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新模式
作者:杨志明 王志文 鲍炳中
改革开放以来,迅速壮大的非公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著。到1997年,全国非公经济已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24.2%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条件下,如何加强非公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保证党的领导权全面落实,是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是扩大还是缩小,是加强还是削弱的重大问题。加强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是新时期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需要,是非公经济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加强城市管理前沿阵地,拓展社区党建工作功能的需要。本文试就构建社区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新模式的基本思路问题作如下探讨。
由于非公经济组织特殊的组织性质,非公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不可能像公有制经济组织那样具有同生性,这种特性要求非公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必须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建立符合其自身发展的新模式、新机制,确立自己新的工作定位、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
一、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新模式的基本框架
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人和城市管理重心的下移,社区不仅在社会管理方面,而且在党的建设方面,综合管理的重要作用不断得到体现,适应这一新趋势,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定位应该充分体现出两大特征:一是组织管理上的地域性。即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隶属社区党建工作,归街道党委管理;二是政治功能上的思想性。即以党员自我和思想影响为主导,通过政治引导和依法监督来发挥党组织的作用。
根据这种特点,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新模式设计的基本框架是:建立以街道党组织为主导、由社区其他企事业党组织共同参与、覆盖所有非公经济组织的工作体制。这里讲的“以街道党组织为主导”,就是在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中,街道党委担当领导和全权管理的职责;“由社区其他企事业党组织共同参与”,就是让社区其他企事业党组织共同参与非公经济组织的党组织的建设,利用这些党组织的优势和资源,促进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发展;“覆盖所有非公经济组织”,就是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不但要解决目前非公经济组织“有党员无党组织、有党组织无组织生活、有组织生活无实效”的问题,而且还要把党建工作的触角伸到那些没有党员的非公经济组织中去,发展和培育党的力量。
我们认为,这种新模式的最大优点在于:一方面符合党员属地化管理的趋势和要求,另一方面社区以服务为导向的管理方式与非公经济组织之间可以形成特有的亲和力,避免因行业和工商管理部门管辖而导致的心理上的威慑力,有利于调动非公经济组织在党建工作中的积极性,推动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发展。
二、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新模式的结构特点
为了全面、有效地推动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适应各种类型、各种层次非公经济组织的需要,在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新模式的框架下,非公经济党的组织形式可以有三种结构模式:
第一种是单体独立型。就是在有条件的非公经济组织(即有3名以上党员的单位)直接设置独立党支部,以支部为单位开展工作。一方面,独立党支部在组织关系上隶属街道党委,在街道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自我能动性,全面推动党支部的工作。另一方面,街道党委通过街道经济科党支部,直接对独立党支部进行以政治思想引导为主的管理。
第二种是多元联合型。就是将几个非公经济组织的党员联合起来建立共同党支部。联合党支部在组织关系等方面同样隶属街道党委,并在街道经济科党支部直接指导下开展工作。
第三种是对口依托型。就是依据非公经济组织产业的性质依托相对口的国企,让非公经济组织的党员直接参加国企党组织的活动。这类党员除了组织关系挂靠在街道经济科外,其他一切都听从国企党支部的领导和管理,并享有其同样的权利。
上述三种结构模式的设置,其基本目的都是为了尽快地把分散在不同非公经济组织中的党员组织起来,同时也能满足不同非公经济组织的需要。但要指出的是,构建这三种结构模式有更深层的意义,就是积极探索未来非公经济党的组织建设特点,寻求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最佳切人点,开创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和社区党建工作的新局面。我们以为,这三种结构模式的根本差别在于它们的组合方式,而正是这种组合上的不同直接导致它们工作方式上的不同和工作重心的不同。单体独立型,由于党员来自于同一个组织,相同的话题以及相同的氛围使其工作重心偏向于组织内部,所以独立党支部在关心企业经营和发展的时候必须保持“务虚不务实”的尺度,不参与更不干预管理,自始至终坚守自我教育、为民做主、依法监督的职责。多元联合型,由于其党员来自于不同的非公经济组织,多元的话题和不同的环境使其工作重心偏向于组织外部,即社会和社区,这使联合党支部及其党员自觉或不自觉地游离于自己所属的组织和企业,而集中于党支部本身的建设和社区事务。对口依托型,这种模式特点在于党员以个体的身份加人到国企党组织中去,利用国企党组织的优势使非公经济组织的党员充分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也使国企与非公经济组织在联络中实现互补。
三、构建新模式必须处理好几大关系
新模式是由不同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处理好不同要素之间的关系可以说建立是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新模式的前提条件。这些关系主要有:就街道党组织与非公经济党组织和党员关系来讲,必须处理好组织领导与政治引导的关系:街道党组织要肩负起对非公经济组织党支部和党员直接领导和管理的职责,但决不能沿用行政式和命令式的管理方式,而要重点加强对其政治上的引导和教育,把握好方向。同时要协同主管部门,加强思想教育,全面提高非公经济组织的整体素质。非公经济组织党支部和党员要在街道党组织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根据自身的特点,充分发挥主动性,使党支部成为党的坚强战斗堡垒。
就非公经济组织党支部和党员与非公经济组织的关系来讲,必须处理好党组织生活与生产工作的关系:非公经济组织党支部和党员要以生动活泼、丰富多样的组织生活来自己,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不仅应防止组织生活冲击的生产与工作,而且要把高尚的思想境界转化为劳动热情,敬业爱岗,与企业的同存共荣。
四、构建新模式需要建立一套与之相应的管理制度
要把构建上述新模式的设想转化为现实的成果,必须建立一套与之配套的管理制度。它们包括:
(一)联络员制度。在街道经济科和组织科配备专门的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联络员,直接负责非公经济组织的党员的管理,并定期地对其工作进行指导和帮助,及时地传递信息。联络员必须是具有丰富党务工作经验和较强沟通能力的党员干部。
(二)会议汇报制度。非公经济党组织必须通过建立正常的组织生活会议制度,加强党员之间的思想沟通与交流;通过建立定期汇报制度,加强上下、同级之间的联系。
(三)社区党建联席(扩大)会议制度。一方面使社区党建联席会议成为社区党组织之间进行横向联络与交流的长效制度,另一方面又使社区党建联席会议成为社区党建的摇篮,吸引非公经济组织参与社区党建联席(扩大)会议,并通过这种制度把党的工作渗透到非公经济组织中去。
(四)党员身份证制度。建立这一制度的目的在于,方便党员流动和管理以及参与社区建设活动。党员可以凭借党员身份证在非公经济组织变动的情况下进行有序的流动,也可以用党员身份证与社区保持密切的联系,并参与社区各项活动。
五、构建新模式需要致力于活动载体的建设
运用活动载体提高非公经济党组织活动的质量是我们推进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非公经济党组织进行组织生活,要充分体现“丰富多采、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要求,不拘泥于形式,而要讲究实效。其活动载体可采取的形式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信息例会。信息交流已经越来越成为人的内在需求和重要沟通形式,信息例会应该成为非公经济党的组织生活的主要形式之一。在信息交流中,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相互交流。同时,也可以培养党员关心时事、关心国家大事和党的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二)主题漫淡。作为提高政治思想觉悟,认清形势,把握方向的政治理论学习是党的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非公经济党组织要把学习政治理论放在突出的地位,经常选择重要的理论问题作为组织生活的话题,在党员中展开讨论,各抒己见,从中提高党员的思想认识和理论水平。
(三)娱乐沙龙。非公经济党的组织生活也应该经常采用寓教于乐这种现代思想教育中广泛使用的有效方式,通过组织一些娱乐活动和文化沙龙,使党员既享受到美的愉悦,又获得精神的陶冶、思想的升华;同时也可以联络党外的积极分子,加强彼此的感情交流。
(四)思想笔谈。非公经济党组织作为党的新的基层组织必须发扬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优良传统,经常地组织党内的民主生活会,结合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坦陈思想,畅所欲言,严于律己,保持党员的良好形象。考虑到非公经济党的组织生活受到时间的限制,可以采取笔谈的方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