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电信产业规制改革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卢朝永 嵇正龙 时间:2010-06-25
  电信产业经过几个阶段的改革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一、中国电信业规制改革历程
  1.1980一1993年:放松价格规制时期。1980年,中国邮电通讯投资累计只有60亿元人民币,全国公用电话网容量仅为435万门。电信基础设施以及电信服务的短缺成为制约增长和社会的瓶颈之一。为此,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电信业实施规制改革,包括允许向新用户收取电话初装费,允许在长话和市话中收取附加费等政策。
  2.1994一1998年:培育竞争的双寡头垄断。1994年,中国联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电信市场独家垄断局面开始被打破。电信的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也得到了提高,但由于当时的邮电部同中国电信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没有很好地履行起促进公平竞争的义务,联通公司与中国电信的实力又相差悬殊,所以,在1998年联通只占全部电信服务业1%.而且在移动业务市场只有两个运营商,在移动市场上中国电信占全部业务收人的95%,中国联通只占有5%。
  3.1998年以后:规制机构改革和产业重组。1998年3月,信息产业部的成立,基本改变了原邮电部政企不分的局面。此后,为进一步推动中国电信业市场的公平竟争,又对中国电信进行了两次分拆。经过两次的市场重组,电信业领域已经基本形成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铁通加中国卫通六家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和利仪多家增值电信、无线寻呼企业相互竟争的市场格局,即媒体所称的“6+l”格局。
  二、目前中国电信业规翻改革中存在的问扭
  1.电信业规制主体缺失。信息产业部作为我国电信产业主要的监管机构,在实现了管制职能与电信业务的完全分离之后,取得了相当的成效。但从国际惯例来看,信息产业部还是一个存在明显不足的电信管制机构。第一,明确的地位的缺乏会使信息产业部得不到法律的充分授权,从而使其工作方式常常是协调而不具有强制性,因此,很难维护管制者的权威性。第二,相对独立性的缺乏会使信息产业部在执行重要决策时受到国务院的行政干预,从而不能公平、公正地开展管制活动。
  2.产权结构仍比较单一。目前,我国电信业的主导运营商都是特大型国有企业,这些企业虽然都不同程度地进行过公司制改造,有些已经在海外上市,但股权结构仍然以国资委控股为主。由于国有股独大及产权制度的缺失,国家、企业、职工的利益无法一致和协调,从而使企业领导人乃至职工对企业眼前利益的关注度要高于长远发展,最终导致企业缺乏长远的、战略性的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的后续力。
  3.不对称管制。以“破除垄断.引进竟争”为主要特征的改革初期,不对称管制有力地促进了电信业发展。但是,随着电信技术和替代竟争的发展,不对称管制的弊端已日益凸现出来。第一,不对称管制导致恶性“价格战”颇倾发生,“村村通”等普追服务难以实现等。第二,不对称管制已使固网运营商出现增量不增收的态势,不但利润越来越薄,而且还要面临移动通信等其他业务带来的强劲的替代性竞争。
  三、中国电信业舰翻改革的路径选择
  1.建立具有明确法律地位的独立的规制机构。首先,加紧制定《电信法》。《电信法》是设立独立规制机构的基础,只有通过法律授权,独立规制机构才能真正独立于行政部门,才能获得必要的权利和资源。其次,新规制机构不但要与被规制企业、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保持一定距离,而且在机构设里上要独立于行政部门,实行自治管理。
  2产权制度改革。构建有效竟争的市场格局,市场机制和产权改革缺一不可。产权制度最主要的功能在于能够减少不确定性、降低交易费用和将外部性内部化,从而提高资源配量效率。从我国电信业目前的现状来着.已经具备了对国有电信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和环境,但不能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逐步优化资本结构,通过海外资本、民营资本和踌行业资本的进入使国有电信企业的产权实现多元化。随着产权改革的推进,国家不但有必要出让、转售一部分国有股权,而且要考虑出售控股权,甚至全部股权,主动变成小股东或全面退出。在构建国有电信企业多元化产权结构时,建议先考虑引人国内资本,然后再引人国外资本。
  3.实行激励性管制。激励性管制方式主要有三种:(l)价格上限规制;(2)特许投标侧;(3)区域间比较竞争。激励性规制的实行能使受到利润刺激或竞争性刺激,这对于促进企业削减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以及改善资派配量和动态技术效率具有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