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制度创新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机制
摘 要:1978年以来的制度创新分为经济市场化、对外开放和城市化改革三个领域,理论研究表明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改革能够通过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市场竞争等机制促进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水平的提升,而城市化改革则能够通过要素的集聚效应以及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等途径促进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经济制度;制度创新;制造业;国际竞争力
一、制度与制度创新的功能
合理的制度是提高社会效率的前提,经济制度的好坏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资源配置的效率和经济运行的质量。虽然先进的技术是生产力的必要条件,但合理的制度安排可以为技术进步创造宽松的环境和条件,进而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又为技术的进一步推广与普及提供了保障,降低了技术应用中的交易成本,因此制度创新才是促进先进技术发展和应用,实现生产力提高的充分条件。道格拉斯·诺思在《西方世界的兴起》中指出,18世纪以来西欧之所以能出现经济迅速发展的局面,“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增长的关键因素”,因此他认为:对经济增长起决定作用的是制度因素而非技术因素。Bigsten(2000)等对8个非洲国家制造业的研究显示,制度在市场发展中发挥了支持作用。中国经济学家吴敬琏也曾指出,发展高新技术的关键在于创造一个有利于发挥人力资本潜力的经济制度、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制度创新的探索
经济制度是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它规定着该社会生产、分配和交换的基本原则,是该社会的基本制度。经济制度反映了一个社会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经济制度的创新即指效率更高的经济制度对现有经济制度的一种替代过程。效率更高的经济制度结构能带来更高的资源配置效率,王国平(2001)提出经济制度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主要通过三个途径去实现,一是影响经济总量进而导致经济波动及周期、二是影响运行机制(包括机制、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机制),三是影响管理和交易费用。
考察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制度的变化,已经有许多学者做过归纳,如刘元春(2003)认为中国的经济制度变革基本沿着三个方面展开:“一是资源配置方式的变革,建立以价格机制为核心的市场经济体系;二是经济主体产权制度的变革,壮大非公有制经济,深化国有经济的改革;三是发展战略的全面调整,用外向型发展模式代替进口替代的内向型发展模式。”
本文准备研究三条主要的制度变迁:一是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变迁;二是由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的变迁;三是经济向城市经济的转变。对于第三条制度变迁,本文认为城市化制度创新在实践中也表现为对资源的配置,因为城市化“涉及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涉及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判断和对人们的行为规范。”
三、经济制度创新对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路径
(一)经济市场化
美国经济学家默瑞尔和奥尔森教授(Murrell and Olsen,1990)研究比较了计划体制国家和市场经济国家在1950—1965年和1965—1980年这两个时期的经济绩效,研究结果表明,在1950—1965年期间计划经济国家高储蓄率和高投资率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了其经济体制中的其他缺陷,但随着经济的深入发展,在1965—1980年间,由于实际经济效率远远低于潜在经济效率使得计划体制国家的经济绩效开始明显落后于市场经济国家。
对于市场化与化的关系,赵德馨(2001)认为,经济化包括市场化与工业化两个层次,市场化是基础与前提,经济现代化是从市场化起步到工业化,然后市场化与工业化互相促进的过程。刘佛丁(1999)认为,中国近代制度供给不足是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比西方国家缓慢的基本原因。这些研究都指出了市场化对工业化的重要性,而工业化与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又有很密切的联系,因此说市场化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也有很重要的影响。
市场经济最大的特征就是通过竞争的方式实现要素的重新分配。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下,企业只有提高效率、提高竞争力才能不被市场淘汰。
(二)对外开放
对外开放也能从多个角度促进制造业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首先,向国际市场开放对于促进国内市场的竞争起到很关键的作用。进口贸易把国际竞争压力直接引入国内,出口通过让国内企业参与全球市场的竞争间接导入这种压力。而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入,也降低了国内生产和市场的集中度、增强了市场的竞争性,进一步培养了国内企业“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心态,刺激他们进行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和竞争力水平。大量的实证研究都证明,对外开放能促进竞争,并因此提高效率,促进生产率增长。如Hoekman等(2001)的一项跨国实证研究发现提高对外开放程度有助于国内竞争性市场的发育。
其次,开放型经济条件下,通过对外贸易和引进外资,一国能够较快地吸收到外部比较先进的技术,加速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更新,提高整个产业的资本和技术的密集度。一项研究通过比较德国、日本和美国的生产率发现,国际竞争比区域竞争和国内竞争的影响要大,原因在于国际竞争能使参与者获得更有效的生产技术(《2002年世界发展报告》)。
第三,对外开放能使企业进一步符合“国际化”标准。随着对外开发的进一步扩大,中国许多企业在与发达国家企业的经济往来中了解现代企业的运作方式和规程,从而推动国内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对于“企业走出去”而言,通过合资、合作、控股参股、收购兼并、技术转让等多种形式进行跨国经营,也能使企业做大做强。外资的进入也有同样效果,使国内企业制度建设趋向完善,企业经营更符合国际惯例。
(三)城市化
1.城市化可以带来各种生产要素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
城市化促进了制造业所需要素资源的聚集与流动,集聚的要素既包括土地、劳动、资本等有形要素,也包括了知识与信息、管理经验等无形要素。这些有形无形的要素为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支撑和良好的环境,如机及设备,医药医疗设备等产业发展需要城市提供的服务系统;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资本,而城市正是资本集聚地所在,无论是的机构还是外商投资基本集中在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而城市正是人才集聚地,无论大专院校还是科研机构,大多集聚在城市;此外城市汇集了核心产业生产商品的供求、成本、价格、技术等大量的市场信息,使各个和买卖双方可以在较短时间里了解市场行情的变动,节省搜索市场信息的费用。
2.城市化通过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为技术创新提供便利
城市化带来的生产要素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可以降低区域内企业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为技术进步创造宽松的环境和条件,进而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又为技术的进一步推广与普及提供了保障。因为技术创新与科教的发展、高素质人才的数量以及金融支持分不开。大城市集聚了各种人才,成为研究、高等和知识交流的中心,也是技术创新的主要发生地。另外,金融机构往往在城市区域比较完善,如股份制商业银行一般只在大中型城市设置分支行,外资银行一般只衷情于大城市,而金融中心更往往只集中于少数大型城市。因此,与地区相比,城市更能够提供完善而多样化的金融服务,以满足企业融资的需求,从而对企业的技术创新予以更有力的金融支持。
3.城市化通过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
城市化为产业结构高级化提供了劳动力和必要的物质基础。城市化的发展能为第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供广阔的空间,为第二产业特别是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城市化程度提高后,促进了科学、文化、教育等设施的兴建,提高了城市居民的文化水平,为产业向知识化、技术化的演变奠定了基础。同时,各种知识、经验和技术在城市区域内通过各种各样的社会和信息交流,产生新的成果,促进新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的出现,从而促进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最终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演变。总之,城市化可以促进制造业结构的整体升级,从传统的低附加值领域转向发展附加值高,以资金技术密集为主的行业。
:
[1] Black,D.& J.V .Hendersoa.Urban Evolution in the USA[J].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2003,(3):343-372.
[2] Fagerberg J.Technological progress structural change and productivity growth A comparative[J].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 is
Dynamics, 2000,(4):393-411.
[3] Murrell and Olsen,1990年,转引自何帆,传统计划体制的起源、演进和衰落[J].经济学家,1998,(2):25-29.
[4] Saltcr,W.E.G.. Productivity and Technical Change[M].CamSridgc CamSridgc University Press,1960.
[5] 林国蛟.论城市化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关系[J].浙江学刊,2001,(6):53-57.
[6] 刘佛丁.制度变迁与中国近代的工业化[J].南开经济研究,1999,(5):64-72.
[7] 刘元春.经济制度变革还是产业结构升级[J].中国工业经济,2003,(9):5-13.
[8] 吕玉印.城市发展的经济学分析[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上海分店,2000.
[9] 王国平.资源配置效率与经济制度结构[J].学术月刊,2001,(2):47-51
[10] 赵德馨.市场化与工业化:经济化的两个主要层次[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4):82-96.