和美国大萧条后进行大型项目建设的经验方法的借鉴。对于熨平剧烈经济波动,保证经济平稳增长是有积极作用的。
  2、重视民众信心的引导
  从危机中,可以看到民众预期往往是市场转折的先决条件。而经济学的理论前提也多与人们心理相联系。微观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国富论》中关于利己行为形成自由竞争,博弈论中均衡的建立,行为经济学的出现都离不开人们心理的作用。这里提及的对于人们信心的引导不是控制言论,控制信念的禁锢式引导,因为民众的心理预期本就是经济现象的组成要素,是经济波动的原因之一,是不可能停滞和趋同的。注重民众信心引导在于对于信息披露的去伪存真,在于树立民众信心方法的性,这也是我国由外向型经济转为内需拉动的重要一环。
  3、资产证券化推行的必然性和审慎性
  资产证券化在次贷危机的过程中起到了放大效应,我国正处于资产证券化的试行阶段,是否为了防止类似危机的出现而停止证券化?答案是否定的。防范风险不意味着要因噎废食,资产证券化是提高银行流动性,优化资产负债管理的过程。创新的作用在于分散风险,而不是创造风险。目前,我国银行业经营同质化现象突出,信贷资产占比高,大量风险无法转移释放,资产证券化的推出有其必然性。但是金融创新导致的投机行为却是危机的隐患,因此在证券化推行中也要注重审慎性,确保证券化资产池中资产的质量,限制风险在可控范围内。
  4、金融监管的借鉴和完善
  次贷危机暴露出美国监管的缺失,对我国的金融监管有借鉴意义。银行应建立更为完善的信息披露机制,尽量使借贷双方信息对称,同时借助新闻媒体的监督宣传作用,提高信息传递的广度、透明度和纪实性;建立实时监控体系,深入研究实体经济的动向,以确保对于金融衍生品风险的控制;加强国内与国外监管的协调,国内监管部门间加强沟通,可设立高级别的统筹监管部门应对系统性风险的产生,国际间增加协作,通过信息共享,提升海外投资的安全性。
  5、自下而上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型
  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采用出口驱动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危机中的影响,多来自于欧美等出口国居民个人消费的减少,而参与次贷相关衍生产品的直接冲击并不严重。国内低成本和国外高需求使我国经常项目长期保持顺差,在外汇储备连年增长的同时,也带动相关产业,特别是生产低附加值产品的制造业迅猛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重点。我国较早时期已意识到这种增长方式的依赖性过强,易受外部扰动的缺陷。1995年在“九五”计划中提出“实现两个根本转型”,但问题依然严峻,“十一五”计划中转型的目标依然是工作的重点。主动转型未果,危机引发的大量制造企业倒闭的痛苦过程却提供了被动转型的机遇。优化结构的新经济增长方式来自于外需转变内需的力量,通过内部良性循环的自我消化形成有效的内部需求,以改变外部依赖过重的状况。内需的增加还要依赖居民减少储蓄,提高消费的行为,但源于生活中的诸多不确定性因素,我国居民还是有进行储蓄以备不时之需的习惯,只有解决居民的后顾之忧才有提高消费的可能。以推动医疗卫生改革、养老保险改革、基础改革等的社会保障革新会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因此由社会保障改革开始,增加居民消费,由外需转内需,进而形成自下而上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传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