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下的消费思考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6-25
关键词:金融危机;负债消费;量力而为;扩大内需;适度信用消费
1 美国的过度负债消费酿成金融危机
由美国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从2007年开始的美国次贷危机愈演愈烈一发不可收拾:这场危机已从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扩散到制造业、服务业等各行各业,而且蔓延到了欧洲、日本,也包括中国。这种种令人触目惊心的事件,表明美国乃至全世界正在经历着上世纪三十年代大萧条以来最大范围影响的金融危机。
过度负债消费酿成金融危机。追究此次金融危机的根源,与美国社会的过度负债消费脱不了干系。一直以来,上至美国政府,下至和普通民众,都在以这样或那样的借贷方式度日。美国政府主要靠财政赤字来运行。美国的民众也是靠借债来支持消费。目前美国的家庭债务已经超过15万亿美元,截至2007年底,家庭的负债率飞涨至可支配个人收入的133%。
不可否认,在过去数十年间美国就是借助负债消费模式形成的庞大消费力量拉动快速增长,使美国成为世界经济的引擎。经济的增长又能不断满足更多和更高层次的消费需求。只是凡事过度就不可取,在享乐主义和利益的驱使下,美国上上下下都陷入更加疯狂的消费主义深渊里无法自拔。在这种消费模式的基础上,美国的金融机构不断创造出名目繁多的与借贷消费有关的金融产品以牟利,而美国政府又监管不力,最终一步步演化成不可控制的金融危机。
另据美国经济研究局的研究显示,在扣除一般性日常消费后的美国个人储蓄率从1981年的12%降至目前几近于零的水平,这表明美国人几乎不储蓄。负债消费是建立在对未来充满信心、向未来借钱的基础上,但未来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如果没有一定的储蓄作经济后盾,一旦收入减少或失业,这种消费模式必然会引发金融危机。
2 “量入为出、先积蓄后消费”的消费观念成为中国人抵御金融危机的防护墙
金融危机中,美国华人所受冲击较小。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不少美国人因无力还贷而陷入困境,千千万万美国家庭的住房面临被拍卖,收入减少和失业率上升导致居民消费开始下滑。与此同时,我们却发现美国华人在此次危机中并未受到太大的冲击,他们的直接损失很小。这要归功于美国华人保持了中国传统的“量入为出、先积蓄后消费”的谨慎消费观念。
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造成一定影响,但并未大规模传导到中国普通民众的生活中去。
(1)金融危机对中国的经济有一定影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的经济也不可避免地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近年来GDP的高速增长,离不开出口的拉动,而美国对中国的贸易总量则高达中国出口贸易总量近50%,因此在全球经济衰退,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需求及消费能力萎缩的情况下,中国整个出口行业都受到很大的打击,出口的实际增长速度已经由去年的25%以上回落到10%以下,其中对美国的出口增速更是明显放缓,有几个月还出现了零增长甚至负增长。出口减速则势必引发消费和投资疲软,生产放缓,原材料价格和运输市场需求下降,股市、房地产和汽车市场低迷。
(2)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体系影响有限,并未大规模传导到中国普通民众的生活中去。由于我国金融市场相对封闭,美国的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机构的影响相当有限,还不会直接威胁我国的金融安全。虽然中国官方储备及商业银行投资的美元资产有一定风险,但由于投资规模较小,损失有限;而受危机影响的外国金融机构在中国的合作和投资项目因其困境可能对业务有一些影响,但是总的来说,影响是可以控制的。
作为负债消费形式之一的信用卡业务,在中国的发展态势依然良好。数据显示,2003年中国国内仅有300万张信用卡,到了2008年6月底,信用卡总量达到1.3亿张,同比增长83.6%;信用卡信贷总额6931.73亿元,同比增长68.4%。不可否认,受经济下行和部分出口企业倒闭的影响,信用卡不良率有上升的风险,但应该看到,中国信用卡业整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市场绝对规模仍在上升中,相对规模偏小,信用卡普及率不高,因此风险仍旧可控。由于刚刚起步,各家银行在拓展信用卡业务的时候,对持卡人的信用审批普遍比较严格,授信额度也主要以持卡人的收入和用卡情况为依据,持卡人多集中于经济发达城市较为稳定的中高收入阶层,资信状况良好,蕴含的风险因素相对较低。同时,我国居民长期形成的“量入为出”的消费观念成为了我国信用卡风险的一道防护墙。尽管信用卡可以透支消费、分期付款,但大多数持卡人对借钱消费的做法依然顾虑重重,决定负债消费时,也是在不断评估自己的存款和将来的偿还能力后才谨慎做出决定,这使得我国信用卡业的透支规模很小,透支收入并不是信用卡业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持卡人和发卡机构所要承担的信贷风险也都很小。
中国人不仅在信用卡消费上表现出谨慎的态度,在贷款买车、贷款买房等负债消费上更是保守着传统的谨慎消费观念。尽管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中国也逐步推出各种信贷产品和政策去鼓励消费者负债消费,有些媒体和学者也号召中国消费者学习美国的负债消费模式,通过花明天的钱来圆今天的梦。但由于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使中国人常怀危机感,为养儿防老防病而未雨绸缪,一方面储蓄存款,一方面量入为出,中国人并没有养成负债消费的习惯,相反,中国的高储蓄率世界有名,高达20万亿的居民储蓄存款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可以大大缓解中国所受的影响。
同样在金融危机下,中国消费者并未感受到来自债务方面的巨大压力。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2008年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9790.8亿元,同比增长20.8%。这意味着我国居民的消费依然保持着相当的增速。尽管预计受世界经济衰退、国内经济周期性调整以及上年居民实际收入增速减慢等因素的影响,2009年我国消费需求名义增速和实际增速均将有所回落,但消费增速仍将高于最近五年的平均值。 3 扩大内需,刺激,可走适度信用消费之路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中美消费观。面对危机,人们开始反思美国式负债消费模式给经济带来的危害,同时有不少人一边倒地鼓励中国式的谨慎消费观念。对此,我们应该用科学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中美两种消费观。
“量入为出”和“负债消费”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消费理念。“量入为出”遵循着收支平衡的原则,提倡的是未雨绸缪的做法。“负债消费”是建立在提前支取未来收入的基础上,追求的是超前享受。两种消费观各有优点:“量入为出”使人有一定的积蓄做经济基础,消费时以当前收入为上限,不会有负债的压力。经历了金融危机的教训之后,美国不少经济学家和民众都认为中国人在消费上的态度值得效法,这是世界对我国传统美德的认同。“负债消费”模式虽然是此次金融危机的根源之一,被千夫所指,但不可否认这种消费观曾汇聚了极大的消费力量推动美国经济快速增长。消费对刺激经济发展的贡献不容忽视。如前文所述,美国爆发金融危机的实质问题并不在负债消费方式本身,而是在“度”的把握上出问题,过度负债消费和不健康的金融监管体制膨胀到一定程度就对经济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正如对“量力而为”的消费方式如果也过度滥用的话,就会产生中国目前“高储蓄、低消费”的局面。生产过剩带来的危害其实并不亚于消费过度。只要“负债消费”也能建立在“量力而为”的基础上,“借明天的钱来今天消费”就不是完全不可取。我们不提倡超出自己实际经济承受能力去借钱消费,但有足够的储蓄和稳定的收入支持,适度信用消费是可行的。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信用消费是一种进步,适度的负债消费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生产发展,就像适度的政府财政赤字可以刺激经济增长,两者道理是一样的。适度信用消费可使生产与消费进入良性循环,又可以帮助个人提前购买到需要的物品,改善生活状况,还贷的压力也能变成赚钱与节省的动力。合理的负债消费,适度的享受生活,只要人人都能以负责的态度去善用负债消费,利国利己的事,又有何不可呢?凡事物极必反,鼓吹负债消费与抵制负债消费都是有失偏颇的态度。
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中国可走适度信用消费之路。出口导向型经济实现了中国的腾飞,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由排名世界第10位上升到第4位,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由1978年的190美元上升至2007年的2360美元,由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世界中等偏下收入国家的行列。但今天,面对全球经济的疲软和国内经济增长的放缓,中国的出口拉动型发展模式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中国只有寻求国内的发展动力,那就是靠扩大内需来保经济增长,坚定不移并及早实行经济的转型——由出口拉动型转为消费拉动型。政府出台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以及随后的系列扩大内需、关注民生的措施都表明,中国经济正在转型。这时侯选择一种合适的消费模式就是一个关系到经济可持续发展路径的问题。“量入为出”依然是我们应该坚持的消费理念,而且我们也可以从美国金融危机中吸取教训,对美国的“负债消费”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适度信用消费成为拉动我国内需的一大助力。因噎废食只会使经济停滞甚至丧失发展的好机会。
当然,刺激消费不等于不储蓄。中国国民储蓄的力量极为强大,这是中国的优势。在未来相当一段时期内,我们需要继续保持这种优势。要提高消费力,则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投资来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从而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无非就是依靠投资和消费这两方面。从近期来说投资能更快见效,但从长期而言还得靠消费。所有生产都是为“人”的需要而生。只有人们开始花钱,才会有内需,才能创造出生产的动力。2007年中国国民消费只占GDP的36%,这与欧洲的58%、日本的55%、美国的72%相差甚远。过低的国内消费和高达20万亿的储蓄存款给扩大内需创造了可能。中国人不是没有消费能力,只是对消费一直有后顾之忧。昂贵的费用、治病养老的需要是中国储蓄率居高不下的原因。如果能借这次金融危机来转“危”为“机”,加大社会保障力度,让人们少些后顾之忧,那么人们花钱的胆子也会大很多。
总而言之,在强调扩大内需的时候,作为消费者要学会更理性、更科学地消费,要学习如何管理自身的财务和信用,减少盲目型信用消费;作为金融机构,要做好信用消费的风险管理工作,重塑稳定经营的理念。在中央政府的坚定领导下中国一定能从这场金融危机中尽快复苏和振兴起来。
[1]?董峥.金融风暴会引发中国信用卡危机吗?[N].价值中国,2008-10-31.
上一篇: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中国汽车市场机遇
下一篇:中国农民的工业化发展道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