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6-25
【关键词】教育 经济增长 劳动简化法
二战以后,纵观全球,世界上最快的国家无不以重视教育而立足于世。美国如此,德国如此,日本也同样如此。美国学家戴·兰德斯在《国富国穷》一书中指出:“如果说经济发展给了我们什么启示,那就是文化乃举足轻重的因素。”由此可见,我们可以讲教育是经济发展举足轻重的因素。教育的进步,经济才会持续发展与繁荣。
一、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教育是经济发展的“筋”和“骨”,经济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大力发展教育。教育承担着培养劳动力的任务,就这意义上来说,教育是经济发展的条件。教育活动通过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开发智力等来提高劳动力的素质,从而达到缩短社会生产的平均必要劳动时间,实现巨大的经济效益。以日本为例。日本是一个人口密集、资源贫乏的国家,它之所以能跻身发到国家的行列,主要是由于民治维新后日本一直奉行“教育立国”和“科技立国”的战略。教育提供各种专门人才,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依靠”因素。
教育通过培养人实现为经济建设服务,是经济增长重要的经济资源。英国在19世纪80年代以前居于世界的统治地位,后来之所以被美国取代,就是当时英国的劳动力只有70%受过教育,而美国则有90%。据统计,1960-1978年,注重人力资本积累战略的国家实际人均GNP平均增长4.68%,而注重物质资本积累战略的国家仅仅为3.86%。前者的代表有韩国和等,后者的代表有巴西和西班牙等。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大量的人力投资是实现化的必备条件之一。在现代社会大生产条件,教育这个培养人的活动,在经济发展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用劳动简化法来计量教育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十分重视教育。邓小平同志指出:“不抓、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实现,就成为一句空话。”他强调:“要发展,离开科学不行。”“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到目前为此,我国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经济也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以下是用劳动简化法计量我国1982-2000年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劳动简化法是前苏联学者和我国经常采用的一种教育经济效益计量方法。根据马克思关于少量复杂劳动等于多倍简单劳动的理论,确定劳动简化比(简化系数),按照一定的数量关系,将复杂劳动量简化为简单劳动量,计算出简化后的劳动总量中有多少是教育因素而增加的劳动量,进而求出增加的劳动量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一)确定基期和报告期,并统计基期和报告期的劳动力总人数和国内生产总值
1982年为基期,国民收入为5294.7亿元,劳动力人数为52150.56万人;报告期为2000年,国民收入为89442.2元,劳动力人数88797.97万人。表1:
(二)确定劳动简化比
以小学四年级以下教育水平的劳动者为“基准”劳动力,设为1,受过小学教育(5-6年)的就为[(5+6)/2]÷4=1.375,受过初等教育(7-9年)的就为[(7+9)/2]÷4=2,受过中等教育(受10-12年高中或者中专教育)的就为[(10+12)/2]÷4=2.75,受过大学专科以上教育(受13-19年教育,包括专科、本科、研究生)的为[(13+19)/2]÷4=4。 (三)分别求出基期和报告期平均劳动简化比
公式为平均劳动简化比=∑(不同程度劳动力的劳动简化比×各级教育程度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百分比)求出结果见表2:
由表2,可得1982年的平均劳动简化比为1.34,2000年的平均劳动简化比为1.89。
(四)将社会复杂劳动量折算为简单劳动量
当我们把劳动者的质量转化为劳动者数量的时候,由于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总劳动量就会增长,在生产中通常表现为教育年限较长的劳动者对生产的贡献较大。社会复杂劳动量折算为简单劳动量公式为:
社会总劳动力中包含的复杂劳动量折算为简单劳动量(社会劳动力总数×平均劳动简化比)
经过计算,1982年和2000年由于教育程度的提高所带来的劳动量的增加分别占总劳动量的25.37%和47.10%
(五)计算教育对增长的贡献
如果把经济增加看作是全体劳动者劳动劳动共同努力得结果,那么我们就可以依据前面几步计算的结果求出由于教育程度提高而引起的劳动量增加对经济增长所起的作用。所以我们就可以求出1982年和2000年由于教育程度的提高带来的经济收入,经过计算得,1982年和2000年由于教育程度提高而带来得经济收入1343.26亿元和42127.28亿元。然后进一步求出报告期和基期由于教育所起作用得国民生产总值为40784.02亿元。见表4:
三、结论
从以上我们的计算结果可知,用劳动简化法计算,在1982年到2000年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84147.5亿元。其中,由于教育水平提高而带来的经济增长为40784.02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8.47%。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教育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是很大的。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教育、知识和科技等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正确认识经济增长与教育的关系,使教育真正成为经济增长的催化剂,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推动力。
:?
[1]靳希斌.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高金环.对教育与经济关系的再认识[J].科技与教育,2004,(3):43-44.
[3]刀福东,李兴仁,王天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分析[J].学术探索,2004,(2):51-54.
[4]杨盛菁.教育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甘肃科技,2005,(1):203-205.
[5]曾铁.教育是经济持续和强劲的基础[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1):56-59.
[6]张素蓉.论教育对经济的三维影响[J].集美大学学报,2003,(2):18-22.
下一篇:商务谈判与商务礼仪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