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跳出“引进-落后-引进”的怪圈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6-25
关键词:我国装备制造业;机遇;改变
2008年受次贷危机的影响,诸多装备制造业强国都无力负担成本上涨以及对资源珍惜和产业结构升级等因素的压力,需将其装备制造业生产环节外包。面临这次机遇,我国可以通过利用巨大的市场潜力来引进先进技术,然而在此过程中,如何把重点放在创新上,实质性地解决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困难,而非仅仅停留在技术引进阶段,走出长期的依赖于引进的先进技术而始终落后的恶性循环。从而缩小乃至赶超发达国家,跳出一直以来困扰我国装备制造业“引进-落后-引进”的怪圈,值得认真思考和研究。
一、概述
装备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它是我国最大的工业产业,是国家对外经济贸易的第一主产业,是高就业、高附加值产业,也是事关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产业。我国是发展中大国,工业化进程还没有完成,国民工业生产急需大量的装备产品,我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当务之急是通过装备制造业的保障来推进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因此,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是必然选择。装备工业是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支撑和保证,是工业改组改造和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为各产业部门提供大量的先进装备。 装备工业不仅有助于优化各产业部门的生产要素、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产品结构,有助于提高各产业部门的自身素质和技术装备水平,同时还可大幅度地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能源和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当今我国发展装备制造业的优势分析
1.2006年2月,国务院正式颁发《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8号),明确了振兴装备制造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措施,提出了支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8月,国家发改委重大技术装备协调办公室正式成立,为重装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2009年2月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纺织工业和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政府一系列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具体配套政策的相继颁布实施为我国重装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政策支持环境。
2.我国重化工业进程的不断加深和发展中国家基础建设的快速发展为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的国际国内市场需求。随着我国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重化工业进程的不断加深,对重装产品的市场需求将会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印度、巴基斯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基础建设的快速发展,对重大技术装备的需求逐渐升温也使得装备制造业的国际市场需求潜力巨大。 三、制约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因素
1.多年来,我国装备基础机械、机械基础部件发展滞后,成为各类主机和重大技术装备技术进步的重要制约因素: 基础机械产品落后 机床、仪器仪表等基础机械产品,中低档产品居多,性能质量不高;高精度、超精密机床、数控机床与国外相比,在精度、可靠性、工艺结构等方面尚有一定差距;仪器仪表产品的成套率低,数字化、智能化产品品种总量供应不足;重大技术装备配套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用传感器和测试仪器的品种满足率不高。 目前各类主要基础件的性能指标大体相当国外20世纪70—80年代水平,严重影响着主机及配套系统的性能、可靠性。
2.由于长期重硬件轻软件、重引进轻消化吸收,我国装备工业的整体素质和产业技术水平低,许多重大技术装备不得不主要依靠进口。有数据表明:我国光纤制造装备的100%、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的85%、石油化工装备的80%,轿车制造、数控机床、纺织机械、胶印设备的70%被进口产品占领。越是高精技术附加值高的装备,进口就越多,自给率就越低。
四、结合当今形势给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建议
1.自主研发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中心环节,立足自主研发,加大引进力度,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制造。鼓励与高校、研究院所共建技术中心,加快发展区域科技创新和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开放式区域创新体系。积极实施知识产权和标准化战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2.推进产业集群,整合区域人才优势。依据各个相关产业间生产、技术、人才等联系,加快开发区、工业园区建设和改造提升,构建“大产业区”,减少基础设施投入成本;实现区域内企业纵向联合,开发上下游产品,延长产业链两端,建立完善区域服务体系;建设专业市场,深化技术分工,培育具有产业特色和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进一步提升先进装备制造业区域竞争优势;建立多层次的研发、制造和管理人才培养引进体系。依托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高级技校和其他社会力量,加快培养装备制造业适用的高级技术人才和技工。鼓励企业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多种形式引进急需的专业人才,借鉴国外大集团企业技术研发模式,探索引进人才和智力的新途径。
3.加强产业政策引导,促进结构调整。根据我国“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围绕重点培育的十大行业,制定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专项规划,明确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规划和土地部门加强统筹,根据城市发展和产业集聚的需要,支持装备制造业的集群发展和特色产业功能区的建设。对产业结构调整有重大影响的先进装备制造投资项目,设置行业准入条件,优先保障其发展。各机构应增加对符合条件的装备制造业企业的信贷投入,满足其贷款需求。积极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引进风险投资和创业投资资金。加强装备制造业生产要素的供给,实现以产业链为纽带、生产要素节约利用的新型装备制造业集聚区。
:
[1]姜 红:加快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意义与对策[J]. 边疆与文化,2004(11):11.
[2]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C].(国发〔2006〕8号).
[3]2008中国制造业高峰报告[R].2008.10.14
[4]关于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若干建议[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