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筑巢引凤”的村级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查与思考
关键词:新建设;村级;“筑巢引凤”
论文摘要:加快建设“经济、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的工作。建设社会主义化新农村的第一要务是发展经济,尤其要切实增强村级自我发展能力,这是巩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的关键之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切实增强村级自我发展能力。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围绕村级集体资产如何保值增值问题,笔者对无锡市村级经济的发展经验和模式进行了专题调研。在对各县、区的农村(社区)调研中,笔者感到,凡是在村级经济发展取得良好成效的村社,都是能够根据各自的区位和资源特点,充分挖掘各类资源潜力,选准适合本村发展的产业,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农则农,探索出了适合本村发展的路子。其中滨湖区蠡湖街道湖景社区、太湖镇糜巷桥社区、宜兴市环科园谢桥村、锡山区东北塘镇农坝村等,在发展经济,增加工业投入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走出了一条通过“筑巢引凤”,积极招商引资,使村级集体资产不断保值增值,村级经济实力不断壮大的新路子。
一、“筑巢引凤”村级经济发展模式的做法和经验
随着村级的转制、小城镇建设以及“三集中”的推进,农村可用土地越来越少,湖景社区、糜巷桥社区、谢桥村和农坝村等积极顺应形势、政策和环境的变化,通过建造标准厂房,收取土地、厂房等租赁费,发展壮大村级经济,实现了村级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他们的做法和经验主要有:
(一)合理整合土地资源,拓展投资发展空间
“望地生畏”是近几年解决工业投资用地中的突出矛盾。实践中,湖景社区、糜巷桥社区、谢桥村和农坝村等,积极整合闲置存量资产,有效利用村级留用地和调整农户留用地的办法来解决工业投资用地,充分提升土地资源价值,将建造标准厂房与招商引资相结合,充分发挥各自独特优势。
湖景社区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尝试通过建造标准厂房出租,收取土地、厂房租赁费获得稳定的村级经济收入,尝到了“房东经济”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甜头。发展至今,湖景社区现有标准厂房面积4万多平方米,实现年租金收入180多万元。同时该社区在新的征地政策的夹缝中积极挖掘有限的发展空间,利用山地多的特点投资修建湖景公墓,每年增加村级收入200万元。这两项收入占到了村级全年可用财力的60%以上。
糜巷桥社区有着发展工业经济的良好基础,经济基础较为雄厚。在“三集中”的进程中,通过对土地的整合,不仅建成了环境优美、设施齐备、居民安居乐业的新型社区,而且加大投入,投资3800多万元打造工业经济园区,建成标准厂房43700平方米,吸引了18家民营企业入驻,实现村级年租金收入400多万元。
谢桥村充分利用地理及政策优势,将居民统一规划居住在3个小区,通过填塞废弃河道等复垦土地400多亩,建成2个村级工业小区。到2005年,该村已建成出租用标准厂房达5万平方米,入驻各类企业36家,建筑、房地产开发公司等三产流通企业5家,每年增加村级收入350多万元。
农坝村看准发展好形势,投资90万元,新建标准厂房1700平方米。2005年投资260万元,对152亩土地完善了土地流转手续,为今后的招商引资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利用云芳、新塘村沿锡北运河丰富的水资源优势,对15亩闲置土地,投资120万元建造港池,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年增收23万元。
(二)有效运作集体资金,增加村级经济“造血”功能
同为苏南农村,村与村之间经济基础和实力却各不相同。对于一些村级经济比较雄厚的村,资金存在银行也没多少利息,转借出去也有一定的风险,通过投资工业、建造厂房,除了确保村级经济的保值、增值外,还可通过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完善村级经济的“造血”功能;对于村级经济比较薄弱的村,通过村民集资、私营业主借款、银行贷款等方式,建造标准厂房用于出租,除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还可增加村民收入。所调研的上述几个村,在“筑巢引凤”的村级经济发展模式运作上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和特点:
一是湖景社区主要是利用现有资金建造标准厂房。湖景社区因为原有合资企业的利润及股份分红,具有一定的资本积累。为进一步增加村级经济的“造血”功能,湖景社区利用原始积累投入标准厂房的建设,大力招商引资,实现村级经济“滚动式”发展。
二是糜巷桥社区主要是利用拆迁补偿建设园区。糜巷桥的社区建设堪称无锡市新型农村社区的典型。他们取得的集体征地补偿,在提高社区居民的福利待遇和改善生活环境的同时,更多地是考虑长远发展,将闲置集体征地补偿金主要用于投资开发标准厂房,优先安置转制企业,并面向社会选商引资招标租赁,实现村级经济的“联动式”发展。
三是谢桥村主要是通过自身创造条件,掘取村级工业小区建设的“第一桶金”。谢桥村原是村级收入不足10万元的经济薄弱村,从开始时的小投入小发展的逐步积累,到90年代末采取“栽得梧桐树,引得凤凰来”,通过包装土地、建造厂房,将土地、厂房出让给一家大企业,并用获得的租金收入投入到第二期厂房的建造中去,实现从无到有的“跨越式”发展。
四是如农坝村采取盘活资产存量、回购厂房增加“筑巢”规模。农坝村由于在企业转制时将厂房进行了零资产转让,在增加村级工业投资时,除投资新建标准厂房外,2005年,由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以125万元对无锡晨光漂染厂10亩土地及厂房实施回购,用于厂房出租,年增收20多万元。2006年投资43万元回购银行原抵押厂房1700平方米,年增收15万元。为进一步创造优良的投资环境,2005年农坝村投资80万元,新增容1000KV、630KV变压器两处,通过设备租赁年增收18万元,实现了村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提高管理水平,改善“筑巢引凤”的软环境
从湖景社区、糜巷桥社区、谢桥村和农坝村等走“筑巢引凤”的村级经济发展模式的经验看,他们不仅逐年高标准打造“八通一平”的标准厂房及园区硬环境,而且进一步加强领导,不断强化管理手段和管理措施,从人员配备、服务水平、管理制度等多方面提高物业管理水平,增强综合服务职能,为企业创造更加安全、整洁、优美的生产经营环境。软环境的建设为有效防止集体资产流失,以及集体资产实现保值、增值,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筑巢引凤”村级经济发展模式的优势和困境
(一)“筑巢引凤”村级经济发展模式的优势
“筑巢引凤”的村级经济发展模式,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对村级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就其优势而言,除了主要实现村级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外,还具有以下几个方面:
1、增加了就业机会,提高了农民收入。实践证明,这些村(社区)或建标准厂房、或建工业园区,不仅取得了租金收益,而且进驻企业和工业小区,建立物业管理,优先吸纳本村村民就业,为解决农民非农就业,加快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如谢桥村到目前为止,在标准厂房取得350多万元租金收入的同时,还就地解决了1500人的就业。
2、转变了经营方式,减少了投资风险。“筑巢引凤”的村级模式,在经营方式上改变原来村集体直接办的传统做法,采用直接出租厂房和业主挂靠的方式,实现了村级集体办在经营模式上的一大转变。这一模式有效地减少了投资的风险,实现了村级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促进了村级经济的多业并举和共同发展。3、创新了投资主体,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因宏观调控,银根紧缩等的影响,从整个工业投资来看,除大项目外,投资中小企业的资金已明显减少。村级集体资入工业投资领域,增加了新的投资主体。通过这一主体,能够吸引更多的中小企业主和民间资金的投入,使投资主体不断增多,投资总量进一步提升。
(二)“筑巢引凤”村级经济发展模式的困境
尽管“筑巢引凤”的村级经济发展模式,对村级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以及对农民就业等方面起着非常有益的作用,但是,在调研中许多村也反映,在“存量”上村级经济持续发展能力不强,在“增量”上村级经济发展空间不大,“筑巢引凤”的村级经济发展模式受到一定限制。
1、受到土地资源的制约。土地是村级经济发展的最重要资源和决定性因素。然而,相当一部分村的部分土地被划入市级重大项目规划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和生态保护区,土地大面积被征用。加上农民承包地二轮承包后,大部分耕地按户按人分给了农民,集体留用的“机动地”很少,可利用的非农建设用地更少,村级经济最基本的发展基础和发展空间越来越缺失。如湖景社区由于受市级总体规划的影响,现有4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中有3.5万平方米将面临拆除。
2、受到宏观政策的制约。政府机构改革后,在市和区的层面,对村级经济的领导和管理体制相对薄弱,对村级经济的发展缺乏深入研究,支持村级经济的配套政策相对滞后。在实施“三个集中”过程中,部分地区过分强调村级经济工业点的撤销和归并,而没有给予适当的配套和衔接;在注重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优势产业时,忽视了村级经济的发展,对村级经济放任自流,缺乏领导、管理和扶持,甚至认为村办企业没有存在的必要。
3、受到人才的制约。在调研中发现,凡是村级经济强的村都有一个好的村级领导班子,有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能人。但也有相当部分村的干部队伍年龄老化,文化层次低,缺乏经营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当前“能人进市场,青年进工厂,毕业生进城市”的现象十分普遍的情况下,留村农民大多年龄较大,文化程度和职业技能素质较低,造成村级经济决策缺思路,生产缺门路,收入缺财路。
三、“筑巢引凤”村级经济发展模式的对策和建议
村级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事关村级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的大局,其实现途径很多,“筑巢引凤”的村级经济发展模式只是其中之一。针对以上局限和困境,在调研与思考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和建议:
(一)培育和选拔致富能人,引领村级经济发展
“不能带头致富不配当干部,不能引领群众共同致富不是好干部。”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村干部能否带头致富,引领群众共同致富是衡量村级领导班子能力的关键。建议尽快把带头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的“双强”人才作为村干部的首选,选进村级领导班子。同时,强化培训,着力培养一支立场坚定、群众基础较好、懂经营、善管理、能够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领导班子。
(二)创新优化经营机制,完善“筑巢引凤”村级经济发展模式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完善“筑巢引凤”的村级经济发展模式,可根据各村(社区)发展实际,运用市场经济,创新优化经营机制,更新观念,拓宽思路,鼓励集体和农户以资源、土地、资金等入股,发展股份合作经济,多招并举,积极探索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新路子。
(三)做好三产文章,优化提升村级经济结构
“筑巢引凤”的村级经济发展模式,不是发展壮大村级经济的唯一途径。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城市功能的不断外延扩大,农村、社区的职能也远远突破了传统意义的农村。可将“筑巢引凤”的村级经济发展模式与发展三产相结合,对位于城镇或郊区有条件发展服务业的村社,可引导和鼓励其“退二进三”、“腾笼换鸟”,将沿街旧厂房、旧民房拆除,独资或合资兴建商务办公楼、宾馆酒店、农贸市场等商贸服务业。有条件的村社可在区、镇的统一规划下兴建公寓楼、打工楼等物业,促进村级工业经济与三产经济双轮齐转,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