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探讨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张毅 时间:2010-06-25
  摘 要:学术界对过程的认识是综合性的。要想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必须重视发展观,以科学的发展方式推动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升级,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最终目的。?
  关键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
  
  1 科学发展观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上世纪30年代以来,受经济增长理论的影响,国民生产总值一直被理论界视为衡量经济福利的综合指标以及国民生活幸福的象征,我国也曾因此而以各种形式提升国民生产总值。?
  但在经过1949年到1978年的不计成本的赶超战略,以及1979年以后的不断探索与完善后,人们逐渐清醒的认识到了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区别,看到了即使经济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只要没有走出资源型经济的模式,中国的技术水平、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以及产品的质量就始终无法提高,增长的背后是沉重甚至无可挽回的代价。目前,我国单位产值能耗是发达国家的3-4倍,能源平均利用率只有30%左右,而工业发达国家均在40%以上。这种拼资源的发展模式,埋下经济增长缺乏后劲,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不良后果。?
  由此,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又快又好”的发展观点。为了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中央明确提出要将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经营逐步转为集约经营为主的轨道”。上世纪90年代中期,“循环经济”这一术语进入中国学术界,则进一步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技术范式、经济形态和增长方式等角度做了对经济发展的多层次探讨,其理念深入人心,并在实践上取得了积极效果。2007年上半年我国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已达56%,钢铁工业年废钢利用量相当于粗钢产量的20%,废旧有色金属年回收利用量相当于年产量的25%左右,全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首次出现双下降。?
  于是,中央进一步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因为在整个人类都在向可持续发展转变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不可持续的问题相当突出。我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1/4,石油人均储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8,天然气人均储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22,煤炭人均储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2。石油、铁矿石等矿产资源的进口依存度不断攀升。我国资源消耗却居高不下。从历年的平均值测算看:我国主要产品的单位能耗与国际先进水平比,火电煤耗高22.5%,钢铁高21%,水泥高45%,乙烯高31%。万元产值工业用水是国际先进水平的10倍。2007年广东省电荒加剧时甚至不得不要求部分工业在用电时采用“开三停四”政策。?
  “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的就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紧密关联,以及代际之间的机会均等,呼吁人们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纠正依靠高消耗、高投入、高污染和高消费来带动经济增长的模式,转为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来促进经济增长。这一战略要求人们彻底改变对界的传统态度,建立起新的道德和价值标准,把自然界看作是人类生命的源泉和价值的源泉,人类必须尊重自然、师法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社会。?
  从以上发展观念的变更过程中可以看出,科学发展观是人类文明在高度发达阶段,由自发发展转向自觉发展的一个外在体现。人类必须理智的进行社会生产方式和个人生产方式的选择,使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能够和谐统一,进入良性循环的状态,也就是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状态。?
  
  2 科学的发展方式有利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经过三十年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固然得到提高,但我国的经济发展条件也发生了许多变化,特别是能源、原材料、土地、水等资源性产品供给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劳动力成本逐年上升,绿色壁垒的盛行也使我国的对外贸易面临严峻的挑战。?
  目前我国的经济是一种典型的投入主导型经济发展方式。我国每年所消耗的水泥,占世界消耗总量50%以上;钢铁、煤炭、氧化铝,都占到世界消耗总量的1/4以上;电力占到世界消耗总量的13%。但所生产出来的GDP,却只有全世界的5%。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依靠科技创新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生产要素配置和经济运行的效率。?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任务是:在资源密集型行业,推进生产能力向技术、设备和工艺先进的大集中;在装备制造
  业领域,通过自主创新和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在重型成套设备、清洁高效利用能源设备、高档数控机床、运输设备、基础零部件、关键元器件、超细与智能加工设备的研发与制造方面,缩小与先进国家的差距;高新技术产业的必须从以代工为主转向依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为主;消费品生产要以提高质量、降低物耗、培育品牌和提高附加价值作为主要目标;第三产业的发展,应着重发展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服务业。?
  因此,无论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还是第三产业,产业结构的优化都体现出了一种以提高劳动者的技术素质和产品附加值为特性的亲的调整,这与发展观是不谋而合的。?
  3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区域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发展阶段,面临着大范围生态退化和复合型环境污染的资源环境压力。到本世纪中叶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意味着我们要用不到50年的时间走过发达国家150年的工业化历程。这就决定了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具有较高的强度,单位国土面积上在短时间内比发达国家要消耗更多的资源,排放更多的污染,因此我国所面临的资源与生态环境压力在世界上少有的。?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观点顺势而生,这是对社会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之间关系的重新认识。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社会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通过采取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指人类的社会生产和消费活动中,以较小的环境代价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持续发展。?
  事实上,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已先行一步。发达国家针对工业界制订了严格的环保法规。一个生产型企业要获准建立,必须满足很多环保要求,比如要拥有高效的垃圾及污水处理设备,要采取措施以保证在生产过程中有效避免垃圾污染,电器生产商必须同时具备废旧电器回收系统等。相当一部分发达国家政府对环境政策和战略进行了相应调整,从以末端处理的污染控制为主,转向以源头削减为主并着眼于生产和消费全过程的转移,同时将环境与公共卫生和社会福利相提并论,作为其重要的问题。这些做法都值得我们借鉴。?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其目标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使资源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都能得到合理配置与高效综合利用;使污染物产生量最小化并使废物得到无害化处理,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矛盾和问题,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实现人类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让人们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这是增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迫切需要,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区域经济长远发展的战略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