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经济走势、面临问题分析与相关政策建议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0-06-25

                        作者:刘世锦 余斌 张立群 杨建龙 李建伟 陈昌盛 方晋    

摘 要: 随着政府一揽子刺激方案的实施和效应的逐步显现,经济环境有望继续改善。课题组分析了近期面临的温习,认为影响全年经济增长的因素可以从外需、市场驱动的内需和政府投入三个方面观察。整体经济持续回升的关键是市场驱动的内需的回升。同时提出政策建议:近期宏观经济政策在保持政府投入力度和有效性的同时,应积极稳定外需,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促进市场驱动的内需回升上。同时,应立足长远,抓住当前有利时机,深化若干重要领域的改革,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

关键词: 经济走势,经济发展环境,政策建议,政府投入,内需回升 
 
   今年1-2月份,经济运行出现初步企稳迹象。随着政府一揽子经济刺激方案的实施和效应的逐步显现,经济发展环境有望继续改善。同时,经济运行中就业压力凸现、效益显著滑坡、信贷资金大幅增长所蕴含的未来通胀压力、海外资产和投资面临的风险与挑战等,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下一阶段,宏观经济政策在保持政府投入力度和有效性的同时,应着力促进市场驱动的内需的回升,避免出现二次探底,减少经济趋稳和回升中的波动。
  
  一、当前经济运行出现初步企稳迹象
  
  2008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呈现加速滑坡趋势。GDP增速从上半年的10.4%回落到四季度的6.8%。经济增长加速滑坡,既有国际危机、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缓对我国的影响,也与国内房地产、汽车等主导产业在经过了前一阶段的高速增长之后转入周期性回调阶段有关。同时,长期以来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劳动力、土地、资源等要素低价格、高投入形成的发展模式,在国内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难以为继,也加剧了短期经济困难。
  经济增长的大幅度回落从上年延续至今。1-2月份,生产增速创近十多年来的新低。除了上述因素的叠加效应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原因:首先是市场预期变化和企业库存调整的反映。在市场需求和价格不断下降的情况下,过度悲观预期逐步扩散和蔓延,企业停产、减产以消化、释放存货,导致市场进一步萎缩。其次,现阶段增长中比重较大的重化工业具有加速上行或下行的特征。由于产业链条长、中间产品多、自身投资需求大,最终需求一旦收缩,其效应将沿着产业链条蔓延,进而放大对整体国民经济的负面影响。再次,在对外依存度较高的情况下,国际上有金融炒作背景的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回落,对国内价格体系形成严重冲击,一定程度上形成“超调”现象。值得指出的是,与以往调整不同,这次调整是在我国加入WTO、市场经济体系基本形成的条件下出现的。一旦市场有变,企业减少库存和产量的反应速度和力度都大于以往。那种市场变了,企业照样生产和库存的现象大为减少。从中可看到我国经济微观机制已经发生的积极变化。
  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中央和国务院陆续出台了一揽子经济刺激方案,包括大规模财政投入和结构性减税、大范围产业调整与振兴、大力度科技支持和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等。从1-2月份经济运行状况看,政策效应开始显现,部分经济指标逐步回暖。一是信贷规模持续快速扩张。上年12月至今年2月,累计新增贷款3.46万亿元。历史经验表明,M2和贷款规模扩张是经济回升的重要先行指标。二是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持续回升。从上年11月达到38.8的最低点之后,已连续四个月反弹,3月份上升到52.4。其中,新订单指数、从业人员指数等关键指标均有不同幅度的回升。三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达到较高水平。1-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长26.5%。四是发电量、原煤、水泥、钢材、汽车、商品房等重要产品产销量降幅明显缩小。初步判断,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很可能是这一轮经济回调的低点。
  另一方面,美国、日本和欧盟等主要经济体的状况尚不稳定,存在进一步恶化的可能;国内投资、消费需求也有待进一步启动,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的下行压力仍未有根本性缓解。1-2月份,工业增加值增速仅3.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37.3%,外贸出口负增长21.1%。近日,企业家调查系统对1000多位企业家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50%以上的企业家对今年的经济形势持有相对悲观的预期。因此,部分经济指标短期回暖,整体经济运行初步企稳,但可持续性仍需要进一步观察。
  
  二、市场驱动的内需回升是整体经济持续回升的关键
  
  影响全年经济增长的因素可以从外需、市场驱动的内需和政府投入三个方面观察。如果近期经济增长趋稳,并有一定幅度回升,主要是加大政府投入的效应。短期内难以期待外需对增长有积极贡献。因此,整体经济持续回升的关键是市场驱动的内需的回升。
  
  1.出口跌幅趋于收窄,但不排除加大下滑幅度的可能
  受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影响,外部需求显著下降,2009年我国出口出现较大幅度负增长已成定局。一方面,为了降低市场风险和减少资金占压,国外进口商大规模压缩库存,导致出口订单明显减少。另一方面,部分国家汇率大幅贬值,侵蚀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我国出口在上年11月出现同比负增长以来,降幅逐月扩大。其中,以加工贸易为主的IT产品成为拖累出口下滑的主要因素,而服装、鞋类、箱包和玩具等轻纺产品出口额的降幅相对较小。
  近期,国内外市场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首先,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退税率连续提高之后,出口跌幅明显减小,并可能先于其他产品完成调整。其次,加工贸易回落态势趋稳。2月份,加工贸易出口降幅低于1月份,也是4个月来首次低于出口整体降幅。由于加工贸易具有一定的先导作用,出口总额降幅在近期将有所收窄。再次,美国市场出现消费品需求企稳迹象。2月份,美国百货和其他日用品商店销售额环比增长1.3%,服装专卖店销售额环比增长2.8%,家具店销售额环比增长0.7%,沃尔玛非燃料销售额增长4.5%。此外,随着发达国家经济刺激计划的陆续实施,如果私人消费停止下滑,国外零售商的库存调整可能在二季度完成,从而逐渐增加订货。综合上述分析,在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出口增长在1-2月份大幅回落之后,跌幅将逐渐缩小。预计全年出口总额同比负增长10%-15%。
  同时也要看到,发端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已经演变为金融危机与实体经济衰退交互作用、危机中心国家与外围国家相互影响的恶性循环。危机尚未见底,有可能向新的领域和区域蔓延。一些国家采取的救市行动能否奏效尚待观察。参加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的国际权威组织和人士普遍预期,全球经济最早要到2010年开始复苏,而且复苏将是一个曲折过程。在此之前,由于危机蔓延、外需继续收缩而使我国出口再次出现大幅下滑的可能性尚不能排除。
  
  2.国内需求初步企稳,市场驱动的内需何时进入回升通道尚有较大不确定性
  从国内需求走势看,近期出现了一些积极信号。第一,目前多数产品价格已接近十多年来的历史低位,部分行业价格与生产成本严重倒挂,进一步回落的空间有限;实际需求的回落幅度逐步减小,部分产品需求出现回升迹象。上述因素共同促使库存调整进入平稳回升状态。第二,气候回暖等季节性因素,投资项目前期准备工作逐步完成等,将促使二季度投资增速达到较高水平。3月份,水泥、发电设备、环保设备、工业品订单指数和工程机械订货量等指标回升明显,预示着可能出现一个季节性投资高峰。第三,部分先导行业出现回暖迹象。汽车产销量已持续三个月回升。房地产业连续两个月销售回暖。随着四、五月份销售旺季的到来,需求回升态势可望延续。第四,从历史经验看,信贷变动是CPI和PPI的先行指标,一般有6个月或以上的时间差。1、2月份信贷的大幅度增长,将可能带动二季度以后的需求回升。
  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最终消费需求仍然缺少有力的刺激措施。近期的信贷投放,主要进入生产领域,消费信贷占比很低。如果短期需求回升主要来自中间需求而非最终消费需求,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需求不足问题,还会加剧已经存在的产能过剩。二是房地产销售回暖尚不稳定,对其能否持续有较大意见分歧。房地产市场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市场特征,不同区域传递的信息差别较大。一种乐观估计是,随着房地产销售回暖的持续,到今年年底,房地产库存将达到一个低点,刺激房地产投资显著回升。由于房地产行业在市场驱动的内需中占有重要而特殊的地位,其走势将对市场驱动的内需回升有关键性作用。
  
  3.政府投资效应评估
  根据已经公布的政府投资计划的跨年度资金分布,以及2009年财政预算安排,我们采用投资乘数法、投入产出乘数法以及可一般均衡模型(CGE)分别测算了政府投资的拉动效应。在不考虑结构性减税和短期挤出效应的情况下,政府投资乘数在1.1-1.25之间,即新增1元投资能拉动GDP新增1.1至1.25元。同时,投资资金落实到位的进度,也会对乘数产生影响。在此情景下,估算2009年新增政府投资对GDP的拉动作用为1.5-1.9个百分点。

  综合分析,在政府投资的拉动下,二、三季度增长将呈现一定幅度的回升态势。如果在房地产等行业的带动下,四季度市场驱动的内需转入回升通道,将可能实现整体经济的U型回升。在此情景下,不考虑政府投资的作用,GDP可保持6%以上的增长;加上政府投资的作用,全年有望实现8%左右的增长目标。另一种可能的情景是,市场驱动的内需未能及时接续,在政府投资的拉动作用减弱后(还可能叠加外需再次大幅下滑),将会出现二次探底,呈现所谓W型走势。关键是市场驱动的内需能否较快转入回升通道。我们应当努力争取的是第一种情景。如果出现第二种情景,应当及早为出台第二轮政府刺激方案做好准备。
  
  三、当前经济运行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在遏制经济下行态势、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需要关注当前经济运行中的若干突出问题。
  
  1.就业矛盾依然突出,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
  2008年下半年以来,随着经济增长的大幅回落,就业矛盾凸现。主要表现为新增就业人员就业率低、民工大量下岗等方面。据统计,截至2月底,广东地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签约率不到10%;到2月中旬,7000万返乡农民工中有2300万没有找到工作。根据我们的典型调查,目前在岗农民工的收入同比下降15%左右,再加上下岗农民工的收入损失,估计2009年农民工群体的工薪收入同比减少5000亿元以上。“减薪不裁员”在中小没有得到积极响应,许多中小企业既减薪又裁员。同时,受劳动力供过于求的影响,劳动条件恶化、强度增加,一些农民工被迫忍受每天高达16小时的工作。在大量毕业生难以找到工作、农民工就业机会减少和收入下降的情况下,2009年我国劳资关系将十分脆弱,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
  
  2.企业经济效益全面、大幅度滑坡
  年初以来,出口占比较高的外向型企业,经济效益比上年四季度进一步下降。出口占比较小的内向型企业,经济效益也大幅回落。1-2月份,美国、欧盟和日本等我国主要贸易伙伴的进口增速降幅超过了30%,出口导向型企业的经济效益受到严重冲击。通过产业关联和收入收缩效应,外向型企业效益下降,直接影响到国内其他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盈利状况。同时,部分外向型企业被迫转向内销,加剧了国内市场的产能过剩和竞争压力,企业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企业经济效益的持续大幅度滑坡,不仅会影响到财政收入、企业自主投资能力和就业规模,还会造成企业还贷能力减弱、机构呆坏账增加等。
  
  3.货币、信贷投放加快,潜在风险增大
  2008年11月以来,金融机构贷款持续大规模增加,缓解了企业流动资金不足的困难,为企业增加投资、扩大生产提供了相对宽松的融资环境。但是,货币、信贷投放过快也存在一定风险。一是缺乏可持续性,一旦信贷规模大幅度收缩,实体经济的正常运行将受到影响。二是扩张性货币、财政政策相搭配,出现结构性通胀的风险增加,可能导致经济陷入增速偏低和通胀并存的滞胀局面。三是部分信贷资金并未进入实体经济领域,国际投机资本可能再度涌入我国,加上正在寻找出路的国内大量社会资金,将可能导致房地产、股票等资产价格再度泡沫化。四是救助陷入困境的企业,而不能扭转其经营状况,金融机构的政策性呆坏账将会增加。
  
  4.海外资产与投资面临新的风险和挑战
  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大幅回落,各类资产价格显著缩水,降低了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成本。但是,金融危机尚未见底,经济复苏还需时日,不排除国际金融市场再度出现大幅波动的可能性。与此同时,金融、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在发达国家明显抬头,“去全球化”思潮也在蔓延。我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风险和市场风险不容忽视。此外,我国高额外汇储备过度集中于美元资产,随着美国开始实行“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美元资产面临通货膨胀和汇率贬值的双重风险。其他主要经济体为了刺激国内经济,可能步美国后尘,采取债务货币化和竞争性汇率贬值等措施,使我国外汇储备多元化和保值增值面临困难和挑战。
  
  四、若干政策建议
  
  近期宏观经济政策在保持政府投入力度和有效性的同时,应积极稳定外需,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促进市场驱动的内需回升上。同时,应立足长远,抓住当前有利时机,深化若干重要领域的改革,推动经济方式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
  
  1.保出口企业生产能力和竞争力,保出口市场份额
  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经济体同时陷入衰退,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家经济也面临严峻挑战,稳定我国出口增长的难度加大。保出口企业生产能力和竞争力,保出口市场份额,则是通过政策调整相对容易达到的目标。一是针对国际金融、经济剧烈动荡和主要货币汇率变动频繁的外部环境,保持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基本稳定;二是加强国际对话与合作,依照WTO准则,有效遏制贸易保护主义行为;三是加大对出口企业的资金、技术支持,如增加出口信用保险资金、鼓励技术改造与升级、引导困难企业适度内销等。
  
  2.引导房价回归真实供求水平,避免人为延缓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和回升
  房地产行业状况对市场驱动的内需增长至关重要。可以预期,房地产行业明显回升,将是市场驱动的内需转入上升通道的标志。今年1-2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仅增长1%,比同期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低25.5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增长的前提是库存下降,库存下降有赖于销售持续回暖,而销售状况直接与房价水平相关。必须认识到,在经历了一个包含一定泡沫的高速增长期后,即使长期增长潜力巨大,也应有必要调整,才能为后续增长积蓄动力。房地产行业虽有较高市场化程度,但同时受到多种人为因素影响,且区域特征明显。保房地产行业发展不等同于保高房价。事实上,由于人为因素使房价高于真实供求水平,将会延缓房地产市场的必要调整,使房地产行业回升推迟。政策上在降低房地产交易费用、支持合理需求的同时,要引导一些地方仍然偏高的房价向真正供求水平回归,从而使房地产行业在下一步经济回升中发挥应有的主导产业作用。
  
  3.把握政府投资节奏,做好必要的项目储备
  当前,部分经济指标短期回暖,整体经济运行初步企稳,表明政府前一阶段扩内需、保增长的一系列举措是及时和有效的。鉴于下一阶段经济运行仍然存在一定的下行风险,需要把握好政府投资增长的节奏,保持对经济增长的持续拉动作用。同时,应对可能进一步恶化的外部环境,需要提前做好投资项目储备,妥善安排2010年的项目部署,争取主动。
  
  4.增加公共服务岗位,缓解就业压力
  在认真落实好扩大就业的各项政策措施的同时,适当扩大政府公共服务预算开支,以增加公共服务就业岗位。当前,低保家庭收入动态核查、第六次人口普查基层调查、城市社区常规性人口登记管理、留守儿童义务等领域,都可以为高校毕业生和其他待业者提供就业机会。此外,应鼓励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为大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工资支出可由财政给予一定支持。在提倡企业“减薪不减员”的同时,政府宜量力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就业岗位补贴、社保补贴和培训补贴等。
  
  5.有效控制海外资产面临的风险,积极而有重点地开展海外投资
  针对美国经济和美元走弱的中长期态势,以及全球未来可能面临的通胀压力,在实施外汇储备多元化战略的同时,要有效控制美元利率、汇率变化给我国外汇资产带来的风险。当前国际上大量资源和资产价格处在低位,机会难得,海外投资有重要机遇。在积极推进“走出去”战略,为各类有条件的企业对外投资创造有利条件的同时,要认真近年来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的经验和教训,引导企业从各自实际出发,明确投资重点,着眼于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加快企业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效利用和整合先进技术、优秀人才、知名品牌和重要能源资源等,逐步改变我国产业处于国际分工低端的不利局面。
  在积极应对短期问题和风险、努力实现保增长预期目标的同时,应当利用当前改革共识增强、资源资产价格走低等有利条件,加快推进若干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关键意义的改革,包括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起统筹城乡、覆盖全体居民的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比重;推进能源资源价格和财税改革,有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稳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扩大公共服务的覆盖范围,加快城镇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