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山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农民增收的思考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6-25
关键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民增收? ?
西南山区的范围一般包括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重庆六省、区、市(本文研究不包括西藏)。西南地区土地总面积13714万平方公里,全区共有少数民族人口4392186万,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55.4%,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少数民族杂居地区。西南地区是西部地区的重要经济带,人口多、资源丰富,但与东部地区相比,经济发展速度较慢,如何推进山区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对于统筹地区发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1 西南山区农民增收面临的问题?
(1)资金不足,农民长远投资困难。农业生产中,农业生产资料以及服务价格较为昂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对中长期资金需要也越来越旺盛,但西南山区农户储蓄和财政两个层次的资金严重不足。由于缺乏资金的投入,农业生产一直处于低投入、低产出的发展中,并明显限制了农业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但是许多特色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要经过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长远的投资。实际情况是一些贫困山区和少数民族集聚区还只能靠传统的“种粮”业来维持简单再生产的土地、钱物投资发展特色农业。?
(2)信息滞后,农民面临较大的价格风险。 西南山区的信息化基础薄弱,家庭电话、电视机的拥有量在全国比重较低。据2001年初调查,西部地区农业网站仅占全国农业网站的1/10左右,西南山区就更是微乎其微了。农户对价格了解的途径少,只能根据上一期的价格来决定下一期的产量和品种,而交易时,却必须按即期市场价格进行交换。农业生产中这种价格信息的滞后性,使农业生产者面临较大的价格风险和经济损失。?
(3)农产品流通方式的落后,利润多被中间环节攫取。
在湖南一项针对农民有关农产品流通方式的调查显示,42.86%的农民选择“私商来家里收购”,35.71%选择“自己到城里销售”,29.46%选择“到农村集贸市场设点摆摊”,只有7.14%选择“根据购销合同交货”。可见农民在进行农产品流通时,流通方式还比较落后,或者“等客上门”;或是“自己摆摊”;或是“自运自销”,还没有形成任何专业化规模流通优势和发达的农产品销售。而西南民族地区山地较多,不便,其农产品流通的状况就可想而知了。
由于销售到外地的交易成本高,农户很少自己运作,大多数是“等客上门”从小商贩到大户,期间要经过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要挣钱,每个环节都要确保自己的利润,经过层层加价,农产品价格上升,而农民却没有机会分享。?
(4)农民素质低,技术人才缺乏。
西南山地区六省中除广西地区外,人口中文盲、半文盲的比重都高于全国15.88%的水平。据有关部门预测,科技在农业增产中的作用2010年将达到70%。民族地区的特色农业更是高科技含量的农业。如优质烟叶,无公害蔬菜、“双高”甘蔗的培育都需要较高的科技水平。而民族地区从事特色农业的生产者的科技文化素质都处于较低的水平。?
2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对农民增收的重要性?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有农民自愿组织起来,以农业上传者为主体,以专业化生产技术和生产营销为纽带,以增加会员收入为目的,在农户自主经营的基础上,实行资金、技术、生产、供销等互作合作的民办经济技术服务的组织。包括各种农民专业技术研究会、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等组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加快立法进程,加大扶持力度,建立有利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信贷、财税和登记制度。”近年来各地的实践证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建设化农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1)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可以为农民增收提供资金支持。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可以在农户与金融部门之间开辟资金流向通道,帮助会员、种养大户,特别是有专业生产能力而一时缺乏资金的农民提供融资服务,切实解决农民的增收所面临的资金短缺问题;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担保贷款,有力的促进农业产业化的龙头规模的扩大和效益的提高,直接带动了农户的生产和收益的提高。另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可以吸收一些社会资助资金,也可以争取到相关企业的支持,如贵州的“老干妈”食品有限公司,从自身的产业化经营补助资金中拔出部分给当地辣椒协会,依托协会组织生产和原料的收购。?
(2)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降低和分散了农民的价格风险。
在共同利益的驱使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一般都拿出专门力量与有关产品的大市场和中心市场联系,掌握市场行情,在此基础上,合作组织以准确的信息和批量的优势,用较低的交易费用获取优惠的采购和销售合同,然后通报成员并有组织的生产。当产品价格出现下滑时,合作经济组织会以适当的保护价收购,这都有利于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如贵州省兴仁县富利野生荸荠协会,与会员签订订单,实行保底价格对会员的产品进行收购,2005年,荸荠合同保底价为3.00元/公斤,正常收购价是3.6-4.00元/公斤,使农民的市场风险大大降低,稳定地保障了农民的收入。?
(3)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利于规模经营,创造品牌。
由于一定规模的交易数量是交易技术数量是交易技术运用和交易效率提高的前提条件,农户分散经营时,小规模的分散购销必然导致较高的交易成本。农户参加合作组织有利于实现规模经营,打造品牌优势,促进农民增收。如重庆市奉节县金云药材生产合作社自2004年成立以来,建立了党参、花粉、板兰根、紫苑、金荞麦、贝母10个品种的生产基地共3200亩,打造“夔党”、“云雾山贝母”两个品牌,行程近了拳头产品,辐射带动农户11320户,药材种植总规模达20000亩以上,年产中药材总量进8000吨。又如四川省广元市元坝区境内四面环水,交通方便,通讯发达,土壤理化性能良好,森林植被覆盖率达到52%,空气清新湿润,水质好,无污染,是种植猕猴桃的最佳适生区。2003年该村建立了紫云猕猴桃协会,在协会的积极推动下,全村共发展优质红心果猕猴桃1500亩,其中完成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面积1000亩。至2006年底,全村猕猴桃总产值达220吨,年销售收人突破150余万元,其中一级果售价高达5600元/吨,猕猴桃种植户户均实现销售收人高达5000元以上,猕猴桃产业得到较快速发展,已成为该村的主导产业。?
(4)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促进了产品的深加工及多次增值。专业合作组织的生产,尤其是一些实力较强专业组织,兴办储运、加工等经济实体,实现了产品的增值,然后按照合作互利的原则,将加工或销售增值的大部分利益返还给组织成员。如重庆市万州区分水镇石碾李子协会,利用协会专门的项目资金,注册了“广洞岩”牌李子,并对品牌进行一系列的宣传工作,同时为搞好李子的销售工作,理事会还专门制订了李子销售方案,并在重庆、宜昌、梁平、垫江、万州等地设置了直销点。由于协会统一品牌、统一分级包装、统一商标标签,2004你的李子单价比周边地区散户销售单价高出60%,协会会员比当地未加入协会的李子种植户人均纯收入增收434元。2004年该协会实现总收人99.8万元,比2003年增加10.1万元,增长11.3%。除去必要开支,获纯收益16.1万元,比2003增加4.8万元,增长42.5%,按交易量返还会员盈余5.54万元,比2003碾增加1.04万元,增长23.1%。? (5)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了农民的文化素质。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无论是处于初级阶段,还是已经进入高级阶段,都为农民提供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服务,有些组织还对其成员进行家庭生产经营管理知识的培训。云南省腾冲县越镇奶水牛协会自2003碾成立以来,开展了养殖科学技术(牛冻改、农田种草、饲料青贮、水牛挤奶、疫病防治等)和市场营销知识培训,传递畜产品信息,建立营销,提供技术服务、技术咨询。由于协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广泛的合作机制,对会员的科技培训,新技术,新产品的普及推广在不断的得到增强,素质不断提高。在协会的参与下,一个健康、有序、文明、进步、向上的水牛奶开发市场正在形成。这些技术及经营培训,提高了广大农民的技术水平,促进了专业技术人员和新型农民的成长,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促进共同富裕。农民素质的提高也为西南民族地区农户发展边境贸易提供了智力保障,使其能够按照国际市场标准组织生产,寻找外贸市场新的增长点。?
3 发展西南山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对策?
目前,我国西南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各类合作经济实力不强、经营机制不健全,在发展中受到各方面的压力,远远贸易发挥出应有的组织优势,农户在社会化大生产中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而各国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实践证明,合作经济组织是引导农民参与社会化大生产、切实维护农民利益的有效组织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的需要,是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的需要,是农村改革发展的需要。我们应遵循市场经济,以增加农民的经济收人为目标,坚持民主自愿的原则,依靠政府支持充分调动农民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1)提高农民入会意识,增加组织的数量和覆盖率。
从总体上说西南山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数量要低于东部和中部地区,在农户中的覆盖率较低。以下分别抽取了东、中部和西南地区三个省市的数据进行比较(见表1)。数据显示西南地区的三个省市在组织数量及参与组织的农户所占的比例上都不及东、中部地区,特别是贵州地区农户参与率只占0.91%。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高组织在农户中的覆盖率,应做好宣传工和典型示范工作。现阶段特别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普法宣传,在积极让各级决策者充分了解符合国际通则的合作社制度和合作制原则的同时,应在农村大力开展合作社知识的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大力普及合作社基本知识,增进农民对于合作组织的认识和了解,强化合作意识,调动农民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进行合作社建设的试点示范和推广,引发农民的组织化愿望。在当前合作社知识和合作社企业家普遍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大面积推进农民合作社的发展不太现实,明智的做法是精心试点,通过成功的个案让农民亲眼目睹合作社生产的单个农户不可企及的规模效益,从而激发广大农民以组织化的方式进入市场的愿望,发挥试点示范对农民发展合作社的带动作用。
资料来源①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课题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立法专题研究报告》,2004.3?
② 徐旭初,《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
(2)政府应加强引导与支持。
目前我国西南民族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还处于初期阶段,组织规模小,资金少,会员和农民还不富裕,抵御市场风险、生产风险的能力很弱。政府应当明确责任,合理引导。利用农村能人、专业大户带头,带领,使他们在组织的发展中起到中坚的作用。鉴于组织普遍存在的内部制度不健全的问题,政府应当在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上,加强对其的监督和引导。而在组织的创办和经营中,政府及其部门还应给予必要的优惠政策扶持:一是给予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一定的启动资金,降低农民入社的门槛。二是设立有关支持基金,帮助降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运行成本,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能够解决实际困难。三是建立合作社税收体系,实行低税或免税政策,例如对合作社免征所得税和营业税。四是低息贷款或贴息贷款。五是有关农业的国家项目优先由农民合作社承担或积极吸纳合作社参与。例如,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扶贫项目、技术推广项目、环境和生态保护项目等,都应积极吸纳合作社参与实施。四是发挥桥梁作用,帮助组织同科研、技术部门建立合作关系,帮助组织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加强人才的吸收和培养。
针对目前各组织技术人才普遍缺乏的现状,要优先发放技术资料,优先对经济合作组织的技术人才进行培训;一方百姓的富裕,需要有一个杰出的领导,要重视培养既懂技术又懂经济的复合型人才,把选拔村级后备干部与培养协会中的人才紧密结合起来;尽可能的把农业的产前、产后部门建立在农村,在乡村建立一体化公司或合作社。给予这些企业相应的资金、税收、贷款等方面的政策性支持,给农民企业家一定的精神嘉奖,这样可以吸引农民企业家,参与到带动一方百姓发展的农民合作经济当中来,通过组织和培养农民,使农业生产标准化和商品化,把广大农村和城市连接起来,促进农业市场化和科技化,从而使农民完成从单凭经验到依靠科技、从盲目生产到产供销协调发展的转变。这样既可以解决部分农民的就业问题,还能够促进农民企业家对农民致富的带动作用,促进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对于科技人员的下乡,政府要给予大力的财政支持和精神嘉奖,这是农民能够致富的最直接的途径;政府还可以实行大学生的上山下乡、支农支教活动,对农村人才进行补充,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整体运作能力。?
?
[1]?沈道权.民族地区特色农业发展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2]?黄珺,顾海英,朱国玮.农产品价格、合作社与农民增收的经济学分析[J].三农问题研究,2006,(6).?
[3]?赵凯.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上一篇:报业单位的宽带薪酬适用性分析
下一篇:露天采矿对环境的影响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