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I技术外溢在我国的研究与发展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廖文龙 时间:2010-06-25
 [摘 要] FDI技术外溢是外国直接投资内含的无形资本非愿性扩散。本文叙述了FDI技术外溢理论研究方法及主要观点,重点分析了FDI技术外溢存在性和影响因素,并客观评估了我国的FDI技术外溢效应。
  [关键词] 外国直接投资(FDI) 技术外溢 吸收能力
  
  一、引言
  作为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形式,外国直接投资(FDI)对东道国影响一直受到各国经济学家的重视。FDI的技术外溢效应是指通过技术的非自愿扩散,促进东道国技术水平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利用FDI的技术外溢效应提升本国的技术水平,是我国“以市场换技术”引资政策的重要依据。然而,改革开放30年来的实践表明,FDI的技术外溢效应的发挥需要一系列的前提条件,因此,必须对FDI的技术外溢的实现途径、发展机制和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对FDI技术外溢问题的研究,目前已成为理论界和实业界的一个热点。MacDougall(1960)第一次明确提出东道国的技术外溢效应问题,并且认为技术外溢是指技术提供方非自愿地提供技术给受让方的而技术提供方享受不到回报的行为。Magnus Blomstrom和AKokko(1996)指出,FDI技术外溢效应是指外资企业的进入使得东道国本土企业有可能获得劳动生产率方面的进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国内有关FDI技术外溢对我国技术进步作用的研究正方兴未艾。
  二、FDI技术外溢效应的存在性研究
  有关FDI技术外溢效应存在性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逐渐成熟,21世纪又有新的发展。众多学者利用各国截面、时序数据或平行数据对FDI技术外溢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流入发达国家的FDI对东道国企业普遍存在技术外溢效应。但对委内瑞拉、墨西哥、印度等发展家的检验结果却不支持FDI技术外溢假设,或者发现FDI的技术外溢效应比较微弱、只在一定条件下成立。FDI是否带来我国的技术进步,学者之间也存在不同观点。
  1.正效应
  FDI能够促进创新能力,这是大多数研究的共同结论,而且无论是在企业层次上的研究,还是在产业或者国家层次上的研究,似乎都证实了这一点。从生产率提升的角度来研究FDI与我国生产率增长之间的关系的,几乎无一例外地认为外资对中国生产率增长的贡献为正。从我国的研究开发活动方面,由于投资国公司在我国的研究开发中心具备提高有关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中心本身的地位及其与东道国本土的科研教学或经营实体有较密切的业务合作关系,其内部研发人员具有不断本土化趋势等优势,这些研发中心的溢出效应和外在效应(示范效应)必然会对中国企业的技术能力产生正面的影响。另外,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来看,FDI能促进内生技术溢出和技术进步,从而成为内生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国内实证研究结果也表明,FDI流入增长对我国经济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其原因与FDI流入规模和我国的人力资本水平有关。
  2.负效应或效应不明显
  持此论者大多是从单纯的理论推理和现实观察中得出自己的结论的,而且往往更为看重案例分析的重要意义。中国虽然在利用FDI的同时,引进了国外相对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使中国整体技术水平得以提高,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内起到了推进企业技术进步的作用,但作用效果并不明显。从目前研究来看,我国西部还未跨越使外资产生外溢效应的“发展门槛”,外资在该地区产生了不太显著的负效益和存在“门槛效应”。
  三、FDI技术外溢影响因素研究
  在对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做进一步研究中发现,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外溢不是自动产生的,而要受到其他因素的制约。
  1.东道国的吸收能力
  东道国FDI的吸收能力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1)在人力资本方面,跨国公司的先进技术要在发展中国家得到应用必须要求东道国具备充足的人力资本,否则东道国对跨国公司先进技术的接受和运用将会受限;(2)在学习能力方面,认为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的有效程度取决于东道国“干中学”的能力和经验的积累;(3)在尝新利益分配方面,跨国公司的技术外溢效应使得创新在东道国变得有利可图;(4)在技术差距方面,国际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的技术溢出效应主要取决于投资国和东道国之间的技术差异,相对于技术较落后的东道国来说,技术转移对技术较先进的东道国经济增长的正面效益要来得小。
  2.技术外溢的空间约束特征。
  跨国公司在东道国购买的中间品份额明显受公司总部与其在东道国的工厂距离的影响,在罗马尼亚,来自美国、亚洲的投资者其垂直溢出程度高于欧洲的跨国公司,因为前者的投资国离罗马尼亚更远,另外包括部分外国投资者母国而不是全部国家的优惠贸易安排,很可能影响跨国公司的资源模式。例如,由于罗马尼亚与欧盟签署了联盟条约,其关税对从欧盟进口产品与从美国、日本进口产品明显不同。
  3.股权比例对外国直接投资技术外溢程度的影响
  另一个影响FDI对东道国企业技术扩散的因素是合资企业中外资子公司所占的股份的多少。普遍认为本国企业的参与会使跨国公司的产权知识外泻从而利于技术外溢,因此,许多国家限制外资所有权份额并要求跨国公司以合资形式进入。大量的实证研究证明了股权比例与FDI技术外溢程度之间确实存在关联性。
  四、FDI技术外溢研究存在的问题
  目前研究存在着以下局限:
  1.绝大多数实证研究为混合研究或部门研究,无法正确评估技术外溢,并且与面板数据相比,采用横截面数据无法准确和清晰地判断技术外溢。除此之外,数据的缺失、样本的有限、多假定条件的计量模型和统计方法等,也是影响研究结论的重要原因。
  2.在理论上比较容易找到存在技术外溢的支持性证据,但是来自于计量学上的定量支持性证据相对有限。
  3.多数侧重人力资本和东道国技术水平对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的影响,而很少考虑到外国际贸易政策体制对其的影响,因此显得不够完善。
  4.大多数学者没有区分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技术进步的促进是通过直接效应还是间接效应,直接效应是指外资相对内资具有的生产率优势,而间接效应是指外资对国内的技术外溢。
  五、促进FDI技术外溢研究的建议
  综上所述,FDI技术外溢研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外溢程度和外溢路径具有明显的国别差异性;结合我国外资独资化浪潮不断高涨的背景,在未来可采取以下措施:
  1.若干年来,盛行于我国的“两头在外、三来一补”的贸易方式和引资方式,具有“飞地”效应,与我国当地企业在产品、技术、要素等方面联系不强,属于国际市场取向型。根据上述理论可以推出,此类FDI的技术外溢是微弱的,甚至根本不存在。该类外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本土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不可高估。因此,在新的环境下,我国应该调整外资优惠政策和引资策略。
  2.改善区域技术扩散不平衡现状,加强技术外溢在区域间的扩散。根据外商在我国直接投资具有明显的空间非均衡分布特点,同时根据我国区域经济特点,首先,让技术水平较高的内资企业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带动内地企业,由国内大企业集团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政府合作,通过纵向合作对上游和下游企业进行渗透等;其次,由于东南沿海一带的外商己达到一定规模,但工资却不断攀升,与中西部相比,其劳动力成本优势已不太明显,而周边的发展家如越南、老挝等国家的劳动力成本却很低廉,并且在大量吸引外资,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外商投资的选择,因此我国政府部门要尽量引导外商向内地进行产业转移,以充分利用当地更为廉价的劳动力成本和更为丰富的资源;或者通过税收等财政方面的优惠政策来引导外企向内地扩展市场,建立分支机构,并在运输、邮电通讯等方面加强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最后,还要努力改变内地的等、靠、要等落后观念、提高劳动力素质、减少劳动力交易成本和区域间的流动成本。
  3.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身的吸收能力。首先要建立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联合的科技开发机制。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高校及其附属科研机构拥有我国70%的高新技术成果,是技术创新的重要支撑。但是,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出资,科研机构出成果,而企业生产的“一分为二”的体制,使大量的科研成果没有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也影响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为此,要建立政府支持和引导下的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使大量的技术成果得以开发和应用,并使技术创新更有针对性。其次,要加大R&D投入。我国&RD经费投入严重不足,90年代R&D投入占GDP经费比重平均为0.63%,远远小于发达国家的1.5%的最低标准,制约了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因此,在今后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大力吸引企业和民间团体的R&D投入,调整有限经费的产业配置格局,加大高技术产业、支柱产业R&D资金注入比例。
  4.加强我国企业的人才吸引力。我国现在面临的问题是优秀的人才不断地从国内企业流向外资企业,这极大地损害了内资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企业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留不住人才的企业,最终就不能在市场中生存。
  :
  [1]毛日 魏 浩:所有权特征、技术密集度与FDI技术效率外溢[J].管理世界,2007(10):31~40
  [2]江小涓:中国的外资经济对增长、结构升级和竞争力的贡献[J].中国社会,2002(6):4~14
  [3]沈坤荣:外国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J].管理世界,1999(1):2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