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电子制造业农民工的非自愿失业
关键词:金融危机;农民工;非自愿失业;电子制造业
受国际金融风暴的袭扰,中国东部沿海地区部分外向型企业正在遭遇新的挑战,金融风暴的影响通过国际贸易蔓延到实体经济,中国电子制造业首当其冲。许多大中型电子制造企业原材料成本上涨和人力资本上升,产品订单减少、企业利润下滑,限产、停产或者外迁,美的、康佳、科龙、格兰仕等家电巨头也纷纷将主要生产基地向内地转移。大批工人被裁、被迫休假,致使部分农民工纷纷踏上返乡归程。四川省截至2007年底共有在外地务工者2 000多万,60多万人回到家乡;安徽省外出务工人员约1 000万,2008年有70多万农民工返乡,有关数据显示,中国农民工中有500万人选择回乡,相当于乡镇企业总人数的20% [1]。
一、电子制造业农民工就业的现状和主要矛盾
调查显示,电子电器业是当前外出务工人员从业较为集中的行业之一,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人口比重17%[2]。当前中国电子制造业农民工就业的现状可以归结为“三大矛盾”:
1.劳动者寻求自身持续发展与企业掠夺式用人方式的矛盾。考虑到电子制造企业的紧张工作环境和生产流水线工作效率的要求,许多电子制造企业只招收限于18~25岁的年轻工人,而且更偏向于使用女工,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农民工身体素质最好,反应最灵敏,有足够的体力和精力在产品流水线上的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5]。这种只顾眼前利益的用最低的代价掠夺性使用劳动力中最宝贵的工作年龄阶段,破坏性用工和掠夺式用工必然造成“高级技工”和“熟练工人”的缺乏归属感和不稳定心理。
2.农民工素质偏低与电子制造业产业升级的矛盾。目前中国农民工总人数已超过2.5亿,占产业工人总数的2/3,农民工对中国GDP的贡献每年都达到3万亿元以上[3]。但电子制造业绝大多数工人只有初中文化,没有参加任何就业前的职业技能培训,这严重影响了农民工向职业上游发展,同时伤及中国电子制造业在国际上的行业竞争力。调查显示,三大沿海制造业基地都面临着普通工人供过于求,有专业职业技能的工人严重短缺的结构性供求矛盾。
3.市场机制自发作用与宏观经济难以调控的矛盾。由于市场机制自发作用和全球性金融危机,美、日、欧日益陷入衰退,中国出口随之放缓,与此同时电子制造企业利润增长和出口相关投资也同时受到影响。由于美元、欧元对人民币汇率下降,以出口为主的电子制造业订单量骤减。珠三角及中国沿海一带一批出口加工型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倒闭,许多大中型制造企业也迅速收紧扩充步伐,这些直接导致大批农民工非自愿失业,或被迫无限期休假。
二、电子制造业农民工非自愿失业的原因分析
1.工资待遇低,这是导致民工失业的最根本原因。从根据国务院研究室的题组总体调查结果看,农民工和城市工人的收入差距是十分明显的。农民工平均月工资为921元,只相当于城市工人平均月工资1 346元的68.4%,而且80%的农民工月工资在1 000元以下,甚至有27%的农民工月工资在500元及以下。
据国务院课题组对湖南、四川、河南三省的抽样调查,农民工月实际劳动时间超过城镇职工的50%,但月平均收入不到城镇职工的1/4。在沿海某地区农民工资收入增长幅度每年不到10元钱,许多电子制造企业常以最低工资标准作为底薪,有些底薪仅四五百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上是负增长。
2.城市生活成本高,安全无保障。近年来,中国城市房价一路攀升,特别是制造业基地的房价,更让这些产业工人望尘莫及。大量电子制造行业农民工常年工作在车间第一线,收入大多在1 000元左右,有的连基本的房租都支付不起,更不要奢谈购房安家;大多数员工居住于公司集体宿舍、地下室、简易工棚和城中村搭建的棚屋中。恶劣的居住条件,较低的工资收入,危险的工作环境使得他们只能失去工作被迫失业。
另外,一些生产企业一线工人工作危险性高,但对应的保障机制难以配套。根据农业部2005年的调查,目前农民工的工伤保险的参保率只有12.9%,医疗保险的参保率为10%左右,养老保险的参保率为15%左右[6]。农民工无法真正享受到城市居民的各种福利待遇如住房、医疗、就学、失业、养老等等,更无法很顺利地融入城市文明体系。
3.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影响。电子制造业的周期波动不仅取决于固定资本的更新,而且取决于新技术、新知识以及新技术、新知识的获取方式以及外来经济的冲击。如美国和欧洲市场占中国总出口的40%。由于美、日、欧日益陷入衰退,中国出口随之放缓,与此同时,电子制造企业利润增长和出口相关投资也同时受到影响。中国沿海一些出口导向型的电子制造企业出现了停工、停产、限产、降薪等行为,直接导致电子制造业大批农民工被裁,或被迫无限期休假,成为农民工非自愿失业的重要原因。
4.劳动力素质不高制约农民工在电子行业长期稳定就业。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电子制造业产业结构正在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对技术工人和熟练工人的需求大大增加。劳动力市场上,企业招聘大多要求“文化程度高中以上”。而进城民工文化程度偏低,在外出前没有掌握必要的专业技能,在激烈的劳务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就业范围狭窄,从事的工作简单粗放,可替代性强,没有与用人单位讨价还价的资本。企业经济效益稍有下滑,就会裁减他们的工作岗位。因此,经常处于非自愿失业状态。
三、减少制造业农民工非自愿失业的对策和建议
1.完善职业技术,提高电子制造业人力资本积累。(1)技能培训要本着贴近市场、贴近、贴近劳动力的原则,从素质培训、技术培训、订单培训入手,有针对性地对有转移意愿的务工者提供机械制造、电器维修、电汽焊、汽车驾驶、电脑操作等技能性培训以及法规知识的培训。(2)地方政府应有针对性地对外出务工劳动力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工专业能力和品德等就业信息的可识别性。(3)电子制造企业应加大培训投入,激发员工劳动积极性,不断进行技术改造、产品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化解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压力。
2.推行保障制度,降低农民工城市生活成本。(1)探索建立低成本、普通社区自主服务管理的实用房和廉租房制度,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稳定农民工居留方式,真正消除农民工过度回流给城市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2)建立国家、用人单位和农民工三位一体的以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等为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实现与城市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统一。
3.构造一体化的电子制造业农民工信息服务体系。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关键在于促进城市社会对农民工利益的认同,以及提高社会资源聚集和配置效率,因此有必要建立劳动用工管理信息系统。(1)构造一体化的农民工信息服务体系,将一直被社会边缘化的农民工群体逐步纳入到国家公共服务的轨道和化的社会环境中来。(2)通过培训和提供社会化保障提升农民工的群体素质。完善信息发布平台,确保用工信息的准确、及时有效畅通。根据需求信息进行培训,以便提供更多更合适的人才。
4.提高薪酬待遇,改善用工环境。主动地、有计划地提高员工工资福利水平,增加对外来劳动力的吸引力,实行人性化管理,促使职工队伍稳定,营造企业文化氛围,让企业职工有归属感。特别要注意劳动力成本的增长速度、行业状况和劳动力成本地区差异;当然,在提高员工工资待遇时,企业将受到成本效益原则的限制,即提高员工待遇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效益时,企业员工福利待遇政策达到最佳状态。
:
[1]王卫平.电子产品制造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5.
[2]李建平.农民工信息化提上日程[N].机世界报,2006-10-30(A6).
[3]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农民工调研报告[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255.
[4]姚引妹,袁晴.人口年龄结构转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J].江南大学学报,2006,(4):7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