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集约化物流的建设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6-25
[论文摘要] 随着国民的增长,物流业也在面临变化,如何脱离“瓶颈期”,赶上国外物流的前进步伐,建立一种新体制物流——集约化物流,迫在眉睫。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物流业也在不断和随之而行的矛盾激化中,迎来了必须经历的“转折期”(也称“瓶颈期”)。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国外成熟物流企业纷纷进入国内市场争抢物流市场中的重点资源,加上国内企业间的无序竞争,给中小物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和严峻的考验。怎样闯出一条生存之路,成为中小型物流企业面临的最大难题。随着物流企业运作经验的积累和物流理念的不断成熟,一种新体制现代化物流——集约化物流,呼之欲出。
一、什么是集约化物流
先说集约化经营,集约化经营是指从一定区域或范围构建相对集中的控制中心,因规模运作降低物流成本从而增加利润。那么,可以这么理解集约化物流,就是指物流企业在一定区域或范围内,把个别的、零碎的、分散而同质的生产组织形式集中成规模的、便于现代化的大生产组织形式,协调社会整体资源,规避资源重复设置和浪费,充分利用信息和技术,运用现代组织和管理方式,延伸供应链管理领域的服务范围,将物流、运输、仓储、配送、信息等环节进行有效资源整合,优化运作成本,并进行社会一体化协作经营的新体制物流。
二、如何建设集约化物流
通过国家政府强制手段进行规划或由强势企业自发倡导组织发起,在一定区域或范围内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重组物流业构成框架,将物流服务的资源配置和运作管理集约化,协调整合企业资源,处置冗余设施,相对优化各企业独立经营时的成本费用;充分利用信息和网络技术,运用现代组织和管理方式,将三方物流、运输、仓储、配送、信息等环节进行有效整合,延伸供应链管理领域的服务范围,整合完善服务功能,提高企业竞争力;进行一体化协作经营,使物流经营社会化,整合客户资源,通过高质量、多功能的物流服务控制和不断巩固业务资源,使我们国内的物流业也向协同化、集约化、全球化方向发展。
1.调整产业结构,发挥规模经济优势
经济全球化使每个行业的企业已不可能再单独面对和控制市场,在一定的限度内,企业的规模越大,生产要素的集中程度越高,也就越能实行合理的分工和专业化,降低产业成本构成,增强市场活力和综合竞争力,这就是规模经济产生的规模效率和规模效益,正如马克思所说,协作可以创造生产力。通过政府强制规划或企业组织发起,以最优化产业服务体系为出发点,以大型强势企业集团兼并、收购为主,发展中小型企业专业化、精练化协作经营为辅,重新架设区域或范围内的物流结构和运行模式,协调各企业间的设施功能和业务管理水平,通过企业间的垂直或水平协作,拓展企业生存空间,形成以几个大型企业集团为“树干”,以专业化协作经营的中型企业为“枝杈”,以大量“小而专、小而精”的小型企业为“叶”的产业结构体系。最终形成十分清晰的产业结构和运作模式,利用规模化经营达到最大化经济效益。
2.全面优化企业设施功能和信息技术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受到城市规模及基础功能的制约,一般的,城市规模越大,生产的规模也越大。通过政府强制规划或企业组织发起,集约企业资源,进行社会协作开发和使用,最大化企业设施功能,在较大的城市或是物资流通集中地,确保物资流通便捷、快速和流畅的环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化程度决定了物流业的生存和发展,运用先进、成熟的物流理念和信息网络技术实现产业的社会一体化协作经营,提高物流企业的经营运作能力,是物流集约化发展的重点。企业物流服务通过协作经营,使物流经营社会化,实现区域或范围内的高度协作经营和信息共享,使物流企业能够及时掌握哪些企业在某种时间、供需哪些商品、其供需价格等市场信息,充分发挥一体化协作经营优势,为客户制定最适合的配套服务方案,及时调配资源和运作管理模式。
3.政府部门要有建设有利于集约化增长体制条件力度
当前,制约经济集约化增长的体制障碍还有很多。从经济体制转变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角度出发,要推进制度建设,就是塑造有利于经济集约化增长的微观基础,形成促使企业提高投入产出率的经营机制和技术开发、技术进步机制;其次,加快培育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发挥市场在企业资产经营、投资决策等各个环节中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利用要素市场的运作,实现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更新;同时改革投资体制,通过政府加强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宏观调控和管理,以投资立法来规范投资主体的行为,来形成良性循环的集约型投资方式;最后,转变政府的经营管理方式,创造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政府干预要有利于市场机制的培育和逐步完善,符合市场经济方向的政府干预仍需加强。
发展集约化物流必须依靠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既要通过物流企业自身不断发展、物流产业的社会通体协作经营来架构,又要得到国家政府的政策支持来培育市场,才能不断推动物流集约化进程。
上一篇:论改善财务管理 提升银行效益
下一篇:中国会展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