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利用外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邓作义 时间:2010-06-25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利用外资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效,对促进我国和市场化改革作出了积极贡献,已成为目前世界上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但与此同时,过高的引资成本、产业和地域分布不平衡、技术扩散效应不理想、外资管理中存在的漏洞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增长的质量。我们必须在利用外资政策、环境等方面建立规范、健全、有效的引资机制。

  关键词: 利用外资;引资政策;投资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商直接投资获得了长足发展,所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额连年居发展中国家之首,FDI的流入多年来持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中国已成为目前世界上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外商直接投资不仅是我国经济增长日益重要的资本来源和产出来源,而且直接带动了对外贸易,优化了出口结构,促进了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成为我国经济腾飞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一、我国利用外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是中国对外开放和加快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主动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举措。改革开放近30年来,随着中国的投资环境和市场运行环境日益改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商来华投资,我国利用外资的成效已经十分显著。2002 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利用外资最多的国家,刚刚过去的2007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高达826.58亿美元,同比增长13.8%,外商投资已遍及第一、二、三产业的几乎所有行业。但在利用外资金额大幅上升的同时在利用外资政策、引资结构和法律环境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
   (一)外商投资产业分布失衡,不利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
  由于我国国家政策、劳动力及资源优势和市场容量等各方面的原因,外商投资主要集中在投资少、见效快、盈利高的第二产业,尤其是投机性较强的房地产开发业,其次是第三产业,而需要巨额投资、回收周期长的农业、基础设施、基础产业领域投资较少。截至2007 年,外商投资制造业的数和实际使用金额分别为19 193家和408.6亿美元,占累计企业数和实际使用金额的50.6% 和54.6%,从一、二、三产业来划分,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分别占总额的1.19%、73.27%和25.54%。
  (二)外商投资的区域布局还需要调整
  目前外资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该地区占全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85.81%,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为10.12%和4.07%。这与便利程度和基础设施建设有密切关系。外商投资的地区结构不合理,加剧了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马太效应”,导致中国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使东西部差距越来越大。
  (三)外资引进项目技术含量低且消化不足
  当前,经济发达国家将本国的劳动密集型、特别是初加工和低附加值的产品向国外转移,资本投向很大程度上放在周期短、投资额小的一般劳动密集型中小型企业和简单加工业上。这些行业使我方企业难以形成完整的生产体系,更难以掌握先进的生产工艺和生产技术。即使由于中国经济的发展,考虑中国市场的巨大,越来越多的大型跨国公司在中国建立其研发中心,但其核心技术仍然控制在母公司手中,表面上我国获得了技术进步,但实际上跨国公司技术垄断不断加强,技术扩散放缓。同时,我国还存在只重技术引进,不注重引进技术的消化、创新问题。我国的汽车行业就是例证,当时引入发达国家汽车品牌,就是想以市场换技术,20多年过去了,外国品牌已是我国汽车市场的主力,但我们却未真正掌握核心技术。国际公认的技术引进费与消化费的比例是1:10,而我国仅为1:2.5。对引进技术的消化不足直接导致了我国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的脱节,也导致我们不能有效利用外资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提升自身企业的竞争能力。
  (四)我国市场经济投资法律、法规不完善
  我国经济仍处于转型时期,无论是总体的法律框架、政府对经济的管理方式,还是资本市场和销售渠道的建立等等,都还存在很多问题,制约了外资的扩大进入和投资效益的提高。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不健全,法律基础、立法程序、运行机制等仍未转向市场经济,有关法律法规中存在着许多与市场经济原则相悖的规定,执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对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运行的外商投资造成了最大阻碍。此外,国内市场的地区分割和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也降低了外商投资的吸引力。
  (五)外资管理上存在很多漏洞
  由于一直以来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资金缺口问题,为了达到快速争取大量资金的目的,在我国的引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重引进,轻管理”的局面,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利用外资的质量。引进外资缺少全国统一的规划,管理分散,政出多门,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一些地方官员在引进外资的过程中,行政意识超过市场意识,行政效益重于市场效益,结果把利用外资的市场竞争演变为行政竞争,造成引资的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巨大浪费。
  
  二、我国利用外资的相关建议
  
  (一)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和对民族工业的选择性保护
  首先,对现有外商投资政策的调整,我们应该遵循WTO 基本的国民待遇原则和非歧视原则,改变过去对外商投资“鼓励过度”的优惠政策,对国内不同所有制形式的企业实施“国民待遇”政策,使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在竞争方面处于平等地位。我们对待外资的态度,既不给予广泛而全面的优惠也不再歧视、制定各种外资限制。使内外资企业在“公平、公正、公开”的环境中自由竞争。其次,对民族经济要有重点的选择性保护:(1)对本国已具有一定竞争力的部门以及技术密集性部门给予一定保护,利用关税的调节作用,控制进口商品的流入量,必要时,甚至对一些进口商品课以反倾销税。(2)鼓励外资与民族资本兴建合资企业,以便利用外资在资本和技术上的优势,带动民族企业的升级。

  (二)要在区域和结构上选商引资
  目前我国利用外资主要集中于东部,东部地区所占比例高达85.81%,中、西部总和才只有14.19%。外资分布区域上的差异,造成我国东、中、西部地区进一步失衡。外资政策应以有效调整东、中、西部区域间差别为目标,促进区域经济协调。
  1.我国利用外资将从东部向西部辐射,形成全方位开放的态势,地区优惠政策应加以考虑。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基础弱于东部地区,区位条件也不如东部地区。政府应采取较沿海更为优惠的政策措施,鼓励外商到西部投资, 并通过国家层面地开发带动和吸引外资进入中西部地区;通过引进外资促进该区域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可缩小与新型发达地区的差别,从而逐步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中西部地区的外资引进的产业重点应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如国家重要的干线建设、改造,邮电通讯建设等。
  2.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将从传统低层次的产业向较高档次的产业类型转化;由偏重制造业转向扩大服务行业的发展。要扭转过去国内利用廉价劳动力成为低层次的加工生产基地的不利局面,通过与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的合作,使其转变为生产高科技含量、高环境保护标准、高国际竞争力的“三高”型国际产品开发基地。着力引进国外服务业的理念、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技术手段和规范的现代市场运作方式,大力改造传统服务业,培育和发展新兴服务业,推动我国服务业的发展。
  (三)优化外资来源结构
  
  从投资主体上选择以吸引欧美跨国公司投资为重点,国际优良资本为目标,从而实现外资来源结构的优化。欧美跨国公司在中国具有极大的投资潜力,在全球FDI流出总量中,欧美一直占70%以上。且世界500强跨国公司中,绝大多数聚集在欧美地区。近年来欧美等发达国家对我国的投资虽大幅增长,但与这些国家的FDI流出总量相比,我国仍占很小份额,这些地区在我国还有巨大投资潜力。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促使欧美跨国公司加快对我国投资,是提高外资质量,改善我国外资结构的主要途径。吸引欧美跨国公司向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零售业等服务业的投资,同时促进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更多研发中心和采购中心。
  (四)健全法制、优化法制环境,从营造良好法制环境上选择外资、管理外资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外国投资者更加看重的是投资“软环境”,包括稳定的政策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创新的体制和政策环境,优越的人才环境,以及完善的法制环境等。健全法制,优化法制环境,按照法制统一、非歧视和公开透明的原则,建立和完善既符合世贸组织规则,又符合我国国情的涉外经济法规体系,从法律的角度对外资进行选择、监管。
  首先要统一国内的市场主体立法,赋予国内各类市场主体平等的法律待遇,在此基础上建立统一、规范、公开的外商投资准入制度。继续保持国家鼓励外商投资的各项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推进投资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知识产权保护不力是外商认为中国投资环境中存在的最大问题之一,已经成为跨国公司产业和技术转移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障碍。要继续加大打击各种侵权行为的力度,并切实提高法律和行政法规实际执行的能力,保护知识产权,切实保护外商的合法权益。建立完善的投资竞争政策体系和产业与市场监管体系,规范和约束跨国公司对境内企业的并购行为与外商投资企业的市场竞争行为,防止任何形式的垄断和不正当竞争危害国内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其次,加强对外资的管理工作,在依法做好外商投资项目的审批工作,遵守审批程序的同时,重点要转移到外商投资企业的后期经营管理中去;加强从中央到地方的各个经济综合部门(如外经贸部门、工商行政部门、税务部门、外汇管理部门、海关、监督机关等)工作联系与协调;加强对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的管理,特别是对从事资产评估、财务审计、查验资工作的机构加强监督,使之规范化并逐步向国际化靠拢。
  
  :
  [1] 张琦.中国利用外资的新战略[M].北京:经济出版社,2003.
  [2] 陈祥升,林枫.利用外资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J].企业活力,2007,(4).
  [3] 徐峰.我国外资引进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经济,2007.
  [4] 中国统计年鉴2006[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