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经济发展成果均衡对适度普惠建构的意义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何独明 时间:2010-06-25
  [摘 要] 构建和谐社会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根据十七大报告的适度普惠与共建共享原则,结合近20年来 的实践成果,今后的社会发展必须走经济发展成果均衡之路。通过改善社会心理结构、发展县域经济、加快 卫星城建设、提高低收入群体福利、倡导慈善型社会等措施,缩短不同层次地域、城市及阶层之间的差距,建设经济生 态文明,实现经济发展成果分享均衡。
  [关键词] 经济发展;均衡论;共建共享;经济生态
  
  一、经济发展成果均衡问题
  
  十七大报告中适度普惠、永续发展和人均GDP的宣言,在一定程度上凸显出经济发展成果的核心需求,即成果均衡问题,也就是十七大报告的共建共享;如何共享共建是社会急需考虑的问题。十七大已经明确方向:从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从“可持续”发展到“永续”发展、从总量GDP到人均GDP,从先富带动后富到共建共享,从东部带动全国、沿海带动内陆到适度普惠型社会,足以证明对经济发展成果的重新思考及定位,也就是注重了经济发展成果的均衡对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所以,我们在论述和谐社会的建设时,主要着眼于经济发展成果的均衡化问题,只有解决了经济发展成果均衡问题,和谐社会建设才能水到渠成。所以,首要的问题是解决经济发展成果均衡。
  
  二、和谐社会对经济发展成果均衡的要求
  
  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各个局部都和谐,要各个局部都和谐,必须要求经济发展成果均衡化。
  1.城市阶层间经济发展成果均衡。同样生活在一个城市,不同阶层之间对本地经济发展成果的分享存在巨大差别,这些差别不仅仅表现与能力、素质等方面的优劣差异,能力、素质、机遇等造成分享经济发展成果不同,一般不会对社会阶层之间造成剧烈的不和谐。而最大的、最让人们之间不够和谐的因素,表现在灰色收入上。“目前城镇最高与最低收入10%家庭间的人均收入差距约31倍,而不是统计显示的9倍。城乡合计,全国最高与最低收入10%家庭间的人均收入差距约55倍,而不是按统计数据推算的21倍。实际收入差距要远大于统计显示的水平,目前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原因,主要不在于市场化,而在于制度不健全所导致的腐败和灰色收入。”[1]这些对经济发展成果分享的不均衡是损害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要从城市阶层之间对城市的贡献(当然某些时候、某些领域没有必要按照一倍的脑力劳动=N倍的体力劳动来)来衡量对经济发展成果分享的多少,也应该从人情性、合理性、感情性上稍加考虑,保持城市阶层之间的和谐。
  2.城乡间经济发展成果均衡。城乡之间对经济发展成果分享的不均衡也是社会不和谐的重要一环,人类社会诞生以来就存在这种失衡,建国以来表现更为突出,几乎以掠夺的方式集中乡村资源支援城市发展,造成了目前乡村不能充分分享自己的经济发展成果。更何况国家、地方政府安排的大型投资项目,也是按照政治中心优先原则、集中资源搞优势城市建设,这一原则在城乡间进行资源投入是有利于城市发展而不利于乡村建设的,在人才、资金、技术等经济资源投入方面,城市的条件远远优于乡村,这就造成了城乡之间的失衡。现在已经出现了所谓“反哺农业”的声音,但却远远不够,要在经济发展成果的利益上惠顾乡村,应该提倡城市反哺乡村,对以前的发展模式进行修正,更有利于城乡发展互动,经济发展和谐分享。
  3.区域经济发展成果均衡。这个均衡是经济发展成果内在的最突出要求,也是解决经济发展均衡的核心部分。有关经济学原理强调区域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塘等迅速崛起,但其迅速崛起过程中伴随的经济发展成果共享问题一再被提及,它们的发展明显是建立在占用全国部分经济发展成果基础之上的,再加上区位优势、政策导向、自身基础,这些少数区域经济体的迅速崛起,虽然初步达到我们改革开放设计的初衷,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这些崛起的区域经济体对自己经济发展成果的“独享”(当然不自主的外溢效应一般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引起了社会的些许不和谐声音,这是可以理解的。所以,党中央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一个解决区域失衡的战略举措。
  
  三、经济发展成果均衡论误区
  
  上述论证的经济发展成果均衡问题,很容易给人们造成误解,并且在现实社会中也确实存在着很多误区。
  1.绝对均衡论。我们讲世界是一个动态过程,所谓平衡只是一个点或短暂时刻的平衡,事情相对性是必然的,也是动态世界的主题即均衡的动态规则。自从人类进入私有制社会以来,由于经济的作用越来越大,它对社会各个生活角落的渗透力一直在加强,以至整个人类在国家、集体、组织、个人之间从来就没有绝对均衡过,在一种相对均衡的状态中运转,如果说存在绝对均衡状态,也只是短期静态均衡,仅仅是一个点。从长期动态均衡规则看,经济发展成果的过程及结果不是绝对的,更不是绝对平均主义。
  2.崇尚基尼系数。人们一谈到经济发展成果分享问题时,都言必提基尼系数作为衡量标准,首先应该看到基尼系数的合理性,但又必须看到其不合理的一面;比如,制度寻租造就了一批大腹便便的暴富者、一批贪得无厌的受贿官员,拉高了我国的基尼系数,致使社会仇富心理日益严重,实际上我们的基尼系数却不一定像数字那么危险。如果不具体分析,盲目夸大,会对社会心理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基尼系数虽然实际意义含混,但人们崇尚其优美的数学公式和几何图形,在收入差异量化的研究与测算中,被广泛应用。在对总体差异的分解分析中陷入了困境。人们试图运用基尼系数的方法来进行总体差异的分解,未有确切结果。”[2]
  3.忽视与区位因素。我们既要考虑东、中、西部的相对均衡,又不能忘记它们的历史及其各自的区位差异。对于区位差异,人们往往无可厚非,因为很容易看到“己不如人”。最容易忽视的是历史因素,自南宋开始,社会经济发展过程已经向南倾斜,张海英分析的江南地区的商路及格局、江南内部商品市场、江南市场与全国市场、海外市场等已经出现了南方经济的优越性;明末清初沿海与国际国内市场联系广泛,于是沿海地区有较高程度的商品化生产。泉州港曾以“刺桐”为世界各国航海家、商人所熟知,它的兴起和发展在“海上丝绸之路”占有重要的篇章;古时候的泉州是一个经济繁荣的商港,早在南朝,史书上就有其与海外友好往来的记载。到了唐代,泉州港已是我国的四大商港之一,南宋时与广州并称为全国两个最大的商港。元代,泉州地区海外进入了空前繁荣的黄金时代,它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齐名,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港”。不争的事实已经写入历史,我们必须正视历史。
  4.社会心理失衡。现存社会心理失衡的表现:尊卑有序心理、相互回报心理、明哲保身心理、从众与依赖心理、近而亲心理、出人头地心理、反向比较心理、责任淡化心理、权重法轻心理、享乐心理[3]。这十大失衡的社会心理必然导致对社会经济发展评价不客观,这些不客观评价会对整个社会风气和人们心理状态产生一种不良的导向作用,最典型的是仇富心理及恶性事件发生,虽然富人的致富途径各异,但不能以偏概全,更不能以消灭其存在作为代价。这种社会心理失衡对经济发展没有任何好处,要分享经济发展成果需要从制度、激励机制、劳动素养等各方面逐步提高,以使社会大众能够真正地、比较均衡(相对自己的努力、能力而言)地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有必要通过各种途径对社会失衡心理给予矫正。  四、成果均衡的政策建议
  既然社会和谐要求经济发展成果均衡,对于和谐社会的建构来说就需要从细节入手,逐步加以改善。本文提出和谐社会建构中经济发展成果均衡的政策建议。
  1.改善社会心理结构
  (1)媒体定位。要多宣传社会的阳光面,尤其是经济发展成果中的勤劳致富典型形象,推动社会形成一种“勤劳致富”风气,克服现在的众多媒体报道太多的阴暗面弊病。
  (2)政府建设。政府建设的主要表现是克服制度寻租的灰色收入带给人们的视觉冲击,尽力杜绝腐败的连锁反应,当人们在廉洁、高效、节约的政府、面前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时,即使存在不小的差距,也难以造成社会心理失衡。
  (3)提高大众文化素养。社会的心理失衡很大程度上与文化素养有关,有人对“昌图县2002年以来的故意杀人案件进行了初步的调查。自2002年初以来,到2003年6月下旬止,昌图县人民检察院共受理这类案件共32件33人。这些案件存在着以下共同特点:犯罪嫌疑人的文化素质低。在这33人当中,有18人为小学文化,无文化的1人,初中文化的为13人,高中文化1人。小学文化程度以下的占57.6%,初中文化程度的占39.4%。”[4]
  2.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县域经济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成果是否均衡的重要衡量指标之一,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在阐述经济发展成果均衡时,更倾向于县域经济均衡发展。
  关于县域经济的发展建议和政策,国家发改委袁达认为:加强县域经济发展的指导和规划,加大对县域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持力度;扩大县级政府经济管理自主权,逐步提高中西部地区县级财政的分税比例;加大县域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进一步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很多学者认同的模式包括化带动发展模式、农业产业化带动模式、第三产业发展带动模式、矿产资源开发模式,但关键问题是如何实施这些战略,如何才能使县域经济发展更好。我们建议:财政收支改革势在必行,对县域经济的经济发展成果要谨慎“借调”,使本地的经济发展成果为本地人充分、合理分享,有必要时还要通过财政转移等手段资助贫困县的经济发展,为共建共享的全新局面打开新的发展思路。
  3.乡村建设集约化。我国现在的村庄居住人口一般都是在300—2000人不等,并且平原地带村庄的密度很大,很多地方方圆2公里的村庄数目竟达10来个;乡镇的规模也相对较小,很多乡镇的总人口也不过3万人左右,基本上是以农业为主,这就远远限制了小手工业、工商业、服务业的发展市场空间,市场的吸纳能力被分散了、弱化了;另外还占用了大量良田,因为平原的户均住宅用地少则4分田,多则6分田,庞大的乡村数目所占田地的顷数是个惊人的数字。为此,我们倡导在有条件的平原地区实行口粮田加并村制,此处口粮田是指并村后,在新的居住地周围划分出基本的生活、生产用地,按人均分配,其他田地用于集约化经营、大机器耕种。并村制的原则是一定区域内有一个相对有实力的村庄能够对周围的人群产生吸引力,对迁移后的生活充满憧憬,又能得到比从事农业生产享受到更高生活质量的机会,并村以后,乡村的经济发展可能会呈现我们无法猜测的景象。
  4.优先提高低收入群体福利。适度普惠型与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的实现,最需要考虑的就是低收入群体的福利问题。低收入群体的覆盖面是非常广泛的,广大乡村的农民、城市中的弱势群体、下岗职工等都要涵盖在内,数字庞大,要统筹规划并提高福利。
  (1)城市低收入群体。大力发展廉租房建设,并且克服制度寻租带来的扭曲;大力发展与低文化素质、低技术有关的服务业;劳动密集产业升级的技术性与操作可行性相分离,使低收入群体能够适应技术、产业升级之后的劳动需求;大力培训低收入群体的职业技术,使其通过一定的技能获得更丰富的经济发展成果。
  (2)农村低收入群体。这是最庞大的数量,也是最难改善其收入状况的群体,如果仅仅指望提高农产品价格,一系列的工业品涨价又会随之而来,甚至农产品涨价的比率低于工业品,实践证明这条路行不通。必须通过转移支付、乡村工业化、乡村城市化等途径改变目前的做法,真正做到经济发展成果的共建共享,“解决低收入群体的增收问题依靠单一措施已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标本兼治。为此,必须从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扶持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地区间收入差距,保持地区间的均衡发展,牺牲一些效率扶持低收入群体,以兼顾公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5]。“均的不仅是利益,还包括机会,一旦能做到基本的机会均等,社会稳定不在话下。亚洲开发银行的阿里指出,政府应对贫富差距除了社会保障机制,还要发展新经济和新产业以创造不排斥穷人的就业机会,可谓一语中的。”[6]
  总之,根据十七大报告提出的适度普惠型和共建共享型社会建设目标,我们倡导经济发展成果要均衡,只有做到经济发展成果均衡、共享,才能为和谐社会建设奠定基础,才能平稳、高效地建设和谐社会。
  
  :
  [1]王小鲁.国民收入分配状况与灰色收入[EB/OL].财经(版),2007-07-10.
  [2]丛培华.收入差异量化方法:比较与选择[EB/OL].http://www.xslx.com,2007-07-13.
  [3]中央党校中青班城市化课题组.我国城市化“病态”倾向与若干政策建议[J].改革,2007,(7).
  [4]潘澄.杀人案件的特点、类型、成因及其对策问题研究[R].深蓝警察,2007-08-24.
  [5]青海省农调队.对青海省农村低收入户增收问题的探讨[EB/OL].三农网,2005-02-01.
  [6]叶鹏飞.不患寡而患不均[N].联合早报,2007-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