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内部二元经济结构中制约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张淑萍 高石钢 时间:2010-06-25
  摘要:在统筹城乡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强调城乡二元结构而忽视了内部二元经济结构。农村内部二元经济现象的存在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对农村内部二元经济结构中制约经济增长的因素加以剖析,提出了对经济持续增长的路径。
  关键词:农村内部二元经济;制约因素;对策
  1 农村内部二元经济结构的产生
  
  1978年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大大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在城市吸劳乏力和城乡传统分割体制的双重限制下,广大的农民利用原有的“社办工业”大力兴办各种地方,加上政府政策上的鼓励,使乡镇企业为代表的农村工业迅速壮大,掀起了农村工业化的高潮。三十年来,我国乡镇企业发展已经历过1984年-1988年、1992年-1997年两轮的超常规的发展跃升。从2003年至今,我国乡镇企业又进入了一个最好的发展时期。据统计,2007年全国乡镇企业新增个体工商户65万个,安排110多万人就业,农村能人和农民工回乡创办的小型乡镇企业达85万家,当年全部乡镇企业增加值达到69620亿元,上缴税收达到7366亿元。1978年,乡镇企业开始起步发展,1987年乡镇企业产值首次超过农业产值,到2007年全国乡镇企业就业职工已超过1.5亿人。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后创造了许多辉煌,成为了我国城乡经济市场化改革和以工哺农的先导力量。
  农村工业在农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成为一个完全区别于传统农业的独立部门,而同期的乡镇企业基本上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企业经营制度,进行的是市场化的生产经营,同传统农业的半市场化生产有着本质的区别。农村工业部门在城市工业部门和传统农业部门之间不断壮大,打破了原有单一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奠定了农村内部二元经济结构的基础。面对农村工业化的大规模兴起,许多学者认为它突破了传统的二元经济理论,避免了在经济一元化的过程中对城市工业部门的片面的过分的依赖,充分发挥了农村的优势,有利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加速了城乡经济的一元化。联合国区域发展中心关于发展中国家农村工业化问题的专家小组也认为,农村工业与传统农业紧密联系,可以通过与城市工业的联系而提供一种强有力的城乡一体化,有助于减小城乡在收入、资本和技术等方面的差距,特别对于二元经济结构普遍存在的发展中国家,农村工业化对于阻止农村向城市的痛苦迁移和缩小城乡差别有着重要的作用。
  以上分析表明,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农村工业是农村经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正是基于如上考虑,我们认为当前中国经济表现为新型的双重二元结构。
  
  2 农村内部二元经济结构对经济的制约因素
  
  始于农村工业化的农村内部二元经济结构,就像发展中国家在实行工业化过程中所出现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一样,是一种必然的经济现象,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少,经济基础薄弱的发展中国家,是决不能仅仅依靠城市工业来带动和改造传统农业的,我国目前双重二元经济结构的基础还很强大,经济结构的异质性使宏观政策的实施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项长期的艰巨工作,农村内部二元经济结构中就存在着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1)乡镇企业对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贡献逐渐减弱和农村城镇化水平低,不利于经济的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乡镇企业设备差、技术落后、劳动生产率不高直接导致了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难以维持企业的发展;重复布局,规模效益差,往往导致产品销路欠佳等诸多因素使乡镇企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逐渐减弱。从实际看,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传统农业中的剩余劳动力向乡镇企业转移的规模开始下降,农村工业化采取的以资本替代劳动的发展模式,使刚刚看到希望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又陷入绝境。剩余劳动力的大量沉积,对经济的发展无疑是雪上加霜。
  
  (2)传统农业发展水平的落后弱化了其对经济增长的应有贡献。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庞大,我国大陆现有农村人口7.37亿,农村人均耕地面积仅1.4亩,而且随着耕地资源的不断流失和农村人口的不断增加,人均耕地存在着进一步缩小的趋势。农业资源的禀赋如此结构,造成了农业部门要素配置严重失调,农业劳动力大量剩余,这不仅直接阻碍着节省劳动的农用机械的广泛采用,而且由于户均经营规模狭小,农业产出的商品化程度和农民人均货币化收入较低,难以形成足够的消费剩余来扩大对现代投入要素的社会化服务的需求,最终只能是使农业生产落后的局而无法改变。而农业生产落后导致农产品质量次、成本高,这与人们日渐提升的对农产品的质量要求不一致,又造成农民收入水平难以提高,无力扩大对现代投入要素等的需求,农业生产便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中,短期内难以突破。
  (3)收入分配体制因素使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偏低,这会影响社会的稳定,从而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农业人口大国,农村居民收入状况对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对巩固我国改革开放的胜利成果尤为重要。自90年代以来,国家虽连续大幅度提高主要农产品价格,但都被增幅更猛的农业生产成本所冲销。现在主要农产品价格已高于国际市场水平,农产品的这种高投入高价格高保护,使其缺乏国际市场竞争力,也使得通过提价手段来增加农民收入已无潜力可挖。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缓慢的同时,还存在一些造成预期收入不稳定的因素,地方政府和村级组织的过多干预使农户难以根据市场需求作出理性选择,增大了市场风险和预期收入的不稳定;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义务、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等投资和费用基本上由农户负担(由农村集体承担的部分大部分也是由农户负担的)。   3 消除内部二元结构中制约因素的对策
  
  (1)加大乡镇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由于城市部门吸收剩余劳动力的数量极其有限,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转移是十分困难的,乡镇企业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成为最有效的途径。加大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力度,应结合国家实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契机,大力发展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努力提高农村化水平,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乡镇企业再次创业的突破口。在加快乡镇企业发展的同时要把引导乡镇企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小城镇是农村乡镇企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巨大载体,是乡镇企业集中的必然结果。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带动乡村工业和乡村人口由分散走向集中,并逐步形成规模,为产业结构的优化和非农产业的发展创造条件。要建立一批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强化其作为一定区域农村经济增长中心的吸引力和作用。同时农村小城镇的发展还可以加快农村非农产业发展,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改变长期以来农村劳动力不合理的就业结构,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可以带动农村信息、技术、资本的聚集、流动、重组,为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动力。这样既能促进农民就近转向小城镇就业,降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成本和就业风险,又能有效地避免在大中城市吸纳能力下降的情况下农民大量涌入城市。
  (z)加快传统农业向农业转变的步伐。第一,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是转变的坚实基础。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国家必须制定和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为实现这个转变营造宽松的环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有宽松的农业政策,如增加粮食补贴、保障粮食安全等;二是国家应对科技发明、科技推广与应用大开绿灯;三是国家对农业机械应制定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鼓励新的农业机械面向市场,为农户购置农机提供资金、技术等有利条件。第二,强化农业,着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推广应用科技成果和先进技术的最终主体是农民,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从根本上对改进科技推广的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开展以广播、电视、为主体的农村远距离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等,逐步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大力推进农科教结合和“绿色证书”工程,加速培养适应现代化形势需求的知识型农民。第三,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不仅能提高农业劳动回报率和实现农业的高效益,而且还能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带动二、三产业的发展。对购买农机特别是大中型农田作业机械给予补贴和优惠贷款;提高各种农业开发建设资金中用于农机投入的比例;扶持农机服务组织和推广体系建设的财政、税收政策;减轻农机经营者税费负担的政策;在有条件的地方引导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政策。
  (3)完善农村居民收入分配体制。第一,要尽快建立完善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当前,要加快统一、完善的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建设步伐,不仅要强化农产品市场的统一性,打破地区封锁设置的导致农产品流通费用提高的种种障碍,而且要努力建设现代化的农产品交易市场,完善市场功能,使农产品交易市场形成全国农产品生产和交易的价格导向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促进全国农业产业生产经营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全面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第二,转变基层政府职能,赋予农民充分的生产经营自主权,提高农村居民对市场的参与程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政府的有效管理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要发挥基层政府的积极作用,必须转变基层政府的职能。各级政府组织在农业生产中并不具备农民所具有的那种激励机制和抑制机制,应杜绝出于自身的利益关注点而对农民的生产经营进行行政干预。基层政府应当致力于改善市场环境,纠正市场失灵,保护产权关系,提供市场信息,维护生产经营秩序,促进农村教育和农业科研技术的推广,减少单个农民生产经营风险。通过转变基层政府职能,既可以激活作为农村经济基层细胞的农户发展经济,提高收入的内在动力。第三、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倾斜政策,加大向农村地区的投资力度。特别是在目前的形势下,资金、人才大量涌向城市,加剧了农村经济发展乏力的问题。国家的扶持主要借助于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来实现,特别是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国家应该在、通讯、能源、教育等方面,大力改善该农业的经济发展硬环境,从而减轻农民的负担,增加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