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成因与对策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6-25
关键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成因;对策
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海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迅速扩大,贫富差距扩大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本文将对海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剖析,找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控制以至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建议。
一、海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逐渐扩大趋势
据统计,海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87年的986元上升到2005年的8124元,年均增长12.4%。海南省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987年的502元上升到2005年的3004元,年均增长10.5%。海南省城乡居民人均年收入差距绝对量从1987年的484元逐渐增加到2005年的5120元,扩大近11倍。1987年海南省城乡居民人均名义收入比率为1.9,1990年这个比率为2.1,1994年的比率为2.4,2000年的比率为2.4,2005年的比率为2.7。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平均比率约为1.8,90年代平均比率约为2.4,2000年到2005年的平均比率约为2.6。总体上看,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扩大的趋势。从2001年到2005年的统计资料看,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年收入差距从2001年的4493元逐渐扩大到2005年的7238元,相差1.6倍。然而,海南省从2001年的719元逐渐扩大到2005年的2285元,扩大3倍,相对来说,海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趋势要高于全国水平。
二、海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深层次原因
(一)市场竞争导致收入差距拉大。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否定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在分配问题上强调收入结果的均等,平均主义的分配倾向严重,虽然城乡差别不大,却导致了普遍贫困的局面。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制度改革及市场竞争机制的引入,几乎过去所有被抑制的收入分配差距的上升趋势都显性化了,特别是初次分配差距的拉大。市场竞争具有扩大海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效应。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城乡之间的劳动力、资本、技术、信息等资源会不断流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终会缩小。
(二)资源秉赋与努力程度不同导致收入差距拉大。产生收入差距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一是资源秉赋的不同。除按劳分配的个人收入外,同时还存在按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资源的收入。这一点说明市场经济中不同人的市场机会是不完全均等的,即参与不均等、标准不均等、起点不均等。社会主义的公平原则应是城乡居民参与机会是均等的,一切个人都可以通过自身努力来争取任何机会;在参与均等的基础上,参与竞争的所有人都以同一标准去衡量;人人处于同一起跑线,人人具有完全相同的资源秉赋。实际上,城镇居民比农村居民拥有更多资源秉赋,更多的参与机会,衡量标准往往也不同。如,城镇居民拥有更多的资金、财产、知识和技能。随着经济发展中资金、财产、知识和技能的不断积累,“马太效应”会日渐加强,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城乡收入差距会进一步扩大。二是人们的努力程度不同。凡是主动适应市场需要,又肯努力学习、工作的人,收入会逐渐超过不努力的人。
(三)体制因素导致差距拉大。城乡二元结构和传统的城乡户籍制度导致了城乡之间劳动力市场和其他要素市场的体制性分割,造成城乡之间居民收入的差距。海南省劳动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都带有明显的歧视性,它为城镇居民提供的社会保障多,而为农村居民提供相应的社会保障很少,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公益等方面的制度不能一视同仁,这种制度显然具有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效应。消除城乡分割的歧视性制度,逐步使农民拥有与城镇居民平等的发展机会和享受同等的权利。海南省劳动就业压力较大,农村劳动力的素质较低,而且由于语言、地域的局限和就业观念的影响,海南省农村劳动力在外省就业的人口更是少得可怜,其比例不到1%,农村的劳动就业存在结构性缺陷。这种就业体制和外出务工的情况也是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
(四)政策因素导致差距拉大。税收政策导致收入较高的城镇居民负担的税费较低,而收入较少的农村居民负担的税费却较高。如,1995年的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相当于城镇居民的40%,而仅税款一项他们支付的人均额相当于城镇居民的9倍,若再加上农民承担的各种名目繁多的杂费,农民负担的税费相当于城镇居民的近30倍,税收政策无疑扩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随着海南省取消农业税政策实施,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城乡收入差距。政府的价格政策导致转型期城乡收入差距扩大。1978年,首先调整了18种农副产品的价格,从此拉开价格改革的序幕,在1984年以前以价格调整为主到1984年以后以放开价格为主。改革初期,农副产品价格大幅度提高,的确起到了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但影响的时期较短。随着价格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入,绝大多数商品的价格是由企业自主定价,工农产品的比价扩大,“剪刀差”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尤其是加入WTO后,随着农产品市场逐步对外开放,农产品价格有走低的趋势,农民收入进一步减少,导致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另外,城镇居民比农村居民得到的政府补贴多得多,补贴政策也是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的影响因素。
(五)非市场因素导致差距拉大。在非市场性或市场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许多经济活动缺乏公平竞争的基础,这将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一是法制不健全导致收入差距扩大。由于法制不健全,造成“偷税漏税”、“权钱交易”和“贪污受贿”等现象严重,特别是享有特权的人,利用手中的权力大肆敛财,短期内非法得到大量财富;二是制度不规范导致收入差距扩大。收入分配制度、法人治理结构、内部控制制度、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及社会保障制度等不规范,缺乏严格的监督,使企业部分厂长经理利用职权,谋取私利,收受回扣,变相转移国有资产,造成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差距扩大。 三、缩小海南城乡收入差距的对策措施
(一)加快,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一般来说,在经济发展的早期,城镇居民的储蓄和积累远远高于居民,而储蓄和积累又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因此在经济增长中必然是穷者越穷,富者越富,城乡收入差距会进一步拉大。随着市场经济继续发展,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政府相关政策、法规的实施,如个人所得税、遗产税、救济法等。这些因素将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由恶化逐步趋向缓和。当市场经济发展到发达阶段时,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逐渐消失,劳动资源变为稀缺要素,而资本要素则处于相对充裕,这时工资上升,劳动者的收益上升,而资本家收益则下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将下降。为此,加快经济发展,迅速提升海南经济总量和质量是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关键。
(二)完善城乡互动机制,统筹城乡发展。完善城乡互动机制的实质,就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和体制,建立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正如胡锦涛同志强调的:“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我们应当顺应这一趋势,更加自觉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加积极地支持‘三农’发展”。胡锦涛同志关于调整国民经济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指示,既是对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明确要求,也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以后,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的清醒把握。近年来,海南省城镇与农村收入差距在逐步拉大,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落后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城乡之间的不协调矛盾日益尖锐。没有农村的和谐,就不可能有全社会的和谐。因而,建立健全城乡互动机制,统筹城乡发展,是构建和谐海南的迫切需要。
(三)制定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实现分配公平。收入分配是关系社会公平能否实现的核心问题,建立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已成为构建和谐海南的迫切要求。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应坚持的原则:一是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二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调整二次分配比例,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化建设的成果;三是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缩小城乡之间收入分配差距。为了防止两极分化,解决分配不公问题,应做到: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使收入分配趋向合理。
(四)完善就业制度,实现充分就业。充分就业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营水平的必要保证。充分就业并非人人都有工作,它是指在一定经济发展水平的条件下,任何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和工作条件的求职者都能找到工作。或者说,消灭了由于需求不足而造成的周期性失业时的就业状态就是充分就业。因此,海南省要不断提高就业率,就必须要在发展经济、提高工资水平、改善就业条件和控制人口增长等方面下功夫。政府必须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改善就业条件,保证充分就业。同时,应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因为小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可以转移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为此,要逐步建立城乡并重的就业制度和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加快推行户籍制度改革,实行按实际居住地登记户口的户籍管理制度,取消限制农民进城务工的歧视性政策,为农民工进城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加强对农民工的就业培训,大力拓展国内外劳动就业市场,建立稳定的岛外劳务输出基地,早日实现充分就业。
(五)加强立法,完善市场环境。加强立法工作,建立健全体系,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强的自律和监督,依法维护市场秩序,增强各类经济主体的契约和信用意识,提高市场运行效率,降低商务成本,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当前,有些人利用市场规则无序、市场发育不健全及法制薄弱等因素,谋取暴利,取得了巨额非法收入,加剧了城乡收入差距。海南省委省政府应积极建立有利于商品、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畅通的统一市场,形成良好的经济秩序,营造优越的市场环境。消除非法收入,必须从源头抓起,充分运用法律手段,打击各种违法经营活动,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进一步加强立法,取缔非法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上一篇:关于我国信用体系建设浅谈
下一篇:关于我国当前的通货膨胀压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