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个人收入差距问题的理性思考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李端祥 时间:2010-06-25
  关键词:收入差距  负面影响  对策
  论文摘要:我国个人收入差距呈拉大趋势。造成这一趋势有政策偏差、个人道德沦丧、执法不严等方面的原因。个人收入差距如继续拉大将会是一个严肃的问题,还将造成社会的混乱和阻碍生产力的。因此,必须采取积极的办法加以解决。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存在着贫富差距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这种差距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引起负面影响,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美国著名的学家刘易斯认为:“收入分配的变化是发展进程中最具有政治意义的方面,也是最容易诱发妒忌心理和社会混乱的方面。”因此,我们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重视这一问题的存在,寻找积极的解决办法,遏制这一问题的恶化,对于我们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来说,显得特别的重要。
  一、个人收入差距已显得贫富悬殊
  改革开放给的经济注入了活力,但同时收入分配方面的差距也逐渐拉开,而且速度惊人。据专家估计,1998年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5454元,农民家庭人均收入是2 162元。到目前为止,老百姓手中的储蓄款已经达到了6万亿元,加上各种有价证券可能已到了8万亿元。对这些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余额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当前城镇居民与居民的收入差距,一般群众与高收入者的差距,不但十分明显,而且还在扩大。我国有8亿多农民,占全国人口的74%,1998年农民储蓄存款只有1.5万亿元,占全国存款余额总数的25%左右(除各种有价证券)。
  在城镇,工薪阶层与个体私营阶层的收入差距更加突出。货币收入相差约为3—5倍,实际收入大约相差2倍。私营主的收入则高于普通职工的10倍,有的甚至高达几十倍。据在全国的抽样调查,城市20%高收入户与20%的低收入户比较,人均收入差距1981年为1.7倍,1990年为2.8倍,1999年为3.8倍。反映贫富差距的一个国际通用指标是“基尼系数”。据世界银行估计,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从1984年的0.3上升到1998年0.45。这表明中国的分配不平等已经达到中等程度,国际评论:贫富差距的加剧看来使中国成为亚洲发展中国家中较为不平等的国家之一。
  二、个人收入差距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一,国家的某些政策有失公允是导致个人收入差距拉大,特别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回顾过去,我们发现有些政策是不公正的。例如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和重城轻农的福利政策以及价格体制中的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等,都不同程度地拉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改革开放后,收入差距呈现出新特征,它不仅存在于城乡之间,而且存在于沿海与内地及边远地区之间,经济特区与非经济特区之间。经济特区及沿海开放地区的先富者之所以能够先富起来,固然同这些地区的这些人的努力有关,但同样不能忽略的是政府的投资、信贷和某些优惠政策。虽然,我们不能指责这些新的政策为不公正的政策,但是,它们确实造成了一些新的不公平。而且,有相当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之后,他们没有在如何帮助落后地区的人们脱贫致富方面尽到自己的努力。
  第二,个体道德沦丧与政府行为弱化,执法不严,从而使一部分人能不择手段地聚财敛富,是收入差距拉大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十多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革,人们的价值取向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人们对现实生活中世俗的感官享受和功利人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关注,对一度被拔高宣扬的理想与价值表现出冷漠鄙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道义价值与功利价值新的失衡,一切向钱看成了某些人的首选目标,因而急功近利,唯利是图,各种权钱交易、化公为私等贪污受贿的行为屡有发生。这种个体道德的沦丧是当今我国收入差距拉大的主观原因。
  当然,政府行为的弱化和执法不严从客观上纵容了这种为富不仁、见利忘义者的贪财行为。在现实生活中政策可以商量,原则可以变通,可以有弹性,严重削弱了政府的控制力量。可以说在我国现阶段,在市场机制下人们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拉开的收入差距远不及靠不诚实的经济行为和不合法的经营以至直接与间接的权钱交易而获得的高额收入拉开的差距大,这种差距拉大是一种畸形发展,它比正常的收入拉大危害更大。
  三、个人收入差距拉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首先,个人收入差距继续拉大,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邓小平曾经指出,社会主义有两条根本的原则:“一条是公有制经济始终占主体地位,一条是发展经济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始终避免两极分化”。如果社会主义国家在个人分配上的差距扩大,那就势必造成两极分化,那就不叫社会主义了,社会主义就没有什么优越性可言了。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为了满足全体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但是,贫富差距悬殊和地区发展差距过大,却只能满足少部分人和地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而不是满足全体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这是与社会主义的共富目标背道而驰的。邓小平早就告诫我们:“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其次,个人收入差距拉大会导致社会问题增多。个人收入差距拉大,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里。有钱人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但是,还有相当多的人在贫困线下苦苦挣扎。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有8000多万的贫困人口。这种贫富差距已经使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的生活水平出现了强烈的反差,从而造成了人们心理上的失衡积情绪上的对立。中国有句古话“不患不富,只患不均”,为了“均贫富”,曾经爆发过多少农民起义。这不能不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再次,个人收入差距拉大,将成为生产力的绊脚石。真正按照合法经营和诚实劳动致富,人们是认可的。问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不是靠合法经营和诚实劳动,而是靠权力,靠钻政策空子,靠偷税漏税而大发横财。这些将引起社会严重失衡。一些意志薄弱者的灵魂将会严重的被扭曲。原来诚实劳动的人也不想诚实劳动了;奉公守法的人也不守法了;为官清廉、两袖清风的人也不甘清贫了,干起了贪污受贿、不择手段、化公为私的丑恶勾当。其结果是,穷了庙宇,富了和尚。个人受益,国家受损。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绊脚石。
  四、缩小个人收入差距的几点思考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市场的条件下,不承认或者不允许个人收入方面的差距是不现实的。但是,我们不能任其发展,必须把它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内,既要让它存在,又不能造成两极分化。要缩小个人收入差距,防止两极分化,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
  第一,降低高收入者的收入。一是要加大个人所得税的征管力度。这是降低高收入者的一条主要途径。对工资、薪金所得,对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它所得等,依照相应的税率征缴个人所得税。只要真正做到了依法纳税,个人收入差距就要小得多。二是坚决取缔、打击非法收入。主要是防止国有资产向个人转移。对于贪污、受贿、化公为私的丑恶行径要坚决打击,决不能心慈手软。要把公务员个人财产申报制度落到实处。三是要适当的抑制城镇居民个人收入过快增长。这些年来,国民收入总的分配出现了过分向个人倾斜的趋势,倾斜的方向主要是城镇少数行业、少数群体,值得我们关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调整。
  第二,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一是要提高农民的整体收入水平。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坚决制止一切不合理摊派;提高农产品价格,缩小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二是对企业职工,尤其是下岗职工的生活要特别的关心。要给他们创造再就业的机会。三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通过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办法,使职工在养老、待业和医疗等方面得到公平与效率相统一基础上的切实保障。
  :
  [1][美]刘易斯.发展计划[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2]邓小平文选(第3卷).
  [3]刘梦兰.邓小平民法思想与当代民法[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