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顿矩阵在区域产业选择中的应用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黄信灶 行金玲 时间:2010-06-25

  摘要:波士顿矩阵原本是研究如何在市场中竞争的管理论,但企业与区域之间有许多共同之处。在对波士顿矩阵的象限内容进行某些修改,并对矩阵的横、纵坐标重新定义后,结合区域SWOT理论的使用,对于区域的不同产业分别应用、维持、任其发展三种不同战略,这就使得该矩阵在进行相关转变之后可以成为区域产业选择时的一种方法。

  关键词:区域;产业选择;波士顿矩阵;战略
  
  波士顿矩阵(BCG Matrix)原本是用于企业研究的管理学理论,但是,笔者认为区域与企业在很多地方有共同之处,如资源的有限性、保持快速发展、获得最大利益等。所以,波士顿矩阵也可以用于区域产业的研究。之前已经有一些学者对波士顿矩阵进行了研究,如罗曦的《波士顿矩阵法在县域主导产业选择中的应用——以湖南华容县为例》、张辑的《秦皇岛市主导产业的选择》、崔蕴的《江苏省工业主导产业的选择》等。笔者认为,在使用波士顿矩阵进行产业选择时,应对矩阵进行一些修改或重新定义,才能更加准确地用于区域产业选择。本文正是建立在对该矩阵重新定义上的用于区域产业选择的理论(为讨论方便,假设以省作为本文的“区域”概念)。
  
  一、波士顿矩阵在产业选择中的借鉴使用
  
  波士顿矩阵认为产品结构的决定因素主要有两个:市场吸引力和企业实力。其中,以10%作为区分市场增长率的高低,以企业市场占有率与最大竞争对手的市场占有率的比例来区分企业的实力。把企业经营业务的状况分成四种类型:现金牛、明星、问题、瘦狗[1]。
  (一)对横、纵坐标的重新定义
  在BCG矩阵中以市场增长率为纵坐标、以企业的相对市场占有率为横坐标,笔者对此作了一些修改,其中,把纵坐标重新定义为产业增长率,即产业的增长速度。但是,考虑到有些产业当年的增长会出现波动(如受国家宏观政策影响),所以,应选用该产业近三年的平均增长率。且纵坐标中不再以10%作为衡量增长速度的快慢,而以区域GDP增长率作为衡量产业增长快慢的标准。以区域GDP的增长率作为衡量产业增长快慢的标准是因为:区域GDP增长率是区域内所有产业产出增长的一个平均指标,若某一产业的增长速度高于这一平均指标,就说明这一产业在中是一个相对高速增长的产业;若低于GDP增长率,则说明是一个发展相对缓慢的产业。横坐标更改为区域产业规模占拥有最大产业规模区域的比例,反映的是该区域产业在全国范围内的竞争水平与实力。如1X代表与拥有最大产业规模区域的比例为1?押1,依此类推。
  (二)对矩阵内容的重新定义
  原先矩阵中代表的是企业的某一个或某几个产品的发展状况,修改后代表的是区域各个产业的发展状况。具体含义如下:
  1.现金牛产业。代表的是产业发展速度低于全国所有产业的平均发展速度、区域的产业规模在全国范围内占有相当高的水平。对于山东省的农林牧渔业,根据2006年的山东统计年鉴可得,2003—2005年,平均增长5.5个百分点,2005年,该区域的GDP增长率为15.2%,可见该产业增长率低于GDP增长率;山东省2005年的农林牧渔业产值为3 741.8亿元,同期全国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39 450.9亿元,约占全国的9.48%,与该产业排名第二的河南省相比,两者的比例约为1.13∶1。把这两个指标代入矩阵中可知该产业为山东省的现金牛产业。从全国该产业人员收入与山东省该产业人员的收入数据就可以对此进行证明,2005年,全国该产业的平均收入为8 309元,而山东省该产业的平均收入为12 877元,收入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明星产业。代表的是产业发展速度快于全国所有产业的平均发展速度、区域的产业规模在全国范围内占有相当高的水平,也就是“双高产业”。以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为例,这一产业在近三年一直保持在50%以上的速度增长,远远高于该区域的GDP增长速度,且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是山西省的重头产业,2005年,山西省这一产业占全国的14.25%(根据统计年鉴2006年版整理而得),可见,这一产业是山西省的明星产业。
  3.问题产业。代表的是产业发展速度快于全国所有产业的平均发展速度、区域的产业规模在全国范围内占有的水平低的产业,对于本地区或全国而言,这一产业可能因为是新兴产业的缘故。例如,福建省在其产业规划中提出汽车产业作为省内重点扶持发展的对象,引进三菱作为其合作伙伴,合资建厂,汽车产业在该省得到了飞速发展,但与上海、广东、北京这几个省市相比,该省汽车产业的市场份额是相当少的,大约不及3%的水平,可见这一产业应为福建省的问题产业。
  4.瘦狗产业。代表的是产业发展速度低于全国所有产业的平均发展速度、区域的产业规模在全国范围内占有的水平低的产业,也就是“双低产业”。陕西省在三线建设时期与改革开放之前,甚至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直是我国服装产业大省,但在80年代后期以后,其地位渐渐被广东、福建、浙江这几个省所取代。2006年,陕西省服装产量569万套,占全国服装产量比重为0.03%,而广东2006年的服装产量占到全国比重的33%[2]。

  二、区域产业选择中的波士顿矩阵的应用
  
  任何系统都是由产业构成的,区域经济系统也不例外。一定的经济对应一定的产业,也对应着一定的产业结构,也就是一定的经济有一定的经济结构,一定的经济结构是由一定的产业结构组成[3]。对于产业评价理论已经有许多,本文将产业选择与管中的波士顿矩阵相结合,作为区域在进行产业规划时的衡量标准之一。
  (一)按照产业的速度与产业的占有水平划分产业类型
  根据产业近三年的平均发展速度与产业在上一区域的市场占有率,把不同的产业划分为现金牛、明星、问题与瘦狗四个类型,具体方法如上所述。
  (二)产业选择与本地资源、竞争优势结合
  1.根据不同产业在生产过程中对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的差异把产业划分为资源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不同的地区具有自身的生产要素优势,如东部沿海地区具有资本和技术的优势,而中东部地区具有丰富的资源和相对廉价的劳动力。各个地区应结合自身的优势,发挥本地区的要素禀赋优势进行产业选择。而一些地区却背其道而行之,结果花费了很多资源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收益,我国在改革开放前的经济政策就如实地反映了这一现象。
  2.区域的SWOT分析[4]。仅仅认识了区域在要素上的优、劣势仍然不够,还应结合市场中的机会与威胁──SWOT分析方法。SWOT分析方法就是把区域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所面对的机会(opportunities)与威胁(threats)结合起来研究区域应采取的措施。比如,上海的汽车产业,上海的汽车产业的优势:在全国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规模经济、技术优势、集群经济、拥有大量的资金来源等;劣势:土地成本高,劳动力成本较中西部地区高等;机会:人民收入的增长对汽车需求增加(因为汽车是收入需求弹性高的产业)、国家鼓励此类产业的发展等;威胁:加入WTO后关税的放开加大了竞争压力、在华建厂的外国汽车厂商逐渐增多等。运用SWOT分析能清醒地认识到区域自身的情况与外部环境,然后结合波士顿矩阵,选择区域应大力发展和支持哪些产业、应维持哪些产业现有的发展状况。
  (三)对各产业的战略
  1.发展战略。发展战略的目的是扩大区域在该业务的市场占有率,进而增加获利的能力,但却是以近期的大量投资为代价(即负现金流为代价)。区域鼓励对未来有可能成为现金牛的产业进行投资,这一战略应用的对象一般为明星产业和问题产业。区域对此类产业可以采取倾斜性的政策,如税收优惠、土地价格优惠等。江苏省昆山市在招商引资的时候就对的、机械等企业实行诸如税收与土地等优惠政策,引进了许多台湾企业,从而得到“小台湾”的美称。
  2.维持战略。维持战略的目的是维持区域在市场中的原有份额。实施维持战略的原因是因为加大投入已经不能为区域带来利益,而放弃该产业会使区域遭受损失。现金牛业务因其整体市场已经进入了成熟期,增长率有限,加大投入部分的边际利润为零(此时为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厂商获得最大收益)。如广东省对服装这类行业,基本不再像刚改革时有许多政府的优惠政策,广东政府对此类产业的积极性已大不如前,基本保持一个维持战略的态势。
  3.任其发展战略。对于区域内的某些既没有竞争优势、没有较高市场份额或不是收入弹性高的产业,区域在对于这些产业的发展上,因为区域的资源是有限的,所以,不可能完全照顾到,可以选择任其发展的战略,即不采取政策倾斜政策,也不抑制其发展的政策。但这类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如果该产业获得了发展潜力或是竞争优势,应改变原先的战略,转而扶持其发展。
  波士顿矩阵本身研究企业在进行业务选择时的一种分析方法,本文尝试着将此方法用于区域产业选择。但同时也看到区域产业选择时不能仅以一两种方法作为衡量标准,应综合各种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结合区域的实际情况和外部环境,对各种产业实行不同的战略,以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
  
  :
  [1] 周三多.管理学[M].北京:高等出版社,2005:96.
  [2] 李健伟.0.03%陕西服装产业亟待发展[N].城市经济导报,2007-05-24.
  [3] 安虎森.区域经济学通论[M].北京:经济出版社,2004:310.
  [4] 魏后凯.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