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学视角对长三角职业农民新群体的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6-25
关键词:职业农民;传统农民;政策环境?
1 职业农民的再界定?
1.1 职业农民定义的新诠释?
职业农民在我国至今尚没有统一的称呼,近似的说法主要有“专业农民”、“农民的职业化”等。 “专业农民”主要是指中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为主,掌握农业专业技能、拥有一定的生产经营规模,具有一定文化基础和发展潜力,能起到示范带头作用的新型农民。(徐磐石,2006)而“农民职业化”更强调农民阶层变化的过程,是指在农业产业化、化过程中农业生产者的专业化分工、职业化发展,其实质是农民身份的转化问题(张慧,2007)。在我国,现有可查的学意义上的定义是“将农业作为产业进行经营,并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和规则来获取报酬,以期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曲建勋,2005)。”?
1.2 职业农民与传统农民的比较分析?
沃尔夫对传统农民(peasantry)和职业农民(farmer)的定义实际上道出了两者的最大差别。传统农民是社会学意义上的身份农民,它强调的是一种等级秩序;而职业农民更类似于经济学意义上的理性人,它是农业产业化乃至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职业类型。?
两者的具体差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传统农民是“世袭”的,具有强制性,不可选择性;而职业农民是由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人员自我选择的,具有自主性。“世袭”而来的农民身份实际上对于目前大多数出生在农村的人来说不仅是一种被迫接受的枷锁,更大大减少了这些传统农民享受和城里人平等民主权利的机会。很多土生土长的农民因为“世袭”不得不选择了一辈子守候在随时有可能被政府征收的一亩三分地上,而作为能够翻身的“职业农民”则完全是出于自己的意愿,他们甘愿为农,自愿事农,不以农为耻,反以农为荣。通过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工具,不仅让“农民”称号焕发出新的光彩,而且其中的佼佼者往往能够吸引一大批潜在的“职业农民”。这完全是一个心态上的质的跨越。?
(2)传统农民是当地“土生土长”的,难以流动,具有封闭性;而职业农民既可以是本地人员,也可以是外地农民、城镇居民,可以自由流动,具有开放性。世袭的农民由于在身份上低人一等,因此就很地被政府安排在了弱势群体的行列中。弱势虽弱,却理应在社会主义的大家庭中得到更多的关心和照顾。事实果真如此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为了防止这股“弱流”传染正在蓬勃发展的城市,我们的政府制定了几近苛刻的户籍制度,由此造成了传统农民流动在行政上的劣势地位。即使进了城,他们能得到的恐怕就只有歧视了。为了躲避这种歧视,传统农民只能选择种好地,卖好粮,对外面的了解也仅限于政府的红头文件和基本上只具有娱乐功能的电视了,至今对大多数传统农民来说更是陌生的朋友。封闭,非流动的特性窥见一斑。职业农民因为有了更多的自主选择的权利,而且他们逢时而“生”,顺应了时代潮流。目前,某些地区已经从政策、保障等方面逐渐取消了城乡居民的差别,这大大降低了农民流动的成本,拓展了农民的视野,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职业农民的产生创造了更便利的环境。尤其是土地的自由流转,更是将农民从土地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了,不仅在外能赚钱了,家里的还能有一些地租收入。 ?
(3)传统农民对于经营素质、科技知识、资金投入等方面的条件可有可无、可多可少,几乎没有什么约束;而职业农民在经营素质、科技知识、劳动技能、管理经验、资金投入等方面或某一方面则必须具备良好的条件,具有很强的约束性。传统农民的传统还体现在知识,技能,资金等方面。一般的传统农民至多只在传统的种田技术上存在比较优势,而在知识,资金等方面几乎不存在任何优势。这主要是因为传统农民接受的水平相对较低,而且农民的自有住房价值严重低于城市住房价值,可抵押能力有限。职业农民无论在知识结构,教育水平上,还是在资金、技术上都显然比前者具有优势。?
2 对职业农民的分类的初步探讨?
目前,学术界尚没有对该群体进行分类,而是将所有经营农业,或者在农业企业打工的劳动者笼统地称之为职业农民。有的学者则仅仅考虑了农业工人,他们认为所谓“农业工人”主要指两类人:一是土地入股给农业企业,然后再到该企业中打工。他们既是可以按股分红的农业企业的小股东,又是凭劳动领取工资的工人。二是指本地的短工和到农业企业中打工的外来人员。因为同为职业农民的农业企业的掌门人和员工,虽然他们的各种能力都要强于传统农民,但是他们的社会地位、收入水平,知识水平等还是存在很大的差异。鉴于此,需要对现存的职业农民群体进行细分。 ?
(1)按照农民出生地和从事职业农民工作的地域的不同,我们可以把职业农民分为本地职业农民和外地职业农民。事实上,目前,这两类职业农民同时活跃在长三角地区。一类职业农民大多是本地人,他们在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市郊经营园艺、鲜活食品、经济作物、创汇农业等,劳动附加值高,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完全市场化。另一类则主要来自邻近省市,他们是“季节性”的职业农民,遇到农忙时节就会来到农村劳力短缺的江浙帮助播种、收割,并因此而得到“务农工资”。?
(2)按照职业农民的收入水平,我们可以将职业农民分为高级职业农民、中级职业农民和低级职业农民。高级职业农民主要包括农业企业主,农场主,种养大户,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户等,该类人群更多的是本地职业农民群体。他们相对于其他两类职业农民具有更高的知识水平,尤其是经营管理技巧,是该群体的天然领导者和领军人物,在职业农民中扮演主要的角色。中级职业农民主要指在由高级职业农民开办的企业、农场中工作的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以及为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种养大户打工的“农业工人”等。这类人群的收入水平显然要低于第一类人群,但是要高于第三类人群。他们可以领取固定的工资过活,每年还能够享受企业分红收入,农业收入来源稳定。他们在职业农民的群体中占据了最大的比例。低级职业农民指的是在当地种田的农民,但是他们的种植结构和以前完全不同,主要以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为主,而且农产品的市场化率很高。这类职业农民主要由外地职业农民组成,他们主要集中在长三角比较发达的城市如无锡,南京,苏州等的近郊,通过租用当地农户不耕种的土地进行农业生产活动,其产品主要销往市区。虽然他们的收入水平要略低于前两类职业农民,但是其收入无论从总额上看还是从稳定性上看,都要远高于在自己家乡种田收入。 ?
3 职业农民产生的原因?
目前,关于职业农民产生的原因众说纷纭,主要观点有二:?
第一种观点认为职业农民的产生主要是由于长三角地区高度发展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推动力是大量企业纷纷投资于第一产业。可以说,职业农民的出现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有紧密联系。目前,大部分的职业农民主要在农业企业工作。数据表明,长三角的民间资本也纷纷看好农业。职业农民的出现需要适合种植的土地和资金,农业人口从土地转入农业企业,农业企业对农民土地的再利用,不仅解决了农地抛荒的现象,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为农业企业提供了鲜活的“廉价”人力资本。可以说现代农业催生了职业农民,而大量职业农民的涌现反过来也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第二种观点认为,职业农民是农民权利提高和农业人口减少的结果。本文不赞同该提法,如果修改为职业农民是农民权利意识苏醒的表现会更加合理。原说法有本末倒置之嫌,合理的逻辑应当是先有职业农民,后有农民权利的提高。根据本文对职业农民第二个条件的修正,我们认为农民成为职业农民更多的是出于利益的激励,而不是利益的诱惑。农民的权利意识其实早已在我国广大传统农民的心中存在,只是缺乏某种天然的催化剂。市场对高附加值农产品的需求吸引了资本、技术向第一产业的倾斜,同样刺激了社会对农业工人的需求,正是这种特殊需求制造出权利苏生的催化剂,使广大传统农民逐渐脱去“世袭”的帽子,融入新群体中间。?
4 职业农民存在的意义?
职业农民作为一个新的群体目前仍处在不断的过程中,那么该群体的存在究竟对目前我国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何种积极意义,值得思考。限于篇幅和数据的限制,这里仅进行定性的分析。?
第一、职业农民的存在有利于农业技术推广。农业技术推广的目的是要把农业技术成果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各个阶段,而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要求劳动者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而在我国由于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低下,现有的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低且推行成本很高,甚至有很多农业科技成果无法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我国农业行业中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15%-2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转化率。而职业化的农民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着先进的农业耕作技术和经营管理技术,因而有利于农业技术推广。?
第二、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我国农业化目标的有效途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促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质,就是把农业真正作为一个产业,实行市场化、专业化、现代化经营。农业实行产业化经营,有利于开发效益较高、市场容量大的优势产品,从整体上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基于以上的积极作用,我们认为将传统农民转化为职业农民,可以在不转移农民的情况下提高农民收入,维护社会的稳定,无疑是缓解城镇就业压力的“良方”。因此,政府应当采取积极措施鼓励职业农民群体的壮大,尤其要为职业农民的存在创造良好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环境,真正实现公正的社会待遇。而我国目前对于职业农民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以定性分析为主。职业农民群体的从业意愿、收入分配、就业结构、社会地位的公平性等方面都是后续研究的重要课题。?
?
[1]?徐永祥.农业:呼唤职业农民[J].甘肃社会科学,2004.(3)115-117.?
[2]?张慧,连玉红等.我国农业内部的农民职业化问题[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2007,(6):28-30.?
[3]?黄强等.中国农业建设中农民职业化研究[J].中国经济评论.2007,(4):28-31,36.
上一篇: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经营探讨
下一篇:第三方物流与供应链绩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