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问题与环境道德意识探略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6-25
关键词:环境问题;环境意识;环境道德
环境问题,概括地讲,是指全球环境或区域环境中出现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的各种现象,它是目前人类面临的几个主要问题之一。
一、人的环境道德意识对环境问题的作用
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由人们的环境道德意识低下所造成的。有什么样的环境道德意识,就会形成什么样的环境局势。可以说,二者是一种因果的先行后续的关系。
(一)促进环境发展的环境道德意识
促进环境发展的环境道德意识主要有自然中心主义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意识。自然中心主义是一种积极的环境意识。追溯到人类思想发展的遥远时期,老子以“道”作为万物的根本,“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1],他们都认为人与自然万物皆源于一体,人与万物平等,人类没有凌驾于万物之上、主宰世界的权利。同样,自然中心主义并不把自然作为人类征服和利用的工具,而是把人类作为自然中的一员,平等的对待其他物种,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把人类只是作为自然的一员,而不是成为自然的主宰。可持续发展强调在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基础上,更承认人类对自然的保护作用和道德代理人的责任,以及对一定社会中人类行为的环境道德规范研究,以强调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以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目标,从而力求构建一个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二)阻碍环境发展的环境道德意识
“人类中心主义”提出了著名的命题:“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2]这就将人看成是判断一切事物是否存在的评判者。它把环境看做是只被人利用的工具和奴隶,人对环境也只有征服和压迫,这种狭隘的观点就割裂了人与环境的共存和谐关系,对人类自身的利益无形中造成了根本危害人类中心主义认为环境道德的唯一相关因素是人的利益,这种价值观念深刻地影响着一代代人的思想和行为,在人们的心灵深处转化为一种思维定式,也形成了僵滞的思想意识。然而,人类中心主义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它在对待自然、代际、代内、种际之间等关系时存在着偏差和失误:一是,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人类中心主义强调对自然的征服和改造。二是,在对待后代人的利益上,存在着代际不公平。三是,在对待当代人的利益上,存在着代内不公平。四是,在对待人类以外的其他动物方面,存在着种际之间的不公平。
二、提高人的环境道德素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一)通过教育,使公众树立环保意识
1.更新传统的道德价值观念。传统的道德对象只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并不认为自然界在我们道德所要考虑的范围之内。所以,为了环保的顺利进行,我们必须更新这种不合理的价值观,把自然也纳入道德关怀的范畴。首先不应再急功近利,不再坚持“人类中心主义”,唯“人类”独尊,而应形成以自然为中心的环境意识,应该承认自然界的内在价值,把自然视为人类的伙伴,并产生一种尊重自然的态度,产生对自然的亲近感情和关怀;其次是引导当代人要自觉维护下一代的发展权利,学会正确处理当代人与子孙后代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利益关系,不应为了眼前的需求而毁坏了长远的发展条件,从而在平等的基础上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2.树立合理的利益理念。利益是道德的基础,道德与利益是统一的。正确对待利益问题也是一切道德的出发点。环境道德作为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于生态环境关系的规范,其基本原则就是生态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高于一切。在利用和改进自然引导各种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要注重自然界各个要素的互利共生、协调发展。环境道德将我们置于一种挑战性的困境中,因为它们可能会要求我们抛弃一些物质理想,即我们的生活应达到一定的水准以及为了维持这种水准应该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尽管如此,培育环境道德并非是可有可无的精神游戏,人类应重新规范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利益分配,以生态优先的原则重新定位一些产业。
3.强化生态保护意识。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的支持。人们应该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了解自然、与自然为友;只有掌握了自然,才有可能正确利用规律,满足人类自身需求,改善和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4.建立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观念。据有关资料显示,占世界人口20%的发达国家,每年消耗资源占全球的80%。如果所有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如此,那么对全球生态影响将是毁灭性的。正如《只有一个地球》一书中所指出的,“对消费的喜新厌旧成风,无限制的使用能量,我们的前途只能是生态系统的灾难。因此,在消费中考虑对资源的影响,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的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作为可持续的生活方式。”[3]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必须考虑它们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即使可以再生,也必须给它以喘息的机会,让其能够“休养生息”。我们应大力宣传和引导人们购买那些生产使用中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无害、符合环保需求的绿色产品,培育绿色消费市场,从根本上杜绝一次性的消费。
(二)养成自觉践行环保意识的行为习惯,并为环保顺利进行提供有效的载体
1.对于个人来说,最重要的是形成以内省为核心的自律.环境道德的建设,人民群众是最广泛的参与者,对环保工作的顺利进行起着主要的作用。而如今的问题是,人们头脑中虽然有保护环境的意识,但这并不意味着在行动上我们都是环保的积极分子,并没有形成一种环保的习惯。在我们周围随处可见关于环保的标语:不准随地吐痰、不准乱扔果皮纸屑、不准践踏草坪等等,但我们是否真的做到了呢?我们往往都会抱有一种侥幸的心理,特别是在一些绿化区,我们为了走捷径而乱踩草坪,破坏植被,虽然浅意识里也认为这是不道德的,但看看四周没人,就顾不了那么多了。所以,我们需要一定的时间,使外部规范逐渐内化为人的内在意识,达到自我反省,能够意识到哪些行为是有利于环保的,而哪些行为又会阻碍环保工作的展开,把好的环境意识在行为习惯上体现出来,形成一种道德自律,使人真正达到环保上的道德自觉。
2.对于社会来说,就是要营造积极的社会氛围必须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环境道德建设的过程,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以活动为载体,吸引群众普遍参与,是新形式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特别是环境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每个公民既是道德建设中的参与者,也是道德建设成果的受益者,要坚持在各种类型的群众性活动中突出强化环境道德要求,使人们在自觉参与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道德境界得到升华。如,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植树节、世界森林日等等。同时,各种精神文化产品都要积极反映环保这一主题。大众传媒、广播、电视、报纸、刊物等大众媒体以及各类文艺作品,对环境道德建设有着特殊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所以,一切思想文化阵地、一切精神文化产品,都要大力宣传和积极反映环境保护意识,坚决抵制任何反自然的发展观,为推进公民环境道德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制定相应的法规,为环保提供政策保障
道德手段与法律手段通常是相辅相成的。培养良好的环境道德意识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离不开严明的法律和规章制度,它们是道德建设健康的重要保证。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环境立法工作,据统计,到2003年止,中国已缔结多边环境公约21项,双边环境协定21项,颁布环境保护法律6部,与环境有关的资源法律9部,环境保护法规29项,已建立起一套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4]。时至今日,可以说已经做到了“有法可依”,但我国环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是“有法不依”和“执法不严”,许多制定出来的规章制度往往被束之高阁,毫无价值。所以,我们不得不借助法律的强制措施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为环境道德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持和制度保障。
(四)构建一个良好的环保道德评判机制
构建环保道德评判机制,首先这意味着我们要构建一种能够对社会成员的行为作出道德上的评判的有一定约束力的机制,使得环境道德评判的结果与法律、政令、社会舆论等有效衔接;其次,应将道德评判权更多地交给群众自己,在实践中自我、自我提高,树立人们之间的环境道德意识和思考判断环境道德行为的善恶标准:对不利于环境发展的思想观念、言行举止进行批评指正,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借助法律的强制手段,而对一些优秀先进人物和事迹则进行表彰,让人们有榜样、有目标,见贤思齐,从中受到鼓舞,从而自觉提高自身的环境道德素养。
总之,提高公民整体的环境道德素养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它的长期性、复杂性及系统性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多角度综合运用各种手段,以教育手段为主,宣传、引导等手段为辅,按“以点到面”的方式来逐渐提高全民的环境道德素养。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也是时代的难题。而环境与发展又似鱼与熊掌,二者不仅可以兼得,而且必须兼得。当代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尖锐化,除了要不断完善人类生产生活模式这一硬手段之外,还需要环境道德的介入,从转变人们的环境道德意识开始。总的来讲,我们的道德建设虽然迈出了新的步伐,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仍存在不少问题,环境危机的出现就是我们道德建设的一大漏洞之一。
:
[1]魏源.诸子集成——老子本义[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35:26.
[2]北大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54-55.
[3]芭芭拉·沃德,勒内·杜博斯.只有一个地球[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上一篇:谁来先享低碳盛宴
下一篇:人→土 壤→蔬 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