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温学飞 时间:2010-06-25
  [摘要]随着我国进入新的阶段,经济社会结构中的深层次矛盾日益显现,并逐渐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为此,必须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经济社会结构;经济发展方式;科学发展观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新进展。”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战略任务,是党对我国经济发展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必然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经济发展观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经济发展的内涵和指标,经济发展的方式和政策,经济发展成果的分配和享用。这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统一的,经济发展的认识和指标的制定决定了对发展方式的选择和发展成果的享用;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的途径和分享发展成果的物质保证;发展成果的分配和享用体现了发展的内涵和发展的目的。经济发展方式是对以往经济增长方式从内涵、方式和目标的一种全方位深化,不单单是一个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的问题,更多是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是涉及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问题,是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的综合,核心要求表现为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及其各自内部结构的和谐统一。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年均GDP增长率达到了9.83%,积累率接近40%,形成了庞大的国民经济总量,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210871亿元,跃居世界第四位,人均国民收入也达到2010美元,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是,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过于追求经济增长的速度,产生了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不和谐因素,而这些不和谐的因素在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和高速增长中,或表现不明显,或被经济高速增长的表象所掩盖,逐步累积下来从而演化为现阶段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所面临的深层次矛盾。按照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我国2020年要实现人均GDP在2000年基础上翻两番的战略目标。而这一时期是人口、资源、环境矛盾和问题最为突出的时期,是化进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也是经济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阶段,如果处理不当,就可能导致经济增长徘徊和社会的不安定。
  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有:
  
  (一)化重化工工业阶段的资源环境约束
  2005年我国的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已达到50,表明我国已经进入了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即以重化工工业为主的阶段,这对资源供应总量和环境承载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能源消费总量持续快速增长,2006年我国的能源消耗达到了24.6亿吨标准煤,大约占世界能源消耗的15%;钢材消耗量达到了3.88亿吨,大约占世界钢材消耗量的30%。我国主要资源消费的增加量占世界总增加量的比例,包括煤炭、石油和钢等均居世界第一位。我国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大,环境污染严重,单位GDP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是发达国家的8~9倍,二氧化碳排放量居世界第二位,日耗水量和日均污水排放量都居世界第一位,目前的水环境、土壤环境、大气环境均受到严重污染。从发展的方而看,重化工工业阶段的到来必然提高重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由于重工业本身就有高耗能、高污染的特点,重化工工业阶段的到来更加剧了节能减排、降低环境污染的难度。2007年,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重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了19.5%,增速比轻工业快3.1个百分点,而占全国工业能耗和二氧化硫排放近70%的钢铁、有色、电力、石油石化、建材等六大行业增长了20.1%,同比高出3.6个百分点。从环保总局和批复项目的行业来看,电力、石化、钢铁等有色重污染项目所占的比例仍然较大。根据国家“十一五”规划,单位GDP能耗需要比2005年下降20%,即每年需要下降4%;单位工业增加值水耗需要下降30%,即每年下降6%;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需要分别下降10%,年下降2%。但从2006完成的情况来看,单位GDP能耗下降不到2%,节能减排的压力增大。
  同时,我国还面临着资源总量有限、资源利用效率低与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结构性矛盾。耕地和淡水人均占有量仅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和1/4,支撑经济增长的石油、天然气、煤炭、铁矿石、铜和铝等重要矿产资源,人均储量分别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1%、4.5%、79%、42%、18%和7.3%。从资源利用效率看,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非常大:日本为1,意大利为1.33,法国为1.5,德国为1.5,英国为2.17,美国为2.67,加拿大为3.5,而我国则高达11.5。水资源循环利用率比发达国家低50%以上。而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在49个主要国家中位居第28位,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我国在关键技术上自给率低,对外技术依存度在50%以上,而发达国家一般在30%以下,美国和日本则在5%左右。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特别是核心竞争力不强,企业主要依靠低价格的要素投入来获得比较优势,而科研投入较低,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动力不足。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与就业结构扭曲
  我国现阶段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农业基础依然很薄弱,“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工业大而不强,制造业规模虽已位居世界第三,但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世界知名品牌。消耗高、污染多的行业和企业所占比重过高;服务业发展滞后,其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比中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低十几个百分点,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数量和质量远不能满足需求。从近些年发展的结果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变化方向出现偏差,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的格局不仅没有改变,反而继续强化,进一步加重了资源环境的压力。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2002年以来一路攀升,由44.8%提高到2006年的48.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5.5%。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2002年达到峰值以来一路走低,由41.5%减低到2006年的39.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45.7%降到38.6%。
  产业结构的不合理直接导致了我国就业结构的扭曲,2005年我国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为12.6%,却吸收了44.8%的劳动力总人数,大量剩余劳动力聚集于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低。而随着我国重化工工业阶段的到来,第二产业吸收的劳动力增速有限。第三产业在我国发展缓慢,限制了就业范围的扩大,无法大量吸纳闲置在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劳动力资源。
  
  (三)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与出口的不协调发展
  投资、消费与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但三者的动力结构却是不协调的,突出的矛盾就是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和出口拉动,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具体表现在:投资与消费关系不协调,投资率偏高,消费率偏低。自2003年以来,我国每年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率大都保持在25%左右,资本形成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40%,投资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在40%以上。2007年前3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1529亿元,同比增长25.7%,投资继续在高位运行。而从我国最终的需求结构看,国内居民的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一直偏低,2006年下降到最低水平51.1%,尽管2007年前3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827亿元,同比消费增长15.9%,创下近十年的增长新高,但在GDP总比例中并没有增加,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
  内需与外需关系不协调,出口增长快,贸易顺差大。2003~2006年进出口贸易总额快速增长,年平均增长29.8%,进出口贸易总额在过去4年内连升三位居世界第三位,2007年前3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15708.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同)增长23.5%。其中,出口8782.4亿美元,增长27.1%,进口6925.9亿美元,增长19.1%,前3季度累计贸易顺差为1856.5亿美元。出口的巨大顺差直接致使我国外汇储备大幅增长,10月末我国外汇储备高达14500多亿美元。
  
  (四)城乡收入差距扩大
  从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来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2:1,1995年为2.72:1,2001年为2.92:1,2003年进一步扩大到为3.23:1,2005年约达3.22:1。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59元,居民人均纯收入为3587元,差额为8172元。从恩格尔系数看,2006年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5.8%,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3.0%,相差7.2个百分点。从基尼系数来看,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社会公平程度严重失衡,1990年为0.343,1995年为0.389,2000年后达到0.417。世界银行最新有关我国的发展报告预测,到2020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综合基尼系数将达到0.474,问题十分严重。如果再将城市居民享受带有很大福利性成分的住房、以及公共服务等在内,剔除农民收入中不可计算的实物部分以及用作生产资料的投入,我国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差距更是十分巨大,约达5:1或6:1。
  
  (五)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改革开放以来,在一系列政策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下,生产要素大量地向东部地区流动,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起来,而西部地区则长期发展缓慢,尤其在东部地区得到较大发展的时候,东部地区对西部地区的带动作用并不明显,产业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梯度转移并没有实现,尽管国家在前几年大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三大地带经济发展差距仍然不断扩大。东部地区已形成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外来资本、民间资本充分,产业结构升级迅速,制造业、服务业和外贸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西部经济增长主要靠基础建设投资拉动,国有资本仍占主要地位,外资、民间资本不足,制造业、服务业发展不快,投资效益不高。东西部之间的经济总量、人均收入水平的差距都比较大。2006年,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GDP总和不到人民币4万亿元,约占全国GDP的17%;而东部地区GDP达到2万亿元的省份就有3个,其中江苏省为21500亿元,山东省为22000亿元,广东省为25000亿元。1999年,东部地区人均GDP为10732元人民币,西部地区为4302元;到2006年,东部地区人均GDP为26875元,西部地区为10894元。7年间,东西部人均GDP差距由6430元扩大到15981元,增加近150%。   (六)社会落后于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科技、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公共事业的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社会结构如人口结构、就业结构、地区结构、城乡结构、阶层结构的调整落后于经济结构的调整。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过多地承担了经济建设的职能,公共服务职能长期弱化。2003年爆发的“非典”即暴露出仅有经济的增长是远远不够的,要求政府提高公共服务方面的职能。尤其在我国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以及信息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要求,需要我国政府迅速转变角色,大力发展社会事业。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发展的进程和质量,迫切需要深化经济社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同时也应看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近30年的国民经济高速增长为实现这一转变提供了包括经济体制、市场供求格局、经济运行环境和物质基础在内的良好的基础条件,从而使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备了现实的可能性。具体思路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展循环经济,节能降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对高投人、高消耗、高排放的传统落后生产能力进行调整,依法关闭那些破坏资源、污染环境和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建立淘汰落后产能退出激励机制。建立、完整、统一的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并将节能减排的目标细分、量化,层层落实,将完成情况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作为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统筹人与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目前,全世界钢产量的1/3、铜产量的1/2、纸制品的1/3来自循环使用,一些发达国家在部分产业的生产中,已经实现水资源消耗的零增长甚至负增长。而我国资源回收率比较低,综合利用率不高,许多可以利用或再利用的资源却成了废弃物。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我国重化工与资源环境约束的重要途径。为此,要推动技术进步,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加强循环经济共性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产业化示范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逐步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加快资源性产品价格的市场化改革,建立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供求关系的价格形成机制,重点加快水价、电价、热价调整,加快供热体制、煤热价格联动、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
  
  (二)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一要积极发展农业,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完善支持和保护粮食生产的政策体系,提高粮食生产的综合经济效益。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建立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和谐发展的长效机制。二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实现工业由大变强。大力发展以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推动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业产业,提升其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实现传统制造业向现代装备制造业方向发展。三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就业结构转变。努力开拓服务业发展新领域,发展、现代物流、研究与开发、商务、、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和医疗卫生、社区服务、文化休闲等消费性服务业,扩大企业、公共事业机构和政府的服务外包业务,努力提高服务业社会化和市场化水平。努力促进服务业的政策法规建设,消除生产性服务业市场准入障碍和政策限制,统一和规范服务业市场。
  
  (三)协调投资、消费、出口结构,扩大内需
  促进投资、消费、出口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一是优化投资结构,控制投资过快增长,提高投资效益。严格控制土地审批,调节信贷投放总量和投向,提高环保、节能、技术、安全等市场准入标准。加强关系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大型水利、能源基地、铁路干线、国道主干线等重要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完善重大投资项目决策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二是优化进出口结构,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努力缓解外贸顺差过大的压力。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支持具有自主品牌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扩大服务产品和农产品出口,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增加能源、原材料以及先进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进口。三是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增加城乡居民收人,如制定最低工资制度和小时工资标准,建立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机制。政府扩大转移支付,增加低收入者收人。改善消费环境,拓宽消费领域,挖掘潜在消费需求,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进一步消除对居民消费的各种限制,消除抑制消费的制度性障碍,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减少居民对未来支出的不确定性,促进居民储蓄向消费的转化。
  
  (四)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体现了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结构调整和发展的思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工业反哺农业,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提高国家财政支出、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入用于农村的比重,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提高农村地区的生产条件。改革现行户籍制度,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的、以身份证管理为主的一元户籍制度,赋予全国公民平等择业和选择居住地的权利。积极探索农村地区新型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制度,拓宽农村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切实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统筹区域发展,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通过必要的投资倾斜和政策倾斜,加强对不发达地区的投资力度,扶持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形成东西部联动发展机制,达到各个经济区域协调发展的目的。进一步理顺能源价格体系,形成全国统一市场,促进要素的自由流动。促进东西部企业合作,促进产业梯度转移。健全互助机制,发达地区要采取对口支援、社会捐助等方式帮扶欠发达地区;健全扶持机制,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加快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五)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大力发展社会事业
  首先,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继续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推进以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自主创新的领军人物和中青年高级专家。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气。
  其次,推进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启动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政府对困难群众给予必要的资助,做好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
  再次,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继续落实现行生育政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质量,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实行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等制度,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体系。发展老龄事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妇女儿童和青少年事业,依法保障妇女和未成年人权益。关心和支持残疾人事业,为他们平等参与经济社会生活创造良好环境。
  最后,坚持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有利于促进就业的财政、税收和金融政策,积极支持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促进下岗失业和关闭破产企业人员再就业。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发展和谐劳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