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人均能源消费“零增长”现象解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于汶加 王安建 时间:2010-06-25

  内容摘要:从发达国家集中完成化至今,英、美、德、意、日等发达国家相继出现人均能源消费“零增长”甚至是负增长的现象,本文分析各国部门能源消费的变化及其动因后指出,发达国家能源“零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进入后工业化阶段,随着结构的调整,发达国家工业部门的能源消费持续下降,民用、、商用部门的能源消费增长趋缓,因此总体上看人均能源消费呈“零增长”的态势。文章指出,进入后工业化阶段,人口是决定能源消费多寡的主要因素,而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影响不再显著。
  关键词:人均能源消费 “零增长” 发达国家
  
  能源作为重要的物质要素,与经济和社会的密切相关。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发达国家集中完成工业化至今,英、美、德、意、日等国的人均能源消费先后呈现出“零增长”甚至是负增长的态势。作为先期工业化的代表,发达国家能源消费的变化趋势,对未来全球能源消费有着借鉴意义。在能源稀缺性日益凸显、能源消费引发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的形势下,能源消费的“零增长”无异于是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的福音,是什么原因导致能源消费出现“零增长”?这种趋势是否可以延续?人均能源消费“零增长”对于未来全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究竟有多大的现实意义呢?这些问题值得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发达国家人均能源消费状况分析
  
  发达国家是指那些已经完成或接近完成工业化的国家,其基本特征表现为社会经济成熟度高、基础设施完备、社会财富积累丰富和城市化水平较高,主要包括经合组织(OECD)中的25个成员国,即欧洲的奥地利、比利时、冰岛、英国、丹麦、德国、法国、芬兰、捷克、意大利、瑞典、瑞士、荷兰、葡萄牙、爱尔兰、卢森堡、挪威、希腊、西班牙;美洲的加拿大、美国;大洋洲的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亚洲的日本和韩国。按照各国完成工业化的先后,可分为早期工业化国家(如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中期工业化国家(如美国、加拿大等)和新兴快速工业化国家(如日本、韩国等)。
  衡量能源消费水平的指标很多,如能源消费总量、人均能源消费、能源消费强度等等,由于能源消费总量与人口数量密切相关,而各国人口数量千差万别,无法用其衡量能源消费水平的差异,而人均能源消费以各国单位人口的能源消费量为基准,可以更加准确地反映一个国家能源消费水平及其变化趋势。
  1960-2007年发达国家人均能源消费的变化具有以下两个显著特点(见图1):
  
  首先,发达国家间人均能源消费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依据2007年发达国家人均能源消费情况,可将其分为高、中、低三种模式,即人均能源消费量大于5吨/人高能源消费的国家,包括美国、加拿大、挪威、澳大利亚、冰岛、荷兰、芬兰;人均在3.5-5吨/人之间的中等能源消费的国家,包括新西兰、法国、韩国、日本、奥地利、德国、英国、瑞士、爱尔兰等;而意大利、葡萄牙、希腊、西班牙属于低人均能源消费的国家,人均能源消费量在3.5吨/人以下。
  其次,发达国家能源消费具有明显的阶段性。1960-2007年发达国家人均能源消费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1960-1973年为能源消费高速增长的第一阶段,年均增长率为4.08%;1984-1999年为平缓增长的第二阶段,年均增长率为1.02%;2000-2007年为能源消费“零增长”凸显的第三阶段,这一阶段发达国家集团年人均能源消费增长率为-0.13%,各主要发达国家无论人均能源消费水平的高低,人均能源消费均相继呈现“零增长”或负增长的态势。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丹麦、新西兰、德国、英国和瑞典等国最早开始出现能源消费“零增长”;到本世纪初,美国、法国、爱尔兰、葡萄牙、挪威、奥地利和瑞士等国的能源消费也相继出现“零增长”;而加拿大、日本、意大利、芬兰、希腊等国的人均能源消费在近三、四年也逐步显现出接近于“零增长”的态势。在人均能源消费下降幅度上,丹麦的下降幅度最大,1996-2007年,丹麦人均能源消费量年均下降了2.87%;而美国、英国、法国和德国的下降率分别为0.60%、-0.69%、-0.80%、-0.97%。是什么原因导致发达国家出现人均能源消费“零增长”或负增长呢?这种趋势是否会持续下去呢?
  
  发达国家人均能源消费“零增长”态势分析
  
  能源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要素,主要用于工业、交通、民用和商业服务四个终端部门,2006年发达国家集团上述四部门所消耗的能源分别占能源终端消费量的22%、34%、18%和12%。四部门能源消费之和占终端消费总量的96%以上。
  

       

    

   
  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部门人均能源消费从1.2吨油当量持续下降到2006年的0.8吨油当量,年均下降率达到1.04%。典型发达国家美国、英国、法国工业部门能源消费均快速下降,其中美国的下降速度最快,年均下降率达2.27%;英国、法国工业部门人均能源消费降低的速度均快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相比之下,日本工业部门能源消费开始下降的时间较晚,下降速度较慢,这主要是由于作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其完成工业化的时间晚于其他发达国家(见图2)。发达国家工业部门人均能源消费快速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随着工业化的相继完成,高耗能的工业在各国结构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逐步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发达国家部门人均能耗的变化以2000年为界限分为两个阶段:2000年以前呈快速上升的态势,年均能源消费增长率达到1.3%;而2000年后,增长态势逐步趋缓,年均增长率仅为0.4%;这一阶段美国、英国交通能耗呈缓慢增加的态势,而日本和法国则有逐步下降的趋势(见图3)。发达国家交通部门能耗的变化主要是由于随着各国工业化的集中完成,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家用汽车及商业货运的快速增长导致交通部门能耗的持续增加;进入本世纪初,随着家用汽车保有量的逐步饱和以及商业规模的稳定,发达国家交通能耗的增长逐步趋缓。
  从发达国家民用部门人均能耗的变化来看,1990年至今其人均能源消费由0.6吨油当量上升至2006年的近0.7吨油当量,年均增长率仅为0.78%,呈缓慢增长的态势。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四个典型发达国家中,仅日本由于工业化完成相对较晚,民用部门能耗增长较快,其他国家均呈缓慢增长的态势(见图4)。发达国家民用部门能耗增长缓慢主要是由于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发达国家人民生活已达到较高水平,在没有革命性的、高耗能的新生活方式出现的情况下,其基本生活能耗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较高水平。
  发达国家商业服务部门能源消费增长与交通部门相近,1973-2000年年均增长率为1.1%,而2000年后下降为0.5%,四个主要发达国家中除日本呈快速增长的态势外,其他国家目前基本呈极缓慢增长的态势(见图5)。造成这一增长趋势的原因在于,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各国经济结构中以商业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占据了主导地位,从而增加了该部门的能耗消费,但是随着商业规模的逐步稳定,其能耗增长亦随之趋缓。另外,由于第三产业大多是低耗能行业,因此其占终端部门能耗的比例较低,对能耗水平的影响有限。
  
  结论
  
  综上所述,近年来发达国家人均能源消费“零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其工业部门能耗持续下降,而交通、民用和商用部门能耗的上升逐步趋缓所致。目前,从发达国家经济及经济结构调整的情况来看,各主要发达国家低耗能的第三产业均已占绝对主导地位,第二产业的规模基本稳定,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其工业部门能耗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而对于民用、商用和交通三个部门而言,鉴于发达国家目前人民生活和基础设施建设已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在人类基本生活方式没有革命性转变的前提下,这几个部门的人均能源消费将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如果考虑到科技进步的因素,则有进一步降低的可能。因此,综合来看,发达国家人均能源消费“零增长”的时代已经到来。
  发达国家人均能源消费“零增长”态势表明,进入后工业化阶段,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人民生活需求的相对饱和,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再像工业化阶段那样呈近线性相关关系;相反,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并不显著。而人均能源消费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较高水平,使得人口增长将成为影响能源消费总量增加的主要因素。
  另外,尽管发达国家人均能源消费呈现“零增长”态势,但是2007年25个发达国家能源消费总量占全球的56%,人均能源消费水平是发展家的5倍以上,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多,发达国家能源消费总量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占全球较大份额。在全球能源稀缺性日益凸显,能源消费引发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的形势下,从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发达国家节能降耗之路仍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