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的主体化与客体化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王钰磊 陈志峰 时间:2010-06-25
  [关键词]货币主体化 客体化
  [论文摘要]货币的本质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货币关系就是社会关系。货币随着商品的出现而出现,随着商品经济的而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进一步扩大,市场交换的过程也是货币生活化的过程,交往的扩大化、复杂化使之在我们面前展现出一个货币化生存世界。货币已不仅仅是交往的媒介,流通的手段,它已内化为人的生存能力、实践能力,已呈现出一种主体化的趋势,与此同时它仍旧保留它作为人类交往的客观物的一面,表现为客体化的一方。
  一、货币主体化的趋势
  我们在这里所谈到的货币主体化主要是指,市场经济环境下,货币越来越表征为它的主体使用者人的生存特性和需求,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日益呈现出能动性的一面。另外,这里研究的货币不再过多阐述货币的存在形式(例如:贝壳、金、银、印钞、银行卡、支票),而主要从货币抽象存在维度去讨论这一问题。
  (一)、货币是货币拥有者——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
  “依靠货币而对我存在的东西,我能为之付钱的东西,即货币能购买的东西,那是我——货币占有者本身。货币的力量多大,我的力量就多大。货币的特性就是我的——货币占有者的———特性和本质力量。”,[1](p143“)使一切人的和的性质颠倒和混淆,使冰炭化为胶漆,货币的这种神力包含在它的本质中,即包含在人的异化的、外化的和外在化的类本质中。它是人类的外化的能力。”[2](p144)这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货币特性的描述。虽然这是马克思早期的作品,语言文字当中还透着人本主义的倾向,但是从中我们不难看出,马克思一开始就把货币和人的生存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商品市场经济发展的时期,在人类交换劳动占主导地位的历史里,货币是人交换能力的标志,也是人生存能力的标志。货币产生、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交往范围和交换能力不断扩张的历史。
  货币是联系人与人的生活的纽带。马克思说“如果货币是把我同人的生活,同社会,同自然界和人联结起来的纽带,那么货币难道不是一切纽带的纽带吗?它难道不是把一切纽带解开和联结在一起吗?”[3](p143)在这里马克思把货币作为人与人的生活的“粘合剂”,它不仅仅是“地地道道的辅币”,它是“社会的电化学势”,马克思这样的描述已经不仅仅是把“货币”作为人类历史发展交换需要的产物了,而且逐渐赋予它以主体的地位。什么是“社会的电化学势”?马克思认为货币在发达的商品经济社会——市场经济社会已不是简单的交换产物,而已经成为推动资本社会向前发展的“催化剂”,成为生产力不断向前推进的“助力器”,成为人们和各民族的普遍牵线人。这一观点在何关银、罗晓梅老师合作的《货币生产力论》中已有所体现。
  在市场经济社会里,货币成为个人本质力量的标志,成为人把观念变为现实的手段和力量(也包括商品经济社会,但是只有在普遍发展的商品经济阶段——市场经济里,这一点才特别明显),“货币是需要和对象之间、人的生活和生活资料之间的牵线人。”[4](p140)“货币是一外在的、并非从作为人的人和作为社会的人类社会产生的、能够把观念变成现实而把现实变成纯观念的普遍手段和能力,......另一方面,同样地把现实的不完善性和幻象,个人的实际无力的、......本质力量,变成现实的本质力量和能力。”[5](p145)货币占主导地位的时代,市场经济某种程度就是货币经济,而且货币在未来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的能力的提升,对人发展起着杠杆的作用。货币经济时代,货币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人们面临的主要是经济生活实践时,货币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货币已深化于人的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它已内化为人在市场经济时代生存实践的能力,是经济主体本质力量的体现。
  (二)、货币标志着人的求富能力,标志着人在市场经济下活动的自由度
  经济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就是财富创造机制,而货币是财富的一般代表,人们在市场交往中追求财富行为就表现求金行为,追求财富的欲望就表现为求金的欲望,这也正说明了美国在早年的经济发展中为什么会出现淘金热。由此可以看出,所谓的财富创造机制问题其实就是经济主体求金能力的问题,人们追求货币其实就是追求财富创造的能力,满足其财富占有、运用的欲望。
  这里我们需要说明的是,货币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关系,是人的需求关系。当然人们占有货币根本目的不是为“占有”而占有,占有货币本质在于占有社会关系,占有社会资源,占有更多财富创造要素。按照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观点,货币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货币关系当然也是社会生产关系,人占有货币根本目的在于发展生产(这也涉及到货币的客体化过程,在后面要进一步论述)。而实际上,对于现实社会中的每个个体来说,主体占有货币直接目的并不是发展社会生产,而是满足自己对社会财富的掌控、操纵能力。诚然,货币关系背后隐藏的是社会生产关系,可是人们并不是直接作用于生产关系,而是通过货币这个中介而显现自己的力量,来影响社会生产关系。当然每个个体作用于社会的强度是不一样的,这就取决于每个个体的求富能力的高低。无数个不同利益主体,无数个不同求富能力的个体通过相互作用,形成无数个社会财富创造机制动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最后形成的总合力就是整个社会创造财富的前进方向。恩格斯在在致约·布洛赫的信中这样说“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而由此就产生一个总的结果......”,[5](p478)这虽然是对唯物史观的描述,当然也适用于社会财富创造的经济实践过程。
  个体求富能力决定了他在社会经济交往中的自由活动程度。人的自由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在人的发展过程中主要经历三个阶段:人的依赖关系、物的依赖关系、自由人的联合体,目前在人的发展上我们还主要处于物的依赖关系阶段(少数不发达地区还有某种程度上人的依赖关系存在),货币经济时代物的依赖关系主要体现为货币(或者财富)的依赖关系上。货币是人交往的中介、工具和手段,求金行为、求富能力大小越来越表征出经济主体人活动自由程度的大小。特别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货币成为一切商品的等价物,越来越具有普适化的特点,人们拥有货币量的多少,成为它吸纳、凝聚其它财富创造要素重要载体(货币能够吸纳一定劳动力和物)。这也往往形成个人与其它经济主体交往、交换的能力,经济生活生存实践能力。求富能力的大小往往表现为占有、操纵货币的能力(在充分的市场交换条件下),“没有货币的人也有需求,但他的需求是纯观念的东西,它对我、对第三者、对[另一个][XLIII]是不起任何作用的,”[6](p144)“如果我没有供旅行用的货币,那么我也就没有旅行的需要,就是说,没有现实的和可以实现的旅行需要。如果我有进行研究的本领,而没有进行研究的货币,那么我也就没有进行研究的本领,即没有进行研究的有效的、真正的本领。相反,如果我实际上没有研究本领,但我有愿望和货币,那么我也就有进行研究的有效本领。”[7](p144-145“)货币自身形态的演绎及货币与人关系的发展,说明了人们拥有怎样形态的货币,就有怎样的自由度。从量上看,人们拥有货币的多少,反映出他在社会生产劳动及其分配关系中所处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这直接决定了他满足自身需要、实现自己目的的自由程度;从质上看,人们如何拥有货币以及他与货币有怎样互动的关系,则决定了他的自由类型。当然,货币对人的自由的表达程度及人的实际自由状态,最终取决于他所处社会的实际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水平,支撑货币的是社会实际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发展水平。人的自由是以表达与实现自身的物质条件作为某种前提的,而货币则是这一前提的代表。”[7]
  (三)、货币的主体化
  从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货币固然是价值尺度、交换的媒介,但在充分发展了的市场经济今天,它越来越体现出贷币拥有者——这个主体的能动性,货币的特性表现为主体的社会生活存在特性(特别是在经济实践中)。货币是联系人与人的生活的纽带,它是货币占有者的本质力量的体现,它也是人们追求财富的直接动力,是人们求富能力的表现。货币的占用、使用状况反映出人们社会生活存在状态,标识着人的自由发展情况。货币经济本身内含着人格的独立性,对于培育人的创业意识,激发了个体的创新精神、效率意识和责任意识等都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一切都表征着货币逐渐趋于主体化,与人的生存状态联系越来越紧密。这对于货币资本市场的运作,资本经济的发展,以及未来的知识经济、人力资本经济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对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也有很深的借鉴意义。   二、货币的客体化
  货币的客体化是指,货币作为创造财富的评价机制是全社会成员求富能力衡量的客观标准。货币是社会的产物,货币直接产生于交换的需要,它是商品的一般等价物,本来货币只是作为人们交换的媒介、工具而已,它是属人的,可是当它产生后它似乎成为“万能之物”凌驾于所有主体之上。货币本身一开始是作为一般的、具体的客体(主要是金银)来出现的,一旦它作为商品价值的衡量标准出现,它已超越了一般的客体,成为社会普遍的客体,它已具有量化主体的能力,并成为主体交往、交换的核心,甚至成为主体直接追求的目的。所以,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货币是财富客体的核心。所以马克思说过:“我是没有头脑的,但货币是万物的实际头脑,”“......我有能力凭借货币得到人心所渴望的一切,那我不是具人的一切能力了吗?这样,我的货币不是就把我的一切无能力变成它们的对立物了吗?”[8]当货币充当所有商品的等价物的时候,它已“是一切事物的普遍的混淆和替换”,[9]。货币在社会生活客体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货币促使主观价值客观化,使人意志和权利越来越具体化、物化。货币的出现是人自由交往、交换的需要,是人与人交往关系的凭借,是主体之间交换关系社会化的介质。社会化的过程也是物化的过程,也是主观需要越来越客体化的过程,所有的主观需求越来越以货币为核心,越来越靠货币化社会生活这个平台来满足,主体的主观价值也越来越靠货币这个中间媒介来标识,货币就越来越成为衡量主观价值的社会性客观标准,这就是货币客体化的过程。
  2、货币使人由个别的存在进入普遍的存在,由分散的单个个人劳动进入广泛的抽象劳动。货币的社会化过程是与劳动的社会化过程相伴的,而且货币社会化的范围与广度也是劳动的社会化程度相一致的。货币远在时代就出现了,由于受自给自足式劳动的限制,货币形式和种类远没有充分,还没有发展出完全从商品中脱离出来固定充当等价物的货币形式;只是在存在广泛个体交往的市场经济时代,货币的形式才得到较为完善的发展;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货币的种类和形式将会发生更大的变化(有虚拟化、化的趋势),即使在产品经济时代我们也不能完全消灭货币,消灭的只是货币存在的形式(或许那时金银并不是唯一的货币形式)。
  市场主体的广泛交往,主体价值的追求只有得到社会的承认才是有效的,个人劳动只有被社会所接受,成为社会劳动的时候,才能转化为货币,货币体现的的是人类抽象劳动,不是单个人的具体劳动。货币起着使人的个体劳动转化社会抽象劳动的中介作用,人们对有益社会劳动的追求转化为对货币的直接追求,从而对财富的追求。货币这里通过转化人类劳动的作用,而使人的社会生存也发生了转变——由个别的社会存在转化社会普遍的存在。货币正是通过不断把个人存在转化为广泛的普遍社会存在而完成自己的客体化过程。
  3、货币更为客体化的表现——信用制度。货币只所以能成为交换的等价物,关键在于它有体现价值的信用,成为所有交往人的信用物。以货币为核心的经济交往体系实际就是货币信用制度,应该说货币经济是最早的信用经济。当货币成为单个人拥有物的时候,它至多是财富的象征,当它成为所有人交往等价物的时候,它已具有社会信用物的客体作用。
  三、结语
  货币主休化、客体化的过程就是市场经济环境下经济主体与主体所处的社会生活不断联结、转化的过程。一方面,货币主体化,越来越成为经济人生存的本质力量,越来越标识人的经济存在能力,形成人追求财富的能力;人的能动特性,在市场经济下,主要表现为货币的能动特性,人的活动自由度主要表现为货币的活动的自由度。另一方面,货币的客体化又使人不断与人的生活相联系,不断增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使人的货币观念变为现实的货币,使人观念的需求变成有效的需求,使人个体存在进入普遍存在。但是,生活关系的货币化也极大影响了人们价值追求和现实生活,有可能会使人们在货币化生存世界里迷失自我,成为不断追求货币的工具,这是货币化生活的另一方面,我们在这里不作过多阐述。

[1][2][3][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手稿》(M),143页、144页、143页、140页,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四卷478页,1972年版;
[6]: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144页,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7]: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章忠民副教授:货币:一种人学的读写,《学术月刊》(J)2003.8;
[8][9]: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145页,本文写作过程当中参考了2003年在上海召开的全国货币哲学高级研讨会的有关理论成果,另外也参考了本领域中的有关货币哲学方面的,主要有:
[1]、中共陕西省委党校郭泓:货币的哲学视域分析,《西安》(J)2004年第7期
[2]、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欧阳彬:货币的人学向度,《哈尔滨学院学报》(J)2005年3月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