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中民俗文化的价值定位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曾维亮 时间:2010-06-25
  摘要:民俗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建设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民俗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功能、减压安慰功能之中。在当今社会背景之下,减压功能显现得尤为重要,它对农村的稳定和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民俗文化;价值定位
  
  一、民俗文化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新农村建设是对农村发展的一次全面提升,其内容包括、、文化和社会等方面。新农村的文化建设在这二十字方针中主要体现在“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上。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乡风文明中的乡风则是民俗文化的主体部分,也应该纳入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范畴。
  
  二、民俗文化是教化民众的重要手段
  
  民俗文化的教育功能是潜移默化的,中国民俗学文化创始人钟敬文先生认为,民俗文化是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而又隐藏不露的一种社会规范,是一种与所有人生活最贴近、感情最亲近、行为最贴近的特殊教育方式[1]。
  1.民俗文化是社会规则的重要渊源和社会秩序的维持者
  民俗文化是千百年来生活在此区域的民众对于社会生活的认识和经验的,当这种经验总结成为部分区域内的习惯进而发展成为该区域内普遍遵从的习俗之后便在该区域内发挥着普遍的约束力。这些民风民俗以本地的传统道德文化为基础,贯穿着国家的政策、法规,形成在本区域内独具特色的新的社会规范,在某种程度上说民俗超越了法律,超越了道德,这种约定俗成的习俗很的成为当地通行的社会规则。
  在中国很多地方都有给刚出生的小孩儿“洗三”的习俗,孩子的父母主动邀请亲朋好友到家做客,看望刚出生的婴儿。在婴儿满一个月之后再操办盛大的宴席,给婴儿过“满月”,此时不仅亲朋好友要过来,本村附近的很多的邻居和熟人也都会过来。在小孩儿满一岁的时候,父母们就要操心给小孩“抓周”的事情了,这一系列的习俗既有浓浓的乡土气息又体现了长辈对子女和晚辈的喜爱和期盼。
  农村很多地方在老人过世之后会举行盛大的葬礼,子女亲朋隆重的送老人入土为安,这既是对父母长辈的一种尊重,又是对老人一生的总结。在送老人出山之后的三十五天之类又要准备“过五七”。家里有老人过世是一件不幸的事情(白事),亲朋好友和本村邻里要过来悼念,待老人入土为安之后,子女们就应该忘记这些不幸之事,照常过日子并且把日子越过越红火,俗称“脱百转红”,其形式就是在司仪的主持之下将大门上的白对联换成红色的。在“过五七”当天亲朋好友和本村邻里也会在主人家选定的日期里到家来冲喜。
  不管是小孩子出生之后的“洗三”、“满月”、“抓周”还是老人过世之后的葬礼“过五七”,村子附近的人都会很热心的帮忙,帮厨的帮厨,打扫收拾的打扫收拾,遇到老人突然过世的时候,帮助通知亲朋好友,一切都井井有条。没有过来帮忙的邻里也会过来祝贺或者悼念,很少有附近的邻里不过来的。在农村,这种互帮互助、相互道喜祝贺和哀悼的习俗几乎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谁家没有个三灾五难?谁家没有老人?谁将来不会成为老人?都生活在这个区域,三天两头打照面,对于这样的红白喜事亲朋邻里们都不敢怠慢。农村关于一系列的丧葬礼仪其实是为了让子女们时刻谨记着关爱老人,不忘老人的教诲。尊老爱幼和互帮互助的传统在中国民俗文化之中表现的格外明显,以上仅仅是最具有普遍性的习俗之一。
  2.民俗文化是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的有效途径
  农民是农村的主体,农民综合素质的高低,是能否实现新农村建设伟大目标的关键。从总体上看,中国农民目前平均教育年限不足七年,在近4.9亿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占40.31%,初中文化程度占48.07%,高中文化程度占9.7%,中专文化程度占2%,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仅占0.52%[2]。如何培养造就一代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已成为当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树人,只有本土农民的文化素质提高了,致富技能加强了,具有了“造血”功能,新农村建设才能长足发展,不乏动力。
  文化具有其他社会要素无可取代的作用,建立起一种适合于新农村建设的文化理念,一旦这种文化理念能够形成并深入人心,就能在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层面上发挥广泛、稳定而持久的影响[3]。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人们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很大的影响,在个体和整体素质都得到提高的基础上,培育新型农民的关键性任务也会得到较为妥当的解决。   三、民俗文化是社会稳定的减压阀
  
  1.民俗文化是丰富文化生活的重要途径
  在伴随着集体的弱化,文化建设更是显得力不从心,花鼓剧团解散、电影院拆迁等等一系列的文化设施和文化队伍流失使得农村文化日益贫乏。好在信息科技的和的延伸使得农民能够通过广播电视和网络接触到外界的信息获得文化的给养。但是单纯的一家一户通过电视网络获取信息不足以扩大繁荣农村文化,提高人文修养,必须要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农民爱听爱看的文化才会让更多人参与其中。民俗文化因其与群众有着天然的联系很的承担着这样一个功能。在辛苦劳作一天之后,茶余饭后,闲来无事的人们凑在一起,三五成群,谈天说地,对酒当歌,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表达他们心中的感情,丰富民众的业余生活。
  2.民俗文化是培养社会认同感和信任感的桥梁
  民俗文化是千年积淀的产物,是共同心理素质的积淀和综合。虽然地域广袤,“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但是在风俗的细小的差异上仍然可以反映出共同的文化和心理素质。从古至今,同乡情结都是身在异乡之人的重要寄托。俗话说“出门靠朋友”,这些朋友就包括自己的同乡。“万里他乡遇故知”也被古人称为人生三大喜事之一,漂泊在外的人对于同一省市出来的乡亲格外亲热也格外信任。现如今,社会流动性加强之后,这种依靠共同地域和民俗联系起来的同乡关系显得格外明显和重要。各种形式的同乡会的建立则是这种心理和文化认同感的集中表现。同乡会的建立对外出务工人员提供了很多的便利,也增进了同乡之间的感情,架起了人与人之间相互认同和信任的桥梁。
  3.民俗文化是增强社会凝聚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民俗文化是民间百姓自己的文化,是一种最本源的群众文化,可以称其为草根文化。它既是古老的,又是年轻的;既是传统的,又是的,会随着的长河不断延续下去。它融洽在我们每个人的血脉和生活流程中,存储在社会各阶层的心理结构中,具有无形的凝聚力[4]。作为一种群体性创造的结晶,这种经过群体活动约定俗成的文化模式和行为准则把生活在这个区域的人联系在一起。
  民俗文化虽因地域不同而差别各异,但其共同的一点就是注重人与人之间和个人与团体之间的和谐相处。共同的文化背景和心理素质,决定了生活在共同民俗文化区域的人有着较强的凝聚力。民俗文化所倡导的和睦相处的行为操守和规范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着外部制约的作用。民俗文化独具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得民俗文化流传的越深越广,其凝聚力越强,向心力越大。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民俗文化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在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之下,很多外出务工的农民工返乡成为了新的待业人员,他们和本地的富余劳动力和城镇失业人员相比,一无土地,二无工作,三无保障,成为新的“三无人员”,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加大。这些农民工回乡之后的安置问题则成为当地政府的重点工作。一方面要使返乡农民工克服巨大的心理落差使其内心安定,另一方面要尽快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在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之下要实现返乡农民工尽快就业有一定的难度,但就业问题不解决,生存就没有办法保障,更不用谈社会稳定问题。如何短期内稳定返乡农民工以寻求缓冲期内化解不稳定因素则是各级政府要考虑的重要民生话题。笔者以为,稳定回乡农民工一方面要依靠政府的宣传引导和村委会的安慰化解其心理落差,另一方面要靠农村的各项社会规范的潜在约束力教化和制约其行为,避免返乡农民工急躁心理甚至是过激行为的不良影响。各项社会规范的制约少不了本地村规民约、民风民俗,只有这些被当地人普遍认可的治理规则才能在本区域内发挥最大的效用。只有从上述几方面准备才能把潜在的矛盾和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新时期,新农村建设直接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大局,抓好新农村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民俗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作用的发挥对全面建设新农村十分重要,其价值定位不能离开民俗文化本身的功能,但更多的是结合当前的社会现状和新农村建设的实际。
  
  :
  [1]马琳.试论民俗文化的特征与功能[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素质[EB/OL].http://www.xinnongcun.gov.cn/counter.asp?id=5153&iclass=0402.
  [3]刘福兴.新农村文化建设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6,(10).
  [4]王海音.民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J].百家:戏文,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